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芦胺对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251增殖的影响及机制Δ

2023-12-01 08:03:32曹梓珍傅若秋赵祎博陈剑鸿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药剂科重庆400042
中国药房 2023年22期
关键词:靶点批号荧光

曹梓珍,张 琳,傅若秋,赵祎博,陈 翔,陈剑鸿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药剂科,重庆 400042)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又称恶性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约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33%,具有恶性程度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1―2]。目前,GBM 的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联合放疗及替莫唑胺化疗的传统疗法为主,但该疗法不良反应大,患者易出现化疗耐药且预后较差[2],因此迫切需要寻找高效、低毒的辅助药物或替代疗法。

近年来,天然产物在肿瘤研究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藜芦胺(veratramine,VTM)为甾体生物碱类成分,是百合科植物藜芦的有效成分之一。体外研究表明,VTM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自噬、凋亡来抑制其增殖[3―4]。铁死亡是一种由铁依赖性脂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异常累积所引发的非凋亡性程序性死亡方式,与恶性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并在肿瘤细胞生长、耐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本课题组前期预实验证实,VTM可抑制GBM细胞的增殖,但这种作用是否与铁死亡过程有关以及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拟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VTM 作用于GBM 的潜在靶点、基因功能及信号通路;同时,拟借助体外细胞实验,初步验证该成分通过诱导铁死亡来抑制GBM 细胞活性的可能机制,以期为GBM治疗和新药研究提供新思路。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

本研究所用主要仪器包括3111型CO2细胞培养箱、EVOSF1型荧光显微镜(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CKX41 型光学倒置显微镜(日本Olympus 公司),STNERGYH1 型酶标仪(美国Agilent 公司),C6 型流式细胞仪(美国BD 公司),165-8001 型蛋白电泳仪、ChemⅠ Doc 型超高灵敏度化学发光成像系统(美国Bio-Rad公司)等。

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VTM 原料药(批号HY-N0837,纯度99.61%)、CCK-8试剂盒(批号HY-K0301)均购自美国MedChemExpress公司;DMEM高糖培养基(批号2327860)、胎牛血清(批号10091148)均购自美国Gibco 公司;4%多聚甲醛固定液(批号P0099)、结晶紫染色液(批号C0121)、胰酶消化液(批号C0201)、Western blot细胞裂解液(批号P0031)、BCA 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增强型(批号P0009)、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批号S0033)均购自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Ferro-Orange荧光探针(批号F374)购自东仁化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兔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单克隆抗体(批号T56959)购自艾比玛特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兔源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单克隆抗体(批号ab214039)、兔源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单克隆抗体(批号ab137550)均购自英国Abcam 公司;兔源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单克隆抗体(批号2118S)购自美国CST公司;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山羊抗兔IgG 二抗(批号ZB-2306)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细胞

人GBM细胞U251购自美国ATCC菌种保藏中心。

2 方法与结果

2.1 网络药理学分析

2.1.1 VTM作用靶点预测

以“VTM”为关键词,在PharmMapper数据库(http://www.lilab-ecust.cn/pharmmapper/)、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http://www.swisstargetprediction.ch/)、TargetNet数据库(http://targetnet.scbdd.com/)、Batman-TCM 数据库(http://bionet.ncpsb.org.cn/batman-tcm/)中检索其可能的作用靶点,合并、去重后,共筛选得到VTM 预测靶点16 397个。

2.1.2 GBM和铁死亡相关靶点获取

以“glioblastoma”“glioma”为关键词,在CTD数据库(https://ctdbase.org/)、DrugBank 数据库(https://go.drugbank.com/)、GeneCards 数据库(https://www.genecards.org/)、OMIM 数据库(https://omim.org/)、PharmGKB 数据库(https://www.pharmgkb.org/)、TTD 数据库(http://db.idrblab.net/ttd/)中进行检索,并在PubMed 数据库(https://pubmed.ncbi.nlm.nih.gov/)中进行补充检索,合并、去重后,共得到GBM 疾病相关靶点5 865 个。通过FerrDb 数据库(http://www.zhounan.org/ferrdb/)获取铁死亡相关靶点(ferroptosis-related genes,FRGs)1 043个。

2.1.3 VTM干预靶点的获取及富集分析

将上述获取到的药物预测靶点、疾病相关靶点、FRGs进行交叉,利用R语言的“Venn”包进行分析,获取VTM 干预GBM 的铁死亡相关交集靶点462 个。利用UniProt数据库(http://www.uniprot.org)对上述交集靶点进行标准化校正,运用R 语言的“ClusterProfiler”包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以P<0.05为条件进行筛选并对富集基因数与总基因数的比值(简称“富集基因占比”)进行排序(由大到小),再运用“ggplot2”包对富集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得到VTM干预GBM的主要功能及可能途径。

GO功能富集结果(图1)显示,VTM干预GBM的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主要涉及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对金属离子的响应、自噬调节等;细胞成分(cellular components,CC)主要涉及胞质囊泡、线粒体膜、细胞膜和核糖体等部位;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主要包括影响二价铁离子(Fe2+)结合、DNA 转录过程和多个氧化还原酶活性等。

图1 VTM 干预GBM 的GO 功能富集结果气泡图(富集基因占比排名前15位)

KEGG 富集结果(图2)显示,VTM 干预GBM 主要涉及铁死亡、磷脂酰肌醇3 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又称Akt)、自噬、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

图2 VTM干预GBM的KEGG富集结果柱状图(富集基因占比排名前10位)

GO 和KEGG 富集分析结果显示,VTM 干预GBM涉及多条信号通路,其中氧化应激和铁死亡信号通路均排名靠前。基于此,本研究选择与氧化应激、铁死亡均相关的信号通路Nrf2/HO-1/GPX4[6―9]作为后续研究的重点。

2.2 体外细胞实验

2.2.1 细胞培养

将U251 细胞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 高糖培养基中,于37 ℃、5% CO2条件下培养,隔天换液传代,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后续实验。

2.2.2 细胞存活率检测

采用CCK-8法进行检测。取对数生长期的U251细胞,按5 000 个/孔接种于96 孔板中,按“2.2.1”项下方法常规培养过夜。将细胞分为对照组(VTM 0 μmol/L)和VTM不同浓度组(40、60、80、100、120、140 μmol/L,浓度参考相关文献[4]设置),并设置不加药物、不加细胞的空白组,每组设3 个复孔。培养24 h 后,每孔加入CCK-8工作液10 μL,孵育1 h。使用酶标仪于450 nm波长处检测各孔的光密度(OD)值并按下式计算细胞存活率:细胞存活率=(OD实验组-OD空白组)/(OD对照组-OD空白组)×100%。采用GraphPad Prism 8.3.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统计方法下同)。结果(图3)显示,与对照组比较,VTM 各浓度组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降低(P<0.01),且有一定的浓度依赖趋势。

图3 不同浓度VTM对U251细胞存活率的影响(±s,n=3)

2.2.3 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检测

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进行检测。取对数生长期的U251 细胞,按500 个/孔接种于6 孔板中,常规培养过夜。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VTM不同浓度组(40、80、120 μmol/L,浓度参考“2.2.2”项下实验结果设置),每组设3个复孔。培养24 h后,弃去培养基,加入新鲜培养基,培养14 d;弃去培养基,细胞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后,置于4%多聚甲醛固定液中固定20 min,随后用0.1%结晶紫染色液染色30 min,用PBS 洗涤后自然干燥,拍照并观察细胞克隆形成情况,按下式计算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克隆形成率=集落形成数/每孔细胞总数×100%(细胞数>50 为1 个集落)。结果(图4)显示,80、120 μmol/L 的VTM 均可显著抑制U251 细胞的克隆形成(P<0.05或P<0.01)。

图4 VTM对U251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s,n=3)

2.2.4 细胞形态变化观察

取对数生长期的U251 细胞,按1.5×105个/孔接种于6 孔板中,常规培养过夜。细胞按“2.2.3”项下方法进行分组、处理。培养24 h 后,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图5)显示,相较于对照组细胞,VTM 各浓度组细胞的排列明显更为松散,可见细胞明显萎缩,并伴有大量漂浮的死亡细胞,且VTM作用浓度越大,其对细胞形态的影响越明显。

图5 VTM对U251细胞形态影响的显微图

2.2.5 细胞内ROS水平检测

采用DCFH-DA荧光探针法进行检测。取对数生长期的U251 细胞,按1.5×105个/孔接种于6 孔板中,常规培养过夜。细胞按“2.2.3”项下方法进行分组、处理。培养24 h 后,弃去培养液,细胞用PBS 洗涤3 次后,加入DCFH-DA 荧光探针(10 μmol/L),常规孵育30 min;用PBS洗涤3次后,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孔的荧光(绿色)变化情况并使用Image J软件计算其荧光相对强度,用以表示细胞内ROS水平。结果(图6)显示,与对照组比较,VTM各浓度组细胞内的绿色荧光均有所增强,其RO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有一定的浓度依赖趋势。

图6 VTM对U251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s,n=3)

2.2.6 细胞内Fe2+水平检测

采用FerroOrange 荧光探针法进行检测。取对数生长期的U251细胞,按2×105个/孔接种于6孔板中,常规培养过夜。细胞按“2.2.3”项下方法进行分组、处理。培养24 h 后,弃去培养液,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洗涤3 次后,加入FerroOrange 荧光探针(1 μmol/L),常规孵育30 min 后,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孔的荧光(红色)变化情况并使用Image J 软件计算其相对荧光强度,用以表示细胞内Fe2+水平。结果(图7)显示,与对照组比较,VTM各浓度组细胞内的红色荧光均有所增强,其Fe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有一定的浓度依赖趋势。

图7 VTM对U251细胞内Fe2+水平的影响(±s,n=3)

2.2.7 细胞内铁死亡通路Nrf2/HO-1/GPX4相关蛋白表达的检测

采用Western blot 法进行检测。取对数生长期的U251 细胞,按2×106个/皿接种于100 mm 培养皿中,常规培养过夜。细胞按“2.2.3”项下方法进行分组、处理。培养24 h 后,裂解提取全细胞蛋白并以BCA 法测定蛋白浓度。取变性后的蛋白样品适量,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后转移至聚偏二氟乙烯膜上,用5%脱脂牛奶室温封闭1 h;以TBST 缓冲液洗膜后,加入Nrf2、HO-1、GPX4、GAPDH 一抗(稀释比例均为1∶1 000),于4 ℃下孵育过夜;以TBST 缓冲液洗膜后,加入相应二抗(稀释比例为1∶5 000),于37 ℃下孵育1 h;以TBST缓冲液洗膜后,用ECL显影液显色,于化学发光成像系统下曝光成像。使用Image J 软件进行分析,以目的蛋白与内参蛋白(GAPDH)的灰度值比值作为各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图8)显示,与对照组比较,VTM 80、120 μmol/L 组细胞内GPX4 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VTM 120 μmol/L 组细胞内Nrf2 蛋白和VTM 各浓度组细胞内HO-1 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上述作用有一定的浓度依赖趋势。

3 讨论

GBM是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致死率高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考虑到现有疗法的局限性,挖掘靶向抑制GBM 细胞增殖的药物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在前期预实验基础上,首先借助网络药理学手段,筛选得到了VTM干预GBM的铁死亡相关交集靶点462 个;随后的GO 功能富集结果显示,VTM 干预GBM 的CC 包括胞质囊泡、线粒体膜等,MF 涉及Fe2+结合、DNA转录过程等,BP以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为主;进一步的KEGG富集结果显示,VTM干预GBM的作用靶点分布于铁死亡、PI3K/Akt等信号通路。上述结果提示,VTM 对GBM 的干预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氧化应激、铁死亡等信号通路来实现的。基于此推测,本研究结合交集靶点分析及铁死亡相关研究结果[6―9],选取Nrf2/HO-1/GPX4信号通路进行初步验证。

本研究通过CCK-8 法、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形态变化观察发现,不同浓度的VTM 可不同程度地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并可造成细胞萎缩、细胞核破碎等,上述作用有一定的浓度依赖趋势,初步确定了VTM对U251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指出,铁死亡不仅是GBM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的主要类型[7],而且可影响脑胶质瘤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及预后,还可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过程[8―9],提示铁死亡可作为神经肿瘤、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和新药研发的关键靶点。作为一种细胞死亡方式,铁死亡与其他死亡方式的区别在于,铁死亡涉及了铁代谢和脂质ROS蓄积的过程,Fe2+可通过芬顿反应来诱导细胞内ROS的蓄积,从而诱导铁死亡的发生[5]。为了验证VTM 能否通过铁死亡来抑制GBM 细胞活性,本研究采用DCFH-DA 和FerroOrange荧光探针法分别检测了VTM 作用后细胞内ROS 和Fe2+水平,结果显示,二者荧光强度均明显增强,提示VTM可诱导细胞内ROS和Fe2+的蓄积,且有浓度依赖趋势。

近期多项研究表明,Nrf2/HO-1/GPX4 信号通路与铁死亡通路调控密切相关。其中,Nrf2、HO-1 是抗氧化系统的主要调控因子,同时也在涉及铁死亡的铁代谢、脂质代谢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0―13]。研究指出,作为调节氧化还原稳态的重要蛋白,Nrf2的异常表达可导致脂质氧化及铁死亡的发生[14];同时,Nrf2 可在上游调节HO-1蛋白的表达,以启动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可通过调控GPX4 蛋白的表达,进而影响细胞铁死亡进程[15]。此外,作为细胞抗氧化活性的重要调节因子,Nrf2 还具有一定的双重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该蛋白的表达水平较低,被激活后可抑制肿瘤的形成;在病理条件下,Nrf2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转移,减轻化疗药物导致的氧化应激损伤,阻止肿瘤细胞凋亡、自噬并促进耐药,从而影响患者预后[16―17]。有研究发现,Nrf2在高级别胶质瘤细胞中有更高的表达,可作为胶质瘤病理分析的标志物[18]。GPX4是一种启动内源性抗氧化反应元件的转录因子,也是铁死亡的重要调节因子,可保护细胞免受ROS蓄积所致的氧化损伤,维持细胞脂质稳态;当GPX4表达被抑制时,脂质过氧化物将不断蓄积,并进一步诱导铁死亡的发生[10―13]。与正常神经胶质细胞相比,人GBM 细胞(U251 和U87)中GPX4 蛋白的表达水平更高,且该蛋白对铁死亡诱导剂的敏感性更强[19]。可见,靶向调控GPX4 蛋白的表达可能是GBM 治疗的有效手段,GPX4 蛋白可作为潜在的肿瘤标志物。本研究的Western blot 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VTM 80、120 μmol/L 组细胞内GPX4 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VTM 120 μmol/L组细胞内Nrf2蛋白和VTM各浓度组细胞内HO-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提示VTM可通过调控Nrf2/HO-1/GPX4 信号通路来诱导U251 细胞铁死亡。

笔者通过查阅近期研究发现,Nrf2、HO-1 蛋白对于靶向铁死亡治疗肿瘤具有关键作用,即抑制Nrf2蛋白的过表达,可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促进细胞铁死亡的发生[20];同时,HO-1蛋白可通过铁蓄积等途径来促进铁死亡的发生[21―22]。然而,VTM能否通过干预Nrf2、HO-1蛋白的过表达来影响铁死亡的过程尚需后续实验探讨。

综上所述,VTM 可抑制人GBM 细胞U251 的增殖,促进细胞内ROS 和Fe2+的蓄积,从而诱导铁死亡,上述作用可能与调控Nrf2/HO-1/GPX4 信号通路有关;VTM可作为一种潜在的铁死亡诱导剂。本课题组后续将进一步结合通路抑制剂、小分子RNA 干扰等方式并基于本网络药理学提示的自噬、凋亡等其他通路来完善对VTM干预GBM作用机制的探索。

猜你喜欢
靶点批号荧光
一种JTIDS 信号批号的离线合批方法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12-03 02:32:25
干式荧光发光法在HBV感染诊疗中应用价值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医学科技期刊中药品生产批号标注探析
高荧光量子产率BODIPY衍生物的荧光性能研究
中药材批号划分与质量管理
中成药(2018年7期)2018-08-04 06:04:26
心力衰竭的分子重构机制及其潜在的治疗靶点
氯胺酮依赖脑内作用靶点的可视化研究
同位素(2014年2期)2014-04-16 04:57:16
“医用材料批号监控追踪”质量改进及实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