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焱兰 晏婷婷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基于活动性疼痛评估(FAS)的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F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功能活动时疼痛评分、疼痛管理满意度、术后24h内功能活动频次、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24h 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镇痛管理满意度得分、术后24h功能活动频次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都升高,但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FAS的疼痛管理方案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提升术后疼痛管理质量,同时对促进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也有效果。
【关键词】 活动性疼痛评估;疼痛管理;全髋关节置换术;NRS评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23--04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手术形式,临床实践也已证实其对于重塑患者髋关节功能具有积极价值。成功的手术只是患者治疗的基石,要实现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还需系统的康复锻炼。但多数接受手术的患者由于术后疼痛,在术后康复锻炼方面依从性较差,造成患者术后并发症高发和髋关节恢复延迟[1]。因此,患者术后做好镇痛管理十分重要。而要保证术后疼痛管理效果,则需要做好术后疼痛评估。目前,国外相关护理指南中已经明确提出了术后疼痛评估不应局限于开展静息性评估,同时也要提高对活动性疼痛评估(FAS)的关注度[2]。FAS即患者在执行相关功能活动时发生的疼痛。我國临床护理中FAS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操作规程和指南。本文根据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锻炼需求性高的特点,在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将FAS[3]引入疼痛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具备清晰意识和正常认知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患者;②均为股骨颈骨折收治入院并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③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止痛。排除标准:①智力障碍者及表达能力障碍者;②合并精神系统、心理系统疾病者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③合并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肺疾病者;④术前长期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者;⑤配合度较差及中途退出研究者。按照组间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58~82岁,平均73.28±5.04岁;平均BMI为20.28±2.18;手术部位左侧24例,右侧26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60~84岁,平均73.44±5.42岁;平均BMI为20.33±2.24;手术部位左侧22例,右侧2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疼痛护理,具体内容为:
(1)术前疼痛知识健康宣教。术前责任护理人员采用床床旁一对一宣讲的方式对患者普及手术疼痛相关知识以及镇痛泵、镇痛药物使用方法、预期效果及不良反应等,帮助患者转变以往关于疼痛的片面观念,指导患者学会正确使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4]自评疼痛。
(2)术后疼痛评估频率设定。患者术后被推回病房后待患者意识恢复后进行首次疼痛评估,术后6h进行第2次评估,期间若患者主诉疼痛的需对患者进行实时评估。以NRS≤4分为术后疼痛管理目标。若患者NRS评分为1~3分的,每日择期进行1次评估;NRS评分为4~6分的每间隔8h进行1次评估;NRS评分为7~10分的需每间隔4h进行1次评估。
(3)疼痛护理。NRS评分为1~3分,患者疼痛轻度耐受,可采用情感支持疗法、音乐疗法以及松弛疗法等方法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达成镇痛的效果;NRS评分高于4分的需指导患者按压镇痛泵,若之后2次评估NRS评分仍高于4分的需谨遵医嘱使用非甾体药物镇痛,若NRS评分高于7分的需遵医嘱为患者提供阿片类药物,用药期间监测患者疼痛反应,按时复评,保证NRS降低至4分以下。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FAS,内容包括:
(1)组建专项疼痛管理小组:由主任护师1名担任小组长,联合副主任医师1名、主管护师2名、主治医师2名、责任护士4名共同组成专项疼痛管理小组。
(2)确定术后疼痛管理目标:将NRS结合FAS作为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和治疗的依据。FAS评分法针对患者术后疼痛对活动功能造成的限制影响具体划分为I~IV四个等级,以NRS≤4分同时FAS≤III级为术后疼痛管理目标。
(3)疼痛管理方案制定与实施:由护理小组成员结合科室患者具体情况并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患者髋外展、滑移屈膝设定为功能活动评分的主要参照指标,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关于滑移屈膝:指导患者保持平躺位,同时保持患侧脚后跟与床面紧贴。在该体位状态下指导患者缓缓屈膝,脚后跟尽量向臀部靠拢,期间保证活动范围不宜超过30°。练习期间进行10s屈膝动作后进行10s放下动作,10次记为1组,每天进行3组训练。髋外展训练:指导患者在平卧位体位状态下保持患肢尽量向外扩展,同样扩展范围不宜超过30°,达到最大限度后缓慢回收。10次为1组,每日进行3组训练。
(4)同质化培训:小组成员在检索和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咨询疼痛专科专家最终确定FAS培训资料,培训内容包括活动性疼痛的内涵、当前研究现状、FAS评分法评分细则与临床实践方法以及FAS健康宣教等。由小组长负责针对科室内所有护理成员进行培训。
(5)术前针对性疼痛宣教:在上述对照组健康宣教内容的基础上增设FAS评分法宣教,同时教育患者掌握髋外展、滑移屈膝训练方法,重点普及术后功能活动锻炼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提升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6)FAS频率及干预策略:由责任护士每日于9时、13时、17时使用NRS联合FAS评分法对患者疼痛状况进行评估。针对FAS为Ⅱ级的患者无需进行特殊干预;针对NRS<7分同时FAS为III级的患者可采用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等非药物干预手段进行镇痛;针对NRS≥7分且FAS大于等于III级的患者,责任人员需及时反馈护理小组,并遵照医嘱及时调整镇痛药物方案。用药后,依据药效发挥的高峰时间针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再次评估;一般口服用药的需在服药1h后复评,静脉给药的需要给药后10min复评,肌肉注射用药的需要注射后30min复评,直至达到疼痛管理目标。
1.3 观察指标
(1)术后24功能活动时疼痛评分:使用NRS评分完成疼痛评分,分数越低疼痛越小。
(2)镇痛满意度: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0~ 10分)测定镇痛满意度,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3)术后24h内功能活动频次:包括滑移屈膝、髋外展次数。
(4)首次下床活动时间。
(5)髋关节功能评分: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5]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涉及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以及畸形4个维度,满分计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髋关节功能越好。
1.4 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24h NRS评分及镇痛满意度比较
开展FAS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24h 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镇痛管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24h功能活动频次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
开展FAS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24h功能活动频次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髋关节功能评价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都升高,但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FAS有助于提升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质量
目前临床上关于患者疼痛评估的方法最为普遍的即NRS评分法,但有研究证实该评估方法存在着明显的患者行为与主观自评疼痛程度不相符的问题,而且在疼痛评估精准性方面存在较大不足,所以在护理实践中还需要结合其他一些信效度较高的评估手段来全面的评估患者疼痛[6-7]。FAS评估法被证实为一套客观、有效的疼痛评估手段,患者功能活动受到的疼痛影响程度是FAS评分分级的主要依据,该评估方法成功改变了既往以患者为主体的惯性思维,同时也有效地消除了隐瞒、渲染等相关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因而也能够更为真实全面的反映术后疼痛效果,进而使得患者术后疼痛性评估得到医护人员广泛关注[8]。此外,NRS和FAS的联合使用,也能够更为精准地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从而及时地调整镇痛管理方案,缓解患者在活动时的疼痛情况,进而更好地保证疼痛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9]。本研究结果顯示,观察组患者术后24hNRS评分、疼痛管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与既往研究成果保持一致[10]。这说明FAS疼痛护理方案不仅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反应,而且能够更好地保证镇痛效果。
3.2 FAS有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关研究表明[11-12],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受制于术后疼痛的影响,所以如何做好疼痛护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既往关于“疼痛”的研究中,多指静息性疼痛,对活动性疼痛的关注度较少,最终导致传统疼痛管理方案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进而严重阻碍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本次研究,引入NRS联合FAS综合疼痛评估的方法,实现了对患者术后活动性疼痛的有效评估和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24h内功能活动频次、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干预后Harr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与既往研究结果保持一致[13],提示FAS有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FAS通过积极、科学地疼痛干预促使患者术后疼痛得到了有效缓解,患者能够更好地开展术后康复活动锻炼,提升患者依从性和配合度。此外通过对术后功能活动的量化处理,还能够帮助护理人员督促患者进行术后功能康复活动,保证了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锻炼计划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最终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14]。
综上所述,FAS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提升疼痛管理质量,也可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4 参考文献
[1] 周丽.规范化护理管理方案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4):122-123.
[2] 倪婷婷,欧秀华,赖晓玲,等.活动性疼痛评估量表在妇科开腹手术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名医,2022(5):63-65.
[3] 沈洁,张偌翠,芮琳,等.活动性疼痛评估在膀胱癌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学,2021,42(7):763-766.
[4] 匡红,侯惠如.肺癌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对疼痛管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S2):203-205.
[5] 张萍,杨春练.JCI标准下的疼痛管理模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1):247-249.
[6] 马耀玲,潘卫宇,张俊娟.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8):81-83.
[7] 许倩,藏磊,张巧红,等.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对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控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海军医学杂志,2021,42(4):490-493.
[8] 甘惠,杨政伟,伍姿,等.髋部骨折病人疼痛管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构建和应用[J].护理研究,2021,35(13): 2379-2384.
[9] 姜伟伟.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在骨科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3): 103,188.
[10] 熊小敏,王小玲.基于活动性疼痛评估在外伤性骨折病人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9,17(23):2882-2884.
[11] 周月晨,杨益,史凌云,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规范化疼痛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8,33(4):4-7.
[12] 郭真,趙娟,马其霞.活动性疼痛评估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管理的影响[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2,32(2):95-97.
[13] 李晓琴,胡桂花,赵贵凤,等.活动性疼痛评估方法在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20, 17(32):160-163,176.
[14] 方曙静,刘梅,禹茜,等.术后活动性疼痛评估对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0,18(15):1840-1842.
[2023-07-31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