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阳春,陈 文,崔立刚,孙 洋,付 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医学科,北京 100191)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 BCC)和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是常见皮肤恶性肿瘤;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es, SK)又名老年疣或基底细胞乳头瘤,是常见皮肤良性肿瘤;三者均可发生于头面部等曝光部位,皮损具有多样性且部分表现相似,易致误诊[1-2]。本研究观察皮肤BCC、SCC及SK的临床和超声特征。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6年1月—2023年1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超声检查、并经术后病理确诊的68例BCC[BCC组,男36例、女32例,年龄26~90岁、平均(65.4±12.8)岁,共69处病变]、44例SCC[SCC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32~93岁、平均(72.4±14.5)岁,共44处病变]及27例SK[SK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36~93岁、平均(67.8±13.0)岁,共44处病变]。排除标准:①病理诊断不明确;②复发性BCC或SCC;③超声图像质量差。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Logiq 9、Philips iU22、Hitachi HIVISION Preirus、Esaote Mylab或Supersonic Imagine Aixplorer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2~22 MHz高频线阵探头,根据病变部位适当选取患者体位,于病变表面充分涂抹耦合剂或使用导声垫,以灰阶超声观察病变最大径、累及深度(病变表面至累及最深处距离)、累及皮肤层次(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形态规则与否、表面是否光整、角质层有无增厚、内部回声(低回声/混合回声)、有无多发点状高回声、基底部边界清晰与否、后方回声(增强/无改变/衰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以CDFI观察病变内血流,采用半定量法判断血流分级[3]:丰富,血流信号占病变50%以上;中等,血流信号占病变20%~50%;少量,血流信号占病变20%以下;无血流信号。由2名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超声主治医师共同评估,意见不一时经协商达成共识。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以±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分别采用方差分析及SNK检验进行多组间及2组间比较;以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Kruskal WallisH检验进行多组间比较,以Mann-WhitneyU检验进行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Bonferroni检验对多重分析进行校正,P<0.017(0.05/3)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资料 BCC组及SCC组位于曝光部位病变占比高于SK组(P均<0.017)。见表1。
表1 BCC、SCC及SK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2.2 超声特征 3组病变最大径、累及深度、累及皮肤层次、形态、有无多发点状高回声、基底部边界、后方回声、血流信号及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CC组病变最大径和累及深度均大于BCC组和SK组(P均<0.017);SK组形态规则病变占比大于SCC组(P<0.017);多发点状高回声仅见于BCC组(P均<0.017);SCC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BCC组(P<0.017);SK组病变多仅累及表皮,且基底部多边界清晰,而BCC组和SCC组病变多浸润至真皮层或皮下组织(P均<0.017),且与BCC组相比,SCC组更易侵犯皮下组织(P<0.017);SK组病变内多无血流信号或仅有少量血流信号,而BCC组病变多为中等、SCC组多见丰富血流信号(P均<0.017)。见表2和图1~4。
图1 患者女,60岁,左腋下SK A.左腋下声像图示皮肤层内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基底部与真皮层分界清晰(白箭:表皮层;红箭:真皮层); B.CDFI示病变内少量血流信号 图2 患者男,83岁,左面部BCC A.左面部声像图示皮肤层内低回声病变,边界尚清晰,内见多发点状高回声,其表面粗糙,角质层增厚,侵犯真皮层(白箭:表皮层;红箭:真皮层); B.左面部CDFI示病变内中等血流信号
BCC和SCC是常见皮肤恶性肿瘤,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头面部等曝光部位[4]。SK是常见皮肤良性肿瘤,同样好发于老年人,可见于全身任何部位,病变皮损可呈肤色、棕色甚至黑色[5]。对于上述病变,高频超声可显示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病变特征,如其范围、位置、累及深度、累及层次和血管结构等[6-7],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
SK主要为角质形成细胞成熟迟缓、在表皮内形成内生性或外生性结节所致[8],主要病理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和乳头瘤样增生;超声表现为角质层和真皮层之间的低回声病变,仅累及皮肤表皮层,基底部光滑平坦,与真皮层分界清晰,通常血供不丰富,遇有炎症或激惹时血供可增多。BCC和SCC均呈浸润性生长,向下侵及真皮层或皮下组织,基底部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SK、BCC及SCC病变表面均可出现皮肤溃疡和角化过度而凸凹不平,角质可有不同程度增厚。因此,病变基底部与真皮层的关系是鉴别SK、BCC及SCC的要点。
声像图中,BCC多表现为椭圆形低回声结节或从中心向周围放射的低回声带,与其组织病理学亚型[9]有关:较常见的结节溃疡型BCC表现为椭圆形低回声结节,其侧缘和基底部边界较清晰;浅表型BCC常呈从中央向周围辐射的低回声带,侧缘和基底部边界不清,形态欠规则[10]。本组4例BCC表现为混合回声,相对少见,可能与肿瘤坏死有关[11]。无论何种亚型,病变内多发点状高回声为BCC特征性表现,其形成可能与组织病理结构有关,包括角囊肿、微钙化、细胞凋亡和坏死等[3,12];且点状高回声数量与预后有关,有助于预测复发风险:点状高回声大于7个提示复发风险较高[6]。本研究65.22%(45/69)BCC病变内见多个点状高回声,且此征象仅见于BCC组而未见于SCC和SK组。
相比BCC,SCC恶性程度更高,其超声表现与BCC类似,但病变体积更大、浸润更深、基底部边界更不清晰。本研究BCC和SCC病变后方回声多无变化,SK可无变化或回声衰减;部分BCC和SCC病变后方回声可见增强,可能是病变内肿瘤细胞较多所致;部分SCC和SK后方回声衰减,原因可能在于角质层过度角化阻碍声束传播。本研究BCC病变内多见中等血流信号,而SCC多见丰富血流信号,这主要由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SCC中的表达高于BCC。
综上所述,SK可发生于全身多部位,仅累及皮肤表皮层,基底部光滑,与真皮层分界清晰,内无或仅有少量血流信号;BCC和SCC好发于曝光部位,均可表现为低回声病变,基底部分界不清,侵及真皮层或皮下组织,内部可见血流信号,但BCC内可见多发特征性点状高回声,而SCC体积较大、浸润更深、血流信号更丰富。但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且样本量有限,有待今后积累更多病例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