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师生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当前重要的工作之一。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校园内部环境的日益复杂,各种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如火灾、地震、暴力犯罪等。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确保校园内的稳定和安全。因此,文章探讨了高校师生安全意识培养的策略与实践,并介绍一些有效措施和实践经验,如制订系统的安全管理计划、加强安全检查和演练及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流程等,以期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师生;安全意识;培养策略;实践
随着高校日益发展壮大,校园内的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因此,高校师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提升成为当前必须重视的乃至至关重要的工作之一。高校师生安全意识培养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实践。只有在多措并举、精准实施的前提下,才能真正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保障校园内部环境的稳定和安全。
一、高校师生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高校师生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当前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今,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校园内部环境的复杂化,各种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如火灾、地震、暴力犯罪等。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高校来说,保护校园内师生的安全和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培养高校师生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障校园安全稳定。当高校师生都具备了一定的防范意识和能力,他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并保证校园安全稳定。
(二)增强师生安全自护能力。通过加强安全演练和信息宣传,不断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使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其他人的安全。
(三)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高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培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该鼓励师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各种安全意识培养活动,进一步增强团队合作和凝聚力。
(四)增强高校社会形象。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代表的形象也往往会影响到社会对其的认知度和评价。通过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实践,保障高校内部环境的稳定和安全,有利于提升高校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声誉。
可以看出,培养高校师生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十分明显。高校应该采取全面、系统的措施来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并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和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内部环境的稳定和安全,为高校的发展和壮大奠定良好基础。
二、高校师生安全意识培养的现状
(一)教育宣传不到位
在高校中,有一些学生对于安全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认识。他们认为安全教育只是形式上的东西,只是一些空洞的口号而已。这种心态导致了他们忽视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二)安全设备和设施不健全
在一些高校的公共区域或学生宿舍等地方,消防设备及其他安全设备存在不够健全的问题,例如,灭火器缺乏、逃生通道堵塞、疏散标志不明确等情况。这些设施和设备的不健全给校园内部的消防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
(三)缺乏有效的安全演练机制
实践证明,对于安全意识培养而言,仅靠理论教育往往难以直接转化为行动力。因此,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安全演练可以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但是,目前仍有许多高校没有开展相关的安全演练,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安全管理流程不够严格
許多高校在安全管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包括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流程。这是因为,仅依靠学生和教师的自觉性来培养安全意识是不够的。实际上,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流程来确保学校的安全。然而,目前一些高校在消防检查和维修等方面存在疏漏,没有及时跟进。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对安全管理流程的规范和执行力度,使之成为落实安全工作的有效手段。
三、高校师生安全意识培养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和宣传机制
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和宣传机制是高校师生安全意识培养策略中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程、设置安全提示牌、制作宣传视频等多种手段,向学生普及各类安全知识、技能与防范意识,提高他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首先,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是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可包括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防护、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加强他们的安全预防意识与应急反应能力。同时,在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实际案例为依据进行课堂讲解和演示,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安全知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1]。其次,在校园内设置安全提示牌、宣传栏、墙贴等也是高校安全宣传工作的有效方式之一。这些提示和标识可以放置在公共区域、宿舍楼道、学生活动场所等多个位置,可以提醒校园内的师生注意安全问题,并向他们传递相关知识和技能。例如,对于消防安全,可在电梯内设置消防器材位置示意图,提醒学生了解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最后,制作宣传视频、动画等形式也是高效的安全宣传方式之一。这些宣传形式简单易懂、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师生的注意力,快速且深入地普及安全知识。例如,针对交通安全问题,可制作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宣传片,在大型屏幕上或者在校园网站上发布,让广大师生通过视觉感受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二)加强学校安全设施建设和管理
加强学校安全设施建设和管理是高校师生安全意识培养策略中的重要环节。该环节可包括定期检查和保养消防器材、禁止使用高危电器和化学药品、提高安全设施使用率和维护量等措施,旨在确保校园内各项安全设施完好有效,增强师生的安全保障能力。首先,对消防器材、灭火器、自动报警系统、疏散通道、应急照明等基础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是保障校园内安全设施良好性能的必要手段。特别是对于消防安全而言,校园内的各类消防设施必须时刻处于可用状态,否则一旦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及时发现和修复各种安全设施缺陷,保证其正常运转,是每个学校安全工作的必要前提。其次,严禁在公共区域和学生寝室内使用高危电器和化学药品。这些物质具有较强的爆炸、燃烧和腐蚀性,容易引发危险情况。为此,在校园内应当禁止学生使用这些物品,并加强对相关行为的管理和监督[2]。最后,提高安全设施使用率和维护量,并加强了解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依法管理和维修安全设施,是保障校园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日常工作中,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安全培训、定期演习等方式,提高师生对安全设施的认识和使用技能。同时,还应该理清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体系和管理机制,确保校园内的安全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三)开展安全演练活动,提高师生实际应对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作为学生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校园安全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其中,开展安全演练活动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一项措施。首先,可以通过火灾逃生演练、地震应对演习、水灾自救等一系列场景模拟演练活动来提高师生实际应对能力。为了让校园内住宿生在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逃离危险区域并寻求帮助,需要在平时进行多种安全演练活动,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和逃生技巧。通过定期组织类似的演习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熟悉校园内的安全出口及应急设备,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技能。其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安全教育途径。比如使用VR、AR、3D仿真等方式进行安全意识的虚拟培训,不仅可以通过真实场景模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安全知识,还能提高师生的安全认知水平。这种虚拟培训模式不但灵活自由,还可以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演练,充分体现出现代科技在安全教育上的优越性。最后,每年组织消防员进入校园开展实战演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举措。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火灾的扑救过程,了解消防队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并增强他们的安全保护感受。而且,在现实中,面对突发事件时,人们往往难以冷静应对,而通过实战演习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从而增强他们在实际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四)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流程,形成多元支撑体系
在现代社会,安全管理是企业、组织和机构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在创造和维护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确保员工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为了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流程,形成多元支撑体系,笔者的建议是:首先,制订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各单位安全责任和操作细则。企业或组织应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如培训员工和志愿者、确保所有设备和工具都得到正确维护等。为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并明确各司其职。这包括对不同风险类型(例如火灾、自然灾害、技术事故等)的应急程序[3]。此外,每个部门都应有其特定的操作指南,并且相关人员必须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掌握相关工作技能。其次,建立体系化的安全管理,设立专职人员和安全部门,负责安全相关信息搜集、处理及通报工作。体系化的安全管理意味着将安全管理纳入企业或组织的日常活动,建立尽可能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这就需要设立专职人员和安全部门,来负责搜集、处理和通报所有与安全相关的信息。他们应该具有必要的技能和知识,能够有效地协助企业或组织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此外,为了使安全管理更加高效,企业或组织还可以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如视频监控、针对性的智能系统等)进行安全监测。最后,安全运营模式要求时刻关注风险、纪律与监管,加强对灾害事故的预警响应和处置能力,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机制。风险评估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企业或组织必须时刻关注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另外,纪律和监管也同样重要,必须确保所有员工都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不得擅自改变安全操作程序。在事件发生后,企业或组织还需快速响应,启动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进行事故处置。通过这些措施,企业或组织可以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机制,以便有效应对各种灾害事故。
(五)开设消防、急救等安全实践技能课程
高校的消防、急救等安全实践技能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和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增强他们在灾害事故发生时的自救互救能力。开设这样的课程可以有效地促进校园安全教育工作的深入推行,提高学校的安全管理水平。消防安全技能培训是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主要包括火场发生的危险性、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疏散逃生等方面的内容。开设消防安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和职工了解火灾的危险性和常见的火灾原因,并学习灭火器材的种类、用法和注意事项。同时,还可以通过模拟火灾现场进行演习,让学生和职工真正体验到火灾发生时的紧张情况,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急救技能培训也是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急救技能不仅是一种实用的生存技巧,更是一项基本的人文素养。急救技能课程主要包括人体急救要点、心肺复苏、出血止血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和职工在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后,可以通过模拟常见的突发事件,进行应急演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急救技能,还可以增强其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此外,开设校园安全实践技能课程还能够增强学生和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在课堂上讲解各种安全知识和应急措施的同时,还要加强安全责任的教育。学生和职工要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安全责任,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以高度的安全责任心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事物,才能真正做到预防安全事故。
(六)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管理监管和评估
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管理监管和评估是现代高校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监控、风险预警和快速应急处理。例如,在校园内安装视频监控设备,进行远程实时监管,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在消防系统方面,则可采用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等,进行联动式管理,实现自动报警、定位、疏散等功能。另外,将新技术手段引入到安全教育宣传中也是非常必要的。以网络安全培训为例,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交互形式,使得学生和教职工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智能化安全导览则可以通过使用AR、VR等技术,提升学生和来访者的参观体验,并指导他们正确、安全地使用校园公共设施。
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设置的日益丰富和学生数量的激增,高校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加强对高校师生安全意识的培养,成为保障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品牌的必要手段。针对高校师生安全意识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解决,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完善安全设备和设施以及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流程等,并借鉴不同高校的安全意识培养实践经验。同时,高校还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制订适合本校的安全意识培养策略和实践方案。只有高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配合,才能真正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諧的校园环境,让所有师生都能够安心学习、生活和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玉,杨坚,史拥军.高校安全文化建设困境与实施路径探析[J].大学,2022(01):18-21.
[2]吴伟.基于增强安全意识的实验室安全管
理[J].化工管理,2021(35):104-105.
[3]李积萍.新时期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困境及对策探析——评《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与管理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1,17(01):190-191.
作者简介:王坚(1974— ),男,汉族,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保卫处实习研究员,本科。
研究方向:高校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