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潇
摘要:目的 探究阶梯式肺康复护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AR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SAR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0例。甲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乙组实施阶梯式肺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氧合指数、肺功能、生活质量(GQOL-74)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1、2周后,乙组氧合指数高于甲组(P<0.05)。干预2周后,乙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高于甲组(P<0.05)。干预后,乙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甲组(P<0.05)。乙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甲组(P<0.05)。结论 阶梯式肺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指数及肺功能,促进其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阶梯式肺康复护理;预后;肺功能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ARS)属于危重病症,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1~2]。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涉及肺部内外多种因素,且具有繁杂的致死病因。由于病因不同,该病的发生机制也存在差异,但大多表现为较高致死率和较差预后[3~4]。如何改善SARS患者呼吸健康成为当前公共卫生面临的重点问题[5]。本研究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SARS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阶梯式肺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SAR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0例。甲组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64.22±10.25)岁;女14例,男16例。乙组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4.58±10.21)岁;女12例,男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SARS诊断标准,均经影像学、动脉血气等确诊;资料完整;急性生理学评分≥14分;可全程参与。排除要求:中途退出;伴有恶性肿瘤;沟通障碍;精神疾病;资料不全。
1.2 方法
1.2.1 甲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1)药物护理:将药物的机制、作用、目的以及副作用介绍给患者和家属,告知其原发病治疗的意义和目的,以提升治疗依从性。
(2)心理疏导:对患者心理予以评估,对其存在的不良心理及时疏导,采取音乐疗法、转移注意力、介绍成功案例等方式放松患者心理,使之获得较强的信心。
(3)环境护理:室内保持适宜湿度和温度条件,保持环境安静整洁,尽量减少设备噪音,以期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4)健康教育:采取图片展示以及播放视频等途径全面且客观的介绍疾病知识,对患者的疑问耐心解答,使之正确认识疾病,提升配合度。
(5)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将生活中的饮食以及其他注意事项做详细讲解,将居家护理要点告知患者,使之熟练掌握。
1.2.2 乙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阶梯式肺康复护理
(1)第一阶段护理:此时测定氧合指数<100 mmHg,给予患者及时排痰,必要时对其实施吸痰处理和吸氧支持。由于呼吸困難和肺部病变,SARS患者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痰液,堵塞气道,影响氧气吸入。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痰液情况,必要时进行吸痰处理,确保其气道通畅。给予适宜浓度的氧气吸入,提高患者氧合水平,减轻低氧血症。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氧合指数监测情况调整氧气流量和浓度,确保其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在通气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将通气时间延长2~6 h,减轻呼吸肌肉疲劳,提高通气效果。每天进行3~4次的肌肉按摩,按摩时长为20~40 min,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0.5 h/次,1次/d。
(2)第二阶段护理:此时测定显示氧合指数为100~200 mmHg,该阶段患者仍需呼吸机辅助通气,也可逐渐引导其参与康复运动锻炼,促进呼吸系统的逐渐康复。呼吸机可以提供稳定的通气支持,确保患者氧合指数维持在正常水平。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呼吸机参数,根据患者状况进行调整,确保通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定时进行气道护理,包括吸痰和清洁气道,防止气道阻塞。鼓励患者积极锻炼,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和呼吸功能的改善,训练内容主要包括握力器和四肢抬高,握力器锻炼可以增强手部和上肢的肌肉力量,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协调呼吸动作,四肢抬高练习可以帮助提高胸部的活动范围,有助于扩张肺部,20 min/次,2~4次/d。
(3)第三阶段护理:此时测定显示氧合指数>200 mmHg,呼吸机选择压力支持模式,注意采取间断停机的方式辅助通气。间歇期鼓励患者在床边进行简单的步行锻炼,帮助其改善肺部功能和提高体力,并根据患者的肺部功能状态合理调整锻炼的时间和频率。后期则指导患者进行针对性、较高强度的训练,患者可以选择吹气球、深呼吸和其他呼吸锻炼,以进一步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和能力,从而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确保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氧合指数:于干预前、干预后1 d、干预后1周、干预后2周进行测定,取平均值。
(2)比较两组肺功能:干预前、干预后2周时采用肺功能仪进行测定,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
(3)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干预2周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量表进行评估[6],包括社会、心理、躯体、物质等维度,每个维度采用百分制计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4)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自拟问卷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包括不满意、一般满意、十分满意,总满意=一般满意+十分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氧合指数比较
干预前、干预1 d,两组氧合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1、2周后,乙组氧合指数高于甲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肺部功能比较
干预2周后,乙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高于甲组(P<0.05)。见表2。
2.3 两组GQOL-74评分比较
干预后,乙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甲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
乙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甲组(P<0.05)。见表4。
3讨论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高死亡率、病情危重、发病紧急等临床特征,且以大量输血、休克、高危手术、严重全身感染、吸入有毒物质、肺挫伤、肺炎等为主要病因[7~8]。该病症状表现为口唇发绀、呼吸急促等,还可伴发意识障碍,死亡风险极高[9]。临床除了给予患者积极对症救治外,还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阶梯式肺康复护理可在辅助呼吸机呼吸情况下,最大程度地调动患者的自主呼吸功能,加速其呼吸功能恢复[10]。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2周后,乙组氧合指数高于甲组(P<0.05)。干预2周后,乙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高于甲组(P<0.05)。干预后,乙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甲组(P<0.05)。乙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甲组(P<0.05)。说明阶梯式肺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状况,极大地增加氧合指数,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预后转归。阶梯式肺康复护理按照患者氧合指数水平实施相应的护理,转变呼吸方式,增强肺部功能,进一步促使患者完全恢复自主呼吸。另外,阶梯式肺康复护理对患者健康状况展开综合评估,适当调整干预强度,循序渐进,从而发挥增加氧合指数,改善呼吸功能[11~12]。
综上所述,阶梯式肺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指数及肺功能,促进其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邵丽丽,陈建蓉,施金梅,等.阶梯式肺康复护理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中的作用[J].饮食保健,2021,12(33):130-131.
[2] 刘功年.重症监护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分阶段肺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12):98-100.
[3] 罗琴,黄林利,秦诗涵,等.阶梯式肺康复护理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A4):111.
[4] 龚晓露.阶梯式肺康复护理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8):3448-3449.
[5] 张姗.阶梯式肺康复护理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J].母婴世界,2020,12(30):247.
[6] 邹姣,雷娇娥.阶梯式肺康复锻炼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自我保健,2022,26(22):241-243.
[7] 王娟.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俯卧位通气患者的深度镇痛镇静护理干预及其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08(15):158-159.
[8] 李秀玲.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早期肺康复锻炼护理对氧合指数的影响[J].婚育与健康,2022,28(11):98-100.
[9] 徐甜,涂艳.阶梯性肺康复护理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效果的研究[J].健康女性,2022,15(45):190-191.
[10] 曹芳芳,宫婷,刘琴,等.对在ICU接受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分阶段肺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6):231-233.
[11] 蔡曉微.阶梯式肺康复护理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中的作用[J].实用医技杂志,2021,28(6):842-843.
[12] 梁俊莹,许文娟.早期肺康复护理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指数的影响[J].健康女性,2022(45):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