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年文化研究

2023-11-25 19:38李威敏
传播与版权 2023年21期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汉服文化自信

李威敏

[摘要]近年来,汉服元素逐渐出现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如汉服出行、汉服打卡、汉服走秀、汉服相关的综艺节目等各种形式的社会传播,使汉服文化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潮流。汉服由原来的小众文化传播走向荧屏,并得到广大青年的喜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播逻辑。以往汉服的相关研究主要在于辨析汉服的概念,强调汉服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关注汉服群体的认同问题等,并未探讨汉服文化如何融入主流文化,凝聚社会认同和提升文化自信。文章基于青年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呈现青年的汉服文化实践,挖掘其出圈原因,分析青年群体传播汉服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汉服;文化自信

近年来,汉服文化成为备受关注的文化现象之一。汉服真正走进大众视野是在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汉服文化越来越多地被大众关注。当前,关于汉服的学术研究主要讨论汉服概念的建构,强调汉服与传统文化复兴的关联以及汉服文化的认同问题,整体的研究主要关注文化认同的问题。汉服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承基因,经由现代化浇筑的汉服文化的社会意义不仅是服饰的传承,更是彰显中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在这场文化实践中,青年群体作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后备军,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重塑了传统的生产传播格局,赋予青年群体在文化生产和传播中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表达空间,青年群体能够最大限度地掌握传播的主动权。青年群体在塑造和发展社会文化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青年文化最能够反映社会变化的本质特征,而服饰又是青年文化最直观的表达方式[1]。纵观历史,中国社会语境里的服装不单是一种实用的工具,还被赋予鲜明的社会意义。因此,文章以青年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汉服文化的历史性考察,分析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青年汉服文化传播实践状况,探索汉服文化出圈的缘由,进而探讨互联网发展下汉服文化的传播特点。

一、文献回顾

(一)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汉服文化

赫伯迪格在《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中将亚文化定义为从属群体挑战主流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和仪式[2]。

芝加哥学派最早用亚文化概念来解释青年的反叛行为,聚焦社会底层青年。20世纪60年代,伯明翰学派从芝加哥学派引入亚文化的概念,用于青年休闲和风格审美的研究,将亚文化置于更小的社会文化系统之中,强调“抵抗”是亚文化研究的核心。自互联网普及以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带来全新的社会变革,萨拉·桑顿提出青年人的“兴趣文化”,由此出现了后亚文化的研究视角,该视角关注在文化符号消费的新媒体时代,亚文化人群产生的身份混杂现象,强调个人的自主性。回顾历史可知,经过芝加哥学派、伯明翰学派以及后亚文化时期的发展,亚文化研究方向已实现从强调“越轨”或“抵抗”到关注群体的差异、多元或矛盾的转变,在现代社会中,风格审美、情感价值代替了阶级、种族等因素,成为青年文化研究的重要维度。这也意味着原来基于社会结构角度的亚文化研究被注重文化消费语境的后亚文化研究取代。因此,将汉服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青年亚文化进行研究时,应避免简单地套用理论导致的理解偏差,要關注中国社会语境、特有的文化土壤以及中国青年特征。

(二)汉服文化发展历程

因历史的变迁,汉民族服饰文化出现过断层。直到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以及汉服爱好者的积极活动,汉服才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并逐渐演变成如今的汉服文化欣欣向荣之态。

2001年,在上海举办的APEC会议上,各国领导人身着“新唐装”的照片引发中国互联网论坛关于“什么是中国传统民族服装”及“汉族的传统服装是什么”的讨论。网友“华夏血脉”在船舰军事论坛上发表文章,呼唤寻求属于汉民族的服饰。以此为契机,“汉服”一词在“汉网论坛”上被首次提出,但汉服的标准和体系尚无明确规范。2003年,澳大利亚华裔“青松白雪”根据文物资料自制汉服,并发表在“汉网”上供大众学习。同年,郑州青年王乐天身着深衣走上街头,成为见诸报道的中国现代穿汉服走上街头的第一人。这一行为鼓舞了大批汉服爱好者从线上到线下的行为实践,由此一股汉服复兴热潮席卷全国,真正将汉服复兴运动拉入全国人民的视野。

经历20年的发展,汉服的象征意义和社会价值已发生了重要的转变,这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汉服的兴起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早期的汉服活动主要存在于互联网上的互动,2002—2012年被称为“汉服运动”时期。周星就曾明确地将“汉服运动”界定为中国互联网时代的亚文化,指出汉服亚文化社群和网络民族主义热潮紧密关联[3]。2013年前后,随着汉服元素更多地进入青年群体的生活中,关于汉服的研究超越了网络运动和衣冠体制的范畴,开始回归文化研究的大命题[4],包括汉服作为商品的逻辑导致的消费主义的担忧、汉服群体的行为逻辑以及汉服群体与整个社会文化背景深层次的关联等研究。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汉服文化的流行意味着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

二、汉服文化出圈的原因

(一)时代环境的催生

汉服文化曾经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经历短暂的断层又在当代复兴,在当代社会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文化基因的复兴也有时代环境催生的因素,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以及网络社会的变迁,促进了汉服文化的发展。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触发了青年群体的民族文化自觉,促使他们产生“寻根”的需求。为了实现自身的文化认同,他们选择回归本民族的历史中寻找解决方案。而互联网的发展赋予青年群体生产和创造文化的能力,扩大了社会互动的范围,将文化实践从线下拓展到线上,使青年群体可以在网络上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满足自身社交需求,同时利用互联网对汉服文化进行多元形式的传播扩散,扩大汉服文化传播范围,为汉服文化的出圈奠定了基础。另外,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带动了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形成开放、共创和分享的文化生态,能够最大限度地突破文化生产的局限性,实现社会文化生产效率的最大化。汉服文化不再是某个人或者某一群人的专属,汉服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不仅为广大民众接触汉服文化提供了便利,还降低了海外大众领略汉服文化魅力的门槛。

(二)国家政策的支持

随着国家实力的强盛、民族自信的增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举措。汉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实践。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到,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点项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有关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5]。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也为汉服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汉服文化具备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政策的推进促进了汉服文化的发展,使得其顺理成章地被主流文化吸纳、融合、创新,成为当代社会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促使源源不断的消费需求随之产生,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支持的各类平台力图进一步将商业逻辑和主流意识形态融入汉服文化中,使汉服文化无论在审美风格方面还是价值意义方面都能够全方位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三)文化意识的觉醒

中国国家力量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上升,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勇于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表现对传统文化的强烈自信。汉服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出圈意味着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自信。而汉服文化开始得到青年群体的重视和关注,主要体现在越来越多的汉服出现在日常旅游、逛街、通勤等场景当中,他们借助身体媒介展示汉服文化的魅力。特别是在国外部分学校的毕业典礼上,身穿汉服的中国学子们勇于向世界各地的人展示汉服文化,彰显文化自信。大众文化意识的觉醒,让汉服文化逐渐突破圈层壁垒,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改变了许多人对汉服的认知:汉服不是奇装异服,而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当代青年群体的汉服传播实践

青年群体在社会的发展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每一代的青年的文化历程都彰显鲜明的时代特色,并不断向社会沉淀文化养料。青年群体作为汉服文化传播的主力軍,在汉服文化的生产创造、向外传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代青年的汉服传播实践,主要包含人和物两大要素,即汉服爱好者、汉服、传播媒介三者的互动连接,并形成生生不息的传播网络。汉服不应是博物馆的陈列品,而应鲜活地流动在人的身上,汉服文化的流动性正是其魅力所在。

文章基于汉服的物质性,以汉服为中介,从汉服的图案、色彩等审美角度及其蕴含的社会意义出发,借助青年群体的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唤醒国人的集体记忆,在新媒体的互动实践中,彰显文化自信,带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一)汉服文化: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

汉服作为媒介,传承着古人的智慧以及体现当代青年的精神,勾连历史的辉煌和如今的复兴。

汉服文化源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服饰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文化语境中,汉服文化的出现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复兴,而它的出圈更是代表主流文化对汉服文化的接纳,是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德赛都认为受众能够依据自身的经验和认知,通过“盗猎”和重组的方式生产出自己的意义。而詹金斯也认为受众有着强大的自主权,能够自主解读文化产品,并且能基于兴趣而形成不稳定的粉丝群体乃至稳定的社区联盟,用他们对某些媒介产品的共同兴趣作为讨论和友谊的基础[6]。

汉服爱好者出于对汉服浓厚的兴趣而聚集在一起,形成汉服文化生态圈,即共通的意义空间,主动解读和对话以完成生产行为和实现身份认同,不断塑造汉服文化,同时反被汉服文化塑造。

汉服植根中华文明,聚焦中华古典文化,力求诠释中国人的美学风尚与精神底色。文艺作品创作者将现代技术与汉服文化相融合,在汲取青年群体的生活理念和审美趣味的基础上,形成新的风格创意和叙事表达。例如,河南卫视打造的《唐宫夜宴》一经播出,就引起巨大的反响,该节目中的舞蹈演员身穿复原唐代侍女图的汉服进行表演,从而塑造了圆润、讨喜的唐宫少女形象,节目组利用5G、AR技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相结合,呈现了震撼的视觉效果。传统的东方美学与现代科技的全新碰撞,带领观众来到大唐盛世,这类文化作品给予汉服文化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是对当下和历史的写实性呈现。

(二)汉服爱好者:从个体参与到群体活动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相较以往,青年亚文化的影响力明显提升,青年亚文化从出圈到流行,从边缘化到不断被推向中心,并迅速被主流文化接纳,为主流文化的实践和传播做出贡献[7]。青年亚文化正在以独特的文化创新和圈层传播的方式,塑造社会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现实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袍”是在汉服群体中诞生的专有名词,原意指战友和朋友,在这里特指汉服爱好者对自己和对彼此的称呼,具有浓厚的共同体意味。“同袍”通常具有相似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连结成强大的趣缘共同体,在同一性的作用下加深彼此文化身份的认同,形成深厚的情感链接。因此,汉服文化实践以群体性实践为主,号召力极其强大。

汉服文化生态圈是文化有机体的运作结果,能够使整体的相互协调、相互依赖更加紧密,即“人们在价值一致的前提下,以自愿合作为基础结合而成”,“既来自成员个体又独立于、外在于成员个体”的整体[8]。

汉服文化圈层的良性生产和传播,使汉服成为一个独特的亚文化符号,而汉服圈热衷于使用这种文化符号来构建集体记忆,实现群体的认同,进而吸引和凝聚大量“同袍”,这是维系汉服文化圈层的重要手段。

汉服运动是自发的个体行为转化为社会互动而产生的现象,当某个汉服爱好者使用汉服来体现自我价值、参与社会互动时,会表现对所属群体的认同,同时巩固文化归属感。例如,汉服出行既是一种自我展演行为,也是群体身份标识。青年群体围绕汉服开展媒介仪式,表现浓厚的情感,产生群体共鸣,寻求并建立起群体的价值观认同,而所处圈层的同一性会引发连锁效应,会在他们的群体中甚至是向外辐射其文化影响力。例如,中华礼乐大会这一汉服圈盛事,每年都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汉服社团以及逾千名汉服爱好者参与其中,庞大而迅速的行动力让主流文化看到青年亚文化融入社会的群体性能量。

在当今的社会语境下,文化生产者和传播者甚至消费者的角色不再是非此即彼,而是呈现一种身份多元化的混杂现象,多重身份的青年群体在汉服文化实践中依靠主体之间的对话和互动形成良性传承,在不断地传播与传承过程中,发挥实现自我价值、增强文化认同、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

(三)传播媒介:现实与虚拟的重合

在当代社会中,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福柯认为,权力是“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力量”,成于“确立人们的地位和行为方式”[9]。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传播媒介,不断降低传播的门槛,为个体提供更多发现自我价值、掌控现实社会的可能。传播媒介作为技术与社会的混合体,能够为个人、群体和组织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而其也是汉服文化生产、交流和传播的关键,为汉服文化的塑造奠定了基础。传播媒介将现实的汉服文化圈层转移到网络平台上,构建汉服网络社群,依靠技术的力量实现汉服文化更大范围和更迅速的传播。在不同媒介平台上,汉服文化的传播具有差异化,媒介传播的便捷化带给大众更多元的文化体验,形成不同的传播特征。例如,抖音的短视频传播为汉服文化的生产降低了门槛和丰富了表达形式;B站作为小众文化的衍生地,专注于深耕汉服科普内容,满足用户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微博的超话功能为汉服群体提供分享和互动的空间。青年群体通过具有不同特点的各类媒介传播汉服文化,最终形成文化共同体意义下的身份认同与情感归属。

传播媒介助力现实社会与虚拟空间的重合,促使大众对汉服文化从认知到消费的转变,摆脱物质性的桎梏,实现精神符号的升华。对早期的汉服爱好者来说,汉服代表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民族自信,穿汉服的行为被赋予“民族复兴”的意义,他们对抗的是本民族文化面临湮灭的挑战,正如早期“汉服运动”的目标所展示的—“始于衣冠,再造华夏,同袍之责,我心之愿”。如今的汉服爱好者参与相关的汉服活动,除了具有民族主义的情结,更多的是民族复兴情怀和历史责任感的表达,汉服爱好者通过汉服与传统文化取得连接,在完成个人自我身份认同的同时,还获得个体身份与国族身份的融合与统一[1]。

四、结语

以青年群体为主导传播的汉服文化能够在现代社会出圈,依靠的是互联网平台的传播扩散、商业资本的助推以及主流文化的吸纳融合。在现代社会,汉服成为一种新的流行时尚,借由服饰符号化,反映当代青年群体的时代精神风貌。

中国青年用自身的文化实践诠释文化自觉,形成文化认同,通过实际的社会行动表达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国人自身的文化认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以青年力量辐射整个社会生态。

因此,关注青年群体的价值理念,引导青年亚文化发挥社会正能量,促进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共通,打造和谐发展的社会文化生态极其重要。汉服应作为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回归大众视野,引领文化潮流,紧跟时代的变迁,为人所用,不能因循守旧。汉服复兴,不是复兴还原,而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回归中国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杨雪,张冉,孔令旭.“传统”的再造与流行:对青年汉服文化演变逻辑的考察[J].当代青年研究,2022(02):40-47.

[2]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胡疆锋,陆道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周星.汉服运动 :中国互联网时代的亚文化 [J].宗教信仰與民族文化,2015(00):48-63.

[4]WANG X Y,FRAN?OIS C,RENAUD L. From Niche Interest to Fashion Trend: Hanfu Clothing as a Rising Industry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2020(01):79-89.

[5]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2023-09-07].https://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6]詹金斯.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M].郑熙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7]王水雄,周骥腾.中国Z世代青年亚文化的由来、发展与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22(08):28-35,20.

[8]谢立中.多元话语分析:以社会分层研究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8(01):68-101,244.

[9]纳赫,斯奇拉托,韦伯.理解福柯[M].刘瑾,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青年亚文化汉服文化自信
汉服新“江湖”
上台说汉服
亚文化对青年人的创作影响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青年消费主体性的建构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警惕青年亚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侵蚀
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本土色彩与跨界对话
汉服有礼
汉服有礼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