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展尧
随着素质教育的落实与推进,各类教育教学活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中职院校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摇篮,应当在教育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音乐作为重要学科,具有放松身心、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的重要价值,有利于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与水平,使其更好地热爱生活。然而,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中职院校的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兴趣不高,学习热情低迷,导致教学成果难以理想化。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兴趣。”基于此,培养中职院校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应当成为音乐教师思考的重点内容。本文围绕“中职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这一主题,详细论述了兴趣培养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应当遵循的原则以及具体的实践路径,以期让中职音乐课堂绽放新的光彩。
一、中职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意义与优势
(一)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更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然而,在当前的中职音乐课堂中不难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课堂参与率低下,音乐学习对他们而言并非享受,而是负担,长此以往,音乐教学只能流于表面,难以发挥实际的作用,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显得格外重要。有兴趣才会有热情,有热情才能有动力,教师可以运用创新的教育理念,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的状态改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音乐学习也是一种积累,只有当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和饱满的学习热情,音乐核心素养才能得到提升,心灵也会在音乐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二)提高审美水平,用音乐美化人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电子设备进入家家户户,成为大多数学生生活的“必需品”,通过电子设备学生接触五花八门的音乐,享受来自不同国度、不同类型的音乐熏陶。然而,音乐行业鱼龙混杂,有高雅优美的音乐作品,也有低俗粗糙的歌曲,前者陶冶情操,后者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审美水平,还有可能给学生的三观造成负面影响。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尚小,容易存在跟风心理,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应该树立责任意识,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作为自己的责任。学生对音乐课堂上高雅的音乐艺术不感兴趣,是因为他们不理解其中的魅力,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受高雅音乐的魅力,摒弃低俗的音乐爱好,追求高雅的艺术享受,用音乐美化人生。
(三)推动思维发展,张开想象的翅膀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文化活动,对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中职院校的学生正值青春时期,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作为音乐教师,应当利用好这一“黄金期”,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实现思维能力的提高。基于此,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对音乐作品产生探索欲望与思考的内在驱动力,才能真正感受到音乐作品的魅力所在,在想象与创造中让思维更上一层楼。
二、中职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多样性原则
在传统的中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填鸭式”“一言堂”等教学方法屡见不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难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较低。基于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策略,在实践过程中遵循多样性的原则。多样性原则要求教师立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尽可能丰富教学手段,让每一种教学方法都能够与教学内容相配适,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堂的趣味性,享受音乐学科的魅力。不仅如此,多样性的原则還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了促进音乐课堂的多样性,教师需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让学生对音乐课堂保持热情。
(二)个性化原则
要想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教师不能想当然,而是遵循个性化原则。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每一个班级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能循规蹈矩,而是分析每个班级的兴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的具体特点展开教学活动。个性化原则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趣味要素,并将这两点进行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充分应用。个性化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音乐课堂的趣味,感受音乐学习的魅力所在。
(三)创新性原则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离不开创新的教育理念与策略,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遵循创新性原则,学习新颖的教学理念,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运用的教学策略循规蹈矩,教学方式较为固定,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可以大致猜到教学活动与流程,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对音乐课堂产生消极情绪。而创新性原则不仅可以让学生享受最新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还可以让教学活动增添一分“神秘感”,让学生对未知的教学设计产生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便会对音乐课堂多一份期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路径
(一)从兴趣出发,增强教学趣味性
学生对音乐并不陌生,甚至大部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热爱音乐。然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一些学生却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这其实是因为绝大多数学生的音乐欣赏类型是流行音乐,认为教材内容是“老土”“落后”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固守成规、照本宣科地展开教学活动,而应当结合学生“喜欢追星”“爱好流行音乐”的特点,真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将流行音乐作为教学资源引入课堂,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只有当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兴趣时,所学知识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在实践过程中灵活应用。
以“音乐鉴赏”方面的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喜欢哪位歌手的作品呢?为什么?”听到这个问题,学生立刻来了兴致,争先恐后地介绍着自己的偶像,并说出偶像所创作的音乐特点。然而,当教师问道:“你们还能从哪些角度来解析所喜欢的歌手的音乐呢?”很多学生沉默不语,发现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所知甚浅。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审视和评价自己所喜爱的音乐作品。有了前面的问题做铺垫,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充分调动,兴趣逐步提升,在学习过程中格外认真,最终实现理想化的教学成果。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从专业、全面的角度评价艺术作品,并能够对自己所喜爱的音乐类型进行审视,最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了音乐审美品位。不仅如此,学生还能通过所学的音乐鉴赏知识正确地评价教材中的音乐作品,深刻地感悟其中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实现学习兴趣的再度提升。
(二)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内容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中,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几支粉笔便可以作为一堂课的全部教学工具。然而时代在进步,创新性与科学性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如果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课堂效率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会得到激发。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为教育行业带来了便利,也推动了教学模式的新发展。相较于传统的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让教师轻松利用网络上的音乐资源充盈课堂,推动教学内容多样性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和文字向学生传播音乐信息,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对所学音乐知识形成直观认识,降低学习难度。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观察学生对不同音乐作品的反应,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灵活调整,让多媒体设备所呈现出来的学习效果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认知习惯,也让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音乐课堂的新发展。
例如,教师在音乐鉴赏环节向学生介绍不同音乐乐器的演奏特点之前,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该乐器的照片以及演奏家演奏该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和推测,猜想这一乐器的旋律与情感基调,让课堂焕发生机,让学生在自主联想与自由想象中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增强课堂互动,拉近师生距离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音乐学习也是如此。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上,大多呈现出“师为主、生为从”的状态,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不仅如此,音乐教师作为副科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远远少于主科教师,学生对音乐教师不熟悉,对音乐学习的热情自然难以提升。基于此,音乐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多设计一些师生互动环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便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进度和模式作出针对性的调整。
例如,当学习一首新的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第一遍欣赏后提出问题:“这首歌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呢?”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抒发自己对音乐作品的见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在这一环节做好倾听工作,即使学生的理解与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也不要急于纠正,而是让学生说完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这样的教学互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欣赏音乐作品,并结合教师的教学纠正自己的理解。不仅如此,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做一些课堂小游戏,如“你唱我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歌曲。这类游戏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四)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习体验
情境教学法是当前较为常见且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诸多学科中都得到了推广,并取得了理想化的教学成果。在音乐学习中,很多学生之所以兴致平平,是因为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抽象性的特征,而当前学生多以具象思维为主,因此很难领悟到音乐学科的真正魅力。情境教学法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具体的音乐情境,让抽象的音乐艺术具象化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优化学生学习体验的目的。
以《伏尔塔瓦河》的音乐鉴赏教学为例,很多学生并未亲眼见过伏尔塔瓦河,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伏尔塔瓦河两岸的美景,并播放《伏尔塔瓦河》音乐,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让学生走入具体的音乐情境。在听觉与视觉的联合感知下,音乐课堂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被打破,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溯,仿佛置身其中,欣赏优美的景色。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这首歌曲的欣赏与理解难度降低,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得以激发,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对后续的教学内容产生了热情与期待。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落实与推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中职音乐教学的新方向。作为中职院校的音乐教师,应该正确且全面地认识到兴趣对学生学习效率的促进作用,并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遵循多样性原则、个性化原则以及创新性原则,通过提高教学趣味、运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互动以及创设教学情境等方法,让教学活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让音乐学习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的审美水平得到切实提升。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