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大英博物馆》: 网络微短剧的创作升维与审美转向

2023-12-01 16:58王方朱婕宁
电影评介 2023年18期
关键词:大英博物馆短剧影视剧

王方 朱婕宁

2023年8月30日,由自媒体博主“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自制的网络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发布,该剧以“文物回家”为主题,通过拟人化的叙事方式与短小精悍的移动化传播模式,一经上线即引发现象级观剧热潮。《逃出大英博物馆》的走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视听领域的创作与传播实践,也是移动视听时代用户自制视频创作升维的具体表征,其中蕴含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视听文化的审美转型与景观重塑。本文以《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生产传播现象为起点,探寻移动时代网络微短剧的实践路径。

一、形态弥合:网络微短剧的基本特征

网络微短剧,是适应影视剧网络化、移动化生产的形式更新,是网络视听文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短视频与影视剧的形态弥合。2020年,国家广电总局将其纳入网络影视剧备案,并给出明确界定:网络微短剧是指“网络影视剧中单集时长不足10分钟的作品”[1]。这一定义的出现,使长久以来具有连集化和演剧特征的短视频内容与其他用户自制碎片化影像形成分野,成为移动互联网中新兴的影视形态。

“微短剧”的命名体现出影视剧的移动化媒介转向。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说以往广义上的“短剧”是以影片时长为依据进行的影视类别区分,那么“微短剧”冠以“微”字,则更多地呈现出其与移动媒介环境的内在关联。回顾移动时代以来中国的代表性应用,“微博”“微信”等均体现出相似特征。微短剧一个显著的转变,是将影视的传播空间从电影、电视及网络综合视频平台转向移动社交媒体如“快手”“抖音”等平台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微短剧内容生态。

以《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例,可以窥见当前微短剧的基本特征。与其他的网络影视剧相比,微短剧更具“草根性”,从制作主体到传播环境都体现出网络原生的特点。当前,在网络微短剧的生产格局中,制作个体化、叙事感官化和传播数智化是其显著特征:其一,在生产主体层面,制作趋于个体化,释放出大众影像的创作活力。相较于传统影视剧的集体制作而言,微短剧以“轻量化”见长,从制作端到传播端均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个人化色彩,突出打造演员的个人IP。剧中“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两位年轻博主同时担任该剧的编剧、导演、演员、服化等,在播映方面也以个人自媒体账号为发布端,体现出鲜明的个体标签。据“新榜”数据统计显示,该剧上线一周内,两位博主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的累计涨粉超555万[2];其二,在影视创作层面,以感官化叙事为路径,契合移动端观众的观看习惯。在以短视频平台为代表的移动视听媒介中,用户追求娱乐化、感官化与沉浸性的视听体验。目前微短剧主要聚焦于女性、职场、古偶、玄幻等主题,着力追求社会热点话题与视觉奇观。在《逃出大英博物馆》中,“萌”式台词表达,大量近景、特写的使用均体现出微短剧所常用的制作思路;其三,在传播方式层面,微短剧依托于数智化平台,将影视的观看、评论、分享等交互功能集成于同一界面,在移动媒体的智能化分发模式下获得更大的传播效能。反观该剧的制播路径,它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创作与分发逻辑,以大众对文物的文化记忆为原点,以轻量化自制短剧为媒介,以情感传播为动力,引发全民参与的公共文化记忆唤起与再塑。

《逃出大英博物馆》所引发的传播现象,应对了影视剧与短视频的弥合,由网友“共创”而成。该剧故事脚本来自于一条抖音网友留言,希望以拟人化方式拍摄一部大英博物馆文物逃出博物馆回家过年的动画片。导演“煎饼果仔”在此基础上细化剧本,与搭档“夏天妹妹”历时半年完成拍摄。作品共3集,每集2—10分钟,在抖音、哔哩哔哩和微博等平台首发上线。截至2023年9月10日,该剧抖音平台的总播放量达3.4亿,累计点赞量近2400万,总评论数192万,位列抖音短剧热榜第一名。[3]作品发布后相继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转载传播,风靡全网。

总体而言,微短剧的出现,不仅是网络影视剧生态边际的拓展,同时彰显出影视文化与数字媒介、移动智能媒体和通讯技术的紧密联系。究其内在,《逃出大英博物馆》观剧热潮的背后,包含了移动时代影视剧的创作、审美与传播的多维度话语变迁。

二、创作升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像实践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4]当前,在媒介技术的不断演化中,影像成为最主要的媒介语言之一。在中国互联网语境下,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影像形态,将人们的生活带入全面的“可视化”阶段,形塑着新的在线文化空间。如何在这一新的文化空间形态中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逃出大英博物馆》为移动化影像实践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范式。

(一)记忆形塑:传统题材的影像书写

德国学者扬·阿斯曼在论及“文化記忆”时根据记忆的不同结构,将记忆区分为“由视觉影像组成的景象记忆(scenic memory)”和“来自语言的叙述记忆(scenic memory)”[5]。德国学者阿莱达·阿斯曼也在《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中讨论“图像”作为文化记忆“存储媒介的质量”,书中探讨了古典艺术中图像作为记忆媒介与文字媒介的区别,指出“图像的力来自它们不可控制的情绪潜能”[6]。无论是“景象”还是“图像”,都作为文化记忆的介质被反复讨论,数字时代的人类生活被影像所充盈与建构,影像的文化记忆功能不可忽视。《逃出大英博物馆》通过对物像符号的提取,选择陈列于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这一具有中国符号的器物,以跨越时空的传统文物作为贯穿影片的文化底色,唤起大英博物馆中馆藏的中国文物历史记忆。以民族文化记忆作为创作动机,使该剧在题材选择、叙事模式和内容制作等维度上都实现了对以往微短剧生产的一次突破。

在题材选择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作母题。当前,微短剧的题材主要为都市情感、古风仙侠、恋爱甜宠、家庭喜剧等娱乐化主题,与短视频“间隙式”的观剧习惯相契合,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获得视听快感,不少用户用“上头”“爽”“燃”等网络流行词汇来形容微短剧的观看体验。《逃出大英博物馆》在“玉壶成精”的奇幻背景下,将故事底色聚焦于文物的传承与保护,关注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是对当下流行的微短剧题材的拓展与尝试。

在叙事层面,以短视频叙事模式为创作逻辑。该剧在短视频的感官化和娱乐性叙事下层层推进,前两集围绕化作人形的小玉壶和中国记者张永安的相遇展开,融合古风、甜宠等流行元素,使作品具有可看性。第三集则由表及里,描绘玉壶回到中国后由一封封“家书”展开的海外文物与中国文物跨越时空的“对话”,深化与升华作品的主题,使“小短剧”也有“大气势”。

在内容制作上,以文物“拟人化”为创作手法。2018年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制作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在哔哩哔哩视频网站走红,5分钟微纪录片形态、国宝文物“开口说话”的第一视角叙述,以“萌”态的方式在青年人的文化社区中受到追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严肃的历史文物与年轻观众的疏离。《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出圈”,与《如果国宝会说话》具有相似性,无论是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幻化成人,还是第三集文物集体出场时使用的大量独白和旁白,都建构了一种亲切可感、年轻化的表达方式,这种极具“网感”的制作方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微短剧时代的一种“转译”。

《逃出大英博物馆》通过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探索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方式,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影像化实践。在形式上,以个体化生产的“微短剧”影视形态为呈现模式,相较于传统影视剧而言,激发出更大的民间创作活力,新颖的制作方式为受众带来更加鲜活的观看体验。在内容上,聚焦于流失文物这一典型的民族文化样式,在互联网环境下重塑“活态”的文化记忆。

(二)符号建构:传统文化的情感唤醒

近年来,文博题材的影视剧作品层出不穷,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海昏侯》等代表作品,在类型上往往以纪录片和文化类节目为主,影视类型上体现出与文博题材相匹配的文化品格,深邃的历史感是此类节目的文化基调。然而,微短剧却与短视频有着天然的近亲性,根植于感官化的移动视听空间,与厚重的纪录片和文化节目形成互文性的关照关系,以微短剧等新型网络视听文艺类型进行文博题材创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移动视听时代全媒体生产的创新路径。与经典影视作品中着力塑造的客观、宏大、立体的文物形象所不同,微短剧以一种“去中心化”的生产逻辑,以“情感”作为建构作品的内驱力。《逃出大英博物馆》全民观剧热潮的出现,体现出微短剧在主题层面的升维,而对家国情怀和民族情感的表达则是其引发现象级传播背后的内在动因。剧中,“情感性”的呈现贯穿于视听符号建构和在线情感传播的两个维度。

首先,塑造具有中国人情感记忆的视听符号。剧中多处使用具有文化认同属性的物像符号和语言符号,例如对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的称呼是“盏”、主人公中国记者“张永安”的名字来源于北宋磁州窑刻花瓷枕上镌刻的“家国永安”字样、“小玉壶”在遇到中国记者时喊出的“家人”、英国信纸上用毛笔书写的“家书”、“瑰葭路”对应“归家路”等。剧中还集中呈现辽代三彩罗汉、清代朝冠耳炉、明代龙纹陶砖、明代布袋和尚雕塑、五代木雕观音坐像等藏于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以拟人化手法让其与中国博物馆中的文物展品“隔空对话”,群像式的出场,立体声效配以渐进加速的剪辑方式,极具视听感染力。该片段在B站的弹幕区几乎呈现满屏网友留言的“泪目”,可见该剧在情感上的驱动力。

其次,以民族情感为依托的二次创作与传播。有学者指出,“网络话题事件是一种新型的互动仪式,情感是网络话题事件的根本动力。”[7]在媒介融合、多渠道分发的传播格局下,由自媒体博主创作并发布微短剧作品《逃出大英博物馆》走向全媒体播映,并带来了由此衍生的二次创作与传播,使得“逃出大英博物馆”从一部微短剧延伸为一次“网络话题事件”,将个体情感与历史进程、文化记忆相互链接,生成集体性的媒介记忆。例如人民日报、央视等主流媒体发布的文章《下一站,瑰葭路(归家路)!》被广泛转载;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点评“网络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出圈,立足现实引发强烈共情”;自媒体博主根据该剧创作相关文物科普、评论、观展vlog等。该剧触发了对海外流失文物和文博题材的社会集体关注,引发对民族历史记忆的热烈讨论。

三、审美转向:网络微短剧的美学考察

(一)审美方式的转换:视听-沉浸美学

数字时代,影视艺术的生产方式变得多元,传统意义上的“影视艺术”正在向“视听艺术”进行概念泛化与类型拓展,此间形成了新的审美方式。法国哲学家莫里斯·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理论使文艺学、哲学等研究领域中开始关注“身体”这一概念,在新媒介环境中,“具身”“感知”“沉浸”等高频词汇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身体”在视觉文化中的要义。他指出“我的身体是所有物体的共通结构,至少对被感知的世界而言,我的身体是我的‘理解力的一般工具”[8]。在当代审美活动中,由于“身体”的介入,对经典审美范式的改变可见一斑,亦有学者提出“身体美学”[9]等理论命题。陈晓明将视听艺术为主导的文化时代表述为“视听文明”,认为“视听文明是与口传文明、书写文明相对的新的文明形式,传统以哲学—理性的‘求真务实的认知方式,让位于艺术—感性的虚拟审美的认知方式”。[10]处在新媒介环境下的视听文化,具身感知的审美方式日趋明显,建构着新的审美经验。

移动媒介建构了一个具身化、沉浸化和交互性的视听空间,在这一空间中,观剧的“荧屏”变成了可移动的智能“界面”,使观众的观看、评论与传播等行为集成于同一界面下,将观众的视觉、听觉及触觉统筹协调,在联觉感知中获得新的视听体验。以《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代表的微短剧,指向了当下影视剧审美感知方式的一种转向,在这种身体感知的媒介环境中,经典艺术作品中艺术与观众的“审美距离”被进一步消解,获得一种即时的、感官化的视听快感。该剧的观看过程中,观众在沉浸影音、弹幕评论、收藏点赞等多重刺激下,更易产生情感共鸣,渐次生成从观看到传播的转化,使作品获得更大的传播力与传染力。总体而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出圈”,投射出观众审美方式向视听沉浸过渡的一种趋势,作为“短视频”和“影视剧”相结合的视听形态,其融合了短视频的大众审美与影视剧的艺术价值,体现出短视频文艺的升维与转向。《逃出大英博物馆》相较于短视频平台中大量粗放的影像而言,其主题选择、拍摄制作上都显示出一定的“匠心”,用户被这一创新性的影视形态所吸引,也反映了当下短视频用户的审美提升及对高质量内容的内在需求。同时,该剧的全网传播,使微短剧不再仅是存在于视频平台內的“短剧剧场”,主要服务于平台内的视听用户,而是使全民关注到“微短剧”这一影视形态,亦是网络视听时代用户对影视剧观赏模式的一次“主动选择”,即用户对终端集成、互动性强的观剧体验的追求。

(二)审美内涵的探寻:以中华美学为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11]“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12]具体到网络视听层面,充分吸收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符号,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视听媒介的创新结合,是实现网络视听文艺中国式现代化的策略与路径。

近年来,聚焦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电视作品层出不穷,例如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中国戏曲大会》《上新了·故宫》等系列节目、河南卫视着力打造的“节日类”“节气类”节目等,都是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像化探索。网络视听文艺开辟了新的视听审美空间,坚持守正创新,在这一创新性文化空间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网络视听的文化价值,以中华美学浸润与提升网络视听文艺的审美内涵。《逃出大英博物馆》以大众喜闻乐见的移动视听方式,呈现了原本多出现于纪录片和文化节目中的国宝文物,调动起大众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例如,剧中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工艺为江苏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人们得以窥见传统造物的精湛工艺与传承性;“家国永安”北宋磁州窑刻画瓷枕,则蕴藏了中国人精神气质中的家国情怀。

在技术的推动下,数字时代的艺术生产方式不断裂变,艺术自身也面临着不断地再定义,作为与科技紧密结合的影视艺术则更甚如此。学者们相继提出了“视频化生存”[13]“媒介化生存”[14]等概念来阐释当下对由数字视听所建构的社会与生活。同样,数字化与智能化对经典艺术审美方式的冲击则无法避免。一方面,数字化艺术生产将影视艺术的概念不断延展,各种籍由新兴媒介创作的新媒体影像艺术纷沓而至,使人们眼花缭乱,经典艺术审美中的“灵韵”消散;另一方面,智能化的影音应用被广泛使用,大量的“生活流”碎片填充起人们的在线影像生活。例如,“追剧”成为一种日常,“刷”视频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短视频成为互联网的底层应用,影像也成为当下的媒介话语形式,如何在媒介變迁的当下,不被技术与算法所遮蔽与裹挟,探寻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路径,塑造以中华美学为核心的数字视听文化与审美范式,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影视领域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微短剧”不仅作为一种网络影视剧的形态存在,它同时具有大众工业产品的意义,是各视频平台、影视制作公司都竞相追逐与精心布局的行业新赛道。因此,近年来,其在题材选择和内容制作上往往以商业逻辑为起点,追求“流量”与“流量变现”,这在剧中“广告植入”和短剧创作者的“直播带货”“商品橱窗”等方面均有体现。《逃出大英博物馆》“走红”现象则反映出人们在审美期待上的提升,对以往主题较单一重复、制作相对模式化的微短剧内容呈现出审美疲态,受众呼唤具有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中华品格的文化作品。

结语

《逃出大英博物馆》所引发的全网观看、传播及互动参与,深刻体现了“两个结合”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本质内涵。将技术发展与传统文化相适应,将视听沉浸美学与中华美学精神相契合,探求数字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型网络影视形态,拥有广泛的移动视听用户基础,用户从“刷视频”走向“追短剧”的过程,体现了对精品移动影视内容的需求。当前,微短剧生态初具规模,多家视频网站与移动流媒体平台都已形成微短剧剧场。诚然,微短剧个体化的生产逻辑使其在题材选择、内容制作等方面与其他网络影视剧制作质量存在一定差距,但其短小精悍的形式却在内容传播层面具有天然优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微短剧创作,不失为一种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明的有效路径。在未来的网络微短剧生产中,如何使作品不落窠臼,不被算法和资本所裹挟,将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相结合、创作生产与审美期待相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态相聚合,《逃出大英博物馆》的播映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文化启示与价值反思。

参考文献:

[1]鲍楠.在调整提升中守正创新、坚定前行——2021年网络视听文艺创作发展综述[ J ].中国电视,2022(03):25.

[2]新榜.7天涨粉555万,一条视频获赞794万,《逃出大英博物馆》凭什么?[EB/OL].(2023-09-04)[2023-10-09].https://mp.weixin.qq.com/s/N1867i6415_kuZEdLnWEIg.

[3]抖音.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EB/OL].(2023-08-30)[2023-10-09].https://v.douyin.com/idMuP1s5/.

[4][11][12]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J ].求是,2023(14):5,4,6.

[5][德]扬·阿斯曼,陈国战.什么是“文化记忆”?[ J ].国外理论动态,2016(06):19.

[6][德]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M].潘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18-247.

[7]蒋晓丽,何飞.互动仪式理论视域下网络话题事件的情感传播研究[ 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120.

[8][法]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00.

[9]彭富春.身体与身体美学[ J ].哲学研究,2004(04):59-66.

[10]陈晓明.视听文明时代的到来——新的美学与感知世界的新方式[ J ].文艺研究,2015(06):16.

[13]彭兰.视频化生存:移动时代日常生活的媒介化[ J ].中国编辑,2020(04):34-40+53.

[14]孙玮.媒介化生存:文明转型与新型人类的诞生[ J ].探索与争鸣,2020(06):15-17.

【作者简介】  王 方,男,湖北武汉人,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博士,主要从事影视艺术研究;

朱婕宁,女,江苏徐州人,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影视艺术创作、网络视听文艺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化强国进程中中国

影视高质量创新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21ZDA079)子课题“文化强国进程中网络视听高质量创新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大英博物馆短剧影视剧
短剧暴富
大英博物馆馆藏侯马青铜器:技术研究
藏在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房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巧用英语短剧,提升语用能力
大英博物馆国际培训项目培训报告
被影视剧带火的“胜地”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探析电视栏目短剧《吴忠故事》之魅力
翻拍影视剧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