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国伟 李云捷
所谓饮食观,意指人们对饮食相關内容和事物所持的观念和态度。中国传统饮食观纷繁复杂,有鲜明的中华特色。从周朝传承而来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中记载了大量关于官方和民间的饮食制度和习俗;《黄帝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中医养生理论,奠定了食疗、中医养生的基础理论;明清时期逐步形成了成熟的饮食系统理论,涉及养生药膳、四季食方、膳食烹饪、煮酒饮茶等方面,为现代中国餐饮奠定了基础。中国传统饮食观在形成的过程中,通过实践验证不断丰富、发展、完善,是影响并帮助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传承千年的重要文化支撑。
一、食之礼
食之礼,即饮食活动过程中的礼仪制度或规章制度,它体现了饮食活动的社会价值和功能,奠定了中国传统饮食观的理论基础,是中国传统饮食观的发展源泉。古代的“食之礼”,笔者认为可以分为祭祀礼仪和餐桌礼仪,其中餐桌礼仪多是从祭祀礼仪中逐渐演化而来。
奠定中华礼仪之邦地位的当属周朝,两周时期对饮食的认知达到治国的高度。《礼记·王制》:“八政: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尚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祭,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两书均认为国家八种政务之首与“食”有关,这也是“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由来。
《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蟠黍裨豚,污尊而杯饮,赘俘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意思是在上古时候,人们用石头隔火来烤熟谷物和小猪,在地上掏个洞当作盛酒器、用手捧着喝,用土抟成鼓槌、筑起土堆充作鼓,以此向鬼神表达敬意。这段话展现出统治阶级在祭祀过程中,通过向祖先、逝者供奉最好的食物以表达敬意,体现了上古之人强烈的规矩意识,也说明礼仪最初是从饮食开始的。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后世的很多人不解,孔子作为普通老百姓,生活并不富足,为何对饮食如此讲究。其实孔子这段话指的是祭祀的时候,“给祖先供奉的食物应该做到粮食要尽量加工精细,肉要切的均匀一致。……烹调不当,不吃(供奉)。不到时候,不吃(供奉)。切割的不好,不吃(供奉)”。
不仅祭祀时讲究供奉礼仪,餐桌上也讲究进餐礼仪。《礼记·曲礼》:“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疏酱处内,葱片处右,酒浆处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展示了餐桌上各种佳肴的摆放位置。“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这段话与《弟子规》中所云“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一样,都对餐桌礼仪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春秋时期,对于祭祀及日常起居中的“食”礼有了更详细的规定。如《论语·乡党》:“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这些耳熟能详的餐桌基本礼仪,直至今日对我们的影响依然存在。
二、食之器
中国传统饮食观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藏礼于器”,商周时代“寓礼于食”“食以体政”和“味政合一”的特点日渐成熟,其借助的表现形式就是“礼器”。考古研究发现,中国出土的用于烹饪或盛放食物的容器有鼎、鬲、甗、簋、豆、盘、匕等;专门用于盛酒的酒具按照温酒、热酒、饮酒的功能分为尊、壶、爵、角、觥、彝、卣、纍、瓿、杯、卮、缶、豆、斝、盉;用于盛茶的茶具按照煮茶、饮茶等功能分为壶、盅、盏等。
《韩非子·十过》中由余对穆公说:“臣闻昔者尧有天下,饭于土簋,饮于土铏……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子,削锯修其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书其内,缦帛为茵,将席颇缘,触酌有采,而樽俎有饰……夏后氏没,殷人受之,作为大路,而建旒九,食器雕琢,觞酌刻镂,白壁垩墀,茵席雕文。”文中所记载的礼器众多,尧使用土簋(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土铏(古代盛羹的鼎),舜使用漆器作为食器,到了大禹时期,使用的祭器、食器不仅墨染,还精雕细琢,精美无比。可见在尧舜禹的时代,已经有了“藏礼于器”的雏形。
此外,《周礼》记载:“掌客,掌四方宾客之牢礼、饩献、饮食之等数,与其政治。王合诸侯而飨礼,则具十有二牢,庶具百物备,诸侯长十有再献……”由此可见,周朝不论是王侯士族还是平民百姓,不论是祭祀还是日常饮食及接见外宾,都严格规定了食器或者食物种类的数量,“藏礼于器”日臻成熟。
筷子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饮食文化最突出的贡献。现今发现最早的“箸”字出现在《诅楚文》中,距今已有2300多年。《韩非子·喻老》记载“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说明在商朝纣王时代已有使用筷子的习惯。
三、食之源
中国的食物原料范围之宽广、数量之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周礼·天官冢宰·宫正/外饔》记载:“凡王之馈,食用六穀,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犊麛,膳膏腥;冬行鲜羽,膳膏膻。”《周礼注疏·卷四》解释,“六穀”是指稌、黍、稷、梁、麦、菰,即现代的稻子、黄米、谷子、高粱、麦子、茭白;“六牲”是指马、牛、羊、豕、犬、鸡;“六清”是指水、浆、醴、?、医、酏,泛指水、各种粮食酿造的酒等饮料。从中可以看出,当时食用的食材或食物已与现代无异,食物种类已经非常丰富。而且当时的人们对食材的加工方法也颇有心得,通过粮食发酵得到了醴、酏等酒类,把打到的猎物风干得到各种肉干,把肉加盐熬煮、腌制得到醯醢等肉酱。《论语·乡党》记载:“不得其酱,不食”,说明这些醯醢是用于蘸料,辅以佐食。
到了北宋,我们可以从被誉为宋诗“开山祖师”的梅尧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诗中,看到当时的富足生活,里边提到了几十种鲜果蔬、果干,如莼羹、菰菜、笋、柑橘、荔枝/干、椰子、枇杷、梅子、橄榄等,真实地再现了当时饮食生活的发达与丰富。不仅果蔬,宋代淡水鱼类的品种也极为丰富,而且中国古代就有了吃生鱼片的习惯,如梅尧臣在《寒食日过荆山》中写道“春鮆横刀脍”,“脍”就是生鱼片的意思。
及至清朝,著名诗人袁枚著《随园食单》,集清代饮食之大成,对近百种食材、300余道佳肴的制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从中不难看出中华饮食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在食材的使用上极尽所能且相当发达。
在饮品方面,中华民族的祖先神农氏早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了茶。康熙字典解释:“世谓古之荼,即今之茶,不知荼有数种,惟(木贾),苦茶之字的茶,即今之茶”,即古时的“荼”就是“茶”的意思。《诗经·国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中国古代就有了绿茶、黄茶、白茶、红茶、黑茶等,唐代时还有代茶饮,如甘露茶、灵芝茶、神曲茶、槐花茶、菊花茶、胖大海茶、荷叶茶、板蓝根茶,以及银花扁豆代茶饮、安神代茶饮、和胃代茶饮等。
可以说,正是有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的勇于探索尝试、积极创新改造和不断积累,才有了中国食物资源的丰富多彩,为世界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食之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中华民族的祖先很早就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并学会用朴素的方法加以识别。《周礼·天官冢宰·宫正/外饔》:“辨腥、臊、膻、香之不可食者。牛夜鸣则庮,羊泠毛而毳膻,犬赤股而躁臊,鸟皫色而沙鸣郁,豕盲而交睫腥,马黑脊而般臂蝼。”古时认为,辨别牛、羊、犬、鸡、猪、马等牲畜不能食用的方法,可以通过动物的一些行为和外在表现来判断。比如,牛如果在晚上叫,羊如果毛长而又打结,狗如果后腿内侧没有毛而又奔跑急躁,鸡的毛色失去光泽而又鸣声嘶哑,马脊是黑色而前胫有杂斑,那么这些肉就可能腥膻不好吃;猪如果远视而且睫毛相交,它的肉中就生有囊虫。这些通过实践观察得到的经验,有些与现代研究结果是吻合的,如猪囊虫病,这说明古代人总结的经验是准确的。
古代的食品安全意识不仅体现在对食材的要求上,也体现在进餐时的卫生、安全意识方面。首先,分餐制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是我国的传统进食方式。《小戴礼记》有云:“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体现了当时宴会时分餐而食的场景。唐宋的诸多名画中也记载了这种场景,如唐代的《韩熙载夜宴图》。另外,公筷也不是现代才有的概念。《西湖余志》载:“高宗在德寿,每进膳,必置匙箸两副。食前多品择其欲食者,以别箸取置一器曰:‘吾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宋高宗赵构不与宫人用同一副碗筷,说明宋朝时已经有公筷的意识和习惯。
在食用器具的选择方面,古人也注意到安全性。众所周知,皇家、达官贵族爱使用银器,主要是因为银能与砒霜所含杂质成分硫化物发生反应,从而鉴别食物是否有毒。此外,《茶经》中写:“茶钤,屈金铁为之,用以炙茶。茶碾,以银或铁为之。黄金性柔,铜及喻石皆能生腥,不入用。”从现代食品安全的角度分析,采用银铁器比用铜器做食器要更安全、毒性小。
五、食之养
在中医养生理念的指导下,中华民族对食物与健康养生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周礼·天官冢宰·亨人/兽医》中记载:“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凡食齐眡春时,羹齐眡夏时,酱齐眡秋时,饮齐眡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梁,雁宜麦,鱼宜蓏。凡君子之食恒放焉。”可见在商周时期,宫廷就有了食医一体的理念,由专门的食医官负责王的饮食。那时食医调和的理念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如四季的饭食、饮料要适应季节性的温热寒凉,而且可以用酸、苦、辛、咸、甜等不同的味道辅佐。《黄帝内经》中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已与现代的食品营养学及膳食宝塔的理念基本一致。《论语·乡党》记载:“肉虽多不使胜食气”,体现的是饮食有节的思想。
此外,古人还会利用食物治疗疾病,这方面的专著颇多,包括《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四时御食制》《食经》《食方》《千金要方》等。《周礼》中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瘠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两之以九窃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中认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这段话集中体现了中医学关于饮食和人体关系的宜与忌、害与利的辩证观。
六、食之美
中华饮食之美体现在食物色彩搭配之美、雕琢刀工之美、食器造型之美及口感香味之美四方面。苏轼的诗《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史君食槐叶冷淘》中写道:“青浮卵盌槐芽饼,红点冰槃藿叶鱼。”陆游在《初冬绝句》中说:“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四记:“作鲈鱼脍,须八九月霜降之时。收鲈鱼三尺以下者,作干脍。浸渍讫,布裹沥水会尽,散置盒内,取香柔花叶相间,细切和脍,拨令调匀。霜后鲈鱼,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齑玉脍,东南之佳味也。紫花碧叶,间以素脍,亦鲜洁可观。”仅从文人笔下所记录的佳肴便可见,古代美食不管是制作过程还是成品,都让人觉得是一种极度享受。
《红楼梦》中对美食的描写则更多。以刘姥姥进贾府吃的一道茄鲞为例,其做法为“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都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爪子一拌就是。”盛放食物的器具多为“金盘”“琥珀杯”“玛瑙碗”“翡翠盘子”“金匙”“银碟”,可以想象其精美、华丽。
李明晨认为,中国传统饮食之美在于尚美、善德与和谐三重境界。所谓尚美,是中国饮食注重“色香味形”的感官之美;所谓善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美德对其外化影响,是饮食文化的内在精神追求,所以才有了食礼的由来;所谓和谐,是指人与食物是“生生”的关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儒家思想。
七、食之智
把饮食烹饪的理论用于指导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等方面,是中华饮食文化智慧的结晶与体现。中华烹饪始祖伊尹被《资治通鉴》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著名贤相”,《道德经》中记载了他的著名治国理念:“治大国,若烹小鲜”,体现了其“道莅天下的治国规律”“不折腾的治国原则”“不扰民的治国目标”和“精心谨慎的治国方略”等四个治国维度。《管子·牧民》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抓住了治国的根本——国富民强,所以经过多年的治理,齐国很快便强盛起来,成为春秋第一霸。这与现代“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等观点是一致的。除此之外,《庄子·山木》中指出:“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更是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水和酒来比喻,告诉人们如何区分真假朋友以及交友的准则。
综上,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包括烹饪方法,还包括礼仪、器具、食物原料、饮食安全、食疗养生、感官享受,乃至对治国及为人处世的建议,有着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虽然有些理论认知有着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的智慧与精华对后世的影响延续至今,很多理论值得我们不断重新认识、学习。
*通信作者:李云捷(1979-),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