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症结”,对“症”下“药”

2023-11-30 06:23:35戴丽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3年9期
关键词:症结小人论据

戴丽

在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重视讲评与修改这两个环节。对于学生劳神费力写出来的作文,教师要及时批改,及时反馈自己的意见。在讲评时,要突出实效性、针对性,做到对“症”下“药”。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教师要做的就是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文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并制作“成长记录袋”,每次都记录下一个问题,找出症结,精准指导,让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下面,笔者就列举几个例子。

问题一:在写材料作文时,学生不能准确审题,所写的文章容易出现跑题的情况。

症结:对材料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概括材料的内容,不能从中提炼出关键词或关键句。

教师给出的指导性意见:

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内容;

②针对这句话提出一个问题;

③自问自答,由果溯因,并用一句抽象的、富含哲理的话为文章立意,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

比如,2011年安徽省合肥市的“二模”作文題:

漫画大师丰子恺曾挥毫画了幅《卖羊图》:一个农民牵着两只羊,到羊肉馆去卖给老板。一位农民看了这幅画连连摇头,笑着说:“多画了一根绳子。”丰子恺仔细看看自己的画:两根绳子牵两只羊,哪里多了绳子?这时,那位农民告诉他:“牵羊只需牵头羊,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根绳子就够了!”丰子恺叹服。

审题立意的方法:

1.找对象:丰子恺、羊、农人。

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内容(起因、经过、结果)。

农人评价大师多画了一根绳子,并告诉大师:“牵羊只需牵头羊,画一根绳子就够了!”

3.提出一个问题,由果溯因,为文章立意。

写作指导:从农人评画的角度来审题立意。

农人评价大师多画了一根绳子,并告诉大师:“牵羊只需牵头羊,画一根绳子就够了!”

1.农民为什么能发现画中的瑕疵?

答:农民之所以能发现画中的瑕疵,是因为他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可见,实践出真知。

2.农民所说的话里蕴含了什么道理?

答:经验很重要。空有理论知识而没有生活经验,这是不行的。

3.一位普通的农民怎么敢挑漫画大师画作的毛病?

答:因为他不畏权威,敢于说真话。

立意参考:

①实践出真知;②经验的重要性;③不畏权威,敢说真话……

问题二:写议论文时出现堆砌材料,重叙述、轻议论,论据陈旧、单一、重复率高等问题。

症结:思维的发散性不强,缺少感性认知的参与和理性认知的补充。

教师给出的指导性意见:

①围绕中心论点,设置三个分论点,以统领论据;

②合理地展示论据:对论据进行梳理,按时间、范围、区域、属性等进行分类,求同存异;将论据由物及人,从古到今,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地进行排列;

③用排比句或对偶句叙述论据,删繁就简,为议论留下充足的空间。

例子如下:

优秀文化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在你低沉失落、黯然神伤时,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给予你信心,使你昂首挺胸,直面人生中的困难,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当你脆弱胆怯、萎靡不振时,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定会让你的心中充盈英雄之气、爱国之情,激发你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当你吟诵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一腔爱国热忱便会喷涌而出,你一定渴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与优秀文化同行,到高峰去呼吸最新鲜的空气,以养书卷气、灵气和浩然之气。

问题三:文体不明。

症结:不明议论文、记叙文等的文体特征。

教师给出的指导性意见:

熟悉两种文体,行文时注意遵循“一三三原则”(议论文)和“三点原则”(记叙文)。

议论文的“一三三原则”,即一个中心,三个分论点,三个例证(两正一反),严格控制叙、议的篇幅;每个分论点下的道理论据与事实论据的比例尽量控制在3:1,不可超过10行。写好五句话:观点句+阐释句+ 事实句+分析句+总结句。

例子如下:

君子重道义,小人重利益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观点句:君子重义,小人重利)

君子做事光明磊落,心中坦荡;小人则欲念太多,总是充满忧愁;君子将道义作为行事的准则,小人则将利益作为行事的标准。(阐释句:君子与小人的行事准则不同)面对将价值500万元的彩票归还给委托人,还是独自昧下的选择,罗斌选择了前者。(事实句:罗斌将500万元的彩票归还给了委托人)他不是没有欲念,而是扼杀了这种贪念,展现了君子之风。(分析句:分析罗斌义举的意义和作用)

当君子与做小人,原本只由一念之差。扼杀了恶念就成为了君子,抵制不住诱惑则沦为小人。两种不同的人在各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进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人格。(总结句、题文照应、前后照应。)

写记叙文,则要突出“聚点”“拐点”“蕴点”这三个点。“聚点”:聚焦三件事、三种场景;“拐点”:文章要有起伏转折;“蕴点”:文章要有意蕴与内涵,要展现一定的思想、情怀、情趣、理趣、志趣等。

笔者就不在此举例说明了。

问题四:文章的层次不明。

症结: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作时思维混乱,导致写出的文章缺乏条理。

教师给出的指导性意见:

理清思路,采用“追问法”,追问四至五个问题;拟好写作提纲,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行文。

笔者在此以话题作文“工作与幸福”为例,谈谈具体的操作方法。

题目:幸福的支点

结构:总—分(对比)—总论述部分呈现出递进式的特点

总:如果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我就能撬动幸福。我想,工作就是幸福的支点,工作成就幸福人生。

分:形式上一反一正,紧扣主题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说理生动。

反例:①“阻力臂>动力臂”。幸福隔着玻璃,我们只能看到却无法触碰。枯燥繁杂的工作让爱抱怨的人不堪重负,工作动力大减、动力臂变短,又怎能撬起幸福?

正例:②“阻力臂<动力臂”。幸福来敲门,刚好我在家。领悟工作的幸福,站在杠杆的这一头不懈地工作。这根足够长的杠杆便一定能撬动幸福。

总:我们工作着,并且幸福地生活着,工作成就美丽幸福的人生。

问题五:文章叙事平淡,毫无波澜。

症结:没有适时使用写作技巧。

教师给出的指导性意见:

学会在简要陈述事实后做好这样几件事:追问意义,渲染氛围,揣摩心理,描写细节(包括服饰、动作、神态、语言等),想象情节,引用诗文……

这样做,既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又可以增加文章的思想高度,使文章更有文采。

佳作节选

平凡的感动

伯克曾经说:“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我欣赏那些心怀责任与良善,默默无闻,坚守岗位的劳动者。他们用平凡之举温暖人心,用点滴行动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华中师范大学67岁的石丹林教授在大雨中脱掉西装遮住一百多名学生的作业,匆匆赶往办公楼,因为路滑,还摔碎了杯子。我认为老教授脱西装为作业本挡雨的细节,彰显着师者的责任与良善。

传道授业,德育为先,他用行动诠释了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他用行动为所有的学生树立了榜样;爱岗敬业,心存责任与良善,他用行动为所有的劳动者树立了标杆。大爱无边铸师魂,我欣赏石丹林教授的优秀品质,这些优秀品质是时代与社会所需要的正能量,有利于矫正不良的社会风气。

总而言之,写作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脑力劳动。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叙事说理、表情达意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把脉诊断”“支招开方”,找准切入点,立足基本点,覆盖盲点,让他们的文章中的材料鲜活起来,人物形象丰富起来,议论深刻起来,语言生动起来……

猜你喜欢
症结小人论据
诊断错解症结 提高解题能力
平儿是“全人”还是“尤奸”“小人”
红楼梦学刊(2020年4期)2020-11-20 05:52:30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指印小人来了
“丧偶式”婚姻:多少夫妻卡在了这个症结上
众筹业症结破解
商周刊(2017年7期)2017-08-22 03:36:41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木勺小人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症结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