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明 杜鹏飞 方紫意
摘 要:出口产品质量事关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及企业国际竞争力,而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变革着外贸企业的生产函数和要素组合,对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数字化视角,通过手工整理计算2012-2015年中国上市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并与同期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进行匹配,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延长生产迂回长度、深化分工网络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先进技术外溢条件;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充足资源投入条件;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高级劳动力条件。
关键词:企业数字化转型;出口产品质量;分工网络;生产效率;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F752.6;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8X(2023)05-0051-09
收稿日期:2023-02-24
作者简介:陈明明(1987-),男,山东滨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与数字经济;杜鹏飞(1990-),男,湖北襄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经济;方紫意(1995-),本文通讯作者,女,云南昆明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经济。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ZR2022QG00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2BJL073;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2DJJJ01。
一、引 言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持续攀升,从2001年的4.22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21年的39.1万亿元,总量增加了8倍,年均增长12.2%,货物贸易规模跃居世界第一。然而,这一国际贸易发展成就依靠的是要素资源投入与产品数量的增加,属于粗放化外延式增长,集约化内涵式的国际贸易增长较为乏力,尤其是出口产品质量不高,导致了我国当前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仍处于低附加值环节。随着人口红利消逝、环境质量要求提高等外部环境的转变,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亟须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贸易强国意味着一个国家除了在国际贸易中拥有贸易规则与标准话语权外,还包括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更强、产品质量效益更优[1]。因此,出口产品质量水平不仅决定了一个国家外贸企业在长期维持国际竞争力和扩展国际市场份额的能力,而且关系到该国能否成功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的转移。
理论上,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一国出口产品质量将会提升,而在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并没有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而明显提升,这被称为中国出口产品品质变动之谜[2]。其原因是,虽然得益于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出口产品质量提高可以受益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间品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3];但在此过程中,我国出口产品质量提高不仅面临劳动力质量、资本价格等投入要素的制约[4-5],而且持续受到国内制度改革与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6-7]。当前,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改善正走到了一个关键期和瓶颈期。
以数字技术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正深刻地改变着企业生产函数和要素组合,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外贸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了信息传输、处理、加工和储存的便捷化,降低了信息搜寻、交流与沟通成本[8];另一方面通过重组与共享企业内外部创新资源形成开放式创新[9],增加出口产品种类[10],提升进口技术复杂度[11],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新的机遇[12]。
相对已有研究,本文边际贡献如下:第一,基于数字化视角,将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出口产品质量相结合,从分工网络、生产效率及人力资本三个维度,剖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机制,丰富和拓展了出口产品质量研究内容与范围。第二,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库与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为分析数字技术与出口产品质量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第三,从多维度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异质性特征。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能够提供给消费者的效用水平,质量提高即是带给消费者效用水平的增加。产品质量提升的直接原因是企业生产技术的改变,而间接原因是企业迫于竞争压力而采取的一种与其他竞争产品相区别的产品差异化策略,从而达到扩张产品市场份额、获得高额利润的目的。随着数字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与渗透,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为出口产品质量的改善提供了条件。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应用带来了新要素组合,改变了原有产品生产流程与工艺,为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提供了技术条件支撑;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应用降低了外贸企业出口的门槛,不仅扩宽了原有企业产品的市场范围,而且通过减少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了潜在企业进入国际市場的门槛,加剧了外贸企业之间的包容性竞争[13],进而促使外贸企业采取提升产品质量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为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提供了市场激励条件。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
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分工网络深化、生产效率提高以及人力资本积累三个方面:
(一)企业数字化转型、分工网络与出口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水平与其所蕴含的技术含量成正比,而技术含量又往往与该产品生产过程复杂度或迂回程度高度相关[14]。换言之,能够提供更高效用水平的高质量产品,其背后的生产过程越复杂、越迂回,则生产分工程度越深化。分工网络的深化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其原因是技术外溢效应。分工的每一次深化都是某一道生产流程向着更加专业化方向发展,因此分工的深化在导致生产过程延长的同时,也使得每个生产环节更加细化和专业,更有利于专业化技术的创新。当某个生产环节上的技术因专业化而得到提升时,先进的技术就会伴随着中间品的流动沿着生产链条不断外溢至整个生产过程,最终提高整个产品质量。
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化了生产分工网络,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首先,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扩大市场需求规模而深化企业分工网络。按照斯密分工理论,分工程度是由市场的需求规模大小决定的。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由物理时空造成的市场分割逐渐被打破,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统一大市场成为可能,发达的互联网集聚了大量消费者,因此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市场需求规模扩大为企业生产分工的深化提供了先决条件。其次,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而加速生产分工的深化。从成本角度看,科斯的企业理论认为,市场与企业边界处于企业内部管理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交易边际成本的位置,如果市场分工的交易成本过大,企业外部的市场生产分工网络则难以深化,因此市场交易成本制约着企业生产社会化分工深度。企业数字化转型使得获取信息更加便利化,与上下游企业交流更加顺畅,不仅扩大了企业寻求与其他企业生产分工的范围和可能性,而且降低了企业与其他分工企业的协调成本,有效地降低了企业面临的外部分工交易成本,促进了企业专业化发展[15]。因此,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延长了出口产品生产过程的迂回长度,深化了出口产品生产的分工网络,有利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深化分工网络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
(二)企业数字化转型、生产效率与出口产品质量
企业生产效率提升是出口产品质量上升的关键因素。产品质量提升是产品所包含的效用水平提高,而产品效用的改善是由企业投入资源增加驱动的,包括脑力等无形资源和人力等有形资源。当拥有充足生产资源时,企业为了能够持续保持国际竞争力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往往倾向于增加资源投入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因此,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为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奠定物质条件,企业生产效率提高意味着以更少投入获得更多产出,获得了更高利润,为改善产品质量提供了资源投入支持。
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生产效率而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改善。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可分解为技术进步与内部资源配置优化,而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而且提高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就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技术进步关系而言,首先,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数字技术本身就具有更高的生产力。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是企业技术进步表现形式,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在既定投入条件下使得企业获得更多产出。其次,根据熊彼特的非连续性技术创新理论以及阿罗的技术本质理论,当新的毁灭性通用性技术出现后,将衍生、变异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技术族群[16],共同推动技术-经济范式转变,提高原有既定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数字技术逐渐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中高渗透性的通用技术,企业以数字技术为基础进行要素新组合,改变原有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加速出口产品质量改善的资源积累。最后,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技术进步趋于一种开放式或开源式的创新活动,依赖于创新资源共享、创新主体合作,而企业数字化转型打破地理边界、组织边界和技术边界,成为企业技术进步的催化剂[17],能够有效促进企业为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增加技术资源储备。
就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而言,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在完全信息和技术不变条件下,企业所有资源将被配置到产出最大化的位置,实现最优配置;当企业内部存在“信息孤岛”时,资源就会出现错配,生产经营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处于无效率状态[18]。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促进了在既定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产出的最大化。在企业生产与销售环节的联通方面,传统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生产数据、客户需求处于分离状态,而企业数字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旧有生产方式,数字化信息不断渗透到各个生产销售流程环节中,打通各个环节之间的时空障碍,实现信息的同步实时传输,优化了生产与销售领域中的要素配置[19];在企业内部管理和治理方面,数字技术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内部组织运营效率,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隔阂,利用数据归集、数据分析、数据决策实现更高效管理,降低企业内部信息搜索、传递、管理等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提升价值创造绩效[20]。因此,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为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了资源投入基础。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
(三)企业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本与出口产品质量
出口产品质量与企业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密切相关。产品质量所提供给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实质上是由内嵌于产品内的知识与技术水平决定的:产品质量越高,产品中蕴含的知识与技术水平含量越高。而将前沿知识与技术嵌入到产品内不仅需要高级资本品投入,而且更需要具有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劳动力来改造完成。高质量产品的研发需要原创性人才对产品进行设计和改造,高质量产品的生产需要技能型劳动者对生产线进行熟练操控,并且高质量产品的高效率研发与生产都需要劳动者拥有较强的体能和良好的健康状况。换句话说,只有拥有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劳动力才能够支撑高质量出口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等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一个企业劳动者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提升出口产品质量[21]。
数字化技术应用促进了企业员工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助于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首先,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劳動者与外部交流学习提高个人人力资本积累。与外部交流是劳动力快速积累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而劳动者从企业外部获取学习培训资源的意愿受制于所付出的学习成本。数字技术的应用允许企业劳动者通过网络搜索相关先进知识资料以及在线学习教育、培训模仿,跨越组织边界,打破获取外部先进知识、技术、经验的时空障碍,降低了其获取知识信息的搜寻成本,以较低成本提高自身人力资本积累。其次,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高等认知技能培养而促进员工人力资本的提升。企业数字技术的应用正在替代大量简单、重复的程序化工作,将劳动者从无技术含量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不仅可以让劳动者拥有更多的时间专心从事非程序高等认知工作(研发设计、思考创新),而且可以通过提供辅助性工作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增强“干中学”效应,进而加速人力资本积累速度。最后,企业数字化转型改善了劳动者工作环境,有助于提升劳动力的健康素质。随着数字化技术在企业生产中的不断应用与渗透,具有艰苦与危险性工作被智能化,这不仅提高了生产的精准性,而且增强了生产的安全性,使劳动者摆脱了恶劣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升企业员工健康素质。因此,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了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加速人力资本积累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选取
本文数据来自2012-2015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仅公布到2016年,但2016年的数据缺失部分指标,因此本文采用的数据截止到2015年),并按照以下步骤对两个数据库的研究样本进行匹配:首先,以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为基础,通过模糊匹配中国上市企业的证券名称;然后,筛选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中企业名称与中国上市企业名称相同的企业;最后,手动查找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中属于中国上市企业子公司的企业,匹配到中国上市企业数据中。最终共匹配完成3781个企业样本。
(二)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企业出口产品质量(Qua)。首先,借鉴Hallak和Sivadasan(2009)[22]理論模型,由包含产品数量与质量的效用函数U=(∑j(qjπj)σ-1σ)σ-1σ推导出j产品消费量表达式qj=pj-σπjσ-1(E/P),其中qj为产品消费数量,pj为产品价格,σ为产品替代弹性,πj为产品质量,E为消费者总支出,P为价格指数。然后,根据Johnson(2012)[23]做法,对产品消费量表达式两边取对数,得到i企业t年出口到n目的地国j产品数量的回归估计方程lnqijtn=-σlnpijtn+υtn+μijtn,其中υtn=lnE-lnP为出口目的地国-时间虚拟变量,以此控制目的国地理距离、收入、价格等因素,μijtn=(σ-1)lnπijtn为j产品的质量,作为残差;进一步为解决模型内生性问题,选择该产品所有年份的价格平均值作为其当年价格的工具变量,并控制住产品个体固定效应及该产品企业所在省份的GDP;回归估计后即可得到j产品质量quaijtn=lnπijtn=μijtnσ-1=lnqijtn-lnq^ijtnσ-1。再次,由于外贸企业出口产品种类往往具有多样性,因此为了得到企业整体出口产品质量,参照李波(2021)[6]研究方法,对j产品进行标准化处理(rquaijtn=quaijtn-minquajmaxquaj-minquaj,其中rquaijyn为标准化后的产品质量,maxquaj、minquaj分别为j产品在所有年份、所有企业、所有出口目的地国家层面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后,根据当年产品出口贸易额,对一个企业所有类型出口产品的质量(标准化后)进行加权平均,得到企业层面产品质量Quait=∑jνijtνit×rquaijtn,其中Quait为i企业t年出口产品质量,νijt为i企业t年j产品的出口贸易额,νit为i企业t年的出口贸易总额。
2.解释变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lndigital)。本文参考吴非等(2021)[24]的做法,围绕大数据、区块链、机器学习等23个数字化紧密相关的词汇,以手工整理中国上市企业年报中披露的数字化词汇出现频率来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由于数字化词频数存在明显的右偏特征,本文对数字化词频数取对数化处理。
3.控制变量。考虑到其他因素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本文控制了企业规模(lnnumber)、企业上市年龄(lnage)、贸易方式(mt)、企业当年是否退市(excit)、固定资产投资(lninvestment)、企业仓储运输费(lnwte)、资本密度(lnintensity)、资产报酬率(roa)、行业集中度(HHI)、独立董事人数(director)等因素。
(三)模型构建
为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本文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Quait=α0+α1lndigitalit+α2Contrit+δi+ξj+τk+εit(1)
其中,Quait表示i企业t年出口的产品质量,lndigitalit表示i企业t年数字化转型程度,Contrit为控制变量,δi表示企业个体固定效应,ξj表示行业固定效应,τk表示地区固定效应,εit表示随机扰动项。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基准回归
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基准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每列均固定了行业、地区和个体层面特征效应。列(1)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质量的估计;列(2)为控制了行业集中度、总资产收益率、出口方式、是否存续及仓储运输费用等外部环境与企业治理方面影响因素的回归;列(3)为继续加入企业规模、上市年限、独董人数、资本密度、固定资产投资等企业特质与财务特征的估计。最后一列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在5%水平上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且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每提升1%,出口产品质量提升0.53%,初步验证了假设H1。
(二)内生性检验
1.逆向因果问题。产品质量提升也需要企业快速反应,抓住机会扩大市场,这可能会倒逼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化转型优势拓展销路。为确保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文选择省级层面数字化基础设施指标(宽带端口数和光缆里程数)作为工具变量,以此来解决逆向因果关系。省级层面数字基础设施宽带端口数(lnbroadband)和光缆里程数(lnoptic)越多,企业数字化转型越便利;因此,省级层面数字基础设施与企业数字化转型高度相关,但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无关直接关系,符合工具变量的相关性和外生性条件。
工具变量检验结果如表2第(1)、(2)列所示。列(1)為第一阶段工具变量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估计,宽带端口数和光缆里程数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正,且都在1%水平上显著,且第一阶段F值远大于10,表明工具变量与企业数字化转型高度相关性,满足工具变量相关性要求;列(2)为第二阶段估计工具变量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Hansen检验值不显著,拒绝原假设,说明宽带端口数和光缆里程数满足外生性条件。列(2)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估计系数在5%水平上显著为正,与基准结果一致,即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2.自选择问题。考虑到地区数字化基础设施水平差异等问题,企业选择数字化转型并非是随机的,其与企业所在地区数字化基础设施水平高度相关,如果忽视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差异性影响,很可能造成自选择问题而导致本文基准模型存在内生性问题[25]。为排除自选择偏误导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选择处理效应模型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具体做法:第一阶段,按照数字化词频的中位数将企业划分为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数字化词频大于中位数的取值为1)和未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数字化词频小于中位数的取值为0),并生成变量fD作为被解释变量,控制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省级数字基础设施因素,采用Probit模型估计高企业数字化转型发生概率并计算逆米尔斯比率;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计算的逆米尔斯比率引入基准模型,通过排除高低数字化转型的样本选择偏误,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估计结果如表2第(3)、(4)列所示。
表2第(3)列结果显示,逆米尔斯比率(IMR)显著为负,说明本文基准模型确实存在选择性偏差问题。第(4)列处理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估计系数显著为正,与基准回归结果保持一致。表明即使排除样本选择偏误,企业数字化转型仍正向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
在控制逆向因果和自选择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依然显著,与本文基准回归结果保持一致。
(三)稳健性检验
为确保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缩小样本检验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
1.替换新的被解释变量。为避免被解释变量代理指标选择差异导致研究结论的偏误,本文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指标来检验研究结论的稳健性。创新作为反映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产品创新越多,产品质量也相对较高,因此可用企业创新数量作为产品质量的代理变量。另外,考虑到发明创造更多是针对技术的改良或突破,为降低非产品创新的噪声影响,本文选择企业当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数作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代理指标。检验结果如表3第(1)列所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与基准结果一致。
2.替换新的解释变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lndigital)是连续变量,本文拟将企业按数字化词频的三分位进行划分(即数字化词频小于1/3位数的企业划为数字化水平低的企业,取值为1,大于1/3位且小于2/3位的企业划分为数字化水平中等的企业,取值为2,大于2/3位的企业划分为数字化水平高的企业,取值为3),并生成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lndigital的替代变量Med。检验结果如表3第(2)列所示,企业数字化转型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出口产品质量也高,检验结果与基准回归结果保持一致。
3.缩小样本检验。鉴于民营企业作为我国企业产品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拟考虑在民营企业样本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检验结果如表3第(3)列所示,企业数字化转型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向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
上述检验发现,即使控制模型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均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与基准回归结果保持一致,说明本文模型设定具有合理性,研究结论稳健有效,最终验证本假设H1。
(四)异质性分析
考虑到出口产品的出口目的地、行业、企业所有制、产品市场竞争结构以及区域等异质性特征,本文将从上述五个维度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异质性特征限于篇幅,检验结果未做报告,如有需要可向作者索取。。
1.出口目的地国家类型。本文依据世界银行对国家或地区发展程度的分类标准,将出口产品划分为出口到发达国家产品和出口到非发达国家产品。在出口目的地为非发达国家中,企业数字化转型估计系数显著为正;在出口目的地为发达国家中,企业数字化转型估计系数不显著。这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仅促进了出口目的地为非发达国家的产品质量提升,对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产品质量提升无显著影响。可能的原因是,当前我国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产品主要是为初级产品,企业难以利用数字化转型提升初级产品的质量水平;而出口到非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品主要是中间产品,企业可以集中数字化优势促进深加工产品质量的提高,通过提升产品质量进一步增强竞争优势。
2.行业类型。本文根据行业类型,将出口产品划分为制造业产品与非制造业产品。在非制造业中,企业数字化转型估计系数不显著;在制造业中,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对非制造业产品质量提升并无显著影响。可能的原因是,当前国际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激励,为确保产品竞争优势,企业倾向于利用数字化转型优势优先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
3.企业所有制类型。本文按照企业所有制类型将出口产品划分为国有企业产品和民营企业产品。在民营企业中,企业数字化转型系数显著为正;在国有企业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质量提升无显著影响。可能的原因是,民营企业的目标是扩大市场,提高企业利润,因此民营企业有更强的意愿利用数字化转型优势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进而获得更多收益;而国有企业特殊性质所要求担负的社会责任,可能会削弱其利用数字化转型优势提升产品质量的效率。
4.市场竞争结构类型。本文按照国泰安数据库公布的衡量市场竞争结构的勒纳指数的中位数,将出口产品划分为市场竞争程度高的产品(市场竞争结构完全的出口产品)和竞争程度低的产品(市场竞争结构不完全的出口产品)。在市场竞争结构完全组别中,企业数字化转型估计系数显著为正;在市场竞争结构不完全组别中,结果发现其无显著影响。其原因可能是,市场竞争结构完全的企业面临较强的竞争压力,为提升产品竞争力,企业有较强的动力集中数字化转型优势来提升产品质量;而市场竞争结构不完全的企业有较强的市场定价能力,其面临竞争压力较小,企业缺乏利用数字化转型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内在动力。
5.地区类型。在东中部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估计系数显著正;在西部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质量无显著影响。可能的原因是,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数字化技术设施相对落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这阻碍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最终导致企业无法利用数字化转型优势来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
五、机制检验
上述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但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通过什么机制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结合前述理论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分工网络深化、生产效率提高、人力资本积累三个渠道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为检验上述机制渠道,本部分通过逐步法进行验证,具体检验模型构建如下:
Mit=τ0+τ1lndigitalit+τ2Contrit+δi+uj+τk+εit(2)
quait=β0+β1lndigitalhit+β2Mit+β3Contrit+δi+uj+τk+εit(3)
其中,第一步检验为本文基准检验,已在前述部分完成,模型(2)为逐步法的第二步检验,模型(3)为逐步法第三步检验,M为机制变量。为消除逐步法自身内生性问题,在每一步都通过选取工具变量来解决模型内生性问题,第一步内生性已在前述部分解决,并且通过外生工具变量拟合得到外生的企业数字化转型lndigitalh,在第三步检验时,加入外生的lndigitalh并選取M的工具变量来控制内生性问题。
(一)分工网络机制检验
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深化生产分工网络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生产迂回程度越高,其中间品投入就越多,因此,本文选取企业中间产品投入的对数为分工网络指标(lnmid)。分工网络渠道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第(1)列为第二步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分工网络深化;第(2)列为选取省级层面数字基础设施宽带端口数和光缆里程数作为工具变量的内生性检验,结果显示,即使控制内生性问题,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分工网络深化的结果依然成立;第(3)列为第三步检验,分工网络深化显著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第(4)列为选取省级层面移动电话基站个数和IPV4地址数作为工具变量的内生性检验,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第三步检验依然稳健。综合上述逐步检验,同时控制内生性问题,仍可以得出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深化外贸企业生产分工网络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改善,结果验证了假设H2。
(二)生产效率机制检验
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改善。本文采用OP法测算企业生产效率,并对生产效率进行对数化处理(lntfpo)。生产效率渠道的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第(1)列为第二步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生产效率提升;第(2)列为选取省级层面数字基础设施宽带端口数和光缆里程数作为工具变量的内生性检验,结果显示,即使控制内生性问题,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生产效率提升的结果依然成立;第(3)列为第三步检验,生产效率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高;第(4)列为选取省级层面移动电话基站个数、IPV4地址数和人力资本回报率作为工具变量的内生性检验,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第三步检验依然稳健。综合上述逐步检验,同时控制内生性问题,仍可以得出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结果验证了假设H3。
(三)人力资本机制检验
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加速人力资本积累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改善。本文选取人均创收的对数作为人力资本的代理变量(lnrph),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第(1)列为第二步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人力资本水平;第(2)列为选取省级层面数字基础设施宽带端口数和光缆里程数作为工具变量的内生性检验,结果显示,即使控制内生性问题,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人力资本水平的结论依然成立;第(3)列为第三步检验,人力资本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第(4)列为选取省级层面移动电话基站个数和IPV4地址数作为工具变量的内生性检验,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第三步检验依然稳健。综合上述逐步检验,同时控制内生性问题,仍可以得出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人力资本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结果验证了假设H4。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出口产品质量关系着外贸企业生存的根本与国家发展贸易强国的战略。本文利用2012-2015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库,并匹配同期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分析了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但这一结论具有出口目的地、行业、企业所有制、产品市场竞争结构以及区域等异质性特征。第二,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延长出口产品生产过程的迂回长度,深化生产分工网络,为出口产品质量改善创造先进技术外溢条件;第三,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及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了生产效率,为出口产品质量改善提供了资源投入条件;第四,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劳动者与外部交流学习、培养高等认知技能、改善劳动者健康素质,提高个人人力资本积累,为出口产品质量改善提供高级劳动力条件。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扶持力度。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已成为外贸企业增强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形式,数字化转型的优势颠覆了传统生产流程,其对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政府部门应重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促进作用,应加快制定支持政策,提高企业数字基础设施的可得性,如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高等问题,如探索建立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融资渠道等。
第二,外贸企业应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对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优势。外贸企业应加快企业数字化改造进程,充分利用数字化转型对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尤其是注重数字化转型在深化分工网络、提高生产效率和积累人力资本等方面的积极效应,以数字技术优势提升出口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 裴长洪,刘洪愧.中国怎样迈向贸易强国:一个新的分析思路[J].经济研究,2017,52(5):26-43.
[2] 李坤望,蒋为,宋立刚.中国出口产品品质变动之谜:基于市场进入的微观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14(3):80-103.
[3] 余静文,彭红枫,李濛西.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世界经济,2021,44(1):54-80.
[4] Brambilla I, Porto G G. High-income Export Destinations, Quality and Wag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6,98: 21-35.
[5] 刘啟仁,铁瑛.企业雇佣结构、中间投入与出口产品质量变动之谜[J].管理世界,2020,36(3):1-23.
[6] 李波,杨先明.劳动保护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基于《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准自然實验[J].经济学动态,2021(7):99-115.
[7] 张明志,季克佳.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8(1):5-23.
[8] 郝爱民,任禛.数字贸易对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21-30.
[9] 王文娜,刘戒骄,张祝恺.研发互联网化、融资约束与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J].经济管理,2020,42(9):127-143.
[10]李兵,李柔.互联网与企业出口: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经验证据[J].世界经济,2017,40(7):102-125.
[11]岳云嵩,李兵,李柔.互联网会提高企业进口技术复杂度吗——基于倍差匹配的经验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6(12):131-141.
[12]施炳展.互联网与国际贸易——基于双边双向网址链接数据的经验分析[J].经济研究,2016,51(5):172-187.
[13]World Bank Group.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16: Digital Dividends[M]. World Bank Publications, 2016.
[14]孙佳,杨洒洒,王林辉.中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基于技术含量视角的实证分析[J].宏观质量研究,2022,10(2):47-61.
[15]袁淳,肖土盛,耿春晓,等.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分工:专业化还是纵向一体化[J].中国工业经济,2021(9):137-155.
[16]布莱恩·阿瑟.技术的本质[M].曹东溟,王健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
[17]张国胜,杜鹏飞,陈明明.数字赋能与企业技术创新——来自中国制造业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科学,2021,43(6):65-76.
[18]黄群慧,余泳泽,张松林.互联网发展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内在机制与中国经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9(8):5-23.
[19]荆文君,孙宝文.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经济学家,2019(2):66-73.
[20]韦庄禹.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2,39(3):66-85.
[21]方森辉,毛其淋.高校扩招、人力资本与企业出口质量[J].中国工业经济,2021(11):97-115.
[22]Hallak J C, Sivadasan J. Firms Exporting Behavior under Quality Constraints[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9.
[23]Johnson R C. Trade and Prices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2, 86(1): 43-56.
[24]吴非,胡慧芷,林慧妍,等.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资本市场表现——来自股票流动性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1,37(7):130-144.
[25]张国胜,匡慧姝,刘政.政府采购如何影响产能利用率?——来自中国制造企业的经验发现[J].经济管理,2018,40(9):41-58.
How does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ffect the Export Product Quality?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CHEN Ming-ming1,DU Peng-fei2,FANG Zi-yi2
(1.Business College,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 266071,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China)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export products concerns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The new roun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with digital technology as the core is changing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factor combination of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and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export products. Based on the digital perspective, this paper empirically tests the impact of enterprise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n the quality of export products by manually sorting out and calculating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dicators of Chinese listed enterprises from 2012 to 2015 and matching them with the import and export database of China Custom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he study found that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export products. Mechanism test shows that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creates advanced technology spillover condi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xport product quality by extending production circuitous length and deepening labor division network.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creates sufficient resource input condi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xport product quality by improving enterprise production efficiency;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creates advanced labor condition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xport products by promoting the accumulation of human capital.
Key words: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export product quality;productive specialization;production efficiency;human capital
(責任编辑:赵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