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重塑经济模式,推动企业财务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大量会计专业人才,高校培养具备数字化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是必然趋势。然而,高校会计学科发展存在一定滞后性,未及时充分构建适合数字经济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此,分析数字化驱动下,会计专业人才需具备的职业素养,探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构建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培养具备会计专业能力、数据分析逻辑和编程技能以及战略思维的“3+1”高端复合型财经管理人才。
[关键词]数字化;会计教育;会计人才培养
一、引言
数字经济塑造了新型商业模式,为微观层面的企业财务发展带来了新变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逐渐向会计领域渗透,随着财政部2021年发布《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财务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高校会计专业发展需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和财政部政策要求,积极培养善于数字化分析整合的复合型会计人才,融合数字化新技术、新工具、新手段,优化升级会计核心技术,由掌握“简单记录”的基础核算职能,向注重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精准分析”发展,提升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参与企业经营决策、战略管理的能力[1]。
数字化驱动下,企业实现了便捷获取和传递海量数据的愿望,能够可视化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使交易数据更加“开放”“透明”,财务人员利用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进行实时分析并做出决策,提出可行性的管理建议,改善业务流程,实现“业财融合”,有利于企业把握发展机会。可见,大数据技术重塑了会计岗位价值,为顺应这一时代变革,高校会计教育需紧跟时代脚步,向社会不断输出高质量会计人才。然而,现实情境下,高校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还停留在核算型会计上,尚未与数字经济时代发展所需对接。基于此,为贯彻落实《新文科建设宣言》精神,培养和造就适应新时代迫切需求的“新财经”人才,促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高层次会计类人才培养转型,锤炼学生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融会贯通大数据与财务数据进行专业分析与决策的能力,本文在分析数字化会计人才所需能力基础上,探索目前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会计人才培养新模式,希望培养财务专业知识扎实、善于数据分析的数字化复合型会计人才,促进会计专业向前发展。
二、数字化转型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一)适应数字化转型对会计核心技术的要求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领域发生巨大变革。数字化会计阶段,大数据技术将重塑会计岗位价值,使会计的核心技能从对经济事项的监督、记录,以及数据的呈现,转变为利用更丰富维度的数据,创造数据分析、建议、决策及财务审计等结果。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也重塑了会计服务模式,出现了大量线上会计服务,逐渐取代部分线下会计服务,例如会计账务处理、纳税申报、会计报表报送等工作[2],均可通过互联网进行相关操作,可以实时传递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实时控制,提高会计处理效率。
(二)满足数字化转型对高质量数字素养的要求
《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21年)》发布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为45.5万亿元,数字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数字财务、智能财务高速发展,需要大量数字化财务分析人才。借助智能识别、财务机器人、专家系统、机器学习等数字技术[3],原来需要许多人协作完成的财务工作,现在只需少数人操作即可快速高效地完成。数字化会计手段的应用能使会计人员摆脱重复性的财务工作,将精力分配在数据分析、决策管理工作上,这一变革也对会计专业人才的数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简单冗余的工作被替代,意味着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财务人员将大幅削减,需加快提升自身数字化财务能力,加入时代所需的数字化财务分析人才行列,以应对失业风险。数字化财务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专业人才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需具备高质量的数字素养,具体包括图片、图像素养、再创造素养、分支素养、信息素养和社会、情感素养等方面。掌握python等计算机编程技术,能够高效获取、整合、辨识企业所需的财务数据,通过VDC(财务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等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参与管理决策,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财务工作。
三、数字化驱动下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未充分掌握数字化技术
数字经济时代,高校会计专业教师需首当其冲,切实提升自身数字素养,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的复合型财务领域人才。然而现实情境下,高校会计专业教师虽然具有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其数字化基础较为薄弱,在对数字化技术学习掌握方面尚有欠缺,数字化相关问题的处理能力不足、经验不够,数字化课程教学能力有待提升。高校会计专业教师要树立数字化意识,不能仅限于教会学生传统的会计理论课程,還要储备数字化知识。自己精准掌握数字化财务分析技术的同时,也要很好地传授给学生。此外,还应当积极创新,探索数字化在财务领域的应用,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准确更及时的数据,推动数字化在财务领域的发展。
(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未充分融入“大数据”元素
近几年,数字经济发展迅猛,相比而言,会计学科的发展却存在一定时滞性,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与数字经济时代对财务人才的要求上存在一定差距。目前,许多高校依旧偏重对传统理论课程的设置,对于数字化相关课程以及实操课程设置明显不足,有的学校即使设置了会计软件运用的课程,但上课时长不足,对于基础理论的讲解依旧占据绝大部分篇幅,对于学生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软件应用能力提升方面依旧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当下,一些高校虽在积极优化完善课程体系,新设“财务共享”“大数据会计”等科目,但依旧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现有课程体系,仍然无法满足数字经济时代对财务人才的要求。目前,部分高校在教材使用方面,依旧沿用多年前的教材,未做及时更新,使得学生对于会计领域前沿敏感性降低。
(三)教学实践平台未充分与数字化技术结合
由于真实的财务数据来源于各个企业,涉及商业机密,具有一定特殊性,所以会计专业学生在进行相关实践时,常常会在实验室里开展,学生也难以体会真实的企业场景、处理真正的会计业务,要想将数字化很好地融入进来便更是难上加难。现有部分高校建设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探索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实现实践与知识相结合,但依旧存在上述问题,且前期建设实验室和后期更新软件都需要大量资金,一些高校因资金不足,后续软件更新没有跟上,也就造成学生无法很好地与不断更新的会计政策衔接,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字化技术实操的条件更是极为缺乏。因此,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优化学生实践环境,引入数字化技术,竭尽所能改善数字化技术实操环境。
(四)数字化教学考评体系未充分建立
科学合理的教学考评体系是检验智能化会计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手段。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进行教学考评时,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重点考查会计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财务软件操作能力,然而对于实践操作能力测评较为困难,缺少专业化测评软件,因此,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传统试卷和实验报告对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评,数字化教学考评体系未充分建立。此外,现有考评方式主要針对最终学习效果考评,缺乏学习过程中的考核,实际上,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财务软件实践操作的过程十分重要,缺乏这部分考核,往往难以准确判断学生真实的学习能力、大数据财务分析决策能力,无法确定学生是否真正具备数字化职业素养。
四、数字化驱动下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构建
(一)加强师资队伍数字化知识培训,提升数字化教学能力
数字经济时代,高校具备掌握数字化财税知识的师资力量至关重要,是培养出大数据财务人才的重要基石。因此,高校需提升教师数字化意识,例如,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去企业交流学习,了解企业对财务人才的需求特征,亲身体会数字经济时代培养大数据财务人才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高校还需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数字化素养提升计划,如安排python等计算机学习课程,进行大数据财务研修等培训。教师在培训学习中能够有效提升计算机技术,并与传统的财税知识、会计理论融会贯通,突破传统固有思维,将互联网、大数据元素融入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提升数字化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完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
高校需紧跟数字经济前沿,积极完善数字化时代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断创新适合数字化财务人才成长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方面,可以考虑新设智能财务方向的专业,或者在注重以往传统会计课程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增加数据分析课程,融入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先进技术,使课程设计更符合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需求;还可以适当拓展设置一些智能会计类的选修课程,扩大选修课程范围,使学生具有一定自主性;可以举办大数据会计决策与分析相关竞赛,让学生在掌握基础课程的前提下,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同时,引导学生使用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在线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会计专业智能化信息化前沿讲座。教材应用方面,尽量避免使用内容老旧、理论不严谨的教材,及时采用更新后的教材版本;课堂上使用教学案例时,除讲解经典案例以外,还应当融入当下热点,与时俱进引入新鲜案例。高校教师需增强敏感性,实时更新教材和课件,编撰新教材时,应当参考国内外先进教材设计思路,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引入新案例,教材编写需严谨仔细,避免出现各类错误,给学生带来误导,以切实提升教材使用效果。
(三)构建数字化新型教学实践平台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注重实践,有效构建数字化新型教学实践平台,有助于学生将智能化和财务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操作将智能化财务落地。高校应当及时进行教学改革,专任教师需积极采用“互联网+”模式进行教学,通过加入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对抗演练、翻转课堂、头脑风暴[4]等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会计业务处理方面,可以通过“云技术”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通过网络直接开始实时记账、报账、审账等会计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采用数字化技术处理会计业务的意识和能力,体验更加真实、有效的会计工作场景。对于高校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不足、经费不够的问题,可以加强“共同体”院校间的合作,形成良好的链接关系,实现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
(四)创新数字化教学考评体系
创建新型数字化教学考评体系,是培养数字化会计人才的有效保证。为充分检验学生的财务能力、数字素养等职业素质,可以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
合[5],注重最终学习效果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操作过程。此外,还应突破传统的线下考评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评,通过线上学习平台,进行教学资源浏览、日常测评、作业布置、课堂活动等内容,线下进行日常授课和期末考核,学期期末时,将线上学习数据与线下试卷成绩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合理化的评价。数字经济时代,最需要培养的就是具备交叉知识的人才,因此,不能只关注学生单一科目的成绩,应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进行加权计算学生的综合成绩,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创建新型数字化教学考评体系,旨在培养出具备数字素养的会计专业人才,能通过大数据技术判断企业的融资能力、投资风险收益等,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创造更高价值。
结束语
数字经济时代为会计行业带来巨大冲击,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也需追随数据化进程,不断改革升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数字化转型对会计工作重心、从业人员数字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针对现阶段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探讨得出高校需进行教学改革,具体结论如下:第一,要加强会计师资队伍数字化知识培训,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为培养数字化会计人才做好铺垫;第二,应当不断完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融入“大数据”元素;第三,构建数字化新型教学实践平台,并建立院校资源共享链接,使智能化财务真正落地;第四,要创新数字化教学考评体系,充分有效检验高校会计专业人才数字化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小龙.数字经济时代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体系重构[J].中国农业会计,2022(12):100-102.
[2]朱向平.新发展格局下大数据与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11):193-195.
[3]周曙光.谈数字经济时代政府会计数字化转型[J].财会月刊:1-6.
[4]单令彬.数字经济背景下会计学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22(12):2-4.
[5]曹纳,李启明,史欢欢,等.数字经济时代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1(23):63-65.
作者简介:周悦(1997— ),女,汉族,黑龙江伊春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成本与管理会计。
基金项目:大庆市哲学社科规划研究项目“数字经济发展对大庆中小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DSGB2023124).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三纵”科研支持计划青创人才项目“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项目编号:RRCQC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