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协同

2023-11-29 16:48吕丽爽冯小兰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38期
关键词:食品化学化学食品

吕丽爽,冯小兰

(1.南京师范大学 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烹饪科技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引言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大学专业课教师是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群体,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代一些大学生需要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及意识形态的常态化教育。因此,在食品专业课程教授时,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同时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责任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将专业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载体,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诚信意识、包容创新、文化自信、生态文明、责任使命和大国工匠精神,全方位、高维度、多角度树立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荣辱观,这是“教书”和“育人”的根本。

一、“食品化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2]。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掌握食物中的化学物质组成、性质及其在贮运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范围涉及食品供应的充足性、人体健康、食品的成本、废物的产生和处理、水和能源的使用以及食品法规。对于那些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公众对科学技术发展看法的社会争论,食品化学科技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去帮助解决。

通过“食品化学”课程思政,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专业自信、环保健康理念和科学道德观。

二、“食品化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式

1.挖掘食品专业中的思政元素。收集专业的思政元素,挖掘与“食品化学”相关的课程思政素材,建设课程思政素材库。认真思考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或人生哲理,从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层面、品德修养和人格培养层面、学术志向和专业伦理层面挖掘思政元素,如:食品500强企业产品开发的曲折历程;食品企业家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食品科学家的忘我奉献精神等;基于我国食品工业发展从手工、半机械化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化的发展历程等不同视角,收集课程思政素材,如:食品安全、食品法律法规、工程伦理、环境保护,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中。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饮食习俗和饮食文化差异性为切入点,提炼课程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弘扬民族团结和文化融合[3]。

2.探索多元化教学方式融入思政元素。通过主题探讨、问题归纳、情境创设、典型案例、多维思辨、课外调研、小组讨论、组队参赛等多元化教学手段,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专业知识到行业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比如,以食品专业为依托,设立主题:请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或家乡的一种特色美食,阐释其加工过程中涉及的食品化学原理。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食品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对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责任等思政元素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3.探索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有机融合的切入点。挖掘“食品化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深度融入教学各环节,既有显性的方式,也有隐性的方式,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在《蛋白质》章节,讲到动物的皮,如猪皮、牛皮是由胶原蛋白构成时,可以引入红军长征途中“半截皮带的故事”。过草地途中断粮了,战士们只能挖野菜、吃草根、啃树皮、煮皮腰带吃,年仅14岁的周国才实在舍不得吃掉自己缴获的战利品,可为了挽救全班战友的生命,他只得将自己的心爱之物贡献出来。吃到一半时,周国才哭着恳求战友说:“我不吃了,把它留着作个纪念吧。”这根被吃剩的半截皮腰带保留了下来,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长征是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新世纪新阶段更需要我们青年人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照耀我们像当年长征的红军那样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

4.以科研反哺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促使学生在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国际学术前沿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食品行业的技术难题、产业中“卡脖子”技术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攻坚克难的精神,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创造、创业的意识及能力。

三、“食品化学”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深度融合的设计

专业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在“食品化学”教学中,理论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协同设计实例如下。

1.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在课程的开篇和绪论部分,针对食品化学的发展史、研究现状和今后发展方向等内容,讲解一些行业现状、技术壁垒,找出当前与西方国家存在的差距。比如:用于物质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先进仪器设备(高分辨率质谱仪、离子阱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等)主体市场依然是国外进口品牌,而我们国产品牌寥寥无几,且一旦国外“卡脖子”,将影响到整个尖端的科研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4]并在南昌大学考察期间强调:“我国发展必须依靠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过程很艰难,但这条道路必须走。”[5]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当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借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6]。

2.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方法。“食品化学”是从化学角度和分子水平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营养价值,以及在生产、加工、储运、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和对食品品质及安全性影响的一门课程。课上在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将工业生产、科学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奶粉添加到饮料投料过程中出现沉淀分析,速冻饺子糊汤的根源和解决方案,蔬菜干燥后的复水问题,在夏天或冬天出现蛋糕面糊搅打不起,海绵蛋糕出烤箱后塌陷等,以课堂提问、作业、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入教学,强调通过理论基础知识,剖析实践中的现象和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举一反三和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科研注入教学,会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并且只有学好食品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将其应用到食品生产加工、食品贮藏和保鲜、新产品研发等领域,为今后从事相关科研、教学及产品研发等工作夯实基础。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励志发展我国自主研发民族品牌的大国工匠精神。以民族品牌为例,“农夫山泉”矿泉水的创始人钟睒睒,在2020年晋升为中国新首富、亚洲首富、全球第七富豪。他扎根民族文化,发掘传统医学宝库,开发的龟鳖丸已获得中、美、日、韩四国发明专利权;打造出“农夫山泉”“尖叫”等国内知名饮料品牌。他淡泊个人名利,从不允许刻意宣传他个人。碳水饮料“娃哈哈”的创始人宗庆后白手起家,1998年推出“中国人自己的可乐”——非常可乐,并在2010年、2012年、2013年,三次问鼎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首富,当选“2019十大经济年度人物”“中国杰出贡献企业家”。这些内容可以在讲授《水》章节中我国软饮料工业发展内容时无痕引入,以鼓励学生以优秀企业家为榜样,致力于发展民族品牌,树立振兴民族食品工业的雄心壮志。

4.培养学生为国家、为人民、为家乡父老、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中国魔芋之父——何家庆,扶贫至生命尽头。何家庆自费考察大别山植物资源,自费扶贫大西南,从皖南山区走到云贵川,开展了260多场讲座,培训了两万多农民,让中国魔芋种植面积增加了二十多万亩。在中国现有的27个魔芋品种中,他采集了17种,发现了最原始的魔芋生存形态,证明了世界魔芋的故乡在中国。他行程31 600公里,途径8省108县207个乡镇,步行一万公里;他在贵州遭遇泥石流;他被蛇咬得大腿青肿,几乎丧命;他当过2个月乞丐,睡过猪圈,饿了就偷农户喂猪的糊糊吃,渴了就趴在稻田里喝水……在安徽潜山调研途中,他晕倒在路上,被检查出癌症晚期。他最后一次的选择依然是奉献,病逝后捐献眼角膜,用于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重见光明。这就是我们的科学家为了科学事业、为了家乡富强,执着忘我奉献的一生,忘我挑战进取的一生。该部分内容可在《碳水化合物》章节中讲解魔芋多糖时扩展插入,让学生学习魔芋多糖的同时,了解中国魔芋的缔造者何家庆教授。

5.培养学生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理念。在《食品添加剂》章节中,通过课下学生收集案例、课上小组讨论,讲解学习国内外食品添加剂滥用和非法添加的安全生产案例,如苏丹红喂食鸭子为什么产生红心鸭蛋;不法商贩为何添加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质;柠檬黄是否能添加到馒头中;食品中添加亚硝酸盐超标致死致伤的典型案例等。在解析案例中的食品化学知识点的同时,教育学生吸取前车之鉴,食品产业是良心产业、道德产业,诚信是最基本的美德,培养学生践行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启发学生当好舌尖上食品安全的“守门人”。

6.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道德,发奋图强,造福人类。在《食品色素》章节,讲解叶绿素的相关研究先后有三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德国科学家威尔施泰特在1915年鉴定叶绿素结构而获奖;德国科学家汉斯·费歇尔在1930年修订了叶绿素的结构而获奖;美国科学家伍德沃德在1965年合成了叶绿素而获奖。同理,在其他相关章节涉及获得诺贝尔奖的内容,要逐一挖掘,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走近这些为了人类科学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感悟他们的人生,体验他们的科研之路,学习他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及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7.培养学生不计个人得失,以及良好的实验素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验小组教学、团队比赛、合作科研活动中,要强调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分享前人科学家的团队协作精神。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说过:“没有相互之间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美国有机合成之父、诺贝尔奖获得者伍德沃德,不计名利,善于与他人合作,发表论文时总喜欢把合作者的名字署在前边,有时干脆不署自己的名字。借此教育学生搞科研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争名夺利,要学习科学家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以及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课程思政不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增减,不是对课程体系的生硬调整,而是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将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同向同行。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贯穿“食品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寓德于教、寓道于教、寓改于教、寓乐于教。课程思政任重而道远,还需我们专业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行。

猜你喜欢
食品化学化学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造假必严惩
“食品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食品化学中“脂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