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的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都明确提出以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但如何高效又轻松地驾驭新教材,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仍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难点问题。而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大观念 (big ideas即大概念,以下同,不再标注)[1]、大单元、大任务,深度学习、项目化学习、任务驱动、高阶思维等一批新名词、新提法、新策略纷至沓来。它们如何与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融为一体,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
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学习理论及林恩·埃里克森、格兰特·威金斯等的研究,都提示我们须重视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加工信息,教与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学生和内容相互作用的过程。许多认知心理学家都赞成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自己主动加工这些内容要点……要能使内容、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互动。”[2]互动过程中,学生自己对信息(知识)思考、编码,将其变为长时记忆(永久记忆),而被变为长时记忆的知识,才能在使用时提取出来,实现迁移。
依据本人近几年的实践和思考,我们尝试用历史学科大观念理念引领教学,着力关注教师、学生、历史学习内容的互动策略,落实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下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六单元《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为主,勾连上下单元内容,探讨大观念理念下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问题,求教于方家。
一、以大观念为核心,整合知识、设定目标
从大观念的角度,审视单元下对应的每一课。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六单元《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为主,同时涉及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五单元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第七单元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和第八单元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的相关内容,第六单元相对应的课程标准表述是“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3] 。根据这个要求,我们提取本单元的大观念是“殖民体系”,在这个大观念引领下,第12课的重点应该是探讨殖民体系形成与世界格局之间的关系,同时还会勾连第三单元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早期殖民的相关知识。第13课、第16课、第21课探讨殖民体系形成和亚非拉地区的反殖民运动与整个世界历史进程之间的关系。
从以上分析可知,基于大观念引领进行教学设计,需要依托在一个相对长时段内,对相关历史事件、现象等发展演变过程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分析。相应地,要达成学习目标,给学生的活动任务也是一个建立在相对长时段内的、比较大的任务,即大任务。本单元的教学设计思考涉及从1500年前后到1900年前后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内容。教师从世界近代资本主义体系形成过程这样一个400多年的歷史长河中,在一个较大的历史背景下,站在一个相对高位的视角,引导学生理解殖民体系建立与亚非拉地区被殖民的过程与亚非拉人民反抗运动等一系列基本史实,与世界历史进程的逻辑关系,达成基于知识,又高于知识的深度理解(概念性理解),即大观念的形成。
依据马扎诺分类法(亦可称作“教育目标新分类学”,是20世纪末极为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成果之一。[4] 本文主要涉及马扎诺分类法的认知系统:信息提取、理解、分析和知识应用。)确定第六单元的学习目标。将“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了解亚非拉人民的抗争”这两个目标细化为:能回忆起与“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相关的术语和概念(包括具体事实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能回忆起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亚非拉反殖民抗争”相关的术语和概念。这两个目标都属于“信息提取”层次,是基础性目标。结合学业质量1-4,可将“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这一目标细化为“能概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这个目标属于“理解”层次,也是基础目标;结合学业质量2-4,可将 “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这两个目标细化为:“能够史论结合地分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能够史论结合地分析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这两个目标都属于“分析”层次,是本单元的必达目标;结合学业质量4-4,可综合教材第四、五、六单元的内容,制定一个拓展性的学习目标:能结合所学知识,探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四者之间的关系。这个学习目标都属于“知识应用”层次。
二、以大任务为载体,精选史料、组织活动
从殖民体系这个大观念的分析出发,可进一步对第六单元第12课《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和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两课内容进行小范围的整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也明确表述,要达成“引领学生建构合理的历史知识结构,避免碎片化,促进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和路径,拓宽学生认识历史的视野”[5]。要求教师要“根据大概念建构学习内容的框架,设计教学过程及环节,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以大任务、大问题来统领整个学习过程”[6]。 大任务是大观念的承载体,根据上述分析,设定第12课《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的大任务是“理解殖民体系的形成和演变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在大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分解为三个子任务:①梳理亚非拉被殖民的过程,概括欧洲殖民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的影响,②概括亚非拉反殖民运动不同时期的特点,③理解殖民体系建立、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与世界历史之间的关系。其中,第一、二个子任务课标的要求用行为动词“了解”,依据马扎诺分类法是信息提取和理解层级,属于基础目标,但为了达成学习目标,为后续的理解提供支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政治压迫、经济剥削、文化渗透三个方面归纳被殖民的影响。第三个子任务课标用行为动词“理解”,结合课标对第六单元表述的语境,这个“理解”不仅有马扎诺分类法理解层级符号化的含义,更有分析层级、分类辨识(识别)和差错分析殖民体系与世界历史关系的思维要求。需要从一个更大视域下思考资本主义体系、殖民体系、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等诸多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以由教师重点讲解。教师可基于教科书材料,适当补充,引导学生从世界近代历史发展进程这个大背景,看殖民体系问题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归纳总结。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任务完成过程进一步细化,如第一个子任务的达成中,教师补充三组材料,分别呈现西欧对亚非拉地区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经济剥削、直接和间接结合的政治压迫、文明掩盖之下的文化渗透。指导学生整合已经阅读过的教科书内的信息,将有关西欧殖民、亚非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殖民地独立运动等信息进行排序,并结合教师所给的材料,对这些信息的论点进行总结,通过教师提供的关键词提示完成表格(如表1所示),用简洁的文字表述中心观点。
教师观察学生完成表格内容的情况,判断学生对相关内容信息提取、理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并对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
第二个子任务首先请学生提取教科书中的相关信息,然后教师提供了一组史料:一是英国漫画家Linley Sambourne于1906年发表在Punch杂志上的漫画《In the rubber coils》(《在橡胶圈内》),图名下有一行小字:“Congo ‘Free State”(刚果“自由”邦),讽刺殖民者在刚果自由邦地区犯下的累累罪行(例如实行专制统治、压榨地区资源等);二是从1876年到1990年非洲殖民地分布情况、殖民体系瓦解过程三幅图(帮助学生动态了解欧洲殖民过程和殖民体系的瓦解过程);三是一段关于非洲殖民地历史的纪录片片段(通过亲历者的讲述形象地感悟殖民灾难)。请学生分4个组(一个组是根据教科书相关材料,另外三个组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发表他们的认识。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第三个子任务,我们提供“传教士与殖民者的法庭辩论”剧本杀,从殖民者的辩护、反殖民者的声音和刚果民众的感受三个群体的材料,将欧洲的殖民历史与整个世界历史进程、世界历史格局与当今世界状貌做综合比较,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殖民体系与世界历史进程的关系。教师通过倾听学生从上述三个群体角度辩护的表述,评估学生分类的能力、因果分析的能力、从多个角度综合归纳与导出的分析能力,并对学生表述进行及时的反馈,对其中的问题及时纠正,给出引导性的思考。
整个单元内容需要2—3个课时完成,可根据学生基础、理解能力灵活伸缩。本单元的基础目标基本上是请学生结合教科书和教师补充的史料、引导词来完成的。有研究证明,这些策略可以提高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排序的能力、归纳分类的能力、分析解释的能力。 就历史学科而言,学生在完成表格、分析文字、图片、视频信息,准备剧本杀台词等任务的过程中,对历史教科书中的材料和教师补充的材料进行归纳、总结、提炼的过程也是感知历史、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过程。学生在这种讨论中,逐渐学会运用历史学科常用研究方法思考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迁移并逐渐学会分析现实问题。这些方法包括质疑、批判意识、因果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移情分析法、辑证辨史能力、历史的延续与变迁能力等等。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必须给出时间,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探讨,学生可以通过口头表达或表格、图示等多种方式呈现。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和分享,依据马扎诺分类法制定评价量规(如表2所示),判断学生对本单元基础目标和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对学生认识不到位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学习,并在后续学习中进一步补充。依据一个主要的单元并与前后单元勾连,在这个较长时段内(14、15世纪—20世纪)梳理亚非拉被殖民、反殖民的基本史实,理解这些基本史实之间的联系,并分析这些史实与世界历史进程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基于唯物史观,学生自己建构、认识历史的过程,此过程也是养育学生时空观念素养、史料实证素养、历史解释素养、家国情怀素养的过程。
三、以分类学为依据,科学测评、及时反馈
学生是否达成了教师预设的学习目标,需要借助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成果,通过评价量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具体的精准判断与分析。
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综合发挥评价与考试命题的导向、鉴定、诊断、激励、调控和改进功能,准确判断素养的达成度”[7],“使教、学、评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8]。当下所倡导的学业评价是终结性与过程性相结合的评价。预设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就考虑通过什么方式、什么活动,观察和判断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和素养,并能在一个学习单元里,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及时的监控、检测,对学生“做中学”的效果进行及时的反馈与复盘,推进学生素养螺旋式提升,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实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
教学设计初,我们依据马扎诺分类法确定了基础目标、必达目标,清晰了本学习单元涉及的知识和思维层级,并借用这些分析方法对学生活动(任务单)的知识难度和思维层级进行分解。同时依据马扎诺分类法的分析框架,对学生分享的学习汇报,通过同学互评、教师讲评等做及时的反馈评价,教师的总结提升则是对学生分享的反馈和进一步补充。
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大任务之下的三个子任务(第二个大问题已经讨论,此处不再赘述),转换成对应的问题,请学生回应。第一个问题:亚非拉被殖民的过程给这些地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可以通过教科书第69页到73页的内容,并结合教师补充的材料,进行归纳总结与提炼,学生如果能够清晰地解答,说明学生达到分析层级的能力要求。第二个问题:亚非拉反殖民运动不同时期的特点是什么?这个问题考查的是分析归纳能力,因为分析归纳能力超出了课标的要求,但又是为课标后续要求的“理解”搭建支架,因此,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教师提供了动态图和视频,帮助学生对三个不同历史时期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做对比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概括归纳特点。第三个问题: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看西欧殖民者在不同时期采取侵略方式、策略的不同,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第四个问题:殖民体系形成与资本主义体系的关系是怎样的?教师引导学生将18世纪到20世纪初、一战前后、二战后三个时期世界历史进程与欧洲殖民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反殖民斗争不同时期的特点关联起来考察,认识殖民与反殖民斗争跟整个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思考拓展性问题“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四者之间的关系。拓展性问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分析层级的分类能力、差错分析能力、拓展和导出分析能力,知识应用层级的问题解决、调查—混淆与争议、调查—进行论证等能力,对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长期的反复练习。如果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基本明白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殖民体系和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体系,说明学生达到了分析层级的导出能力,拓展—归纳能力的要求。反之,则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导出分析的能力。
教学设计中,教师需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通过为学生提供评价量表或量规,及时追踪学生的进步情况,鼓励学生的成果等教学评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信息分享和反馈闭环,及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实现温故知新。
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知识进行一定的整合(这个思维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理论所说的编码),教师只精讲重要或难懂的内容,重点放在对学生合作完成任务单、分享讨论结果,评议反馈分享的深度参与指导,最后由教师深度引导和概括总结,构成一个在较大单元(大单元)范围内,教师、学生和学习内容互动的教学评一体的闭环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是以大观念引领,以大任务、大问题(大任务与大问题是一体两面)统领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微观切入,宏观回望时代,上钩下连学习内容的思考过程,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注释】
[1]张华、任燕、廖伟:《小学大观念教学设计与实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年,第1页。
[2][美]罗伯特·J.马扎诺著,盛群力等译:《教学的艺术与科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25页。
[3]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16页。
[4]王继平、赵云路:《基于教育目标新分类学的中学历史学业测评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23年,第5页。
[5][6][7]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57、57、61页。
[8]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訂)》,第57页;《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