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中医药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2023-12-01 10:28:36张中华闫小宁黄雪英
河北中医 2023年11期
关键词:动物模型证型造模

张中华 闫小宁 黄雪英 吴 迪

(1.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46;2.陕西省中医医院皮肤科,陕西 西安 710004)

银屑病是一种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相关的炎症性皮肤疾病,目前银屑病总患病率介于0.09%~5.10%之间,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1]。银屑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遗传、免疫、环境、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因此临床疗效难以保证,疾病常易反复发作[2]。治疗银屑病的传统药物如甲氨蝶呤、维A酸、环孢素等均存在起效慢、疗效有限及不良反应多等缺点[3],新兴的生物制剂疗法也需要持续关注长期安全性、成本效益以及耐受性数据[4]。而中医药治疗银屑病作为近年研究的热点,以其辨证论治、因人选方、方案多样、副作用小等优势在治疗银屑病方面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同[5]。但目前研究者针对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研究,主要以临床疗效观察为主,而基础动物实验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实验内容存在量少、重复、不规范等问题,这极易造成动物实验研究结果的偏差。银屑病的动物模型是目前研究银屑病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的重要工具,更对未来研发抗银屑病新药起到前瞻作用。因此在银屑病基础实验研究中, 选取和建立理想合适的动物模型十分重要。为了更好地帮助银屑病中医药动物基础实验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目前比较常用及稳定的银屑病中医药动物模型作一综述,为今后动物实验研究中医药治疗银屑病提供合适的造模选择。

1 中医证型动物模型

中医证型动物模型是在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致病因素对实验动物进行造模,使实验动物出现与临床证候一致的表现[6]。目前中医证型动物模型的产生大多采用复合多因素法,在使用现代医学动物模型的基础上,以中医药理论作为基础,通过更改小鼠喂养方式、居住环境,增添特殊生活习性等,人为建造服务于中医药研究的特定动物模型。其中使用频率较高,为学术界公认的证型有肾阳虚、脾虚、胃实寒、胃实热、脾胃湿热、肝气逆、寒凝血瘀、气滞血瘀及寒热错杂等[6]。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可以根据患者症状表现给予辨证论治,每个患者的治疗方案各不相同,无论是口服汤药、中成药,或辅以艾灸[7]、走罐[8]、中药封包[9]、针灸[10]、火针[11]等均有较好的疗效。近代皮肤病名家诊治银屑病多从“血分”出发,最终形成了“从血论治”为基本出发点的辨证思路,确立了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3个基本证型[12],学术界针对银屑病的中医药动物实验研究也多从这3个方面着手。

1.1 血热证 血热是银屑病的根本原因,通过银屑病血热证动物模型的研究对理解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具有启发意义。杨大伟等[13]给予普萘洛尔乳剂诱导的小鼠模型照射紫外线以及灌服干姜、甘草煎液构建出银屑病血热证模型,经过背部皮肤皮损形态、组织病理Baker评分、T3、T4及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等评价标准判定后,表明其既有银屑病的病理特征,又具有中医血热证的证候表现,是适用于中药疗效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学术界对血热证动物模型的建造方法大多采用这种多因素复合造模法,外用药多用普萘洛尔乳剂或咪喹莫特乳膏,灌服的热性中药则有所差异,但无论是干姜、甘草煎液[14],附子、肉桂、干姜水煎液[15],干姜、肉桂水煎液[16],还是干姜、胡椒、荜茇水煎液[17],对结果影响并不明显。

1.2 血瘀证 银屑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常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出现血瘀证,随着病程的延长,血瘀证在银屑病患者中的占比在逐渐上升[18],针对银屑病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对银屑病的转归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周萌等[19]对普萘洛尔乳膏制造的银屑病模型多次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和小牛血清白蛋白,并喂养半高脂高糖饲料及冰水刺激,以这种方法建造的动物模型在检测血液流变学、血浆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后发现均符合血瘀证的表现。而后有学者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樊丹采等[20]分别对寒凝气虚血瘀和气滞血瘀进行造模,并加测计算脾指数、胸腺指数及病理组织后表明血瘀致银屑病动物模型与临床银屑病特点具有相似性,可作为银屑病研究的动物模型。现代研究认为,血瘀证是引起代谢性疾病的原因之一,参与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21],并且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将血瘀证动物模型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外伤血瘀、血虚血瘀、寒凝血瘀、阳虚血瘀、阴虚血瘀、痰浊血瘀、热毒血瘀及慢性血瘀[22]。目前针对银屑病血瘀证的造模方法比较单一,应根据不同病因病机进行更详细的划分以适应不同的中医药基础研究。

1.3 血燥证 血燥证的产生是由于久病后伤及气血津液,津液亏虚,生风化燥,气血不能濡养肌肤而发病。而银屑病发病后,皮肤可见红斑鳞屑,且全身均可发病,因此患者极易发现。由于银屑病皮损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美观性,造成患者的恐慌与焦虑[23],因此患者会选择第一时间就诊,所以在临床上很少见到极具特征的血燥证患者,故而针对血燥证银屑病患者的研究相对较少。在造模过程中,由于缺少对应的观察指标,血燥证动物模型缺乏可参考的设计标准,造模难度较大,造成可参考的有关血燥证银屑病动物模型极度缺乏,未来学者的研究方向应该对此有所涉及。

1.4 特殊证型 银屑病的病程长,致病因素复杂,发病初期大都符合“以血论治”的基本思路。但患者在经过长期复杂多样的治疗后,疾病证候往往发生较大变化,单从血热、血瘀、血燥辨证无法满足临床需要,因此也有部分的名家在治疗银屑病时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根据患者当前的舌质脉象,兼并症状重新辨证论治,由此也衍生了不同证候的银屑病动物模型。

1.4.1 脾虚证 银屑病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由于服用过量的清热凉血药物或经受长期高频次的糖皮质激素外用,或不规律的使用免疫抑制剂,均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造成脾虚证[24]。郭菲等[25]对普萘洛尔乳剂建造的银屑病豚鼠模型灌胃泻下药大黄后,通过观察豚鼠活动度、进食量 粪便质地、排便量及比较Baker评分后发现建造的银屑病脾虚证豚鼠模型具备银屑病病理特征,并与中医脾虚证证候表现相似。而后的学者不仅在造模时更新方法为苦寒泻下结合营养限制法建立脾虚小鼠模型,更多次增加检验指标[26],充分说明单纯银屑病模型与银屑病脾虚证模型确有差异[27]。薛红等[28]在研究脾虚腹泻模型时采用的高乳糖饲料喂养,与刘未艾等[29]采用的劳倦束缚法,均为构建银屑病脾虚证动物模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1.4.2 湿热证 湿热之邪贯穿银屑病的整个病程,既是银屑病发病的重要病机,也是影响银屑病发展、向愈的重要因素。王玉芝[30-31]通过改变小鼠的饮食习惯与生活环境,在通过肥甘饮食加白酒并湿热外环境后干预,小鼠的血脂、肛温水平显著升高,发现湿热银屑病小鼠的Baker评分及炎症细胞浸润数均高于银屑病,这不仅说明湿热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也体现了湿热证银屑病动物模型既具备银屑病的病理特征,又符合中医湿热证的证候表现。在湿热证模型的造模方法中,90%以上的学者选择高脂高糖饮食与湿热环境[32],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的具体疾病方向,另外选取合适的致病因子,通过灌服鼠伤寒沙门氏菌[33]、踝关节注射尿酸钠溶液[34]、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36]、皮下多点注射登革病毒[37]的造模方法,在内分泌和代谢疾病、风湿与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38]。

2 现代医学动物模型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实验所选用的动物模型多参照现代医学实验所选用的动物模型,实验方法多为观察中医药特色治疗方案对现代医学动物模型的效果。这种实验设计较为简单,实验效果较为明显,但缺乏一定的国际认可度。当前常用动物模型包括自发性突变小鼠模型、生物医学型动物模型、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异种移植小鼠模型及药物诱发小鼠模型[39]。收集中国知网近3年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基础动物实验所选用的现代医学动物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后可知,共有89.2%的动物模型为药物诱发小鼠模型,其中84.9%为咪喹莫特乳膏诱导,4.3%选用普萘洛尔乳剂诱导,6.4%选用生物医学型动物模型,有4.3%选用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分析后可知药物诱发小鼠模型操作简单,造模时间较短,且较好地模拟了人类银屑病组织病理学表皮的主要改变,是当前研究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首选模型,其中普萘洛尔诱导受限于豚鼠模型[40],因此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模型成为中医药基础动物实验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银屑病小鼠模型;基因工程小鼠模型的造模所需实验条件较为苛刻,实验过程较为繁琐,且由于该模型只涉及单个基因,不能全面模拟银屑病的复杂机制[41-42],因此只有少部分涉及研究中医药治疗银屑病作用机制会选用;生物医学型动物模型经济易得,中医药基础研究选用这种模型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中医药治疗方案的干预方式与疗效[39];自发性突变小鼠模型由于缺乏T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且对抗银屑病的药物治疗效果较差[43],不论中医药还是现代医学都很少选用这种模型;异种移植小鼠模型由于自身具有免疫缺陷,因此极易产生感染,所需的喂养标准及饲养环境需求较高,饲养成本相较其他模型也有所升高,因此很少用于中医药实验。见表1。

表1 中医药研究银屑病常用现代医学动物模型

3 总结

当代学者研究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基础实验多选用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小鼠模型,这种模型操作简便,国际认可度较高,因而为实验首选。常规选择为药物诱发小鼠模型,疗效观察可选用生物医学型动物模型,特殊机制研究可选用基因工程小鼠模型,研究人员可根据实验室条件、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以便得到真实可信的实验结果。中医证型动物模型是研究中医证型与银屑病结合的独特模型,基于这种动物模型将会更好地阐释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更详细地观察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疗效,但目前研究者对中医证型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较单一,涉及的证型较为局限,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以完善基础实验所缺乏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综上所述,中医药研究银屑病的现代医学动物模型目前已经较为成熟,总体稳定性较好,且模型构建操作技术完善,为广大研究者青睐。中医证型动物模型可以体现以中医药为指导的治疗理念,但目前研究数据较少,仍需不断优化提升现有的病证结合模型。研究者在进行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基础动物实验研究时,可根据治疗方案、研究目的、实验室条件、经费状况等条件,结合以上不同类型动物模型的特点,做出恰当的选择。

猜你喜欢
动物模型证型造模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复制实验进展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4:56
不同证型糖尿病的调理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4:54
肾阳虚证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及评定标准研究进展
江西中医药(2021年8期)2021-08-10 03:04:30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
湿热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评价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