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疼痛管理中非药物疗法的研究进展

2017-04-18 15:36张会梅
医学信息 2017年6期
关键词:疼痛管理研究进展新生儿

张会梅

摘要:非药物疗法是减轻新生儿疼痛的有效方式。大多数的新生儿疼痛常见于侵袭性医疗操作后,这是由于侵袭操作可使新生儿产生程度不同的疼痛反应。临床实践发现通过药物止痛的方法,往往不足以达到缓解新生儿疼痛的需求,故临床推荐开展非药物疗法,并取得良好疗效。本文先对新生儿定义及影响有所认识,然后从应用蔗糖液与葡萄糖液、非营养性吸吮、抚触安慰等非药物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生儿;疼痛管理;非药物;研究进展

缓解新生儿疼痛常见方式可分为药物止痛与非药物止痛。临床应用药物止痛存在安全性问题,对新生儿的精神状态、记忆能力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影响。再加上存在操作方面的困难等原因,临床采用药物进行止痛的效果并不十分乐观。这给非药物缓解疼痛手段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临床对非药物疗法表示十分认可。本文通过对非药物疗法作用于新生儿疼痛的相关措施进行综述,希望有助于对新生儿疼痛的管理。

1新生儿疼痛定义与原因

国际疼痛协会将新生儿疼痛定义为一种主观感觉。新生儿疼痛指的是一种不愉悦的感受与伴有具体或者隐藏组织损伤的情绪体验[1]。可见,疼痛是一种主观性的情绪体验,而新生儿缺乏对疼痛的描述能力。预示,国际疼痛协会将疼痛的定义进行修正,其中增加了这样的描述:对于缺乏交流能力的个体,不能否定其有疼痛体验或者需要适当的缓解疼痛的可能性。虽然新生儿对疼痛无法运用言语进行描述,但通常可通过对新生儿的细微行为与生理表现观察出新生儿的不适反应。新生儿疼痛原因主要来源医疗以及护理的侵袭性操作引起的疼痛。疼痛来源主要是侵袭性操作:原因是足跟采血、静脉穿刺、肌内注射、动脉穿刺或置管、气管插管、气道吸痰、腰椎穿刺等。其他原因是局部感染、损伤组织周围痛觉过敏、皮肤烧伤、术后、过高的环境噪等。

2住院新生儿疼痛性操作现状及疼痛对新生儿带来的影响

2.1住院新生儿疼痛性操作现状及其影响 新生儿由于早产、患病等因素需要长期住院者,有时时间会长达数周乃至数月,而住院护理和治疗时常常需要向患儿提供许多操作,包括静脉穿刺、足跟采血、肌内注射等,这些操作或多或少会使得新生儿感到疼痛。反复的疼痛刺激会导致外周感受器敏感化,造成新生儿出现痛觉过敏反应。有资料报道了对新生儿进行多次静脉穿刺后,新生儿表现出痛觉过敏--无痛刺激表现,无痛刺激表现即未经过刺激操作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疼痛表现,例如常规的体格检查时新生儿集体会判定为疼痛刺激而出现疼痛反應。反复的疼痛行操作甚至会对新生儿的神经细胞发育造成影响,导致新生儿出现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活动紊乱等一系列行为的改变。这些变化将会对新生儿未来的行为、自我调节能力以及社会交流能力带来不良影响。

2.2疼痛对新生儿带来的影响 新生儿阶段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阶段。对于包含疼痛的相关急性应激反应,均可导致新生儿出现以免疫、植物神经、内分泌以及行为变化等适应性反应。当发生适应性反应失代偿或者过度代偿情况时,易致使机体与环境存在动态失衡状况。从而易引起新生儿生理失调,而不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此外,疼痛还可引起一系列的短期与长期不良影响。在长期影响方面,包括疼痛阈值减少、发育缓慢,或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损伤、情感失衡等;在短期影响方面,包括疼痛敏感、免疫力减弱、代谢提升、应激受限、血糖指标异常等。

3非药物疗法应用现状

缓解新生儿疼痛常用方法是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对于新生儿手术通常会选择麻醉药进行止痛。但除手术引起的疼痛反应外,新生儿住院时期所经历疼痛多为操作性疼痛,应用药物止痛无法良好控制。相关文章指出[2],存在87%的止痛药物对新生儿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相比于药物疗法,临床应用非药物疗法具有低风险、易操作等优势。并且干预效果良好,临床认可度高。

4非药物缓解方法

非药物止痛方法包括口服蔗糖液与葡萄糖液、非营养性吸吮、抚触安慰、体位缓解法、襁褓包裹、袋鼠式护理、音乐疗法、等多种非药物方法。

4.1襁褓包裹 襁褓包裹是指采用棉布做成毯子、杯子等包裹新生儿[3]。对于襁褓包裹减轻新生儿疼痛的临床研究较多,由研究人员对利用心率变化幅度作为评定指标胎龄超过31 w的早产儿和胎龄<31 w的早产儿利用襁褓包裹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胎龄<31 w的早产儿来说,通过襁褓包裹无法减轻其疼痛反应。而另有研究人员通过早产儿疼痛评分量表(PIPP)作为评定指标对胎龄超过31 w的早产儿和胎龄<31 w的早产儿利用襁褓包裹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胎龄<31 w的早产儿来说,通过襁褓包裹能够有效的坚强早产儿的疼痛程度。造成实验结果偏差的主要原因为评定指标的差异。后经过Meta分析,临床证实了襁褓包裹能够减轻所有胎龄早产儿、足月儿的操作性疼痛,但是对于足月儿的止痛维持时间要长于早产儿[4]。

4.2抚触安慰 温柔的抚触可以满足新生儿的情感需求,并能够消除新生儿的忧郁、孤独情绪。在对新生儿开展静脉穿刺操作后,通过将其搂入怀中,并适当对新生儿的背部进行抚摸,轻轻摇摆3 min,可有效缓解新生儿疼痛感[5]。相比于未接受抚触安慰的新生儿,接受抚触安慰的新生儿情绪更加平稳、疼痛应激反应更小。临床推荐,对轻度疼痛的新生儿采取抚触安慰,而对于中重度疼痛的新生儿,采取抚触安慰的同时配合喂奶过程,从而有利于减轻新生儿疼痛反应。

4.3非营养性吸吮 非营养性吸吮(NNS)的定义指的是给新生儿的口中放置无孔的安抚奶嘴,而未参与母乳与配方乳摄入的过程。实际的非营养性吸吮并无母乳或者配方乳的吸入。非营养性吸吮不仅能够有效训练新生儿的吸吮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起到镇痛作用。吸吮是通过刺激口腔触觉感受器而使疼痛阈值提升,从而直接或者间接的促使损伤性传导的5-羟色胺释放,进而发挥镇痛作用[6]。当新生儿的吸吮频率达到30次/min时,非营养性吸吮便可起到较好止痛效果。此外,吸吮动作也可发挥安抚作用,从而促进新生儿维持较好的情绪状况。关于非营养性吸吮减轻疼痛的机制,有关研究人员报道称,通过非营养性吸吮能够减少早产儿的激惹状态,通过减少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波动幅度,来降低早产儿的日平均变异率。

4.4体位缓解法 当新生儿侧卧、仰卧或俯卧时,通过使其四肢中线屈曲位,而达到一种放松状态的舒适体位,对缓解新生儿疼痛具有显著的效果。舒适体位作为一种有效的缓解疼痛干预措施,在新生儿开展足跟采血时,可以降低新生儿脉搏的变化幅度。从而有效缩短婴儿的啼哭时间,但是对血氧饱和度无影响[7]。有学者针对新生儿俯卧位与仰卧位足底采血,所致疼痛反应开展随机对照研究[8]。通过研究发现,取仰卧位的新生儿组在哭吵以及行为变化等方面的表现,比取俯卧位的新生儿组更为显著。取仰卧位的新生儿组的呼吸、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幅度,也比取俯卧位的新生儿组更显著[9]。可见,体位对缓解新生儿疼痛可造成一定的影响。

4.5袋鼠式护理 袋鼠式护理也叫作“Skin-to-skin care”,这种创新的护理照顾方式是1983年由雷、马丁尼医师(哥伦比亚)首次提出的[10]。是指通过新生儿家长以类似袋鼠、无尾熊等有袋动物照顾幼儿的方式,将新生儿以直立的方式贴在家长胸口,从而为新生儿提供安全感和温暖。临床有较多研究证实了袋鼠式护理能够有效的减轻新生儿疼痛,但是有关于袋鼠式护理的具体止痛机制临床尚未明确,部分研究人员热内,通过向新生儿提供袋鼠式护理,能够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活动,进而降低β-內啡肽、唾液皮质醇、血清皮质醇的分泌以发挥止痛作用。

4.6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作为一种心理护理方法,其缓解紧张和疼痛的作用受到了临床的公认。对于新生儿,在制痛性操作前5 min向其提供旋律轻松、优美的音乐能够有效的降低新生儿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同时增强新生儿的副交感神经活动,影响机体内啡肽等物质的释放,最终起到镇静、催眠、缓解疼痛的作用。

4.7蔗糖液与葡萄糖液 对于开展包皮环切术的新生儿,在术前2 min,通过给予新生儿20%蔗糖水口服2 ml,通常能够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11]。其止痛机理是通过甜味觉,而激活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释放,从而产生镇痛疗效。葡萄糖液属于甜味物质,其亦具有镇痛效果。在对新生儿行静脉注射前,可通过口服30%的葡萄糖液1 ml,可显著缓解新生儿的自觉疼痛感[12]。同时还可缩短新生儿的啼哭时间,并能够促进其心率恢复正常水平。这是由于新生儿通过味觉感知葡萄糖液的甜味,进而改变内源性阿片受体调节通路的传导,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作用。

4.8其他 疼痛的非药物缓解方法十分多样,除了前文所述的几种方法外,还可以通过改善新生儿的病房环境(例如通过避免噪音、光线等刺激)、增强医护人员的疼痛护理意识、母乳喂养、母婴亲密接触等方式[13-14]。虽然药物直止痛的效果明显,但是其具有不良反应等不安全因素。而非药物疗法无任何不良反应、操作简单、易行[15]。因此,笔者认为,采用非药物疗法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方式在新生儿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5结论

非药物疗法在新生儿的疼痛管理中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应得到广泛的推广。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单纯开展非药物疗法无法彻底替代药物疗法。例如对于施行手术的新生儿,药物疗法十分必要[10]。而非药物疗法主要应用于新生儿的急性、轻中度疼痛的管理。比较人性化的新生儿疼痛管理措施是采取多种非药物性方式并行应用,并适当配合药物作用,达到综合干预的目的,这在缓解新生儿疼痛方面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张玉红,毛美玲,袁红.疼痛综合管理在新生儿疼痛应激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4):270-271.

[2]潘兰霞,尚方.父母参与新生儿疼痛管理的效果调查[J].护理研究,2014,28(02):198-199.

[3]连佳,王玉玲.新生儿疼痛测量评估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5,30(09):17-19.

[4]戚少丹,陈劼.新生儿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10):1200-1205.

[5]蒋伊莉,王华.新生儿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228-228.

[6]陈子江,陈浪,谢凤兰.非营养性吸吮缓解新生儿疼痛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3):2586-2587.

[7]曾超,蒋奇云,陈朝阳.心率变异性分析在新生儿疼痛检测中的应用[J].物理学报,2014,63(20):383-391.

[8]朱晓云,唐妮,张晶群.新生儿疼痛临床早期干预的100例分析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2):4-6.

[9]程晔,谭桂玲.非药物方法缓解新生儿疼痛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4,22(4):139-141.

[10]汪殷明,徐玉香.口服蔗糖水在新生儿镇痛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5,41(18):2228-2229.

[11]许翠华,张艳红,张玉侠.糖水缓解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系统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2):29-32.

[12]熊秀兰,高翠娥,曾邦兰.重复剂量口服糖水对缓解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5,7(2):5.

[13]杨巧菊,潘兰霞.新生儿疼痛的预防和管理[J].中国医科指南,2016,20(26):287-288.

[14]钟春霞,廖小妹,刘付良珠,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培训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5):74-76.

[15]王小永,魏艳.新生儿疼痛的评价和管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8):502-504.

编辑/李桦

猜你喜欢
疼痛管理研究进展新生儿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优质护理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