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琴
历史解释是思维和能力要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而当前教育状态下,学生缺少科学怀疑态度、人文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逻辑,导致历史解释存在定势、机械、浅层等问题。历史解释作为外来名词有多种不同定义,在此不做赘述。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突破,一是掌握必要的方法,二是触发学生真实情感。基于经验与研究,笔者尝试用好提炼、对比和体验三个策略,以期落实历史解释素养。
一、依标据本下的提炼:挖掘历史解释的深度
(一)主题见“人”,从内容到价值的深化
立德樹人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历史课堂需要突出的价值意义。黄牧航教授认为教学主题是具有价值引领作用的,它不同于教学专题。笔者认为从“人”的思维去挖掘主题,更贴近学生,从宏观的社会、思维变迁到微观的个人生命历程,在相似的人生选择或相通的情感中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为例,笔者将本课的教学主题设计为:
振兴中华 匹夫有责
一、辛亥之后,北洋万象
二、个人抉择与社会发展
(一)袁氏之抉择,国之悲怆
(二)张氏之抉择,商之生机
(三)蔡氏之抉择,教育之幸
三、青年之解放,国之未来
从《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精神谱系出发,整本书脱离不了“家国情怀”四字,整个近代中国在新旧并存的混乱矛盾中发展前进,振兴中华成为当时国人的责任与担当。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正是这一历史进程的缩影,此时既出现了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也保留了传统封建的落后面貌,同时还孕育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袁世凯、张謇、蔡元培三人相似的“职场”经历,不同的人生选择,反映了他们的价值取舍,对比当下学生所面对的民族复兴使命,其价值启示是不言而喻的。
(二)问题循“序”,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化
学生在解释历史事物时,常出现照搬材料、重复表述、层次凌乱等现象,这主要是学生缺乏思维逻辑,解决的办法是建立思维模型,不断训练。黄牧航教授的历史解释“五层分析法”能很好操作落实新课标学业质量水平要求。具体操作中,教师首先依标据本找到教学的关键内容和核心问题,然后有意识地将其分解成层次分明的问题链,针对高一学生主要考虑前三层:现象性解释(在历史认识活动中对历史本体进行现象性的描述[1])、内涵性解释(在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的内容做出更加全面细致的描述[2])和本质性解释(在前两层基础上,对事物的真相和内在属性,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历史意义进行分析总结[3])。
高一历史教学应在初中的基础上有“增量”追求,这种增量包括历史视野的广度、历史理解的深度、历史学科素养的高度。[4]笔者围绕核心问题“辛亥革命后的社会是怎样的”连续设问:辛亥革命后社会有哪些新变化?鲁迅为何还会“失望、颓唐得很”?这些新变化存在怎样的局限性?用一句话概括辛亥革命后的社会是怎样的。从“新变化”的范围和程度出发,理解“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其实也是当时国人另一种挽救危亡方式的反映。围绕核心问题“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连续设问:中国何时开始宣传“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与“科学”有何变化?为什么要反对封建礼教和旧文学?新文化运动还有哪些“新”的表现?这些“新”给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希望?联系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全面觉醒”,去体会和理解新文化运动“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三)知识有“形”,从支离到结构的深化
安德烈·焦尔当在《学习的本质》中解释到:“学习者通过与过往所有解释和模式相吻合的个体阅读‘框架来破译课堂上的信息。”[5]但“过往所有解释和模式”并不等于已学知识,学生需要找到联结点,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关系”是知识的本质,也是理解知识的关键,图形组织是结构化知识间联系的有效途径,比如双气泡图便于认识概念间异同,关系图表有助于厘清概念大小等。
笔者在本课设计了如下结构图,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连接线间的箭头指向和关联词补充完整,课后还可以自主建构关系图形。
二、多元视角下的对比:拓展历史解释的宽度
(一)冲突对比,打开少数到多数的认知
教师教学过程中,经常选取典型人物的做法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认识是片面的。比如辛亥革命后出现了新变化,学生对这种新变化的“出现”和“普及”的认识是存在误区的,缺少了对社会发展的渐进性的认识。教师要用好教材中社会边缘群体的图文史料。笔者设计了图组对比导入,第一组图作为新时代新气象的代表,展现城市中小众百姓的生活,第二组展现普通大众的生活状态,两组图的对比让学生对那个新旧并存时代的裂变有大小的感知。
(二)“远”“近”对比,打开事实到趋势的认知
历史事物的“形”需要在特定时空下去认识,关于它的“质”和“值”需要放进更大的时空中去考察。教师通过变换时空尺度,进行“远”“近”对比,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趋势的认识,也就是要形成大历史观。
笔者在教授袁世凯代表的北洋军阀统治及特点时,用到了以下两个时间轴,一个是基于本课整理,一个是联系专题五、六、七整理而成。
第一幅上下对比,理清民主与专制的较量,体会辛亥革命后社会面临的变与不变的挣扎;第二幅前后对比,感受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不易,注重本质性解释,综合认识大变革的完成乃是多个群体甚至整个社会共力的结果。
(三)多元对比,打开单一到多元的认知
历史解释受限于时代、立场、角度、价值观等因素,所以需要掌握基本的史料实证方法。教师在提供史料时,一是要重视史料的来源,二是要重视史料的多元视角。这里的“多元”并非简单的指“多则”的意思,而是指从多个领域或多个维度去认识。笔者在新文化运动教学中补充了以下不同视角的材料:
材料一:先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以读者名义致一长函于《新青年》,肆意指责《新青年》排斥孔子,废灭纲常,尤集矢于文学革命。再由刘半农代表《新青年》逐一批驳。虚拟的正方反方各尽意气之能事,指责者百般挑衅,批驳者刻薄淋漓,极具戏剧性和观赏效果。
——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
材料二:我希望新思潮的领袖人物以后能了解這个教训,能把全部精力贯注到研究问题上去;能把一切学理不看作天经地义,但看作研究问题的参考资料;能把一切学理应用到我们自己的种种切要问题上去;能在研究问题上面做输入学理的工夫;能用研究问题的工夫来提倡研究问题的态度,来养成研究问题的人才。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
材料三: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毫无抉择的介绍和接受外来文化,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那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太便宜,而且是太危险了!
——蒋介石《哲学与教育对于青年的关系》(1941年)[6]
材料一从宣传策略视角认识新文化运动,为博取流量而容易导致内容偏激。材料二从亲历者视角出发,反思空谈理论,缺乏务实研究。材料三从评价者视角认识,绝对化的运动会危害青年。
三、深度参与下的体验:提升历史解释的温度
(一)情感体验,由己及人有共鸣
在解决学生机械解释的问题时,唤起学生情感投入才是关键,时代会变,人性却相通,在“同情”与“参悟”中,与过去的人进行双向的内心沟通。教师在教材处理上,多注重对细节的补充,比如人物心理、生活状态、神态描述等。《蔡元培自述》中的一段心理描述:“民国五年冬,我在法国,接教育部电,促回国,任北大校长。……既然知道它腐败,更应进去整顿,就是失败,也算尽了心。”生动地展现了蔡元培当时在面临挑战时的内心取舍,这也会激发学生有勇气直面自己的挑战。
(二)思辨体验,科学怀疑有触动
历史解释需要在不断“试误”中,纠正自己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述,所以首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说,然后是鼓励学生敢于说。思辨活动作为一种高级思维活动,有助于学生科学怀疑精神的产生,但设计时要考虑好两个方面,内容冲击强烈,让学生有触动,有提示和补充,让学生有话说。思辨的氛围也会让更多学生有触动。笔者在本课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辨活动:
北洋军阀时期的乱局,是专制和民主的争斗。那革命党是否就是“民主”的化身?北洋军阀是否就代表着“专制”?
孙中山: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袁世凯:我国虽弱,苟侵及我主权,束缚我内政……我必誓死力拒。
徐树铮(皖系军阀):1919年10月迫使外蒙古取消“自治”,回归中国。还收复了被沙俄侵占7年之久的唐努乌梁海。
(三)应用体验,由听到做有表达
同一内容的学习,内化是各异的,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但课堂时间有限,表达机会有限,布置开放性任务,形成书面表达,有助于教师了解每位学生的素养水平。为了让学生有持续表达的欲望,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到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表达进行积极的反馈和有效的指导。关于本课,笔者设计了如下开放性任务:
“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乱时代,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一个说真话的时代,一个出大师的时代。”请以小论文的形式,描述你心目中的北洋时代。
四、余论
崔允漷教授指出,素养是学生悟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教师需要设计的是如何让学生正确地悟或反思。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概念,不可能孤立培养,本文乃是笔者有意突出历史解释素养而进行的叙述,重在探讨提炼、对比和体验策略的应用,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注释】
[1][2][3]黄牧航、张庆海:《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82、84、85页。
[4]徐金超:《基于初中学习水平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教学》2021年第21期,第58页。
[5][法]安德烈·焦尔当著,杭零译注:《学习的本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9页。
[6][美]周策纵著,陈永明、张静译:《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3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