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学科综合性主观题教学策略探析

2023-11-27 01:57刘丽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3年13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刘丽

【摘 要】2023年广西中考道德与法治学科试题中综合性主观题的考查比例较大,这一题型对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科素养有较高要求。文章通过对2023年广西中考道德与法治学科相关试题进行研究,并结合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当前教学的不足并提出相关的教学应对。

【关键词】综合性主观题;广西中考;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对

一、引言

2023年广西中考以《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和现行部编版教材为命题依据,并渗透《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修养和人格修养的课程[1-2],内容涉及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2]。2023年广西中考道德与法治学科试题中的主观题侧重综合性考查,主要体现为试题呈现形式的综合、知识的综合以及学科素养与学科能力的综合,符合本学科的课程性质和特点,又契合本学科对学生发展的要求。本研究拟通过分析试题特点和学生答题情况,反观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能为高效备考提供一定的启示。

二、综合性主观题的特点及其答题情况分析

(一)试题呈现综合性考查特点

1.题目呈现灵活、开放、多样的综合性特点

题目的立意、情境、设问、答案四个维度都呈现出灵活、开放、多样的综合性特点。从立意看,题目响应国家要求,紧跟时代步伐,改变仅以考查知识点记背为目标的陈旧方式,采用知识、素养、能力“三位一体”的综合考查方式。从情境的创设看,图文并茂、灵动多样,而不只是单一的时政热点,如主观题16题第(2)问、17题第(2)问是贴近生活的社会民生情境,18题第(2)问涵盖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生态生活多方面的情境,18題第(3)问则是文化生活情境。从设问的方式看,从分析理由、分析意义到评析观点,包含了原因类、评析类、意义类题目,设问维度多样、层次丰富。从答案的呈现看,答案灵活、开放,既有知识点的呈现,也有能力的体现。

2.知识考查综合性强

试题对知识考查的综合性较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既有对不同模块知识之间融合性的考查,如16题第(2)问、18题第(2)问,也有对同一模块不同知识的考查,如17题第(2)问;二是不仅考查课内知识,也考查课外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掌握、具备的生活常识、实践类知识等);三是注重知识层次综合的考查,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以及创造六个不同层次的知识领域都考查了。

3.综合考查学科素养与学科能力

试题涵盖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大学科核心素养(见表1)。同时,试题也不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机械性识记、简单理解等低阶思维能力,更是侧重结合具体情境多维度地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与探讨问题这四个方面的学科关键能力,注重对学生高阶思维的考查。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6题第(2)问是一道非常灵活、开放的实践性题目,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三个任务中选择一个,并列出选择该任务的两个理由。要完成这一任务要求,学生首先要对材料中的三个任务清单进行解读,获取关键信息,然后关联所学知识,再阐述理由。从中考阅卷中发现,不少学生在解答此题时状况频出,如审题不清导致选取了多个任务作答,或者答题时阐述的理由只有一个;材料信息解读出错,迁移知识的能力弱,将任务二的情境关联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任务三中的情境关联到“乡村振兴”,导致作答时知识运用错误;逻辑思维错乱,题目要求用“为什么”的逻辑作答,但有些学生用“怎么做”的逻辑答题。

17题第(2)问是一道评析题,要求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别对KTV工作人员和林阿姨的言行进行评析。要完成这一任务要求,学生首先要对材料中两位人物的言行进行信息处理,即先弄清楚他们分别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其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然后关联、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进行评析。但是在解答本题时,学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有些学生知识引用不准确,或没有审清题目的知识点限定——法律知识,或运用与本题没有强关联的法律知识;有些学生欠缺作答评析类题目的整体逻辑思维,或没有对两位人物的言行进行正确与否的评价,或答案呈现出来的不是“为什么”的逻辑而是“怎么做”的逻辑;有些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较弱,将课本知识迁移到真实生活情境中时,无法辨别出“禁止未成年人进入KTV”是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18题第(2)问是平时学生训练较多的一道综合性主观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摘要中相关做法的意义。看似简单的题目,学生在解答时同样出现不少问题:一是没有精准获取三则摘要中的关键信息,作答时无重点、无主次,只是堆砌知识点;二是答题逻辑混乱,题目要求分析摘要中做法的意义,但作答时却用“怎么做”的逻辑回答意义类的题目。

综上所述,学生在解答综合性主观题的不足,归纳起来就是学科关键能力偏弱,主要表现为:(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弱,即无法准确获取设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导致答题方向出现偏差,或没有重点;(2)逻辑思维能力弱,即答题逻辑混乱不清晰,不清楚设问所创设的任务到底应该用怎样的逻辑去完成;(3)知识体系没有构建,即知识点运用不精准、容易缺漏;(4)知识迁移能力弱,即对知识点不理解,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识记阶段,无法与真实情境进行有效关联。

三、反思当前综合性主观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思维固化

教师的教学思维决定教学质量和效果,也直接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习得以及能力发展。科学的教学思维使教师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进程,助力适切教学行为和决策的产生[3]。从学生答题出现的问题可以看出,有些教师的教学思维固化,没有针对课标的要求以及广西中考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行为、改进教学策略,主要体现为教学目标单一,仅停留在知识目标层面;教学方式单一,仍停留在“教知识—抓背书—多练题”的“三板斧”方式。这些无法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学科能力,会导致学生答题时只是机械性地复刻知识阐述的动作,而没有更多的思维行为,不懂如何运用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二)学业评估单一

大部分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估停留在单一的知识评价上,只关注学生能否熟练背诵课本知识、能否做对题目、能考多少分。这样的评价不利于学生学科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培养。学生的素养评价体系由学科知识评价、学科语言评价、学科思维评价三个维度构成[4-5]。这三个评价维度是不可割裂、密切关联、层层递进的。如16题第(2)问对学生进行了上述三个维度的全面考查与评价,既要求学生运用学科思维分析不同的任务,又要求学生在分析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最后运用学科语言阐述理由。如果教师没有形成多维度、全方位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意识,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就难免会忽略对学生学科知识、学科语言、学科思维的培养,学生的学业水平就难以得到提升,自身的全面发展也难以实现。

(三)生活化程度低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要想让课程内容从教材走进课堂再通过课堂走进学生内心最终被学生认可,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程度,也就是要借助生活中生动、典型的新闻事件、案例、情境等,搭建起知识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让知识不再枯燥、冷冰冰,而是有趣、有温度、实用。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割裂了教育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脱离生活情境,生活化程度较低。这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与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不利于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四)缺乏深度教学

学生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需通过深度学习才能达成,而深度学习的实现需要借助教师的深度教学。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还是停留在以讲解知识、习题训练为主的浅层教学,没有探索和开展深度教学,忽视对学生思维与能力的激发。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欠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知识传授不够全面,缺乏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和挖掘。教学中过分关注课本重难点以及考试的高频考点,忽略了对课本其他知识的讲授;只停留在知识的现阶段,忽略了对上位知识、下位知识以及知识背后的价值和意义的挖掘;只停留在单个、孤立的知识点的讲授,忽略知识之间的联系,缺乏对知识之间横向、纵向的联系挖掘,没有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

四、提高综合性主观题教学效率路径探析

(一)更新课程理念,创新教学方式

1.灵活采取多样教学方法

课堂上,教师可以灵活采取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探究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授九年级下册第六课第二框“多彩的职业”时,教师可以采取体验式教学法,在课前布置“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利用节假日或周末前往自己心仪的职业岗位进行体验,然后在课堂上分享此次职业体验的感受,并填写职业生涯规划表(见表2)。

2.尝试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通过开展研学、社会调查、街头采访等方式,学生能从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提升素养,让学科知识从密闭的教室走向社会。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二框“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劳动实践;在讲授九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时,师生共同设计采访稿,一起利用周末到街头闹市随机采访不同年龄层的路人,让他们谈谈改革开放给国家、家乡带来的变化等。

3.开展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全景式”教学,教师需要改变以往按课、按框题、按目进行的教学,深度整合教材内容,使之成为一个系统、综合、具备完整结构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讲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时,教师可以采用大单元教学方法,对单元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如图1),使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突显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本单元知识。

4.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程度

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开展教学,教学中借助生活化的新闻事件、案例、情境等,强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有效运用。例如,在讲授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时,教师可以将热门电影《长安三万里》作為情境素材,让学生观看教师精选的电影片段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升华情感,增强文化自信。

(二)“夯基+提能”双管齐下

在课堂教学中,将知识讲通透确保学生理解是首位。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达成都离不开学科知识,不存在架空于学科知识之上的能力与素养。因此,课堂教学应该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综合能力,做到“夯基+提能”双管齐下。

在讲授知识时,教师应对知识的“点”“线”“框架/体系”进行纵横连接,全面、细致地梳理、整合知识,让学生在综合把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逻辑思维。以八年级下册先导课为例,教师应先引导学生构建本册知识的整体认知,即呈现本册书的知识框架以及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如图2),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整册书的知识脉络以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再开展新课讲授,以此实现知识“框架/体系—线—点”的连接。

针对中考主观题综合性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创设适切性的情境,借鉴中考题型的考查特点和设问形式进行课堂设问,引导学生精准分析情境,完成设问要求,让学生既能掌握课堂知识,又能锻炼学科能力,同时还能对中考题型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类比、归纳等方法,对相似情境、相似知识、相似试题等进行类比,在比较分析中既能帮助学生学会区分、辨析相似知识,又能够提升辨析能力、归纳分析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

(三)解题实现“套路—逻辑”的转变

中考主观题一般是由情境素材、学科任务(设问)、学科知识三个要素构成,解题的一般步骤是“审设问—读材料—整理思路—组织答案”。在面对题目变化时,不少学生经常会无从下笔或答题逻辑混乱,这是因为他们心中“只懂步骤和套路但无逻辑”。这源于教师一直不断灌输的各种不同题型的解题套路,导致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即只知道答题套路却不懂解题逻辑。要提高学生主观题解题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实现由“套路”到“逻辑”的转变,少教套路、多关注学生解题思维的过程,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解题逻辑。一般来说,解题逻辑指向设问逻辑、情境逻辑以及答案组织逻辑三个方面。

设问逻辑即设问中的逻辑关系。学生需要通过精准分析设问,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把握设问的角度(“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找准主体指向,拆解设问层次(设问中包含的是单个还是多个任务要求)。

情境逻辑即情境材料中的逻辑。学生需要解读情境,获取关键信息,连接课本知识,从而确定答案要运用到的知识点。

答案组织逻辑即考生需要根据设问逻辑和情境逻辑,确定答题框架,并用规范的学科语言和清晰正确的逻辑关系流畅地表述答案。

以17题第(2)问“结合小清分享的案例,运用法律知识分别对KTV工作人员和林阿姨的言行进行评析”为例,解题逻辑应该分为三步。

第一步,审清设问逻辑。通过审清设问,明确设问的知识范围——法律知识,设问的角度——“是什么”“为什么”,主体指向——KTV工作人员和林阿姨,设问的层次——先评价人物的言行再阐述原因。

第二步,获取和解读情境逻辑。“工作人员以‘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能进入为由婉拒→履行社会保护→保护未成年人成长→行为正确”;“林阿姨带14岁的女儿到KTV唱歌,认为KTV拒绝未成年人进入的行为不合理→法治观念淡薄→没有履行家庭保护→行为错误”。

第三步,厘清答案组织逻辑。确定答题框架,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清晰正确的逻辑关系组织答案。如KTV工作人员的言行是正确的,因为他能自觉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积极履行社会保护,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②林阿姨的言行是错误的,因为她法治观念淡薄、法律知识欠缺,没有依法履行家庭保护。

解题逻辑是学科思维的凝练,更是学科能力的高度体现。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教学活动中慢慢渗透、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对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反复、长期的训练中内化于心。

(四)通过学法指导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效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教学相长能形成一种合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

1.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将所学知识构建出简明、系统的联系,进而形成体系。例如,可以先将某个知识体系中的某些主干知识挖空,让学生填空构建“半成品”知识体系(如图3)。在学生逐步理解、掌握知识体系构建的逻辑和方法之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等方式,自主形成知识线索、构建知识体系。

2.指导学生分类归整知识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定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归整的习惯,也要传授分类归整知识的方法与逻辑。一是按层级进行分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先根据知识模块分类,比如生命与健康、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社会、生态等,然后对同一模块的知识继续进行二级分类,如按设问的角度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归类,或按内容板块分类,如可以将生命与健康模块的知识再分为生命安全与心理健康两个板块,将法律模块的知识再细分为法律常识(法律概念、违法行为)、宪法、权利义务等。二是根据学习需求进行分类。将易混易错的知识按不同知识模块进行分类归整,将错题按不同知识模块进行分类归整,对相似知识进行分类归整等。

3.教会学生高效背书方法

长期以来,背书一直是学生在本学科学习中遇到的一大难题,教师要教会学生高效的背书技巧。掌握高效的背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宏观—微观”的逻辑来背书,将学科知识比作一棵“知识树”(如图4),引导学生先从宏观角度记背“树干树枝”,即记背单元标题、课题、框题等,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知识脉络,然后从微观角度记背单个知识点,采用“记词(记背该知识点中的关键词)→串词(将关键词串起来,并根据实际进行适当的扩写)”的方法,减轻背诵记忆负担,提高背书效率。

4.帮助学生构建主观题解题逻辑

解题步骤与解题逻辑是有关联的。结合初中生的思维水平与认知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构建主观题解题逻辑时可以尝试将两者有机整合,建立一个主观题解题逻辑的具体操作模型(如图5),将其分解为容易理解、操作清晰的步骤来进行。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解题模型一步步操作,并在平时教学中加以反复训练,让学生逐步形成解题逻辑并内化为一种习惯。

总而言之,综合性主观题考查指向能力与素养,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尝试,多维度、全方位、系统性、多手段地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科能力,提升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杨莹莹. 教师教学思维的本质、立场与超越[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21(1):55-62.

[4]陈友芳. 知识—语言—思维:学科素养导向下的思想政治学科测评体系新转向[J]. 中国考试,2018(7):53-59.

(责任编辑:周彩珍)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
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六步五环”高效教学模式初探
遵循身心特点 助推幼小衔接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理念及其实施探讨
浅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栏目设计的选择和使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