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2023-11-29 20:29刘国艳张宗雷
天津教育·上 2023年10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核心

刘国艳 张宗雷

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能使学生具备优良的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核心素养视角进行教学,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外,还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目标,以促使学生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教学的目标,也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念、价值观为最终教学目标的一门课程,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观念。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按照语言灌输的方式进行知识点讲解,学生没有明确自身学习的目的,会认为教师的教学无趣而产生抵触的心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同时,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让学生死记硬背某个知识点,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表达自身想法的空间,从而严重影响学生思维的拓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完成了课堂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学习速度跟不上教师的进度,从而严重影响学习效率,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课堂中教师只是顾忌自身的讲解,没有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没有深度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和探究的动力不足,还会影响今后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核心素养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核心素养是指在学生成长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的,帮助学生获得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要品质和良好的学习能力。将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能够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让学生对学科知识产生良好的探究兴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核心素养理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节奏,从而高效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二)丰富学习内容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大纲进行知识灌输,没有帮助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很难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因此,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课堂教学,针对性地应用一些课外知识,可以不断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感悟到这门课程学习的乐趣,从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落实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使学科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引入核心素养相关理念,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科创新,不断发散学生的学科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学习情境之中,从而能跟上节奏,学生被趣味、丰富的内容所吸引,能自主探究并积极展现自身的才能,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兴趣,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在教学时能够明确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将学科素养和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进行学习目标的指引,引导学生自觉规避错误的认知,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得到有效提升,也能实现良好的发展。

三、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发散学生学科创新思维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明确提升课堂互动的重要性,注重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才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由浅入深地了解知識点,逐步提升专注度,在自由讨论的过程中自主思考,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时,应该逐步拓展问题的深度,引导学生归纳课堂的重难点,这样能够提升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遵守社会规则”一课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班级学生积极思考,同时,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高效地完成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人情与规则发生冲突的问题,以拓展学生思考的角度,让学生自主总结归纳,学生的辨析思维和总结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进行“友谊的天空”一课教学之前,教师为班级学生发放一个关于“中学生网络交友”的调查问卷,让学生根据问卷内容进行填写,组织探究活动,让学生分享自身的报告,这样能直观地将学生的交友情况展示出来,还能够通过数据的分析总结网络交友的特点。学生通过此环节的讨论和互动,分享自身的一些经历,同时探讨正确的交友方式,这样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防范能力、察觉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方式交朋友,学会在现实中与人交往,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互动后,能够逐步具备正确的人格和健康的人生观,在生活中自觉规避不良行为,正确地认识自己。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锻炼学生的问题应对能力

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创设良好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乐趣,从而积极思考与探究,更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学生的学习特点,并结合教学的内容来创设情境,选择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来体会教材内容的内涵,并在活动中分享自身的感悟,这样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这样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氛围变得舒适活跃,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青春的情绪”一课教学中,教师阐述一种情境,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演绎,如早上起床发现脸上长了一颗青春痘、考试成绩公布前后自己的情绪变化、自己帮助他人后的心情等。学生演绎的同时,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并参与讨论互动,这样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进行情境演绎时,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正确认识顺境与逆境的关系,学会情绪调控,从而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迎接各种挑战。

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式给予学生展现自我的空间,让学生具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适应各种变化,敢于面对任何挫折。例如:在“我和我们”一课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知识点科学地设计情境,掌握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带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中,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探究。教师可以创设与集体有关的情境,通过视频让学生回忆自身在集体中的感受,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逐步回忆自身在集体中的美好瞬间,能够感受到集体的重要性,从而为学生良好素养的提升打好基础。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能力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由于陈旧教学思维的束缚,教师在课堂上都是进行单方面知识点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品质和法律意识的培养,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当前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积极地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能够应用生活实例,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热点事件进行分析,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辨析思维能力。

例如,在“守法的公民”一课教学中,教师先设定趣味问答的环节,在课堂中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做一个守法的公民”,让班级中的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结合实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明确生活中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入案例,让学生能及时关注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并在课堂中进行分享,这样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法治观念,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积极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教学的目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还能锻炼学生的学科实践素养。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教学中,教师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热情参与,能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能够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满足感,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动力。教师创设学科实践活动时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保证学科实践活动具有较大的可行性,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例如,在“勇担社会责任”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成立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扮演“社区小卫士”,或承担“交通指挥员”的角色,还可以积极参与“图书管理员”活动,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明确在今后成长的道路上怎样规范自身的行为,树立良好的目标,并为这一目标而努力学习。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我是小法官”的活动,教师搜集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同时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案例,能够运用自身所学知识去帮助他人,这样学生能够明确自身担负的责任,在成长的道路上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拉近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受益,能够促进教学良好发展。

(五)教师做好课后反思,积极完善自身教学方式

为了使学生获得更优秀的核心素养能力,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學思维,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并在教学活动后做好反思,这样能够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紧跟时代进步的步伐,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能促进教学的质量,为教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例如,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课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时,将自身的教学全过程记录下来,并在课后带领学生一同观看,让学生指出自身的教学问题,教师这样也能及时查找自身的不足。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身的教学进行评价,还可以将视频发送给学生家长,让学生家长指出自身的不足,这样能够促使教师及时优化教学模式,在他人的反馈评价中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从而从多个角度来反思自身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完善和创新。教师及时反思自身的不足,结合学生的需求来优化课堂教学,从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六)灵活设计学科作业,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要求

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在布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时,应该减少作业数量,进一步提高作业质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教师积极推动学科作业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关注学生的综合体验,才能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教师要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布置作业,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帮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实现技能的提升。

例如,在“理解权利义务”一课作业布置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需求,布置相应的作业,结合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实例来进行教学,使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完成,同时分享自身在生活中的一些感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演讲的方式分享自身生活中遇到的困境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布置这种类型的作业,能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能明确学生的心理需求,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有利于优化自身的教学。教师及时走进学生内心,对学生进行帮扶,能够更好地展现这门课程的教学价值,给学生带来良好的作业体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不断优化和提升自己,灵活地运用创新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在扎实地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更好地落实学以致用的目标,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内化。

(宋行军)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