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走班制背景下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策略探究

2023-11-28 21:59张建元
科学咨询 2023年18期
关键词:初高中高中历史教研

张建元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第四中学,甘肃定西 730516)

在新高考和走班制双重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及时认清教育形势、树立教学目标,进一步革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工作。这对历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提升有重要意义。高中历史教师务必要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巧妙衔接、科学衔接和有效衔接,为中学历史教育事业发展做好准备。

一、高中历史教材特点和学习要求

新高考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材已经做了调整和优化,突破“知识为本”的传统观念[1],编年史体例得到改变,“专题”和“模块”进一步结合,将知识汇聚、整合,形成有层次且多样化的知识结构,体现出以下特点。

其一,知识量大。历史教材中加入了大量图片,添加了“知识链接”“学习思考”等栏目,较大程度增强了历史教材的吸引力、魅力,释放出了活力和生机,有较好可读性。不可否认,正文篇幅大,加上“学习思考”“知识链接”等栏目以及教材后面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和思考,需要学生花大量时间去阅读。同时,高中历史教材打破了传统的、严密的知识体系,采用中外合编的专题式教学模式,凸显出了专业性强、跳跃性强的特点。

其二,对学生能力有较高要求。高中历史教材对高中生有较高的能力要求,需要具备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历史事实的能力,也要具备阅读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包括利用已知信息解决现有问题的能力等。加上初中历史教材学习要求与高中历史教材学习要求有较大差距,会增加高中生的压力。就当前历史教材而言,其中往往有资料卡片和文字阅读材料,还包括一些文言文和译文,这些都会增加学生理解难度。学生读起来拗口,想要提炼其中的信息便会难上加难。这也是高中生必须克服的难点,更会成为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重点。

其三,理论性强。高中历史需要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解读和分析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内因和外因、现象与本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方面。学生除了要对历史专业概念做正确解读,还要搞清楚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然后借助这些解决现有问题。另外,学生需要在历史学习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并摸清历史规律,这些都是核心内容,都极具抽象性和复杂性。

其四,综合性强。虽说初中历史课本中的内容已经囊括历史、人文地理、其他人文学科的部分内容[2],但是相比高中历史仍旧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高中历史往往需要学生依托语文、政治等在内的多个学科思维去解读历史事件,方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体现出了较强的综合性特质。

二、高中历史课程推行走班制教学的必要性

走班制教学是教育发展与进步的表现,更会成为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升级的重要契机。学校会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和重视而推出不同层次、类别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学生可以结合自身需求、能力、兴趣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进行学习,不会被固定在一个教室里。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推行走班制教学的必要性有以下几点。

第一,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奠定了走班制教学推行的必要性。要知道,走班制教学出现在人才标准较大程度改变、社会渴求多层次多样化人才的时代背景下,可以协助相关教育工作者、教育机构达成更高层次的育人目标,有利于发扬学生优势和特长,确保广大学生实现个性成长、全面发展。如何让学校教学更适合学生的个别化、个性化发展,是学校和教师重点思索问题。走班制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无疑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育人新渠道。

第二,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要求奠定了走班制教学推行的必要性。开展走班制教学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对高中提出的要求[3],需要高中贯彻与执行,有助于促进高中课程与时俱进发展。目前,各所高中都在积极响应这一号召、执行这一指令。高中历史课程开展走班制教学,受到了强烈关注,能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开阔学生历史眼界,让学生获取历史学习新体验。高中课程改革推进的必然性也决定了高中历史课程推行走班制教学的必要性。

第三,消除传统教学弊端要求奠定了走班制教学推行的必要性。在教育改革宏观视域下,各科教学都要做出改变,从而凸显高效、先进、智能、现代等特点。消除传统教学弊端是改革工作的重难点。毋庸置疑,走班制教学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推行有利于消除传统固定课堂教学的诸多弊端,包括学生主体性无法彰显、学生兴趣得不到发展、学生得不到快速成长等。总之,走班制教学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推行,可以消除传统历史课堂中限制学生发展、阻碍学生进步的各项弊端,有利于塑造新时代人才,由此奠定了走班制教学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推行的必要性。

第四,与新高考改革相适应奠定了走班制教学推行的必要性。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两项重要文件,标志着我国迈入新高考改革阶段。传统的固定班级上课并不能很好地跟上这一形势,满足新高考视域下的学生学习需求。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推行走班制,更利于提升学生新高考背景下的适应能力,更利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三、新高考走班制背景下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策略

(一)做好走班制背景下的班级编排工作

面对走班制教学目标,高中历史教师要率先把握教学班级的编排方式,结合实情去摸索和设计,做到心中有数。

一方面,教师可以按照三项指标编排教学班级。一是自主选择的指标,即让不同班级学生享有同等选择权利,依据自己的喜好、需求和能力等选择不同历史课程,可为学生提供两个选项,但是要确保两个选项对应的历史课程有较大差别,体现在教学手段、教学特点等方面,按照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安排教学班,组织教学。二是风格指标。这里的风格主要是学生的认知风格,包括个体感知、思维、记忆、问题解决、决策等。班级编排过程中学生认知风格与教师认知风格之间是否匹配,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成绩。具体说来,不管学生选择哪个历史课程,教师都有必要对学生的认知风格特点做调研和测评,然后结合学生认知风格特点进行安排。三是异质性和同质性指标。同质性指尽可能让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在历史学习水平、程度上是相似的,这里的“层”与“层”之间没有太大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课程中。异质性主要指班级学生间的差异。

另一方面,教师应关注班级编排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一是适当发挥课程计划和历史教师的指导作用。虽说走班制提倡赋予学生选择权利并体现学生自主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课程教学不需要设计、不需要制定计划,也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退居二线”。课程计划和教师指导依然十分重要,需要得到重视。二是尊重学生的选课自由。教师不要对每一种历史课程的选择人数做规定,赋予学生选择权利,不干预、不阻挠学生做选择。三是结合学生课程选择情况作出相应安排,提升历史教学针对性。四是注重不同班级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避免不同课程带来的教育失衡。

(二)做好新高考背景下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工作

1.做好初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衔接

历史教材作为开展走班制教学的重要依据,自然在初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4]。我们要在新高考视域下重点衔接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就研究来看,初高中历史教材在栏目、内容、难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中学历史教师需要结合这些差异有针对性地衔接历史知识,更要在教材内容烂熟于心的基础上合理补充和回顾,才可以让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衔接得巧妙、自然。教师可以在初中走班制历史教学中适当增添一些教材未涉及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可酌情从高中历史教材中节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历史走班制教学中,则要适当回顾初中所学的历史知识,将知识串联起来学习,最终实现系统化学习。例如,在初中“秦统一中国”一课的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补充高中“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中的相关内容,而高中历史教师则可以在“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教学中,让学生回顾初中“秦统一中国”中的相关内容,促成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衔接。

2.做好初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的衔接

高中历史教师要及时认识到初高中学生历史学习方法的差异,并有意识地衔接学习方法。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将学生初中阶段学习历史的方法搬出来,做到针对性地筛选,将更适用于高中阶段历史学习的方法留下,让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有一个适应过程。高中历史教师要结合高中历史学科的探究性和系统性特点,补充其他学习方法,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并改变守旧学习思维,让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转变,并清楚认识到历史的感性特质,在初中的历史认知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由此展开更理性的思考,掌握历史规律并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3.做好初高中学生思维能力的衔接

初中生往往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高中历史教师要在这一基础上继续提升学生现有的能力[5],还要着重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分析能力,重视对高中生的文化熏陶,让学生可以将历史知识掌握牢固并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对历史问题看得更透彻,增强逻辑性思维、推理性思维等。

(三)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保障机制

一方面,建立初高中一体化教学研究平台。这样的平台可为初高中历史教师交流提供支持,避免初高中历史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情况、学生学习状况等不了解,以有利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同时,这个平台可以成为初高中历史教师探讨走班制实施方法的重要途径,从而强化初高中历史教师的各方面交流、探讨,也可以在相互协助中让历史教学衔接更完美、更理想化。

建立初高中一体化教研平台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开展初高中联合的教研活动,可以区域为单位,在教研员组织下,定期召开初高中联合教研活动,通过各方支持,让教研活动常态化。初高中历史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教研内容可以围绕走班制教学、历史教学衔接、新高考政策、初高中历史教学差异等主题,为新高考走班制背景下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工作落实提供保障。二是组织初高中协同研修培训,除了组织学校层面的教研活动,还要推进初高中教研一体化,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发挥积极作用。各级各类学科研修培训数不胜数,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和教研交流平台,虽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初高中协同研究培训依旧较少,各校可酌情进行补充,从而共同开创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新局面。

另一方面,要创建初高中一体化学习平台。初高中历史教师要重点建立学习资源库,通过智能化设备的支持,补充初高中历史学习内容,初高中历史教师也要定期在平台分享学习资料、上传学生学习成果,各校要结合实际需求建立学习资源数据库,让初中生有机会提前了解高中历史内容,也让高中生进一步回顾初中历史内容,做到查漏补缺,确保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得更完善、更有效。另外,历史教师要积极探索初高中学伴共同体,竭尽所能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可支持学生在自主自愿条件下的跨学科寻找和组建学伴,形成学习共同体,也可将初中生和高中生组建为学伴,实现共同探讨、交流,让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更灵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高考走班制背景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成为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初高中历史教师都为此付出较多的努力。尤其是高中历史教师,要结合学生需要、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目标,针对性地做好走班设计、教学衔接方面的安排,实现全方位衔接,并增强高中生历史学习能力,避免因为初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学习、教材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学生历史学习低效。

猜你喜欢
初高中高中历史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