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需求调查
——以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创意与旅游学院为例

2023-11-25 03:38杨闽芳
科技和产业 2023年21期
关键词:平潭文化遗产物质

杨闽芳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创意与旅游学院, 福建 平潭 350400)

最近几年来,从精致的书签、茶杯、文具到注重文化内涵的时装、数码产品、家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设施建设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学活用一方面能够促进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也因不断被创新运用而得以传播与传承。2022年5月11日,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在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基地的授牌仪式。目前,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正在分阶段开展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平台搭建工作。如何利用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独有的资源优势,发挥高校文化教育的功能,建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学习传承基地,培养一批民间文化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传承者(包括师资队伍和青年传承学生队伍),探索形成可复制的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路径,并带动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的有序开展已经成为非常紧要的研究课题。

1 研究现状

近代以来,由于工业社会的迅猛发展,国内外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破坏。为了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国际法律文件中正式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称和概念。这一举措引发了世界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研究的热潮。

国外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1]。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特征[2-3]、制度与法律保护[4-5]、传承场所与方式[6-7]等方面的研究,国外学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为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国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大约始于21世纪初期。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指导方针、基本原则和保护措施,并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这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入了全面、科学、规范有序的发展阶段。此后,相关研究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重要责任。其中,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是高校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8]。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体,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在高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高等教育机制是人类文化延续的重要传播途径,具有天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9]。因此,许多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者从教育保护的角度提出高校应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与传播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播,发挥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重要作用[10]。2015年,国家相关部门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推动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质量运行,专门与高校联合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目前,许多高校都在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传承工作。例如:天津大学作为“非遗研培计划”的参与院校之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教育与社会服务等方面走在了国内高校的前列[11];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在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也进行了实践探索,包括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馆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等[12]。此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路径探索[13-15]、学科设置[16-17]、教学实践(含课程建设[18-19]、教材建构[20-21]、课堂教学活动[22-23])等方面也是高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常面临的研究内容。

综合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研究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仍存在不足。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各种原因濒临失传,需要更多关注和保护。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学内容,如何通过活动和实践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都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2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文旅学院保护与传承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探索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商旅文创相结合,以信息技术和闽台合作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由福建省教育厅进行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学校现有位于福州市区的龙腰校区、杜园校区以及位于平潭综合实验区、国际旅游岛的平潭新校区。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创意与旅游学院(下文简称福信文旅学院)由数字创意和旅游两个专业群组成。其中,数字创意专业群设有广告设计与制作、广告艺术设计、室内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数字展示技术(VR方向)、新闻采编与制作(网络编辑方向)等6个专业;旅游专业群开设旅游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3个专业。

文旅学院一直致力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校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和职业教育有机结合。校内设有软木画大师工作室、平潭贝雕大师工作室、活字印刷工作室、非物质文化遗产米糊工作室等实训场所。其中,平潭贝雕和米糊均是平潭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工作室成立以来,学院承接了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文旅融合策略研究》课题,并开展了各类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活动。例如,2021年5月至6月专业考察活动中,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师生赴平潭詹胜贝雕大师工作坊开展调研,了解贝雕的制作工艺和流程;为进一步推进学生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认识,2021年6月,文旅学院邀请平潭贝雕艺术家詹立新、詹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讲座;2021年7月,文旅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师生一行参加了平潭贝雕艺术研究院举办的“贝雕·宝岛台湾”党建活动,用贝雕歌颂建党百年光荣岁月;2022年5月,学院举办了“创意设计·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教育活动周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系列体验活动;2022年6月,学院举办了“贝雕灯笼技艺”主题校园体验活动;2022年8月,暑期“三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社会实践活动中,师生共同走进澳前台湾小镇,学习、体验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此外,以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作品在各种比赛中陆续获奖。例如,省教育厅职成处公布的2022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名单中,文化创意与旅游学院李青、刘秀真、陈訸玮、王雯静4位教师的参赛作品《项目三 贝雕主题大众传播》获专业课程一组一等奖;校科技技能节期间,平潭贝雕设计拼贴大赛活动中,同学们以贝壳为创作主要材料,搭配沙石、陶瓷、木材等辅助材料,完成的一件件以保护、传承贝雕为主题的精美作品获得了相应的奖项。

通过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活动的开展,以创意设计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历久弥新、源远流长的办学特色得到了当地行政部门和文旅企业的高度认可。2022年5月11日,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授予文化创意与旅游学院“平潭综合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的牌匾。标志着文旅学院成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场所之一。为进一步拉近学生与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距离,2023年3月,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福建阳阩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后,双方将通过建立“实践与创新基地”、组建平潭米糊文旅创新产品开发团队、举办平潭米糊文化创意主题活动等形式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发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校园传承创新。

3 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需求调查

通过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需求调查,有助于学校或学院层面综合考虑,给予针对性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计划。

从了解程度与类型、兴趣与价值感知、学习和工作意愿、期望的类型和学习方式4个方面设计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需求调查问卷,通过线下宿舍走访的方式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50份,完成650份,剔除存在明显随意填写的问卷40份,问卷有效率为93.85%。有效问卷中旅游管理专业学生253份,其他专业学生357份。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首先,进行Cronbach’sα系数检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值为0.871,其他专业学生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值为0.857。其次,进行效度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问卷KMO(Kaiser-Meyer-Olkin)值为0.836,其他专业学生问卷KMO值为0.884。表明问卷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较高,问卷数据与研究对象具体情况的吻合情况较好,适合做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3.1 问卷基本信息的描述性统计

问卷基本信息的调查共包括性别、年龄、来源地、年级、专业、生源类型6个方面,见表1。

性别方面,调研的对象女生占较大比例(79.84%),与文旅学院女生占比情况相符;年龄方面,学生的年龄主要分布在18~23岁,以18~20岁为主,17岁及以下、24岁及以上的学生分布很少;来源地方面,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自福建省内(除平潭),平潭当地的学生占比较低,来自平潭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仅占3.16%,远低于其他专业的14.29%的比例;从年级分布来看,本次调研涉及的两个年级的学生中,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以二年级(2020级)为主(78.66%),一年级(2021级)占21.34%,其他专业调研对象在年级方面差别不大,二年级占53.22%,一年级占46.78%;从专业分布来看,文旅学院所有专业均有学生参与调研(专业数量较多,表1中未展示);从生源类型分布来看,不论是旅游管理专业还是其他专业,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占主要比例,其次是中职应届毕业生,再次是普通高中往届或中职往届毕业生,五年制高职和预科生等生源类型较少。

3.2 问卷数据分析

问卷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了解程度与类型、兴趣与价值感知、学习和工作意愿、期望类型和学习方式4个方面。

3.2.1 了解程度与类型

通过图1的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大多数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不太了解的阶段,接触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也偏少,且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稍弱于其他专业学生。具体来看,如图1(a)所示,49.01%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一般,26.88%比较不了解或非常不了解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34.45%的其他专业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一般,35.02%比较不了解或非常不了解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图1(b)所示,学生最熟悉的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平潭贝雕。有81.03%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听说过平潭贝雕,有49.02%其他专业学生听说过平潭贝雕,此外,藤牌操、平潭沙画、平潭闽剧、大福村“台湾妈”妈祖文化也为旅游管理专业或其他专业学生所熟悉。

图1 旅游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与类型

3.2.2 兴趣与价值感知

对比图1(a)和图2(a)的调查数据图的走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旅学院进行传承具有一定的人才基础。从图2(b)的调查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学习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大的价值,包括增长见识、培养才艺和陶冶情操。具体来看,不论是旅游管理还是其他专业,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兴趣程度的曲线走向均呈现左高右低的趋势,与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图(中间高、两边低)形成对比,反映出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稍强,且图2(a)的右侧曲线走向比图1(a)的右侧曲线走向更低,表示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感兴趣的学生占比较小(旅游管理专业占18.21%,其他专业占7.91%),部分不了解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生仍然喜欢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与此同时,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程度一般,要争取这部分学生的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积极性还有较大空间。此外,分专业来看,对比图2(a)不同专业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程度的趋势图可以看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兴趣曲线幅度较其他专业大,反映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稍强于其他专业学生。再者,从图2(b)可以看出,谋生手段不是学生学习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价值判断,这符合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价值取向的实际情况。

图2 旅游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程度和价值感知

3.2.3 学习和工作意愿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福信文旅学院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然而,这还不足以判断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校园保护与传承的接受度,通过学习和工作意愿的调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该问题。

通过图3的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福信文旅学院进行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具备较大的人才队伍存量,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和工作热情稍强与其他专业学生。具体来看,超过70%学生愿意学习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旅游管理专业占77.87%,其他专业占72.27%),超过50%的学生愿意从事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工作(其中,旅游管理专业占58.10%,其他专业占50.70%)。与此同时,对比图3(a)、图3(b)可以明显看出,图3(b)的“方差”明显小于图3(a),即图3(b)各选项的选择数量差距幅度明显小于图3(a),结合具体选项情况,说明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意愿较学习意愿有明显弱化,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呼应了当前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不足的实际情况。

图3 旅游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和工作意愿

3.2.4 期望类型和学习方式

要做好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不仅要研究如何保住甚至扩大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在传承队伍的规模,更要研究如何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的质量,这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推进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保护与传承的效果,对学生群体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需求调查就显得十分必要。

1)期望进入校园的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和学习方式。通过图4(a)可以发现,不论是旅游管理专业还是其他专业学生均希望各种各样的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进入校园,其中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传统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格外受到学生的喜爱。从图4(b)可以看出,在学习方式方面,学生最希望通过参观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机构以及专门的传习场所来学习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课堂教学和社会文化交流的学习方式也受到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喜爱,同样应该给予关注。与此同时,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在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方式的选择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相较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其他专业学生对选项的喜好呈现较明显的波动,反映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学习方式的包容性更强。

图4 旅游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学生期望进入校园的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和学习方式

2)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习单位的需求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习单位的需求情况如图5、图6所示。

图5 旅游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学生对学校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习单位的意愿和类型

图6 旅游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学生对实习地的期望与影响因素

总结图5、图6的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大多数学生比较希望学校可以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实习单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习单位需求的意愿稍强于其他专业学生;②传统手工技艺和传统美术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习单位更受学生欢迎;③愿意留在平潭实习的学生比例不大,其他专业学生意愿性稍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占18.58%,其他专业学生占36.97%),可能与其他专业生源地在平潭的比例相对较高(旅游管理专业占3.16%,其他专业占14.29%)有一定关系。更多的学生优先选择福州或者厦门作为实习地点,这可能与绝大多数学生来自福建省内,福州是省会城市,厦门是热门城市有较大关系;④实习地经济发展状况、对实习地的向往或喜爱、实习待遇、技能提升或发展空间、实习地离家距离等成为影响学生实习地选择的重要因素。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时考虑实习地离家距离,存在恋家的心理。其他专业学生更多考虑的是对实习地的喜爱或向往,显示出其追求个性、独立的一面。

4 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需求调查结果

福信文旅学院是一个女生占较大比例的学院,学生年龄主要分布在18~20岁,平潭本地的学生很少,绝大多数学生来自除平潭外的福建省内,福建省外的生源也较少。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是高职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从专业分布来看,问卷调查涵盖文旅学院所有专业;从生源类型分布来看,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占主要比例,其次是中职应届毕业生。以福信文旅学院为例,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需求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大多数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不太了解的阶段,接触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也偏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稍弱于其他专业学生。旅游专业学生最熟悉的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平潭贝雕、藤牌操、平潭沙画,其他专业学生最熟悉的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平潭贝雕、平潭闽剧、大福村“台湾妈”妈祖文化。

2)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旅学院传承具有较大的人才队伍存量。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稍强于其他专业学生。

3)学生希望各种各样的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进入校园,其中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传统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格外受到学生的喜爱。

4)大多数学生希望学校可以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实习单位,其中,传统手工技艺和传统美术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习单位更受学生欢迎。

5)大多数学生优先选择福州或者厦门作为实习地点,愿意留在平潭实习的学生比例不大。实习地经济发展状况、对实习地的向往或喜爱、实习待遇、技能提升或发展空间、实习地离家距离等成为影响学生实习地选择的重要因素。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和工作热情稍强与其他专业学生。与此同时,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意愿较学习意愿有明显弱化。

综合来看,福信文旅学院具备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础与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希望学习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希望有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实习单位。目前,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福信文旅学院有一定的传承,但效果还不够明显,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深入接触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一步,院方应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初衷,结合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软硬件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探索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合作路径,从而更大范围、更深层面地推进平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保护与传承。

猜你喜欢
平潭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人大代表薛玉凤 平潭的美,台胞出了力
平潭映象
受邀登上央视舞台的平潭女孩
平潭石头厝里的“台式创业梦”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