数字出版变革下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 对编辑身份重塑与发展的启示

2023-12-01 16:58王朝荣
电影评介 2023年18期
关键词:变革纪录片数字

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用新鲜、有趣的叙事视角,讲述了阅读碎片化时代,不同类型的爱书人,捕捉了与图书相关的精彩故事。该片用人物故事的讲述形式,对图书编辑、装帧设计师和绘本作者进行生动描写,使观众对编辑工作的枯燥性以及需要恪守的匠心精神形成了鲜活认知。学者庞沁文等人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编辑不仅要做好内容选择、加工等工作,还要以价值创造、交流的方式,将自己的价值观融入媒介产品进行传播。数字出版时代,编辑的分工更加精细、职责更为明确。重塑编辑身份,践行工匠精神,有助于编辑明确个人定位,化解身份焦虑,破解职业发展难题。基于此,通过借鉴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的故事内容、叙事精神,结合数字出版变革的时代背景,探究编辑身份的困境与重塑的可能性。

一、数字出版变革下的时代要求

编辑的身份角色决定了职业规划,反映了编辑出版行业的时代特征。传统出版时代,编辑行为是著作行为的延续,主要对作品进行收集整理、审阅和加工,从而完成作品出版。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工作超越了单一文字载体,向多媒体形态传播。为适应出版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需要编辑调整个人思维及工作方式,在做好作品筛选、内容生产的同时,掌握新的出版技术,通过提升编辑能力,践行工匠精神,实现个人职业身份的重塑。

(一)数字出版变革概述

随着数字技术在选题、审稿、排版等领域应用日益成熟,激活了数字出版的多元要素,推动出版业向以先进技术为动力、以优质内容为导向的行业生态深层变革。[1]其一,出版主体跨界发展,形成多元协同新生态。在数字技术影响下,出版行业的进入门槛日益降低,一些新闻媒体、数字阅读平台及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入出版行业,形成了多元参与出版的主体生态。其二,出版内容更加精细优质,形成精品出版新业态。在数字技术助力下,出版机构的资源整合能力、内容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为更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出版行业以正确创作导向为前提,以生产优质内容为重点,持续深耕专业领域,形成了精品出版的全新业态。其三,出版形态更加丰富,形成融合出版新形态。在数字技术驱动下,出版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鲜活、立体,尤其是大量创意理念融入其中,拓展了读者对出版内容的感知,助力出版向交互化方向发展。

(二)数字出版变革对编辑的影响

“人”是影响和决定数字出版变革的关键要素,数字出版在重塑编辑工作生态的同时,也对编辑个人的职业能力、素养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部分编辑个人素养、技术能力相对不足,创新精神较为缺乏,容易引发职业焦虑和迷茫情绪,存在较为明显的挫败感。一方面,智能技术逐渐替代了编辑的日常工作,引发编辑的职业焦虑。随着数字技术广泛渗透、融入出版各个环节,越来越多的编辑工作被智能技术替代,编辑工作岗位日益减少,职业技能要求日益提高,加大了编辑的职业焦虑。[2]另一方面,编辑行业界限日益模糊,影响了编辑对个人工作的价值认同。数字出版环境下,大量非专业编辑借助数字技术参与出版工作,难以形成明确、清晰的职业目标。面对数字出版引发的就业变革,编辑如果无法精准、有效重塑个人身份角色,不仅容易造成价值焦虑,也影响了个人价值的实现。

(三)数字出版变革下编辑身份重塑与发展的要求

编辑是出版行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主体,提升编辑的能力素质,增强编辑個人的创新精神,是适应数字出版变革的核心要求。在数字出版环境下,需要编辑有效了解读者需求,充分了解出版领域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状况,通过完善个人素养结构,提升编辑能力,有效应对数字出版引发的行业变革。[3]其一,编辑个人身份的重新定义。面对出版智慧化、数字化变革,编辑需要重新定义个人身份,重塑职业观,通过打破内心束缚,以积极、正向的态度应对出版行业变化,通过践行创新精神,减少不必要的“职业恐慌”。其二,编辑个人技能的全面优化。编辑作为出版方的核心主力,想要适应数字出版变革,不仅要筛选精品、优质内容,还要熟练掌握和应用数字分析技术,通过发挥人机协同优势,确保胜任本职工作。其三,增强编辑的身份认同。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要回归读者本位,通过充分利用数据技术,建立用户画像,精准衔接用户需求,提升读者的认可度,增强编辑的身份认同感。

二、数字出版变革下对编辑身份重塑的启示

纪录片的核心特征是真实,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既忠于纪实,又用再现客观真实的记录方式,将编辑朱岳、绘本作者蔡皋和装帧设计师何浩等一系列与书相关的职业人的故事融入其中,使观众对编辑工作、职业的理解上升到可以被感知、被理解的境界。编辑身份是编辑主体在自我判断、社会评价中对职业身份意义的确认与建构,是自我认同与社会价值认同的有机结合,其中不仅包含了编辑个人对职业身份的认识,也蕴含了大众对编辑职业角色的期待。编辑在重塑身份过程中,既要面临阅读多样化、碎片化时代,纸质阅读日渐式微的新变局,也要感受到仍有大量爱书之人对阅读的全新期待,从而探索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相结合的身份角色。

(一)出版行业数字化发展的“保障者”

1993年,纪录片学者比尔·尼克尔斯发表了《表现现实》一文,提出:“纪录片从对人物、地点、情境和事件的具体描述开始,但它的成功更多地取决于它能否引导我们从它提供的细节中获得更大的经验教训、更广阔的视野或更全面的理念。”[4]纪录片以影像手段记录历史、再现历史,在反映现实社会的同时,引导观众发现与现实社会关联的内容,从而建立情感共鸣。[5]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没有复杂的节目议程,通过纪实影像聚焦编辑译者个人,对编辑长坐冷板凳的工作特点进行挖掘,在视听同构的叙事过程中,促进观众对编辑工作产生共情。第一集《书海编舟记》以编辑译者为表达视角,采用以“象征性”视觉文本的方式,将枯燥、乏味的编辑工作转化为观众可以理解的阐释文本,在诠释更多情绪性特征的同时,实现从客观表象到主观解释的转化、感性表达到理性认同的升级。比如,通过讲述常年坐冷板凳的古籍编辑俞国林长达十三年的坚守、等待,终于出版了《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使观众对编辑的工作精神产生了更加全面的认识。面对数字出版引发的行业困局,编辑应该学习俞国林的执着,通过严格遵守编辑的职业底线,高效履行编辑职责。

(二)出版行业数字化发展的“把关者”

编导意识是丰富纪录片情感及审美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纪录片品质的决定性因素。优质的纪录片,不仅需要展现真实,更要用真实来引发人们进行思考。“真实再现”的纪录片,不仅扩展了创作空间和表现维度,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更加鲜活的内容。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以“读书+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传递出从编辑、设计到读者对书的热爱。在编辑朱岳看来“做编辑是当杂役”,经过近十年的枯燥生活,39岁的他遇到了由袁哲生创作的书籍《寂寞的游戏》,恰好袁哲生于39岁去世。这本书不仅震撼了朱岳,也让他明确自己有责任让更多的人看到优秀的图书作品。而为了能让这本书顺利出版,他做了各种努力、尝试。正如英国纪录片导演约翰·格里尔逊提出的“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阐释”[6]一样,该片每一集说的是书,但是,每集的落点都在人,通过还原真实人物,深刻解析编辑的性格、精神和信仰,彰显了温和的现实主义美学品格,实现了故事化描述、精神传递与艺术创作的平衡。编辑是出版选题策划、内容选择的发起人,也是决定出版内容质量的“把关者”。编辑朱岳作为知识生产的把关者,当他被袁哲的作品及人物经历感动后,他不再满足于日常的平淡生活,而是决定履行编辑的责任使命,通过将出版物的社会效益、文化价值放在核心位置,生产有温度、有文化、有意义和有深度的精品内容。数字传播时代,编辑仍要做好出版内容的质量评估、问题反馈等工作,对出版内容生产、传播等全流程进行审核把关,通过持续关注出版物的社会反馈,真正优化编辑工作。

(三)出版行业数字化发展的“协调者”

优秀的纪录片需要有良好的编导意识,通过精选题材、合理设置框架,从而创作出兼顾审美与艺术性的优秀作品。[7]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将纪实内容与主题建构相结合,通过营造互动式、沉浸式场景,搭建创设性空间,让用户获得了不同的观影体验和理解。编辑是知识生产、传播交流的重要枢纽,数字出版时代,要求编辑转变个人工作理念,通过搭建专家、读者等互动沟通的数字平台,构建知识传播、成果展示等深度开放生态,为学者、读者提供相对完整的服务体系,实现从传统被动约稿、审核向新的协同互动升级。在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中,讲述了纸媒出版行业的工作者,《读库》创始人老六,在白天,他是忙于处理各种事务的图书企业家。到了晚上,他回归自己的本我身份“普通编辑”。每个深夜他都静坐在桌前,审稿、编辑《读库》。该片没有沉浸于展现编辑的艺术造诣和个人风格,而是采用冷静克制的叙事手法,将镜头对准编辑的日常生活,重点讲述了编辑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奉献的个人故事。该集的主人公之一老六从幕后走向台前,为大众展现了真实、完整的出版编辑。通过讲述他为了编辑出版一本书,从亲自联系作家,询问内容进度,甚至挑选出最合适的出版纸张等一系列细节内容,使观众对编辑工作形成了直观、生动的认识。

三、数字出版变革下对编辑职业发展的启示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认为,重要的不是文本讲述的时代,而是讲述文本的时代。[8]结合胡塞尔现象学理论,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是与B站联合制作的纪录片,为了符合受众审美,该片积极应对受众审美变化,及时调整拍摄与制作思路,最终确保叙事内容适合观众。面对数字出版变革,编辑要在专业、权威的职业框架下,减少技术应用恐慌,注重凸显编辑的人文意义,强化创新精神,提升创意能力,充分把握数字出版迭代升级的时代机遇,拓展个人职业发展空间。

(一)关注时代新变,有敢于突破创新的变革精神

法国哲学家莫里斯·梅洛-庞蒂在《电影与新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电影特别善于呈现精神与躯体之间、精神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以及一者在另一者中的表现……而这恰是电影的最佳主题。”[9]纪录片并非现实的完全复刻,而是基于现实表现创新性处理后的艺术真实。[10]编辑需要遵循“技术理性”的创新精神,面对数字出版新业态,片面依赖人工智能算法,会直接影响选题策划、内容筛选的完整性。编辑应在“技术理性”的前提下,强化创新精神,积极尝试应用新的出版技术,打造沉浸式、高附加的出版业态。在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中,为了更好地展现版本目录学家沈燮元在马路边成交《华严经》,以及杨武能成为德语翻译家的心路历程,导演采用了生动、趣味的动画艺术方式,填补了原本缺失的事件现场,使观众获得了良好的观赏体验。因此,对于编辑而言,要具备良好的创意思维,通过提升“主题立意”能力,学会用数字技术对立意、主题及相关信息进行处理,以丰富多样、可视化的呈现方式,丰富编辑内容的表现力,真正贴近用户偏好。

(二)深耕专业领域,有“板凳坐冷,文字煮热”的专注精神

叙事修辞理论提出灵活的叙事方式能够提高受众参与度,通过从某个角度对现实社会进行生动再现,使受众感知其中蕴含的特殊意义。编辑出版工作是一项关注细节的工作,既要从业者有“数十年如一日”的韧性,也要具备深耕专业领域的笃定与坚守。[11]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将故事内容与价值表达相融合,用“观察”镜头展现特殊的“爱书人”,让观众看到了有深度、有情感的内容。在《二手书的奇幻漂流》一集中,通过以旧书在岁月中的流徙为线索,以视听同构的方式,讲述吴雅慧和父亲两代人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将台湾旧香居从废品收书、摆地摊到最后打造为业界招牌的真实细节,其中不仅承载了吴雅慧本人的美好愿景,也有她对待旧书的细致、专业精神。该集以纪实的手法讲述了编辑“把关人”的角色身份,为更好适应数字出版形势,需要编辑坚守“价值引领”的工作初心,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实践技能,始终如一地专注出版工作。

(三)保持发现热情,有“发掘优秀作品”的成就感

数字时代不仅引发纪录片传播及发行方式的变革,也改变了纪录片的形态和美学。因此,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为实现情感传递与审美表达的有机融合,需要导演善于挖掘、应用大量真实的细节,通过营造“充实”“细致”的场景画面,使观众能够从中感受到强烈的感染性。在《快时代的阅读指南》一集中,从读者视角讲述了如何保持阅读热情,以及如何适应数字时代的阅读方式。朱利伟是一名普通的图书编辑,在每天上下班的过程中,她总是在包里背一本书。很快她发现身边有很多像她一樣专注的看书人。于是,她就用手机的方式拍下了这些照片,如同发掘新的优秀作品一样,朱利伟用手机拍摄的方式记录下最纯粹的阅读热情,成功找寻到阅读、编辑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桥梁。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通过用镜头交代故事情节、展示事件,按照情节发展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帮助观众更好理解故事剧情。同时,为了更好展现导演的作者性,该片还将后期剪辑与前期的选材、拍摄制作等环节相融合,保障故事内容的逻辑性和文本的真实客观性。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应以精品内容创造为方向,始终保持挖掘优秀作品的工作热情,通过将负责、敬业的工作精神融入出版的各个环节,加大优质内容的选择与供给力度,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结语

数字技术的成熟应用为出版行业带来了一系列不确定性,重新思考编辑的职业身份、技能素养显得极为必要。智慧技术的全面介入,不仅引发了出版行业的整体重构,也对编辑的职业发展产生了直接、深遠的影响。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以阅读碎片化为背景,讲述图书编辑、古籍校对工作者、装帧设计者等人物的坚守与创新,为编辑提供了重新审视自我、认真反思职业的机会。面对数字出版的时代变革,编辑不仅需要保持严谨、精细的工作习惯,还要有执着、创新等“匠心精神”,通过把握正确的内容选择导向,精心细磨作品,在精准定位个人角色、重塑编辑身份的同时,破解个人焦虑,增强编辑的职业认同。

【作者简介】  王朝荣,女,山东烟台人,《滨州医学院报》编辑部编审,主要从事编辑学、艺术传播学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新新,陈奎莲.坚持出版导向,引领5G时代数字出版新变化[ J ].出版发行研究,2020(03):38-44.

[2]夏德元,刘博.智能媒体时代的出版变局与编辑身份危机[ J ].编辑学刊,2020(06):6-11.

[3]段鹏.融合出版背景下编辑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J ].现代出版,2021(05):51-55.

[4]王迟.分类的分歧——尼克尔斯纪录片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下)[ J ].世界电影,2020(03):178-192.

[5]张朝阳,程原.聚焦手艺人:传统工艺纪录片中的双文化叙事研究[ 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135-142.

[6]任远.非虚构是纪录片最后防线——评格里尔逊的“创造性处理”论[ J ].现代传播,2002(06):39-42.

[7]刘博.《我在故宫修文物》:互联网语境下纪录片发展新形态[ 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08):77-79.

[8][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85.

[9][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电影与新心理学[M].方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42.

[10]朱媛.工匠精神与文化坚守:国产纪录片中的匠人形象研究[ J ].电影评介,2022(18):98-101.

[11]马国仓.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优秀编辑要打好“三张牌”[ J ].中国编辑,2022(10):26-29.

猜你喜欢
变革纪录片数字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答数字
变革开始了
数字看G20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