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凤 胡海冰 庞启亮 李宏涛
(大兴安岭地区农林科学院,黑龙江 加格达奇 165000)
松杉灵芝Ganoderma tsugae,又名松杉树芝、铁杉树芝[1],生长在枯死的落叶松树干基部,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等省。目前野生松杉灵芝数量越来越少。大兴安岭地区是野生松杉灵芝主产区,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分布。仿野生栽培的松杉灵芝子实体更接近野生灵芝,品质明显优于棚栽,商品性状好,产品售价高,是棚栽灵芝价格的2~3 倍,一次栽培能采收3~4 年,在适宜的林区进行规模化推广栽培,效益显著。2016 年,大兴安岭地区农林科学院食用菌团队开始松杉灵芝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多年实践,总结一整套松杉灵芝仿野生栽培技术。该技术贴近实际,切实可行,效果显著,可为普及松杉灵芝仿野生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松杉灵芝栽培的多元化发展。
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缓、通风良好、水源洁净方便的山坡中下位。落叶松林或针阔混交林,林地郁闭度0.5~0.7 为宜。适当清理林地使其达到或接近松杉灵芝生长所要求的生态和环境条件。
实践证明,春季和秋季都可以仿野生栽培松杉灵芝,但最佳栽培时间是每年5月中下旬(即春季当地土壤解冻后,10 cm 内土层温度高于5 ℃),充分转色的菌袋当年就能出芝。每年9 月中下旬(即林内各种生物停止生长前)也可以栽培松杉灵芝,进而缓解菌袋的冬季储藏压力,但出芝要延后。
主要原料是木屑,常用配方:阔叶树木屑79%(最好不用杨木木屑,用量应低于10%),麸皮18%,食用白糖1%,石膏1%,石灰1%。料含水量为62%。也可以用陈旧无污染落叶松木屑替代部分阔叶树木屑,用量掌握在30%左右。
装料袋规格较多,常用规格为17.0 cm×36.0 cm×0.004 cm 的聚丙(乙)烯塑料袋,装料后要及时灭菌,常压灭菌,待温度升至100 ℃时维持10~12 h,自然降温。高压灭菌要排尽冷空气,以免造成假压导致灭菌不彻底,压力达0.137 MPa,保压1.5~2 h,自然降温。灭菌后的料袋送入冷却室或接种室冷却,待料袋温度降至30 ℃以下,在无菌条件下接入原种(二级菌种),一般一袋17 cm×36 cm 的原种可接60~80 袋。将接好菌种的料袋转入发菌室,横放于发菌架上,料袋之间留有间隙,保持良好通风。发菌期特别是中后期要经常通风换气,不仅能降低发菌污染率,而且极大地促进松杉灵芝菌丝的生长。只有培养出强壮的菌丝体,才能保证松杉灵芝栽培获得高产。如果室温超过25 ℃或袋内培养料温度超过28 ℃,须通风降温,每次通风20 min,使料温稳定在20~25 ℃。此外,发菌室内需保持黑暗,因为强光会严重抑制灵芝菌丝的生长。菌丝培养期间要经常观察记录菌丝生长情况,培养35~45 d,待菌丝长满袋后,再后熟培养15~20 d。将菌袋置于20 ℃以下的灭菌房内保存,冬天可以置于房内或室外用棚布盖好,避光保存160~200 d。待菌袋表面出现黄褐色时(转色)可移至林下出芝。
图1 袋料菌棒覆土出芝
图2 木段菌棒覆土出芝
木段栽培松杉灵芝的出芝期长于木屑料,可出芝3~5年,所获得的松杉灵芝子实体较大,子实体组织比较致密、形状美观,其外观质量优于木屑栽培的灵芝。木段主要来源于林内阔叶树、落叶松的倒木、清林剩余物、火烧木和枯立木等。将这些树木收集后,截为15~18 cm 的木段,混合扎成直径18 cm(比塑料袋的直径小2 cm)木段捆,晾晒1~2 d 后(可用1%生石灰水浸泡1 d,再晾晒),装入直径20 cm的塑料袋内,塑料袋与木捆之间的空隙用木屑袋料填实。木捆间缝隙填入木屑培养料,使其充分形成一体。然后用线绳扎口后灭菌,灭菌温度一般为100 ℃,保持15 h,再焖锅一夜,第2天出锅送入冷却室或接种室。木段棒冷却至30 ℃以下便可接种二级菌种,一般一袋二级菌种可接20~30 袋木段棒。接种后的木段棒送入发菌室或洁净空房内,置于培养架上,注意料棒之间须留有通风隙。发菌期及时检查菌棒内温度,切不可超过28 ℃,以防菌棒烧菌。发菌初期10 d 发菌室温度25~28 ℃,后35 d 降为20~23 ℃,避光培养。发菌期料棒的位置要经常上下、里外变换,以使菌丝生长均衡。发菌45~55 d,菌丝基本长满整个木段料棒。此时,将菌棒放置在20 ℃以下的灭菌的房内保存,冬天可以置于房内或室外用棚布盖好,避光保存200~240 d。待菌袋转色后可移至林下出芝。
去除菌棒棉塞以下三分之二的塑料袋,将菌棒底面(带有塑料袋一面)向上,放入菌棒大小的沟内,菌棒间隔5 cm,覆上林内腐殖土,菌棒高出地面3 cm,覆盖林下腐殖物保湿,当菌棒覆土5~7 d 后,菌丝已充分恢复变白后,在菌棒的侧面、低于菌棒底面1~2 cm 处开1 个直径2 cm,深1.5 cm 的圆形出芝口,可连续出芝2年。
木段菌棒直径一般为20~30 cm,去掉菌棒扎口以下三分之二的塑料袋,让菌棒底面(带有塑料袋一面)向上,放到挖好的坑内,覆上林内腐殖土,菌棒一端高出地面5 cm,菌棒上面盖上苔藓或草皮保湿。菌棒覆土5~7 d,菌丝已充分恢复变白后,在菌棒的侧面、低于菌棒底面1~2 cm 处开2 个直径2 cm,深1.5 cm 的圆形出芝口。开口后25 d 左右现原基,从出现原基到采收需30~40 d,可连续出芝3~4年。
林地内开沟,沟深约25 cm,将风倒木、枯木或购买木段截段30 cm,木段使用落叶松、桦木、栎树为宜(越致密越好),如果木段较干,需要提前浸泡充分,木段串联,中间留有5~10 cm 空隙。将培养一年的松杉灵芝菌种(菌种需后熟)紧密地填充于木段两个截口,覆盖10~15 cm 土壤,覆土半个月后,如遇干旱天,向地表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第3年春季,将覆土木段一头翘起,露出地面,最高处高于地面10 cm,保持木段湿润,夏末秋初可实现出芝,可出芝3~4年。
仿野生栽培灵芝是充分利用自然的环境条件和生态因子的一种栽培方式,所以,在松杉灵芝生长期间几乎不用人为干预,更接近野生松杉灵芝生长状态。当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需要简单的人工管理:①菌棒下林地后,20~30 d几乎不下雨,采取人工浇水的方式,提高林内湿度;②畸形灵芝原基分化过多,要人工除去劣质原基,保留圆形原基;③当畸形灵芝出现过多,灵芝色泽过淡(非红棕色)时,可能是林内杂草过高、过密,影响灵芝生长所需要的通风和光照,要人工清除杂草,通风透光。
当松杉灵芝菌盖充分展开,由薄变厚,菌盖颜色由浅黄变成红褐色,边缘浅白色或淡白色基本消失,表面革质并形成漆光色泽,菌管内散发出少量红色孢子粉时,应及时采收。采收时用锋利的小刀,在菌柄距离根部0.5~1 cm 处割取,千万不可连菌皮一起拔掉,以免引起虫害、病害蔓延,影响以后出芝。
选择连续晴朗的天气采收灵芝,去除菌盖及根部杂物,置于纱网搭建的晾晒架上,晾晒架上方要搭上遮雨、遮阳的晾棚。松杉灵芝须在阴凉通风处晾晒,以便子实体晒干后保持原有形态。灵芝干透后装入塑料袋贮存在干燥通风处。有条件者,用通风、干燥设备烘干灵芝,由于干燥程度较高,更能保持松杉灵芝原有形状和色泽,保存时不易生虫,也利于保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