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燕
摘要:文章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分析,考证澎浪矶、小孤山、大孤山、三地名胜的文学记录、地理位置及相互关系,并分析三地历史沿革、古今变化及文化影响力,助力三地做好地域文化宣传。
关键词:地域文化;澎浪矶;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在《入蜀记》八月一日、二日行程中提到一些地名:烽火矶、澎浪矶、小孤山、金山、焦山、落星、大孤山等,其中重点记录和描写了澎浪矶、小孤山、大孤山。高中语文课本节选为《过小孤山大孤山》,文中指出小孤山的位置是“舒州宿松县”,又对小孤山风景作了仔细传神的描绘,“峭拔秀丽”“巉然孤起”“愈近愈秀”。写出澎浪矶所在位置“江州彭泽”,风光也不错,“亦占一山之胜”,并指出得名由来“无风亦浪涌”,故名澎浪矶。文中记录大孤山位置在“彭蠡口”,风光独特,“四际渺弥皆大江”“如浮水面”。笔者地处江西,所以从南昌出发,结合文献实地考察在江西或邻近江西的几处名胜——澎浪矶、小孤山、大孤山,以期再现文史资料中所描述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一、昨夜小姑嫁彭郎——澎浪矶与小孤山探考
澎浪矶、小孤今何在?各类古籍注疏都标明:澎浪矶在如今的江西彭泽,小孤山在安徽宿松。综合陆游和欧阳修的描述来看,两山坐落于长江,彭浪矶为江边巨石,小孤山为四面环水的江中孤山,且两者位置相近、相对。《入蜀记》写道“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这段长江呈南北走向,故两山隔长江东西相望。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记载:“江中有小孤山,嶷然独立,世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描述了小孤山在江中“嶷然独立”的特征与澎浪矶位于“江侧”的地理位置,并说明小姑彭郎传说及由来。矶是“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如燕子矶、城陵矶。澎浪矶位于“江侧”,是面向长江,背靠陆地的巨石;小孤山的“孤”则意味着此山乃“长江绝岛”,即四面环水的江中孤山,一个是江边巨石,一个是四面环水的长江孤山,两山隔着长江东西相望。孤又谐音“姑”,浪又谐音“郎”,所以有了小姑彭郎的民间传说。
小孤山位置容易确定,在如今的安徽宿松,古今名称不变,仍为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游人往来频繁。小孤山历史上隶属区域有些变化,在安徽和江西两地间管辖。《方舆胜览》记录“江西路江州小孤山,在彭泽县北九十里。今属舒州宿松界”,《明一统志》记录小孤山在江南安庆府宿松县,《江西通志·山川考》记录小孤山在九江府彭泽县,历史上小孤山曾归彭泽管辖。站在江西彭泽县龙城镇一带的大堤上隔江望去,对面是安徽境内的小孤山,峭立江中十分醒目,青山上白色庙宇历历可见。唯有一处出现变化:由于泥沙淤积,小孤山与陆地连成一片,由独立江心、四面环水的绝岛变成三面环水,小孤不“孤”。
访小孤山易,寻澎浪矶难。小孤山不仅名气颇响,且古今文脉相连,是旅游胜地,山上香火不断;澎浪矶虽有彭郎小姑并称,但如今的澎浪矶似乎匿于历史文海之中,人们仅是远闻其名。人们借助现代科技高德地图导航,会出现澎浪矶、彭郎矶几个不同位置,而询问江边的彭泽本地人,既不清楚澎浪矶的典故,又不能确定澎浪矶的具体位置。笔者驾车在江边逡巡,江边并无高山,多座小山连绵起伏,难以确定澎浪矶是哪块巨石。
笔者次日来到江西彭泽套口轮渡东岸,从彭泽乘船渡长江前往对岸安徽宿松的小孤山。此时,舟行长江,乘风破浪,抬头向北望去,眼前出现一幅奇景:左岸为安徽的小孤山,右岸是澎泽一座连绵的山石,两岸青山脉脉相对——这不就是小姑和彭郎吗?不知彭郎今何在,只缘身在此山中。站在陆地上,是无法发现澎浪矶到底是哪一块巨石。人只有站在江中的游船上,在长江中南北行进,此时望长江两岸,才可窥得“小姑嫁彭郎”全貌。但见小孤山一枝挺秀,澎浪矶奇石蜿蜒,两山相对,由长江之水牵连一段好姻缘。彭玉麟打了胜仗后,得意赋诗“彭郎夺得小姑回”,十分贴切。
至此,笔者费尽心力,凭借对资料的解读和实地观察,终于拨云见日,确定了澎浪矶的位置,并且还原了文学作品中的描述。资料上说:澎浪矶原来傲然挺立,但经长年江水侵蚀,矶头变小,再加上长年采石,澎浪矶也失去了往日的风姿。但愿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流传着动人传说的澎浪矶不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二、大孤苍茫今何在——消失了的大孤山探考
小孤今犹在,大孤在何处?文史资料上大孤小孤并称,但在当代影响力相差甚远。小孤山在人们头脑里的认知是较清晰的,与小孤山齐名的大孤山在当代难寻踪迹。在古代诗歌中,两山仿佛相近相倚,其实是文学作品给人造成的错觉。顾况写“大孤山远小孤出”,苏轼写“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容易让人误以为两座山在一起或隔江相望。其实,两山颇有一段距离,小孤山在长江边,属于安徽宿松,大孤山在鄱阳湖里,在江西湖口。两山走陆路有八十多公里,沿长江水道也有五六十公里的路程。江西人不知澎浪矶,更遑论大孤山了,甚至在轮渡上有老水手说澎浪矶就是大孤山。
在百度地图或高德地图搜索大孤山,将对大孤山认知产生极大偏差。绝大多数“大孤山”指向辽宁东港的大孤山,而文史上颇负盛名的大孤山居然销声匿迹。陆游文中有“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彭蠡”即鄱阳湖,大孤山在江西无疑,为何使用现代化搜索引擎无法找到江西大孤山?原因有两个:一是在搜索引擎中,东北的大孤山宣传占了上风;二是江西大孤山另有名称——“鞋山”。当代的各种文学作品、旅游宣传淡化了大孤山的本名,采用了更为通俗的名称——鞋山。鞋山在江西湖口,与石钟山归为一个景区,鞋山成为石钟山景区的一部分,所以在文史资料中赫赫有名的江西大孤山便如此消失了。
如今,江西的鞋山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孤山,位于江西湖口的鄱阳湖水道上。从石钟山附近的渡口出發,有江轮直达鞋山。船行鄱阳湖水道,大孤山越来越近,正面像一叶扁舟向游客飘来,当江轮转到大孤山侧身,山形像极了一只绣花鞋,难怪俗称鞋山。陆游评价大孤山“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笔者观感,大孤比小孤更形象、更美观。大孤山形状漂亮,如一片树叶沉浮水中,四边苍茫,有种孤绝的美感。因地理变化,小孤山不“孤”,而大孤山依然保持着孑然独立的山形山态。
从《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第一百四十五卷大孤山部汇考与中国历代关于大孤山的诗文来看,大孤山的名称经历了这样一些变化:大孤山最早并无名称,被称为“孤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有孤石介立大湖中,周回一里,竦立百丈,矗然高峻,特为瑰异”。干宝《搜神记》中写道“宫亭湖孤石庙”,宫亭湖即鄱阳湖,孤石即大孤山。唐宋元时期,孤石改为大孤山。宋范成大诗云“大孤如小冠,插入奫沦中”。明清以后,人们开始称呼大孤山为鞋山,两个名字开始并用。王守仁诗作《过鞋山戏题》,李四光1948年出版的《冰期之庐山》地理论著,有时称鞋山,有时称大孤。如今,人们多称大孤山为鞋山,甚至已掩盖了大孤山原名。《人文湖口·旅游篇》都是称呼鞋山,绝大多数文章如《鄱阳湖水上绝岛——鞋山》,多以鞋山为名。
故大孤山经历了“孤石—大孤山—大孤山、鞋山—鞋山”这样的名称转化。而之所以有这种名称的变化,笔者猜测是因为大孤山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很可能早期大孤山并不太像鞋子,后期越来越接近鞋形。唐朝、宋朝、元朝也有许多文人墨客写到大孤山,但多突出大孤山卓然独立,富有气势,并未提及大孤山形状像鞋。直到明清以来,谈及大孤山像鞋山的诗句多起来,知名的就是解縉的“凌波仙子夜深游,遗得仙鞋水面浮”,以及王守仁的“青鞋失脚堕天风”,此时将大孤山唤作鞋山的渐渐多了,如《湖口县志·山川考》记载“鞋山,原名大孤山,山形似鞋,又名鞋山”,诗词中叫鞋山也多了,如王士祯诗云“蘋花香里过鞋山”。
鞋山与大孤山两个名字的混杂使用,让现代人心生疑惑,闹出乌龙,有趣的是,古人也闹糊涂了,在古代文史资料已有显现:唐宋都以大孤山唤之,后来因为形状像鞋,明清叫鞋山的多起来,人们反而不知道鞋山就是大孤山。《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记录了几处讹传,按《九江府志·山川考》:大孤山,在德化县东南彭蠡洪涛中,山形似鞋,又名鞋山。今人以大孤为鞋山,以立庙山,为大孤山者误。这说明人们把大孤山唤作鞋山,又误把立庙山当成大孤山。《湖口县志·山川考》进一步解释立庙山并非大孤山,“而此山以位则孤,以形肖鞋,有不辨而自明者。若夫立庙之山边,临湖岸左右,山脉起伏相向,安得为孤”。文中说明立庙山山脉相连,不是孤山,力证人们把立庙山叫作大孤山是讹传。古代诗人也在诗歌中表达了对这两个名称的疑惑。陈文德在《咏大孤山二首》中表达人们把大孤山称为鞋山的疑惑“不知何自误,流俗指鞋山”。陆梦龙则在诗中强调“江氾鄱湖口,鞋山即大孤”,特意指出鞋山就是大孤山。可见,古人对大孤山和鞋山的疑惑也由来已久。
三、结论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安徽小孤山,江西澎浪矶、大孤山,并结合各种文献资料得出结论:江西的澎浪矶和大孤山传播影响力远不及安徽小孤山,而本来它们在历史上的名气是不相上下的。澎浪矶、大孤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藏匿于当代人视野,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文脉自身的断续。历史上有大孤山和鞋山两种叫法,特别是在文学作品中,两种叫法不相上下。当代鞋山的叫法占了上风,于是人们渐渐遗忘了大孤山的称呼。第二,典籍中的以讹传讹。上文中提到,连一些山川考都没弄清楚大孤山、鞋山是同一座山。把大孤山唤作鞋山,这个没错,但是又把另一座“立庙山”叫作大孤山,误以为大孤山、鞋山是两座不同的山。第三,文化宣传没做好,割断了文化传承。江西大量旅游宣传报刊极少使用大孤山之名,而以“鞋山风景区”称之,甚至不指出鞋山就是具有历史盛名的大孤山。再如澎浪矶,在九江彭泽既无修复又无标注,更无宣传,连彭泽当地人都不知道澎浪矶。历史上与“小姑”并称的“彭郎”就这样消失了,实属可惜。
其实,如果相关部门能将相关的文学、文化故事整理好,宣传好,把历史的文脉理清,便能助力文化传承,还能推动江西旅游发展,让澎浪矶、大孤山重回人们视野。
参考文献:
[1]刘筱明,万建中.赣江流域的民俗与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2]干宝.搜神记[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6.
[3]郦道元.水经注选注译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五四新文学运动与江西现代文学格局的形成研究”,课题编号:ZGW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