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戏曲艺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融文学、音乐、表演、美术为一体。创作者以独特的东方式的智慧,将这些不同的艺术门类熔铸成精彩绝伦的舞台艺术”[1]。提起戏曲,黄梅戏《天仙配》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女驸马》的“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等这些黄梅戏的经典唱词就会回响在我们的耳边。“黄梅戏起源于清道光年间,形成于皖鄂赣交界的广大乡村,最后成熟于以安庆为中心的周边县市”[2]。黄梅戏经过近两百年的时光磨砺,从乡间歌舞小戏发展为一个既具有经典性,又具有流行性的艺术,成为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2006年黄梅戏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数字化时代,简单、快速、直观的“快餐文化”风靡全国,传统戏曲文化难以与之抗衡,黄梅戏也不例外。“百年来,影像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传承中华优秀戏曲,拓展戏曲传播渠道,既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3]。由黄梅戏改编的影视作品广泛传播,受到人们好评。回顾黄梅戏在发展与传播过程中从舞台走上银幕、荧屏的历史,探析其在网络视听环境下的传播现状,以期有益于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
一、黄梅戏改编的影视作品及其传播
黄梅戏主要流行于安徽、湖北等地,自从优秀传统剧目《天仙配》《女驸马》和新编神话剧《牛郎织女》等被搬上银幕之后,博得了国内外观众的热烈赞赏,其影响已远播海外。
(一)黄梅戏改编的电影及其传播
1956年2月第一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上映,创造了当时国内最高票房纪录,“据中国电影发行总公司的汇编材料:截至1959年年底,正式输出的国家和地区有蒙古、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斐济、加拿大、圭亚那、新西兰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等地区,观众达2863719人次;国内放映计154108场,观众达143049434人次”[4]。“1956年7月12日至29日,电影《天仙配》参加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九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这是黄梅戏有史以来第一次进入国际影坛。接着,又先后参加在法国、意大利、南斯拉夫、英国和埃及举行的国际电影节、电影展览及中国电影周放映,受到各国观众的热烈欢迎”[5]。《天仙配》是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神话题材黄梅戏电影(黑白片),改编自同名黄梅戏代表性剧目,讲述了玉皇大帝的女儿七仙女被凡人董永的忠厚善良打动,下凡与他配为夫妻的故事。1954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携该剧的改编本首赴上海参加华东戏曲观摩会演,获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等奖项,饰演七仙女和董永的严凤英、王少舫获演员一等奖。①
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创造了一个电影奇迹,它使黄梅戏这个此前鲜为人知、主要活动于安徽安庆及湖北黄梅一带的山歌体小戏,从农村走向城市,并风靡全国,蜚声海内外,一跃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剧种。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的成功改编成为戏曲电影创作成功的典范,从此出现了天南海北唱黄梅、赞黄梅的新局面。
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的巨大成功,一方面是因为黄梅戏本身的魅力,它清新活泼、通俗质朴,作品所表现的人神恋故事美丽抒情,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演员的表演纯朴真挚、明媚动人。另一方面,戏曲电影在中国有丰厚的土壤。影片将电影呈现方式与黄梅戏表演结合起来,打破舞台的边界,用“神话歌舞故事片”的形式来拍摄。“影片比较充分地调动了电影的表现手法。人间的生活场景和神话的天上宫殿布景相得益彰,转换自如,发挥了电影空间表现的特性,用电影技术塑造天女下凡和其他劳动动作,而去掉了舞台演出中用跑圆场来表现‘下凡的象征性动作对劳动的模拟动作,较好地塑造了神话故事的既写实又写意的形象和气氛。这是解放以后第一次把神话戏曲剧目搬上银幕,对用电影手段的特长表现神话戏曲的意境作出了自己的探索”[6]。
1956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恭贺新禧》新闻片(黑白片)中,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出演了《夫妻观灯》。1958年安徽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安徽戏曲集锦》艺术片(黑白片)中,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潘璟琍、熊少云出演了《春香闹学》。1959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改编自同名黄梅戏舞台剧目的黑白片电影《女驸马》,影片上映后再次掀起一阵黄梅戏热潮。1963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香港繁华影业公司联合摄制了第一部彩色片黄梅戏电影《槐荫记》。同年,上海电影制片厂、香港大鹏影业公司联合摄制了彩色片黄梅戏电影《牛郎织女》。这两部影片都是先在香港、澳门放映,1978年后才在全国公开放映。1976年,《红霞万朵》《小店春早》两部现代戏题材黄梅戏电影公映。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时期,黄梅戏的广泛流传乃至于“梅开二度”得益于电影媒介的传播。其间,上海电影制片厂等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合作,摄制了《杜鹃女》《龙女》《孟姜女》《母老虎上轿》《香魂》《鹊桥情侣》《朱门玉碎》《血泪恩仇录》《徽商情缘》等黄梅戏电影,扩大了黄梅戏的影响力和观众群。
进入21世纪,由于大众娱乐方式的多元化,类型电影也层出不穷,戏曲的关注度逐渐减弱,因而戏曲电影也受到极大影响。但在这一时期,黄梅戏电影也做出了一些有益探索,先后诞生了十余部作品,如改編自舞台剧的影片《山乡情悠悠》《生死擂》《六尺巷》《妹娃要过河》《传灯》《东坡》《鸭儿嫂》,改编自小说的作品《逆火》,改编自话剧的《雷雨》,舞台纪录电影《徽州往事》,新创黄梅戏故事片《龙吟》《长相知》等。
截至2022年12月,国内共创作了27部黄梅戏电影,具体片目情况见表1。对于“黄梅调电影”,因其不是真正的黄梅戏电影,故本文暂不将其列入讨论范畴。
黄梅戏电影艺术片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黄梅戏电影艺术片特征鲜明:视听结合,虚实相映,词与曲相对,情与景交融,把演与唱声情并茂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营造了亦真亦幻的氛围,实现了雅俗共赏。
(二)黄梅戏电视传播
电视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黄梅戏与电视联姻。1972年,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黄梅戏剧团排演本县创作的现代黄梅小戏《客满之后》《渔村凯歌》代表地区参加省会演,两部剧同时由安徽省电视台摄制录像,制作成舞台艺术片,并在安徽省电视台播出,这是黄梅戏第一次登上电视荧屏。黄梅戏舞台电视艺术片的普遍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1981年,安徽电视台先后拍摄了《黄梅新蕾》《包龙图错斩狄龙案》《七十二行之外》等黄梅戏舞台电视艺术片,同年,江苏电视台拍摄了《七仙女送子》、湖北电视台也拍摄了《推车》《天仙配》等黄梅戏舞台电视艺术片。“这一时期的黄梅戏充分运用电视媒介覆盖面广阔、受众群体庞大的优势,积极拓展传播渠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黄梅戏电视的各种传播载体、艺术形态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7]。黄梅戏舞台艺术片成为安徽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等地方电视台每年摄制播出的必备节目。
黄梅戏的电视传播主要有各类黄梅戏电视作品的创作与播出、专门的戏曲频道或栏目开办、电视综艺节目、电视大奖赛的播出。黄梅戏电视作品主要包括黄梅戏电视剧、舞台电视艺术片、电视专题片、纪录片。其中以黄梅戏电视剧数量最多、影响最大。
1982年第一部黄梅戏电视剧《双莲记》问世,1985年,由吴文忠导演,安徽电视台拍摄的五集黄梅电视剧《郑小娇》推出后反响巨大,1988年南京电影制片厂与江苏音像出版社合拍的15集电视剧《严凤英》给观众留下极深印象。《七仙女与董永》《女驸马》《西厢记》《天仙配》等黄梅戏电视剧蝉联十四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戏曲片奖,说明黄梅戏电视化起步虽晚,却后来居上,气势恢宏,为其他任何戏曲剧种望尘莫及。自《郑小娇》以后,全国多家电视台争拍抢拍黄梅戏电视剧,黄梅戏电视化进入新阶段,年年有新作,个个有新意。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视媒介与黄梅戏互动频繁,相互成就,一方面电视媒介扩大了黄梅戏的传播范围,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了黄梅戏,另一方面黄梅戏成为电视媒介的播出内容,丰富了电视节目源。黄梅戏电视剧吸引了不少观众,一些电视综艺类节目更是使黄梅戏家喻户晓,每年的央视春晚戏曲联唱环节几乎都有黄梅戏节目表演,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经常播出黄梅戏节目。地方电视台的综艺栏目在传播黄梅戏方面成绩突出的当属安徽卫视《相约花戏楼》和湖北卫视《戏码头》。《相约花戏楼》创办于1999年,是全国知名的戏曲名栏目,以服务于黄梅戏为主。《戏码头》2018年开播,其栏目宗旨是“传承文化、品味经典”,节目录制采用演播厅竞演加真人秀的表现形式,从节目形式到舞美设计都有较大的创新,还有强大的嘉宾阵容加持。
黄梅戏青年演员电视大赛在厚植黄梅戏群众基础、发掘黄梅戏艺术人才、扩大黄梅戏影响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从1989年至今,全国性的黄梅戏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电视展演)活动共举办了7届,共推出10佳演员(黄梅之星)70人、优秀演员32人、优秀新苗(黄梅新星)54人。电视媒介曾经为黄梅戏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黄梅戏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观众通过电视接触到黄梅戏,黄梅戏演员和戏迷通过黄梅戏电视节目(视频)学习黄梅戏的表演技巧和唱腔。
如今,黄梅戏改编的影视传播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进入新时代以来,新兴媒介的发展突飞猛进,作为传统媒介的电影电视影响力在下降,电影电视观众流失严重,黄梅戏改编的影视传播也大受影响。另一方面,黄梅戏改编的影视总体数量有限,黄梅戏改编的电影近几年尽管偶尔也有作品公映,但再也没有出现过像当年的《天仙配》那样的现象级作品;而黄梅戏电视剧自2012年以来未见新作品出现在荧屏上。
二、黄梅戏网络视听传播
进入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成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网络视听传播令人瞩目,短视频成为最流行的应用,流行文化铺天盖地,地方戏曲文化陷入了发展困境,部分黄梅戏剧团和黄梅戏演员也在追随网络视听传播的脚步,开设了抖音号、视频号等,进行黄梅戏网络直播。
(一)黄梅戏网络视听传播的形式
其一,现场演出+网络直播。近年来,一些黄梅戏剧院(团)的剧目演出、各类黄梅戏展演活动,都采用现场演出+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吸引着部分黄梅戏演员和黄梅戏迷们参与其中。“10万+、50万+、100万+、200万+……”2022年7月23日晚,随着安庆再芬黄梅公馆内一场场好戏登台,8个线上平台《再芬黄梅公馆·看戏》直播间在线人数不断刷新。在三个小时的直播里,在线观众累计突破235万人次,创下黄梅戏直播在线收看新纪录。这一场由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和再芬黄梅艺术剧院联手打造的直播节目,也成为“戏曲+直播”的“现象级”作品。该次演出主要在掌上安庆APP、微视、抖音、西瓜、哔哩哔哩以及新华云、凤凰网等网络平台同步直播。其中,再芬黄梅官方抖音在线观看人数151万;新华网云直播在线观看人数43.7万;掌上安庆在线观看人数21.9万;凤凰网新闻推送了安徽、合肥、安庆三个频道,在线观看人数21.8万。《再芬黄梅公馆·看戏》是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探索打造出的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在网络上掀起热潮,被媒体认定是“戏曲+直播”的融合“裂变”,“院团+媒体”的聯合“破局”。①
其二,短视频平台传播。在当下短视频非常火爆,部分黄梅戏剧院(团)和黄梅戏演员在抖音、视频号、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开设了账号,发布关于黄梅戏的短视频,也进行直播。根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以抖音平台为例,截至2023年7月3日,黄梅戏剧院(团)和黄梅戏演员粉丝量排名前三的账号分别是:怀宁县黄梅戏剧团(128.8万)、潜山市黄梅戏剧团(44.2万)、再芬黄梅(33.4万);吴琼夫妇(254.1万)、黄梅戏大宝宝(130.6万)、三月风(78.4万)②。怀宁县黄梅戏剧团抖音号点赞量最高的黄梅戏视频是《到底人间欢乐多》(50.6万),吴琼夫妇抖音号点赞量最高的黄梅戏视频是《对花》(67.6万)。
其三,黄梅戏网站与APP传播。由安庆市黄梅戏(地方戏曲)研究院创办、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中国黄梅戏数字资源库(中国黄梅戏艺术网)网站于2021年2月3日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备案审核,该网站的音乐影视版块主要展示黄梅的视听作品,设有录音资料、电影资料、电视资料、录像资料、老戏复排等栏目。该网站还设置了H5手机版和微信公众号,目前有249件视听作品可供在线免费观看(收听)和下载。③
B站有很多UP主上传的黄梅戏视频资源,类型多样、内容丰富,既有黄梅戏电影、电视片,也有黄梅戏的舞台演出作品,还有UP自己录制的跟黄梅戏相关的视频。央视网有部分黄梅戏视听资源可在线免费欣赏。国内三大视频平台优酷、爱奇艺、腾讯都有一些黄梅戏电影、电视片的资源,但基本上只有会员才能完整观看。央视频和咪咕视频APP上都有不少黄梅戏视频资源可以在线观看。名为“黄梅迷”的APP下载量达70余万,主要提供一些黄梅戏的精选视频和唱段给用户欣赏。
移动新媒体的出现使信息传播呈现及时性、去中心化等特点,同时也使大家的时间碎片化,黄梅戏要想利用好人们碎片化的时间就必须创新传播方式,增加和用户的互动。
(二)黄梅戏改编的影视网络视听传播的影响与发展前景
网络视听传播具有受众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对黄梅戏与黄梅戏改编的影视的影响是全面而巨大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6.4%;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44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26亿。①“网络视听媒介这种传播影响可以从四个维度进行透视和理解:一是影响了人们观念交流的方式,‘让荣耀回归平凡,让平易沟通尊贵的愿景成为现实;二是强化了世界范围的社会联系,造就了一个‘共同的世界;三是网络视听媒介内在的交互机制在促生创作者与接受者对话的激情与活力方面得天独厚,形塑了一种崭新的阅读文化;四是突破了大众传媒既有的传播范式,实现了传统媒体‘内容与社交‘渠道的深度融合。”[8]网络视听传播将进一步扩大了黄梅戏与黄梅戏改编的影视传播途径和受众群体。
黄梅戏改编的影视其网络视听传播的发展前景广阔,以往黄梅戏改编的影视其传播已有较好的基础,其传播力、影响力已远超黄梅戏本身。黄梅戏改编的影视既具有美感又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在充分发挥黄梅戏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同时,借助网络视听媒介的威力,不仅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到黄梅戏影视作品,而且能充分调动观众的聪明才智,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黄梅戏改编的影视作品网络视听传播中来。
结语
戏曲文化是影响最大、发展最快、流播最广、传承时间最长的民间世俗文化艺术之一。黄梅戏改编为影视作品取得了优秀成绩,影视作品媒介的传播创造了黄梅戏的辉煌,也创造了由黄梅戏改编的影视作品的辉煌。黄梅戏与由黄梅戏改编的影视作品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其中部分黄梅戏与由黄梅戏改编的影视作品成为经典。
在手机、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兴起的时代,与其他艺术样式或流行文化相比,黄梅戏与由黄梅戏改编的影视作品需要有核心竞争力,需要与现代更好地结合,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经典。随着数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交互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些技术突出的海量与共享、沉浸感与虚构性、交互性与实时性、自主性与适应性等特点,将为黄梅戏与由黄梅戏改编的影视作品的发展探寻新的生存与发展方式,衍生出新的传播途径。
①安庆市黄梅戏剧院.黄梅戏起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8:287.
【作者简介】 高祥华,男,安徽池州人,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影视艺术与新媒体传播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安徽省質量工程项目“新文科视域中提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服务数字创意产业发展能力研究”(编号:2021FWXXCY031)成果。
①凤凰网.安庆:“院团+媒体”联合跑出云上戏曲“现象级”[EB/OL].(2022-07-25)[2023-09-05].http://ah.ifeng.com/c/8Hrifqh3Xyr.
②2023年7月3日在抖音平台分别以关键词“黄梅戏剧团”、“黄梅戏”搜索抖音用户获得的数据: https://www.douyin.com/search/%E9%BB%84%E6%A2%85%E5%89%A7%E5%9B%A2?source=switch_tab&type=user;https://www.douyin.com/search/%E9%BB%84%E6%A2%85%E6%88%8F?aid=07ddb3a8-39de-4f65-b830-980ee78c1a46&source=normal_search&type=user.
③参见:中国黄梅戏数字资源安库(中国黄梅戏艺术网)[EB/OL].(2023-07-26)[2023-09-05].http://www.zghmx.cn.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3-08-28)[2023-08-28].https://www.cnnic.net.cn/NMediaFile/2023/0908/MAIN1694151810549M3LV0UWOAV.pdf
参考文献:
[1]傅谨.戏曲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6.
[2]胡亏生.黄梅戏风貌[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16.
[3]彭傲,苏米尔.《满江红》:戏曲叙事赋能东方镜像[ J ].电影评介,2023(06):47-51.
[4]安庆市黄梅戏剧院.黄梅戏起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8:287.
[5]张小平.大黄梅-百年黄梅戏[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139.
[6]高小健.中国戏曲电影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130-131.
[7]陈继华.黄梅戏传播形态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6:111.
[8]林华.透视和理解网络视听媒介传播的四个维度[ J ].广播电视学刊,2019(10):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