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琳
(金陵科技学院研究生处 江苏 南京 211169)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深化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高校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全面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加快形成“互联网+教育”的融合业态。另一方面,高校应持续优化督导评估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度学习算法等信息技术,形成定期评价、动态监测以及覆盖高校教学全流程的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如何有效适应“互联网+”时代对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的新要求,成为各大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此背景下,深入剖析“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的评价指标,探究信息化教学质量的评价策略,希冀对高校构建科学规范的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所裨益。
以学生为中心是指将学生的发展与学习作为重中之重,推动传授模式逐步向学习模式转变,其主要目的在于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与综合素质。伴随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日渐走向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也随之发生转变,开始由重视高深学问逐渐转为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更为关注学生的实际价值诉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主张高等教育需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选择,将学生的现实需求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重点[1]。此后,各国普遍将人才培养质量视为评估本国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并将人才培养作为高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在此背景下,学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活动,应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精准把握筛选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根本方向,避免迷失在海量数据中。同时,高校应针对学生服务和课堂教学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持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2]。
“互联网+”时代下,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为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提供更多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技术支持,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高校应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大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寻找海量数据背后的潜在关系。这可为管理决策者提供精准、科学的参考依据,确保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3]。一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采集到拥有不同经历与背景学生的反馈信息。二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匹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其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三是借助概率预测等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不断优化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通过上述环节来挖掘和分析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大数据,有助于科学预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优化教学方式,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教育质量观真正落实到实践层面。
作为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之一,学生在教学质量评价中占据重要位置。在教学质量评价中,主要从以下子指标着手。
第一是现代学习理念。学生需具备现代学习理念,并将其运用到信息化学习过程中,这在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中占据较大比例。在信息化教与学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学习者,而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只有在思想上认清楚这一点,明确自己的位置,才能全身心投入信息化学习中,进而提升信息化教学质量。
第二是信息素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对学生信息素质的要求较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信息意识。学生需要对学习信息保持积极的心态主动探索,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主动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意识。二是信息处理能力与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在信息化教学中,学生需要具备使用简单工具获取信息并进行初步筛选的能力、对特殊信息加工的能力。同时,还需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以满足教学要求。
第三是学习资源利用情况。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高校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利用情况会直接影响信息化教学质量,例如学生是否利用资源库进行资料查询,是否在教学平台中进行资源下载,是否能够利用学习资源来提升学习效果。因此,高校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时,应将学生的学习资源利用情况纳入考核评价范围。
第四是学习方式。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教学主要关注学生是否能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例如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等全新的学习方式。开放性、现代化的学习方式立足于学生自身发展,强调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学习与生存能力、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等的培养。学生能否选择恰当方式进行学习,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因此,高校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时,需将学习方式纳入考核。
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主体,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要求教师逐渐由传统的讲授者逐步转变为信息化教学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因此,在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中,将从以下指标对教师要素进行评价。
第一是信息素养。首先,高校教师需具备信息意识。即高校教师对信息要有较为敏锐的洞察力与判断力,对高等信息化教育的资讯动态具有较强的感受力,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挖掘教学资源[4]。其次,高校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信息能力,包括对学习大数据的获取、加工与处理。最后,高校应对教师是否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包括熟练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设备、常用教学软件及开发软件。
第二是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能力。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全新的课堂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要求高校教师逐步探索一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鲜明特色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能够发挥教师自身在信息化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还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选择,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第三是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对信息化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安排,持续优化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相较于高校传统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更为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5]。信息化教学设计可分为三大部分,即策略设计、教学分析以及教学评价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实践安排、教学内容分析等环节。
在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中,环境因素是重要指标之一。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是高校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必备的条件,是文化心理、时空、软件及硬件设施等因素的集合。信息化教学环境具体可分为两部分,分别是隐性环境与显性环境。隐性环境包括人际交往氛围、教学氛围、教育理念等精神软环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精神软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之间教学活动的效果,对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具有间接影响。显性环境包括教室、教学设备、仪器等物理设施。显性环境是高校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对信息化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具有直接影响。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内容成为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传统的高校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是指按照学科与逻辑体系划分编撰的教科书[6]。由于书本内容与社会实际、学生经验相脱离,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传统教科书已不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因此,信息化教学资源成为高校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首先,网络资源信息量巨大且内容丰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并拓宽其知识面。其次,高校信息化资源具有多样性,教师可根据学生能力、需要、兴趣等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最后,高校信息化学习资源具有较高的时效性,能够加深学生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但在信息化资源利用过程中,高校应帮助学生树立技术为学习服务的意识,防止网络技术阻碍学生学习与信息化教学。
现阶段,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尚不完善,评价标准较为单一。为提升信息化教学质量,高校应着手制订量化评价指标与多元化评价标准。同时,评价标准需要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评价指标应科学有效。对于不同的学科类型,应针对性地设置评价标准。对于学科基础课程与通识课程等理论基础课程而言,可按照传统课程评价指标与标准进行考核、评价,具体可从课堂教学情况、课程教学要件及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对于实践课程而言,高校应设置区别于理论课程的评价指标,对实践课程考核形式、教学目标、成绩比例等内容加以明确。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高校应将教师考核方案与教学设计、学生学习有效性与自主性、网络教学资源使用情况等内容加入考核范围,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将课堂教学与教学管理有机结合,利用大数据分析与网络资源,打造信息化教学质量动态评价机制。一方面,实施动态评价与动态反馈。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高校应积极推进教学管理系统与在线课堂教学管理平台的有效对接,依靠数据化教学管理,及时收集教学数据,做到全方位、全时段覆盖的教学质量监控。教师可将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上传到教学管理平台,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数据化管理。在优化教学管理之外,学生还可通过教学平台进行实时课堂评价与反馈,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另一方面,加强师生互动以实现双向教学评价。双向评价互动既能够促进教与学的融合,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还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进行针对性教学改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高校应加快实现课堂教学平台与教学管理系统对接,助力教师获取学生实时的评价与反馈。
“互联网+”教育推动了教学模式的改变,大量线上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涌现,加快高校课堂改革的进程。而教研室正是推动优质在线课堂建设、向外输出优质资源的推手。此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质量提升需要高校层面进行整体把控,如组织整体教学督导评价、引入课堂教学平台。同时,作为课程建设小单位,教研室也需要对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进行把控。因此,在院校层面完成教学评价之后,教研室应进行最终的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以促进形成多层级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评价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