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2023-11-27 02:03:06邓其湾
求知导刊 2023年26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化学教学高中化学

摘 要: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基础,高中化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让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更加强烈的自主探究欲望,使其在深度分析、深入研究过程中加深对学科理论、化学原理的理解,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改善化学学习的效果。文章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情境学习视角出发,阐述教师通过营造轻松学习氛围、创设合作探知活动、开展问题情境分析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形成较强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课堂自主认知效率的具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意识;化学教学

作者简介:邓其湾(1977—),男,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第一中学。

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对一些比较抽象、复杂、难以理解的概念原理或公式进行深入思考、积极探究的心理活动。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这种心理活动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相关知识探究活动中,使其在自主性提问和问题分析过程中透彻理解相关化学知识,掌握正确的创新思维运用方法,在提升自主学习信心、增强自主探索欲望的同时,改善化学学习的质量,提高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一)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化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使学生找到正确的问题解决思路,掌握高效的问题解决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其化学学习的质量。当学生拥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时,在认知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就会倾向于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而这样的思考方向能够使学生更加高效地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逻辑内涵和本质原理,能够透过表象认清化学变化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而真正掌握化学知识的应用方法。另外,当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疑惑时,能够更加深入地挖掘化学原理的本质内涵,寻找与之相关的课内外资料,从而有效拓宽化学视野,开阔学习思路,进而形成更加高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化学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使问题得到有效解答。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化学现象进行自主观察,对化学原理和化学概念进行自主分析,对化学公式进行深度思考和细致研究,从而逐渐形成较强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联想能力、探索能力等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学生还能够在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探索精神和良好的创新品质,进而使创新思维能力真正得到锻炼与提高。

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具体措施

(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减轻学生提问压力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可知,当师生关系融洽且学生处于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中时,学生才能拥有较强的学习安全感,才能在认知过程中表现真实的自己,才能大胆地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另外,这种安全感也能使学生获得心理上和思想上的自由,让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较强的批判性、质疑性、独创性思维,从而勇敢地对所学化学知识提出科学的疑问,在问题解答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由此可见,化学教师若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减轻学生课堂提问的压力,就需要积极改善师生关系,利用有趣的教学活动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消除学生的思想障碍,使学生能够大胆提出问题,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在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問题意识[1]。

以“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的教学为例,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思考、自主研究的空间,消除思想障碍,使学生能够勇于对化学知识或化学现象提出质疑性问题或独创性问题。在减轻学生提问压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较强的问题意识,从而改善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例如,在“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分析”的知识讲解中,教师可以先展示一幅谱线图像,引导学生对图像信息提出问题,如:“图像中的各信息要素代表什么?”“如何才能从谱线图像中找出对应的化学元素?”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可以提供元素分析研究过程示意图,让学生自行对示意图内容进行分析,从整体视角出发研究有机化学元素的探索步骤和方法。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和分析时间,鼓励学生对所获得的信息提出质疑,如“是否一定要按照这一流程进行化学元素探究?”“是否一定要用到化学分子式?”“是否有其他找寻有机化合物元素的方法?”等,使学生在提问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质疑精神。教师通过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开展灵活自由的知识探索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化学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拥有大胆提问的勇气,还能借此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质疑思维,提高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和自主提问的意识,使学生在知识研究、问题分析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了解和记忆,进而更好地提升课堂学习的质量。

(二)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增强自主提问意识

在问题意识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合作学习活动的方式将课堂归还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平等自由的认知环境下对化学知识进行自主性探索与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被动学习模式自觉转化为主动求知模式,从而更加主动地提出自己在交流认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并在疑惑解析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2]。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时,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引导教育作用,要让每一组学生都明确自身的认知目标,使其能够在交流讨论过程中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另外,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指导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够提出稍微高于自己当前认知水平的问题,这样在解答问题时能使他们的化学学习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时刻关注各组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思路,指导学生提出更深层次的化学问题[3]。

以“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方法”的教学为例,此部分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能够分析简单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结构中的链节和单体,能够说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对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开展合作互动教学活动。教师先把班级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多个人数相当的合作小组,再让各组观看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化学实验视频,如乙烯的加聚反应、乙酸与乙醇的缩聚反应等,鼓励各组学生针对上述化学反应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与之有关的化学问题,在问题解答过程中掌握探索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结构链节和单体的方法,总结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例如,有的小组针对加聚反应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高分子链中的n代表什么?”“链节是否是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最小单位?”“怎样才能判断出聚合物的单体?”等化学问题。学生通过问题解答能够进一步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另外,这些问题也具有一定的难度,符合教学应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要求,能够使学生在问题解析过程中提高知识探索能力、思维运用能力和互动交流能力。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合作解答问题增强自主学习化学知识的信心,提升问题解答的能力,使其形成较强的问题意识,改善其化学认知的质量。

(三)创设多样学习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通常情况下,认知问题是在各种情境之中产生的,而化学教师则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情境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提高问题意识培养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中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在问题剖析与解答过程中加深对相应化学理论的理解,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其化学学习的质量。

1.设计生活化问题情境

化学知识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科学家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化学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得出了严谨科学的化学原理和化学概念。由此可见,高中化学教师若想高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设计生活化问题情境。教师可利用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现象或生活事物引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好奇心,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在知识探索过程中提出更加实用、更有意义的探究性问题,并在问题解答过程中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质量[4]。

以“烯烃  炔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感知过程中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同时,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加深对单元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提升其课堂学习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不同材质的手套通常应用于哪些生活场景,比如毛线手套具有保暖作用,通常用于冬天出行或扫雪;皮质手套具有挡风保暖的作用,可以用于开摩托车;塑料手套具有清洗方便的特点,通常用于打扫卫生、刷碗等。然后,教师再由此引出“塑料”这一化学概念,让学生自主分析塑料的特点,探究其化学成分,并提出与之相关的探究性问题,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否都具有较强的绝缘性?”“哪种塑料的耐化学腐蚀性最强?”“是否所有塑料制品的耐热性都较差?”等。之后,教师再提供几个现实案例,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不同塑料的性能及用途,鼓励他们根据自身的生活阅历提出问题。比如,有的学生难以分清产品包装所使用的塑料中包含了哪些化学成分,对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产品包装的特点,并将这些特点与各种塑料的性能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产品包装的塑料中可能包含聚乙烯或聚丙烯这一结论。教师通过设计生活化情境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拉近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还能借此调动学生主动探索学科知识的积极性,使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问题意识,并在探索中加深对化学的认识,从而有效提升课程学习的效果。

2.创设实验类问题情境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利用有趣的实验内容创设趣味性实验情境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的各个环节,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解决问题,进而有效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化学实验情境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把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增强其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灵活转化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实验学习的质量[5]。

以“羧酸  羧酸衍生物”的教学为例,此部分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对油脂、酰胺的性质的学习,加深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知道不同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对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和实验学习的水平,教师可以创设实验情境探究活动。例如,在探索酯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创建“酸碱性对酯水解的影响”和“温度对酯水解的影响”两个化学实验活动,鼓励学生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提出问题,让他们在问题解答过程中认识到乙酸乙酯水解速率与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知道水解速度变化的条件。比如,在“酸碱性对酯水解的影响”实验中,有的学生提出“乙酸乙酯在酸性和碱性两种条件下是否都能够发生水解反应?”“在哪种条件下水解反应的速度更快?”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操作找到问题的答案,如“在碱性条件下,乙酸乙酯水解得更快,也更加彻底”。在“温度对酯水解的影响”实验中,有的学生提出“是否温度越高,乙酸乙酯水解的速率就越大?”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发现,在两个温度不同的试管中,温度较高的试管中酯层消失得更快,从而验证了之前所提出的猜想。学生通过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够使抽象思维能力和具象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可以将直观的化学现象与抽象的化学知识进行有效关联,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提升其实验学习的质量。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实验情境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验经验设计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在实验操作和问题解答过程中扎实掌握单元重难点知识,在提升实验操作水平的同时,提高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师若想提高问题意识培养的有效性,就需要合理优化教学的思路与方法。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其主动提问的勇气和动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创建多种学习情境,开展探究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究的機会,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创新思维、联想思维,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思维提出更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并在问题分析与解答过程中提高自主认知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化学学习的质量,形成较强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陈赟俊.浅谈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学生化学问题意识培养[J].教育界,2021(19):60-61.

[2]杨泉泉.核心素养下高中生化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20(合刊3):61-62.

[3]杨泉泉.核心素养下高中生化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探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5):89-90.

[4]张彪.浅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2(18):109-112.

[5]赵静.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分析[J].新智慧,2021(35):8-10.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化学教学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22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38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17:22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9:37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8:53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1:06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