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内讧”与湘军“人和”

2023-11-29 02:21庞剑锋
领导文萃 2023年22期
关键词:胡林翼曾国荃洪秀全

庞剑锋

1851年,38岁的洪秀全聚集拜上帝会教徒,在广西金田誓师起义,开始了中国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冲锋起来势如破竹,然而由于起义时人设立得不行,在一开始就埋下了内讧的祸根。洪秀全自称是天父的次子,虽是天王,但杨秀清掌握了军政实权,并常以天父代言人之名,超越洪秀全之上。

这种格局在前期生存条件恶劣的时候还没有显示出问题,毕竟大家誓师的时候都说好了要共患难的。然而,有难同当易,有福同享难。在定都南京之后,杨秀清开始搞事情了。他不仅以“天父下凡”名义逼迫洪秀全,还捎带得罪了北王韦昌辉,生怕太平军内部还有友军。这些事情看在清朝密探的眼里,在《贼情汇纂》中就预言了天京事变:“杨贼与昌辉互相猜忌,似不久必有并吞之事。”

果不其然,天京事变还真的爆发了。韦昌辉联合秦日纲杀了东王杨秀清及其两万无辜旧部。翼王石达开义愤填膺站出来斥责韦昌辉妄杀无辜,没想到惹祸上身。虽然石达开连夜卷铺盖跑了,但他没来得及带走的留京一家老小却被韦昌辉屠了满门。这下可好,惹了个不共戴天之仇。逃到安庆后,石达开自然是要起兵讨伐韦昌辉。但他也不着急,而是先跟洪秀全打了个报告,宣称“如不得其头,即班师回朝攻灭天京”。石达开都说得这么明白了,洪秀全难道看不出来?没办法,只能下令处死了韦昌辉。

但是矛盾并没有结束。石达开封的是“翼王”,但被许多人称为“义王”。洪秀全又怕他成为第二个杨秀清,于是提拔了两个没有什么功劳的哥哥,把政务交给了这两个兄弟,石达开被架空了。为了避免再次爆发内讧,石达开于咸丰七年离开南京。

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也吃够了乱封王的苦,发誓永不封王。但是见到族弟洪仁玕后,一时高兴,就把这茬给忘了,大手一挥将他封为干王,封为军师。这下李秀成就不开心了,当初不封王也是你说的,如今才过了多久你就给忘了个干净!这事李秀成一直记恨着,甚至被俘后也不忘在自己几万字的《李秀成自述》中狠狠地记上一笔:“见其弟至,格外欢天,一时好乐,重爱其弟,到京未满半月,封为军师,号干王,降诏天下,要人悉归其制。封过后,未见一谋。”

同治元年,曾国荃孤军深入,驻扎南京城外的雨花台。此时李秀成正在围攻上海。洪秀全要求李秀成回援南京。李秀成提出先给南京供应粮草,拿下上海的粮草基地,一年后再解南京之围。但是洪秀全不答应,他心里怕得不行,心想李秀成你这是要翻天吗?他气得一天下三次诏书催李秀成赶快动起来:“三诏追救京城,何不启队发行?尔意欲何为?尔身受重任,而知朕法否?若不遵诏,国法难容!”

李秀成没办法,只能从上海赶回南京,带领20万大军和曾国荃的2万湘军干架。可惜,足足围攻了46天,没有成功。其实李秀成的建议是正确的,事实证明,南京城墙可比太平军内部坚固得多,一时半会儿真找不到空子钻,曾国荃也打了三年才拿下来。如果当初洪秀全能听李秀成的,拓展上海,在南京周边打开更大局面,也许还能保下南京也未可知。然而,从洪秀全的诏书来看,他对李秀成的不信任已经就差当面开干了。

洪秀全的诏书让手下将领感到寒心。换位思考咸丰皇帝,虽然谈不上英明神武,但他是断断不会写这样的诏书的。即便咸丰皇帝对曾国藩严厉斥责,也不及洪秀全对待李秀成半分。最严厉的一次,也不过是咸丰四年,曾国藩靖港失败以后,撤了曾国藩的侍郎职务。他对曾国藩说得最重的一句话就是“实属咎有应得”。后来的湖口失败,咸丰皇帝并未责备,反而勉励。

直到咸丰六年十一月,曾国藩在江西被石达开一直压着,没有什么进展,咸丰皇帝才再次责备曾国藩日久无功,就算他不加罪于曾国藩,曾国藩自己也有何颜面对江西父老:“劳师糜饷,日久无功,朕即不遽加该侍郎等以贻误之罪,该侍郎等何等颜对江西士民耶?”

除了皇帝的区别,在湘军内部,曾国藩作为一号人物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黏合剂作用。其实湘军内部也不对付,比如相爱相杀的李鸿章和左宗棠,以及彭玉麟和曾国荃之间其实也有矛盾。然而曾国藩早就看透了合作的本质,当曾国荃写信给曾国藩想另外成立水師的时候,他就告诫弟弟说,古来大事都是相互迁就而成,没有完全亲密无间的朋友,大都是凑合着合作,能凑合着过就行了。

左宗棠一直觉得自己才华横溢,第一次见面后就公开对别人说曾国藩才能一般,“才具稍欠开展”。但是曾国藩却不回嘴,还觉得左宗棠有本事,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他一直认为左宗棠在国家大事上非常尽心尽责。左宗棠受命去收复新疆的时候,曾经担心:“我即与曾公不协,今彼总督两江,恐其隐扼我饷源,败我功也。”

然而,左宗棠西征以后,曾国藩负责的军饷一直源源不断地给他输送着,稳定而可靠。史载:“文正为西征军筹饷,始终不遗余力,士马实赖以饱腾。”左宗棠经常在公开场合数落曾国藩,但曾国藩都默默承受了,从来没有公开回应过,只有在晚年的时候曾对幕僚赵烈文说:“左季高喜出格恭维。凡人能屈体已甚者,多蒙不次之赏。此中素叵测而又善受人欺如此。”

说到湘军内部的团结,不得不提胡林翼。胡林翼早年受过曾国藩提携,心里一直记着曾国藩的好,想要报恩。后来胡林翼去湖北当了巡抚,受湖广总督满人官文管着。官文是一个不思进取、贪图安逸的人。好几位前任巡抚都被他给气走了,但是皇帝通常比较信任满人。胡林翼一开始和官文也有矛盾,但是为了大局,胡林翼主动巴结官文。胡林翼对下属说,“督抚相见,前事冰释,敢再言北岸将吏(官文的下属)长短者,以造言论罪”。官文听到后乐开了花,这家伙挺会来事,不错。胡林翼又用盐厘的三千两银子充作官文的办公经费,并和官文结拜为兄弟。

胡林翼凡有功劳,皆推让于官文。比如武汉克复过程中的大小战役,官文指挥的江北官兵基本没出什么力,但是胡林翼上报时,皆推官文之功于前。官文出身内务府,骄奢成性。胡林翼知道官文“用财欲泰,乃以荆州道竹木税一项,专归督院。文恭得此,亦感文忠之厚云”,把原本归自己支配的荆州道竹木税盈余划给官文。官文既得到了大量钱财,又满足了虚荣心,也就不得不被胡林翼“左右之”。

如此一来,“督抚若为一体”,“团结如一人”,而胡氏“不啻为总督”,“遂以得行其志”。从此“军政吏治,皆林翼主稿,官文画行。有言巡抚权重者,一无所听”。特别是胡林翼因自己的汉人身份,有些话对咸丰不好直说,都可以找官文为他代言,“引嫌不能言者,亦竟劝文恭独言之。讦谟所定,志行计从。”

咸丰十年,清军的江南大营又一次被攻破,之后不久,英法联军打进了北京城,把咸丰皇帝赶走,火烧圆明园。彼时大清朝时运不佳,多灾多难,没有了天时地利,已经回天乏术,神仙也难救了。连曾国藩都在家书中由衷感慨,大局已坏,令人灰心。其实曾大帅自己也不善于打仗,最大的优点是脾气好。在这样的环境下,湘军居然胜了,太平军居然败了。只能说太平军败就败在内讧上。而湘军的胜利,不是天时地利的胜利,是人和的胜利。

(摘自《清华金融评论》)

猜你喜欢
胡林翼曾国荃洪秀全
一身正气,万口仁声的胡林翼
李鸿章的政治智慧
洪秀全为何承认“下凡”
洪秀全何时得到《劝世良言》?
做官就是为了
天国影帝杨秀清
近代早期先进人士的复兴中国梦之路
曾国荃:我也是个猛人
李鸿章的大气胸怀
胡林翼之母:教会儿子处理同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