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引领,破解“去新闻化”之困

2023-11-26 05:00陈超玄泽钢
新闻潮 2023年10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舆论

陈超 玄泽钢

【摘 要】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去新闻化”现象正潜移默化地影响新闻行业的价值判断规则、报道呈现方式和表达底线逻辑,让新闻成为迎合用户(受众)消遣娱乐、涵化或推进消费主义的工具。检视发现,当前“去新闻化”主要表现在过度放大生活碎片、滥用新闻商品性以及挑战新闻底线等方面。媒体博弈与价值妥协的背后,反映出注意力竞争下主流媒体的普遍焦虑。当务之急是新闻的生产者、把关者、发布者要审视自身价值定位,弄清眼前与长远、网络流量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坚守新闻原则,发挥正向示范引领作用。

【关键词】媒体融合;去新闻化;融合新闻;新闻实务;舆论

新闻业务被视为主流媒体的“看家本领”,是主流媒体安身立命的基础。作为新闻业务能力评价的重要组成,新闻品质直接关乎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当前,尚在深度融合转型阶段的主流媒体面临一场特殊挑战——悄然渗入的“去新闻化”现象,正潜移默化地影响新闻行业的价值判断规则、报道呈现方式和表达底线逻辑,其生产出来的新闻带有明显泛娱乐化、泛商业化倾向,进一步让主流媒体步入式微之境。本文对目前业界存在的“去新闻化”现象给出具体定义,通过梳理“去新闻化”显性表现类型及成因,试图提出建设性的解决策略。

对于“去新闻化”的讨论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出现,不过,当时主要集中在对国内新闻学科发展等宏观层面的把握。直到21世纪初,“去新闻化”才在新闻实务这一微观层面引起重视。有业界观点以民生新闻乱象为例,认为“‘去新闻化就是一味放大报道的服务性,而忽视报道新闻性的报道”[1]。在今天看来该定义尽管并不准确,但一定程度上指出了这类报道缺乏“新闻性”的弊病。呼应当今时代特征,本文所关注的“去新闻化”现象也自然要放入新的传播环境里。

在笔者看来,“去新闻化”是指新媒体环境下,部分主流媒体从加快行业转型与解决自身生存需要出发,在开展融合新闻生产活动时,弱化了对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等专业化新闻价值理念的坚守与追求,片面强调控本、引流、变现等市场化导向,导致作为新闻有迎合用户(受众)消遣娱乐、涵化或推进消费主义的倾向,削弱了新闻的严肃性、权威性、导向性。

一、多重:当前“去新闻化”呈现的三种方式

在大众传播的黄金时代,已有市场化运营的媒体在处理民生新闻和部分严肃新闻时,试探性进行“去新闻化”实践,并借助刚兴起的门户网站放大内容影响力。这类新闻生产倾向多在民生新闻领域出现,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今天,新闻生产组织借“多元化”“亲民化”之名创制的新闻产品,逐渐折射出一种“迎合”的态度,为“去新闻化”提供了看似合情合理的温床。就目前业界实操看,至少有三种呈现方式。

(一)过度放大生活场景的新闻碎片化表达

《四川某高校一对情侣回宿舍遇学校停电,被全楼同学打追光灯,网友:青春的味道》《优雅永不过时!小男孩食堂花式打饭 甚至还给旁边女生拿了个碗》……打开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视频社交软件,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主流媒体新闻账号上刷到类似内容。这些被调侃为“没有新闻其实可以不发”的所谓新闻短视频,在算法加持下点赞量、转发量、订阅数一路飙升,多数还登上同城或全国新闻热搜。进一步检视发现,这类“去新闻化”的新闻有四方面共性特征。

一是信源网络化。与传统媒体开通报料热线,建立通讯员、拍客队伍相比,大量网友发布在个人社交账号上的日常分享成了共享“稿池”。这种来自互联网的“投喂”,在一定程度上框定了琐碎生活的选题倾向。

二是事实片段化。由于素材拍摄者多为普通民众,拍摄记录视角较为单一,且多呈现事件发生的片段,即便进行专业编辑加工,新闻事实碎片化的情况也难以改变。另外,拍摄者还多以解说、对话等介入现场,可能存在对事实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风险。

三是要素模糊化。全民记录的时代,客观上虽增加了事实素材成为潜在新闻报道的可能,但新闻要素不全导致新闻事实模糊的情况也日渐突出。比如,这类报道在交代时间要素时,常采用“近日”“日前”等模糊表述。

四是立意浅表化。主流媒体开展新闻报道不是简单地陈述客观事实,而是要充分承担起社会“瞭望者”的责任,在报道中有意识地引导、最大限度地统一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共识。为此,报道价值的最终呈现,离不开初期对新闻立意的建构。当人们认真观察这一类“去新闻化”的内容产品时,不难发现多数都立意浅表化,新闻价值弱化。

(二)借新闻服务性滥用新闻商品性

客观上,商品性是新闻本身的固有属性,其提供的有用信息,能够成为具有货币价值的商品。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受众)愿意支出的时间成本(观看广告)、精力成本(完播率)、金钱成本(购买会员),构成了新闻产品的商品价值。然而,新聞的商品性不等于可以让商业信息以服务新闻的面目出现,这种商品化下的“去新闻化”呈现出三种样式。

一是直接式。比如,某省级媒体新闻综合频道账号以“老百姓关心的话题”“买房攻略”为标签,发布了新闻主播或记者前往某地探房的系列报道。画面不仅全方位展示商品房户型、配套等内容,还以字幕方式公布房地产开发商热线电话。二是嵌入式。报道缺少新闻由头,内容旨在集中推荐展示某个组织的正面形象,希望树立良好口碑寻求潜在合作商机。三是植入式。测评是当前这类“去新闻化”报道较为常见的手法。一般选取社会热点事件或话题,对市面上销售的相关产品进行测评,测评结果与某商品商业价值挂钩。比如,针对夏季防蚊产品,新闻媒体联合某第三方实验机构,发起对多个热销产品的效果测试。结果公布后,新闻账号则挂出购买链接带货变现。还有媒体联合某电动车厂家,以新闻慢直播方式,测试其新款产品的电池续航能力,不时口播或画面强调品牌信息。

不难发现,这类“去新闻化”报道多借助新闻服务功能,通过媒体议程设置将商业广告变为新闻内容,达到产品营销目的。新闻与营销高度捆绑,让商业和非商业形式变得难以区分,破坏了受众获取、评估、解读和生产信息的媒介素养,[2]最终大大降低主流媒体公信力。

(三)挑战底线的感官主义与情感共振

视听传播是通过声像技术综合调动视觉与听觉的感官传播。新的网络载体的出现,进一步让受众感官成为新技术承载的受体,扩展受众感官探索的阈值。不过,这些原本用于丰富佐证新闻客观事实、提升新闻直观表达的载体,开始充斥“擦边”内容传播偏向,愈发成为网络群体极化的“助推器”。

例如,2023年4月,多名网友晒出成都某公司微信聊天群截图,大致内容为员工因不满领导长期安排加班,在工作群怒怼领导。由于语言火爆且加班话题本身自带流量,系列截图迅速传播引发网民共鸣。部分媒体为追逐热度,在未进行新闻事实核查的情况下,以“内部群信息流出”等关键词,大肆报道聊天截图内容,并将网友提供的所谓当事公司线索作为事实依据进行公开传播,在网上迅速发酵。而后,四川德阳警方立案调查,查明陈某龙故意散布谣言的违法行为严重扰乱了网络公共秩序,将其行政拘留。此前,他虚拟某公司员工姓名、头像捏造微信聊天截图,至此,这场以窥视视角开始的报道演变成一场舆论闹剧。可见,抛开事实,借助“小道消息”的情感共振,势必生产出偏离真实的新闻,形成错误的舆论引导。

二、错位:“去新闻化”偏向背后的融合焦虑

当前新闻报道所呈现出的“去新闻化”偏向,植根于互联网,是内容生产者与把关者在理解把握网络传播规律、重新审视构建新闻范式过程中,出现的媒体博弈与价值妥协,实则反映出注意力竞争下主流媒体的普遍焦虑。归咎于对新闻贴近性、新闻服务性的理解错位,也暴露出挑战新闻伦理与道德秩序的野心。

从新闻贴近性角度看,强化用户思维是做好媒体融合转型的基本要求,它确立了受众的主体性与中心地位,客观达成受众到用户、新闻向产品的转变。事实上,强调“用户至上”的发展理念,本意是倒逼主流媒体提升主动适应传播新常态的能力,生产出适销对路的新闻产品,在强互动中拓展更为多元的“新闻+”可能。不过,即便新闻以“产品”示人,也不能一味牵绊于用户(受众)喜好,无视新闻性,弱化宣传引导功能。

诚然,互联网技术在提供海量资讯的基础上,向用户(受众)下放了内容偏好的筛选权。社交平台也利用算法学习个人信息接收偏好,以达成精准推送之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筛选分发模式,往往忽略了内容的社会意义。于是,带有消遣、娱乐色彩的生活碎片内容,经平台认可公开推送成为热门。在流量追逐与所谓“接地气”的作用下,一些主流媒体将其包装成碎片新闻形式,搬运到新媒体账号开展二次传播。除了新闻要素不全,复杂的信源主体也增加了事实鉴真、回溯的难度。再者,这类市井内容本身往往是对片刻状态与情绪的记录,热闹背后缺少对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正向作用。

从新闻服务性角度看,通过融媒传播实现“新闻+”到“服务+”,是主流媒体自身职能链条的一种延伸。前者是在坚持新闻性的前提下,侧重检视信息传播本身,以求在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上创新丰富,巩固自身的新闻主业优势。后者是利用平台矩阵、IP资源与口碑效应,在开展信息传播活动时,满足服务公众现实需求。

公众批评当前某些新闻报道的服务性变味,以有偿方式广而告之某些商品、宣传某个组织。当然,人们需要辨明的是,新闻服务性是以维护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假若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新闻消息传播搭建起用户间买卖需求桥梁,那么这类“服务+”值得鼓励。比如,偏远地区优质农产品滞销,媒体通过报道发布消息并组织开展的公益购,既帮助种植户打开销路降低损失,也让公众在助人之余获得实惠。

另外,擦边新闻与假新闻卷土重来,表面看是编辑个人及采编团队的媒介素养不高与职业操守不足,背后反映出行业对流量过度追逐的事实,此举看似赢得不少流量,却背离了新闻的本质,其话题设置和舆论引导的作用将日渐式微。

三、调适:坚守新闻原则发挥正向示范引领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新闻报道中“去新闻化”现象的存在非一朝一夕,只是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其表现更加突出。当务之急是新闻的生产者、把关者、发布者要审视自身价值定位,弄清眼前与长远、网络流量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发挥正向的示范作用。

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新挑战,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当前提升新闻舆论“四力”的有效路径。要将融合报道中出现的“去新闻化”现象放在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的高度加以重视。必须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传递正向的主流价值理念,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引导作用。

其次,新闻采编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升职业技能。针对采编队伍特别是网络编辑群体,普遍缺乏丰富一线采编经验,新闻专业训练不足的情况,主流媒体应强化对从业人员新闻基础知识的再学习,给予采编技能培训,同时,提供更多新闻采访报道的实战经验,以此增强采编人员新闻线索与新闻价值判断的能力培养。对把关审核者而言,不仅要锻造新媒体思维,指导报道切入的合理化、可视化角度,更为重要的是,在内容发布前要充分履行审核责任,结合新闻真实性、客观性、价值取向等标准,确保新闻品质。

最后,主管部门要发挥引导作用、建立长效奖惩机制。依靠媒体自律杜绝“去新闻化”现象远远不够,建议主管部门进一步正面引导规范媒体融合报道范式,具体来说,主管部门可建立专题监听监看,对发现的报道失范,做到定期通报指明问题所在与整改方向。另外,侧重正向激励机制,可在季度推优、年度新闻奖申报等现有评选基础上,增设有分量的融合报道创新奖励,促进主流媒体牢固树立正向新闻观。有关部门还应对网络社交平台的算法推送进行合理引导,有意识地优化算法机制,强化推送内容的正面导向性。

四、结语

综上,媒体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媒体要避免对媒体融合规律的浅表理解,加强对当前融合报道的深度探索。新型主流媒体理应有自信、有能力担负起引领责任,在融合报道实践中,坚守新闻原则,探索创新出更多具有示范意义的样态。潮

参考文献

[1]许建俊.是传播新闻还是信访接待:浅议电视民生报道的“去新闻化”倾向[J].当代电视,2009(7):42-43.

[2]陈世华,陈珊.新闻商品化:内涵、后果与未来[J].青年记者,2022(6):26-29.

作者简介   陈超,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融媒體新闻一部主任编辑;玄泽钢,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一部项目部主任编辑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闻报道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