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东盟留学生来湘留学 现状及策略研究

2023-11-30 06:43:57周莉华卢如华
华章 2023年4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

周莉华 卢如华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东盟留学生规模的日益壮大,其在湘学习期间的各种学业与心理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综合性视角,从三个维度分析了东盟留学生面临的困境及其背后的原因,尝试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宏观层面上政府统筹规划,高校完善趋同化管理,社区整合多种社会资源;中观层面上运用介入策略增强其与同辈群体的互动以及原生家庭与教师的支持;微观层面上助力跨文化适应,完善其正式支持系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东盟留学生;来湘留学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12年来已发展为一个极富影响力的巨大经济体,2020年东盟更是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2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上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指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机制建立15年来,在人才往来、教育交流、科研协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成为双方最具代表性的政府间教育合作平台,中国将同东盟各国一道,共同规划和制订面向2030年的教育发展合作愿景,扩大合作范围和参与主体,提升教育互联互通水平,深化人文交流,推动构建更加创新、包容、可持续的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为双方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1]。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东盟来华留学生教育正在不断走向规模化和成熟化。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和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之际,第八届中国—东盟青年精英交流节和中国-东盟文化旅游活动周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极大地促进了湖南与东盟各国的教育交流,助推了来湘东盟留学生教育的蓬勃发展。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新问题。随着来湘东盟留学生规模的日益壮大及近几年的防控常态化,他们在湘学习期间遇到不少困难,各种学业与心理问题随之凸显出来。如何解决东盟留学生现存的一系列困境,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本视角,全面深入地剖析了东盟来湘留学生面临的困境及其背后的原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提出介入策略,以协助该群体尽快摆脱困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一、生态系统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生态系统理论源于生物学的概念,它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在不同时代融入了不同理论,而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理论则与其“人在情境中”的理论一脉相承,沿用了“栖息地”的概念。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人和所处的环境是一个整体,个体的发展受到不同层次系统的影响,它与不断变化的环境之间有着复杂的互动。因此要用系统的方法去分析情境中人们的行为,重视他和社会环境间各要素的关系,将其放到他所处的环境如家庭、学校、社区和国家构成的多元背景中进行研究[2]。教育生态系统是由教育活动及其周围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东盟留学生生态系统以东盟来湘留学生为中心,以家庭与社区为依托,通过专业知识及技能学习、社会心态影响、文化体验等途径发挥作用。在宏观层面,主要涉及政府留学工作相关政策,财政支持、社区工作、志愿服务、社会舆论导向等。在中观层面,涉及高校留学生管理制度、留学生专业与课程设置、线上教学方式改革、跨文化教育与融合等。在微观层面,涉及留学生个人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等。个体需要在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达到动态平衡,而个体困境是由于自身受到环境压力和人们彼此冲突的后果造成的。常态化防控时期,部分来湘东盟留学生面临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困境,它们具有因时、因地、因人、因情等特点,它产生于社会大环境突出作用下,同时是高校、家庭、同伴等诸多方面共同影响而造成个体与环境出现平衡失调,所以有必要把该群体困境形成的原因置于生态系统中进行整体研究。

二、东盟留学生来湘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东盟来湘留学生作为一个人数不多的特殊群体,他们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然而在高校却较少被关注。由于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社会风俗、学习习惯等差异,他们在常态化防控时期往往面临更多的适应性问题,表现出更多的困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面临着学习状态不佳、成绩下降等学业困境。在这场公共危机中,境外学生由于无法返校复学而产生了较大的失落情绪,部分学生由于其本国电力及网络设施落后影响在线学习的效果,而原生家庭条件不太好的东盟留学生则面临着一定的经济压力。本文尝试运用生态系统理论来进行原因探析。

宏观系统是指对个体有间接影响的社会结构,如高校、社区和政府等。在宏观层面上,各高校在东盟留学生发展方向上缺乏长远规划,存在管理模式趋同等问题,高校内部的常态化防控,留学生本国硬件设施落后等是造成困境的主要原因。留学生的管理与中国学生趋同又不同,因其特殊性在高校的整体管理体系中成为非主流、易被忽视。而封闭管理模式则限制了东盟留学生的出行、娱乐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难以满足其有效社交的需求[3]。由于其本国电力设施和网络信号欠佳,导致他们的学习环境缺乏稳定性,甚至有的错过课程考试和延迟毕业。经过理性分析,权衡利弊之后,大多数学生选择留在中国。总之,客观原因引发的学业困境与挑战,东盟留学生通过自身惯常的应对策略仍难以与环境达到适应性平衡,因此产生较大的挫败感。

中观系统是指与个体关系密切的小群体,例如家庭成员、同学舍友、亲戚朋友等。小群体在其开展个体活动以及身心健康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同频共振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经济支持不足、同辈援助的削弱以及文化差异等因素造成了目前东盟留学生的困境。因封闭化管理和全球经济的萎缩导致就业机会和家庭收入减少,降低了贫困家庭抵抗风险的能力,东盟留学生只能自己想辦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部分开支。作为东盟留学生中观系统的关键要素,朋辈群体的支持作用不容小觑。常态化防控期间,时空阻隔使东盟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的联系变得松散,给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带来较大的障碍,使得东盟留学生从中国同学那获得的朋辈支持一定程度上被弱化。而由于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家庭背景、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东盟来湘留学生较难融入集体,甚至还面临人际交往的困境,削弱了整个系统的能量。为了让系统内部以一种稳定的方式运行,东盟留学生需要调整自身来适应整个系统的变化。

微观系统是指处在生态系统中的个人。大多数来湘东盟留学生思想活跃,学习能力强,但他们情绪起伏大,易受外界环境干扰[4]。不同因素制约了东盟留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其中外部因素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育方式、社会角色、文化差异和内部因素的环境适应能力、语言掌握能力、性格特点成为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主因。这场公共卫生事件一定程度上给他们带来不少心理问题如焦虑、迷茫等各种负面情绪。自我心理承受力较差、固定保守的学习认知以及个人经济困窘等因素导致东盟留学生在心理、学业、经济等方面产生困境。由于他们抗压能力较弱,不能适应个人活动受限带来的不便,不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所以容易产生心理危机。此外,有部分东盟留学生对于学习方式改变缺乏变通,认为线上学习受到时差与网络的影响,效果远不及面授方式,因而比较困扰和抵触。另外,由于较长时间的离境,部分东盟留学生奖学金与补助被暂停,导致他们经济紧张,生活比较拮据。总之,个体与环境缺乏有效互动,使得他们陷入各种困境。

三、东盟留学生来湘留学现状与应对策略

(一)在宏观层面,政府统筹规划,高校完善趋同化管理,社区整合多种社会资源资助东盟留学生

从宏观上说,政府应指导各高校的相关部门做好正确的舆论引导,及时向境外东盟留学生传达中国的防控政策,减少他们对于无法正常返校等问题的无端猜测,提升其对湖南高校的认同感。高校内部应完善趋同化管理,加强部门间协同工作,搭建兼容东盟留学生管理的信息化诊断与改进平台,顺应防控常态化特点,提高来湘留学教育的韧性。同时,外部构建多元治理体系,湖南高校的东盟留学生教育应与长沙及省内各地市对外经济发展规划相适应,将高校王牌专业与本地特色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合力打造与东盟各国企业合作共赢典范,推动地方经济和国际教育两个层面的高质量发展。社会服务的提供从来都是依托于一个全局性的系统,社工既可以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搭建针对贫困留学生群体的临时救助体系;也可以通过社会倡导方式,积极争取公益基金会、爱心企业等社会组织为贫困东盟留学生提供资助,建立临时助学帮扶机制;还可以通过组建招募志愿者团队,促成工作联合体,营造多样化的社会支持网络,实现东盟留学生个体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二)在中观层面,运用介入策略增强东盟留学生与同辈群体的互动以及原生家庭与教师的支持

首先,通过建立线上家校信息交流群,及时向家长分享来湘东盟留学生学习和生活动态,增进其与原生家庭的沟通。其次,东盟留学生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和留学经历,因而组成了一个相互依靠与信任的群体,彼此之间的互帮互助为他们提供了情感慰藉和情绪支持。同时,引导东盟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建立融洽的朋辈关系。社工可以根据来湘东盟留学生的年龄、性格、国籍、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特点设计情绪控制小组,帮助他们调节自身的负面情绪感受,引导他们倾诉自己目前的困境,邀请他们分享各自的解决办法,舒缓焦躁的情绪,促进身心健康。再其次,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教师加强对东盟留学生的中文水平和学习能力等的了解,酌情考虑网络对正常课程学习造成的不利影响,灵活调整学习与课程考核方式,整合直播与录播两种在线学习方式,降低因网络不畅导致考试延误的情况,积极探索适应防控常态化时期的弹性教学、扁平化管理新模式,传递人文关怀。另外,需要进一步完善针对东盟留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资源的建设,从预防、治疗和追踪的角度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变化,强化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同时,教师要通过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双语教学及线上教学能力,全员参与,夯实东盟来湘留学教育内部保障机制。

(三)在微观层面,助力跨文化适应,完善东盟留学生正式支持系统

每个东盟留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和受教育程度不同,使得他们的个性特征呈现一定的差异,因此东盟留学生能否适应在湖南的生活学习,除了取决于其群体的人际交往方式和文化适应能力,还取决于栖息地的包容性和滋养性。良好的物理和社会环境有助于东盟留学生建立安全感和群体认同,要尊重东盟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个人隐私,容纳不同个性的学生,尽量把文化冲突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跨文化适应是东盟留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他们喜欢小团体活动,群体化割裂现象较为普遍,较难融入本地文化圈,对湖南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等内在底蕴无法深入了解。东盟留学生在湖南接受系统的学习训练,会与中国学生在语言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跨文化冲突不可避免,因此需要志愿者帮助来湘留学生应对学习和心理上的困境。例如,志愿者团队通过接听热线、心理辅导、软件使用技巧分享、职业规划指导等工作,完善东盟留学生正式支持系统,提高其个人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社工可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减压赋能,修正部分东盟留学生的认知偏差,协助其提升自我效能感。针对心理健康失衡和生活危机的东盟留学生,社工及时开展相应的个案工作,建立心理观察档案,评估其需求且建立心理干预机制,提升其情绪管控的能力,通过链接资源渠道,协助其申请专项资助减少经济压力,增加其抵抗挫折的信心。

结束语

总之,宏观、中观、微观这三个系统相互关联和影响,共同作用于个体的认知和行为。来湘东盟留学生自身与教育生态系统之间未形成良性互动而遭遇各种困境,问题的解决则需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的介入和多种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如通过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从个体的学习理念、心理情感上展开介入服务,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和小组干预,纠正其偏差的自我认知和行为方式,实现个人的内在成长与正向心态。社工的介入不仅要从中观维度上多措并举,与参与主体协同工作,还要在宏观层面上帮助这一群体积极应对困境,协助其恢复社会功能,形成良性的发展模式。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强调社工与政府、高校、社区等多方联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协助东盟留学生增强应对心理和学业等多种困境的能力,最终促进其恢复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平衡。

参考文献

[1]陈毓钊.2022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N].贵州日报,2022年8月24日(1).

[2]丁学忠,王岩,肖易寒.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来华留学生教育问题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02):94-97.

[3]包玉鹰.来华留学生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应对策略探析[J].留学生,2016(3):102.

[4]许浩伟.河北省來华留学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9.

作者简介:周莉华(1969— ),女,汉族,湖南邵阳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留学生教育管理;

卢如华(1966— ),男,汉族,湖南新化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本科。

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东盟留学生来湘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K22CZY003)。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辽宁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难现状分析
文教资料(2017年4期)2017-04-21 10:36:56
生态系统视角下社区工作中的环境行为与环境意识的影响研究
祖国(2017年6期)2017-04-12 13:12:35
关注学生个性实施因材施教
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大一新生角色适应问题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女研究生就业困境的社工介入研究
青年时代(2016年29期)2016-12-09 21:20:05
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社会工作服务系统构建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0:46:39
小学教育内容设计及其教育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标准化策略
教学研究(2015年1期)2015-06-05 19:45:21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家校合作:共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