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莉
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学生仅仅掌握某一项或某一类技术技能,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发展速度和职业复杂性对人们所需职业能力提出了怎样的挑战?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如何快速适应技术不断迭代带来的深刻变化?企业雇主需求与职业院校学生能力之间能否实现精准匹配?这些问题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新时代职业院校要面向国家人才战略需求,服务于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进劳动力要素升级和结构优化,聚焦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成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职业院校在探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已深刻认识到以技术、知识等为主的“硬技能”(Hard skills)是学生能够为企业做出业绩的必要条件之一,而终身学习、创造性解决问题、分析判断信息、群体沟通写作等“软技能”(Soft skills)则是学生适应企业发展变化,不断创造良好业绩的根本所在。Kaur D 等人(2018)提出,“软技能”的获得和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组织文化,并为组织的成功做出贡献,它是实现长期职业目标的最佳准备[1]。因此,“软技能”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和企业雇主共同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关于学生“软技能”培养的具体认知上,企业雇主和职业院校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一方面,企业雇主对职业院校学生整体素质不甚满意,认为职业院校培养体系下,由于学制、实习等原因,学生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上,较少参加自我展示、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活动去着力培养“软技能”。另一方面,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职业院校的学生认为学习知识、技术与技能才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能够维持基本生存发展的根本。“软技能”的缺乏不能完全归因于当前职业院校本身,需要社会与职业院校之间加强协同发展。为此,本研究基于定量研究数据分析方法,聚焦职业院校学生“软技能”培养问题,从企业雇主和学生角度探索各自的认知差异,探讨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软技能”的策略,以改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学者们普遍认可“软技能”在劳动力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对于其定义认知却存在差异。Philip 和Chris(1996)认为“软技能”与个体的人格、态度、行为等有密切的联系,它不是正式或具有科技性的能力,而是一种特有的技术、能力和特质[2];Kantrowitz(2005)认为“软技能”是劳动者个体内在的,或者通过人际交往能够促进技术技能和知识更好应用的工作技能[3]。刘晓等(2022)提出,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劳动者既要掌握核心技能,又要注重综合能力发展,劳动者要保持终身学习和自我革新[4]。可以发现,无论如何定义,学者们都对“软技能”进行了肯定,但也强调“软技能”是相对于专业技术技能层面而言的非技术技能,其更关注和个人特质、工作环境等相关的技能。
对于“软技能”的体系框架,由于不同领域、不同工作环境等,其构成也存在显著不同。例如,Swiderski(1987)根据对户外领导能力的分析,提出“软技能”由社会、心理和沟通三个部分构成[5];Darwin 和Gary(2003)在综合分析基础上,认为“软技能”分为人际技能、领导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及内在技能[6];Kantrowitz(2005)则提出沟通说服技能、绩效管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技能、领导组织技能、政治文化技能和控制负面结果的技能是构成“软技能”的重要部分[3]。Haseberger(2012)在“ModEs 项目”(ModeEs European Project) 中根据工作场所提出了更为具体、全面的“软技能”划分方法[7]。本研究根据Haseberger 的划分,将职业院校学生“软技能”分为个人品质、社交技能和工作技能三个大类,每个大类中又细分为多个子类(见表1),并对职业院校学生“软技能”培养进行实证研究。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包括企业雇主和职业院校学生两类人群。在地域选择时,由于南昌市作为江西省会城市,企业和职业院校数量多,因此将南昌市作为必选项;为了使得样本更加丰富,更具代表性,从江西其他10 个地级市中随机选择一个城市作为样本地域选择之一(在具体操作中,根据随机结果,选择九江)。在进行企业选择时,从上述两个城市中,根据南昌市和九江市工商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分别随机选择了22 家和18 家各类企业;同时,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在两个城市中,分别随机选择了4 所和2 所职业学院。对于企业雇主样本(主要包括中、高层管理人员),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提供,样本共131 人,其中,66 人来自南昌市,占比51%,65 人来自江西省九江市,占比49%。在样本选择中,根据性别、行业、岗位、年龄、企业规模等进行分析统计。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样本,主要根据这些院校开设的专业,并结合学生性别等因素进行随机选择,同时,所选择的学生样本中至少有一次企业实习经历,最终共选择169 人,其中,南昌市91 人,约占54%,九江市78 人,约占46%,44%的学生有3 次以上的实习经历。研究样本基本情况详见表2。
表2 研究样本基本情况表
本研究前期主要采用部门引荐、实地走访、电话联系的方式,后期则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助小组访谈法进行研究。在问卷调查阶段,分别设计企业雇主和职业院校学生“软技能”调查问卷,涉及关于“软技能”认知的相关内容,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Likert scale)进行评估,如“请对自我‘软技能’水平进行评价”(学生问卷)、“请对职业院校学生‘软技能’水平进行评价”(雇主问卷)等,每个问题分别赋予0—5 分之间的一个分值。在小组访谈阶段,围绕“软技能”认知等问题,以小组座谈的形式分别对不同行业的企业雇主和不同专业的职业院校学生进行访谈。
Frantz 和Misal(2016)预测,未来人力资源市场将把诸如“团队合作、沟通和自我技能等品质和技能置于毕业生所在学院的排名、学位分类和声誉之上”[8]。本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企业雇主还是学生,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重视“软技能”的发展。然而,企业雇主和学生这两类人群在看待“软技能”重要程度方面存在着实质性差异。如图1 所示,调查中,有86%的雇主选择“软技能”重要程度为“5分”,9%的雇主选择重要程度为“4 分”,3%的雇主选择重要程度为“3 分”,2%的雇主选择重要程度为“2 分”。由结果可知,对企业而言,“软技能”已经成为企业面临新问题、不断解决新问题时非常看重的素质,企业希望学生具备良好的“软技能”,以更好地让他们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身份转变,明白企业和学校的不同,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对于学生而言,有74%的学生选择“软技能”重要程度为“5 分”,19%的学生选择重要程度为“4 分”,6%的学生选择重要程度为 “3 分”,1%的学生选择重要程度为“2 分”。
图1 企业雇主和学生对“软技能”在职业中的重要性认知情况
造成企业雇主和学生对“软技能”重要性认知差异的重要原因在于企业雇主需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供给的错配,即企业雇主对“软技能”高度关注,但在校企合作中,这种企业需求并未引起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或院校缺乏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使得学生缺乏对“软技能”的重视,依然沉浸在“只要有实力,就会成功”“技术过硬就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胜出”的“硬技能”传统思维中,对“软技能”的概念缺乏认知,不知道“软技能”在未来职场中的重要性。
受访者被课题组要求以李克特量表法评估每项软技能。根据平均水平对20 项软技能进行了排名(如表3 所示),Alpha 检验结果(α=0.823),表明测量工具的内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显示,沟通技巧、职业忠诚和团队合作被列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三项最重要的“软技能”,但企业雇主和职业院校学生对“软技能”的内容有认知上的差异。企业雇主认为最重要的是团队合作技能,其次是职业忠诚,再次是沟通技巧,接下来是学习技能、适应能力、结果导向技能等;被调查的学生认为沟通技巧最重要,其次是职业忠诚、分析能力、团队合作技能、抗压能力、持续跟进技能等。造成这种认知上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对“软技能”层次划分上的立场、观点不同。例如,沟通技能、分析能力、团队合作技能、学习技能、适应技能、结果导向技能等属于应用层“软技能”,与现实的职场息息相关,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类型的岗位要求不同,对技术技能人才有强烈需求的企业更为关心职业院校学生的应用技能效果。职业忠诚、抗压能力、持续跟进技能等是学生经过长期积累和沉淀形成的心理层面、职业精神层面的相关能力,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共性要求,不同职位差别不大。企业更关注学生应用技能,学生更为注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在对学生“软技能”进行提升时务必要考虑企业雇主和学生双方的立场,综合协调。
表3 20 项软技能重要程度的统计结果及排名
尽管雇主和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表现出对“软技能”发展的重视程度,但正如Crawford(2005)所指出的,现实情况是如今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基本拥有甚至精通“履行其职位的职能职责”的“硬技能”,但仍然缺乏“应对工作场所实践问题”所需的“软技能”[9]。本研究中,当雇主们被问及他们对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软技能”发展的满意度时,约有60.2%的人表示学生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工作准备,尤其是缺乏“自我意识技能”,即独立识别自身或他人优势和劣势的能力。在谈及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时,其表示主要在于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往往缺乏接触现实世界的机会,例如进行有效的实习和实践研究等。此外,学生们在获取和发展自身“软技能”方面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从地区、年龄、行业和企业规模角度分析,调查对象对“软技能”重要性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首先,在地区差异方面,本研究发现南昌和九江两个城市的调查对象在“沟通技能”“分析技能”“职业道德”“网络互动能力”“文化适应能力”五个“软技能”上存在明显差异(如表4 所示)。地区差异的产生意味着环境因素是影响“软技能”的重要原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决定着职业院校及学生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雇主参与人才培养的程度等等都直接影响社会对“软技能”的认知。例如,就“网络互动能力”而言,南昌市均值远高于九江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南昌市在发展数字经济中的优势,尤其是VR 产业领先优势对人才“软技能”的需求。
表4 基于地区特征的观点显著性差异
其次,本研究在比较不同年龄的样本时发现,40 岁以上的雇主对“职业道德”的重视程度高于40岁以下的雇主。与之相较,“分析技能”和“结果导向技能”则尤其受到30 岁至39 岁雇主的重视(如表5所示)。这就表明,“代际差异”可以用来解释雇主和学生之间存在的认知差异,这是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调查对象对“软技能”重要性的不同看法从侧面反映了长期存在的工作场所代际差异现象。20 世纪70 年代后期,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赫伯·凯莱赫(Herb Kelleher)说,“为态度而聘用,为技能而培训”[10],对于他这一代雇主来说,良好的态度可以培养人们的创造力、生产力和士气,因此,“态度”成为他们进行职场招聘时最为看重的方面。而对于当前,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工作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于未来劳动力,其具备相对平衡的软、硬技能组合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表5 基于年龄特征的观点显著性差异
再次,从行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如表6 所示),“软技能”适用于每个行业和每个工作环境。然而,因行业不同,企业对“软技能”关注的侧重点也存在差异。差异存在的根源在于行业性质不同,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也迥然不同。一般而言,企业对应用型“软技能”,如沟通、人际、分析、组织、团队合作、创新等相关技能的重视程度差异较大,但把服务意识、抗压能力等心理层面的“软技能”作为共性要求,差别不大。例如,从事营销业务行业的个人需要有魅力的个性来吸引新客户并产生销售效益,这种性格需要独特的更高的“软技能”组合;如会计专业可能对从业者的“领导能力”和“沟通技巧”要求更高;商务英语等社会互动性较强的专业则需要直接与客户互动,需要具备善于倾听、同理化、沟通、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软技能”才能让顾客满意。
最后,基于公司规模的数据分析结果则揭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显著差异(如表7 所示)。一方面,与大型企业(>1 000 名员工)相比,小型企业(<100名员工)认为“文化能力”更为重要;另一方面,大型企业认为“结果导向技能”“客户导向技能”以及“自我意识技能”更为重要。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所产生的人才需求差异。中小型企业不像大型企业那样具有完善的组织体系、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等,工作的边界有时难以划分得非常清晰,因此更强调以敬业、责任心等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技能,以促进企业生存发展。大型企业在规模经济优势下,员工众多,需具备沟通互动、长期发展等结果导向的“软技能”才能驱动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表7 基于企业规模特征的观点显著性差异
本研究旨在引发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关于提高职业院校学生“软技能”方面的相关讨论,弥合校园和行业、雇主和学生之间的认知和行动上的差距,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综合就业能力提升的合作机制建立。本研究结果证实,相较于将学生缺乏“软技能”的问题归咎于职业教育机构,实质上更需要提高所有主要利益相关者(学生、雇主和学校)技能培养的意识,并通过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实现包括“软技能”在内的必备就业能力培养的预期目标。
“软技能”从儿童到成年都可以进行培养,但少年时期是“软技能”培养最为重要的关键期和敏感期[11]。因此,相较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阶段是“软技能”培育的关键阶段。职业院校不应该只对学生进行狭隘的、以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而必须走得更远,寻求对人的更为综合、完善的教育。就当前的情况而言,高职院校必须意识到促进学生“软技能”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探索促进“软硬技能”融合培养的机制,以此帮助学生为进入就业市场做好充分准备。
一是不断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更是职业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目标。学生“软技能”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职业院校应遵循学生成长生命周期和培养规律,对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进行一体化建设,利用职业院校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的特点,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的同时,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对沟通交流、自主学习、问题解决等“软技能”的培养。例如,鼓励教学方式创新,根据职业教育课程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将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实践课程打通,将沟通、交流、互动、合作、责任感、敬业精神等“软技能”综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全面,进而促进技术技能和综合素养同步提升,以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需要。
二是有效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促进“软技能”培育。“软技能”的培育与“硬技能”的学习不能分离开来,但也不能以简单叠加方式进行培养。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一般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将学校知识传授和企业专业实习相结合,这也为“软技能”的培养创造了情境化模式。在企业实习阶段,通过“师徒制”、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熏陶、工匠精神传承等方式,将“软技能”培养潜移默化地融入实习过程,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企业对“软技能”的重视,并能够在实习中自我学习、自我反思,为未来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三是构建“软技能”能力框架评价体系。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对社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满足程度,学生的“软技能”是其质量的重要体现之一。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如政府、企业雇主、职业院校、学生、家长的需求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为此,职业院校要树立全面的人才培养观,尤其是适应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软技能”的需求,将“软技能”评价指标纳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中。按照职业院校“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人才培养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将企业岗位胜任能力标准、职业发展标准等纳入评价体系,满足企业对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对学生关注的就业创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学习提升能力等进行细化分解,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专业实践模式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构建企业岗位要求和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遵循,更是促进学生“软技能”提升的重要方法。企业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参与者,在产教融合培养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采取订单式、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将学生的“软技能”培养融入其中。
一方面,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软技能”培养中的重要性,与职业院校共同营造积极的“软技能”培养环境。具体可与学校一同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技能比武大赛、情景模拟教学等,将团队协作、责任心、问题解决能力等“软技能”以更加让学生喜闻乐见、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就目前情况来看,学校的专业课程很难有力地支撑学生“软技能”的培养与发展,需要在“软技能”培养的真实情境中对学生进行激发和强化。为此,企业雇主有必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生“软技能”培养过程中,尽管现实情况是组织文化似乎更重视绩效而不是个人成长,因此“并非所有人都愿意这样做”。企业实践的特点是能够将学习者置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之中,根据学习者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发展策略组合,使他们可以通过接触真实、复杂的现实环境和具体问题,不断进行知识迭代和技能强化。
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深度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为学生“软技能”培养实践提供机会。行业协会针对行业的“软技能”特点,加强对企业校企合作进行指导,如行业资格标准中,将“软技能”标准列入其中;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充分考虑地区优势、行业特点、产业规模等差异,有针对性地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对一些“订单式”学生的培养采取情境化训练模式,通过实习等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软技能”要求,掌握沟通、人际、分析、团队合作等应用型“软技能”。此外,企业要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综合测评工作。由于“软技能”本身社会化的性质,导致这种技能不像硬技能那样具体、易测量,例如良好“沟通技能”或“团队合作技能”的外化和量化必然需要考虑评估者和被评估相互关联的信念组合,无论这些信念是明确的或是隐含的,正式的或是不成文的。然而,工作场所进行的测量和评估却可以将人的发展维度和社会的需求维度纳入其信息评估与反馈系统之中。相比于课堂环境,基于工作场所的评估和衡量过程与结果具有明显较高的保真度和复杂性。
Fallows 和Steven(2000)认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主动负责是职场“软技能”养成的另一项关键因素[12]。在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影响下,学生对现代企业的要求并没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其更为关注课程分数的高低、专业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多数还还停留在“唯技术至上”的片面认知中[13],未能理解“软技能”对于其未来发展的潜在影响和作用。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由于高职生局限于校园学习、缺乏工作经验。为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让学生正确认识“软硬技能”融合培养的重要意义。首先,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软技能”培养,主动参与课程之外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竞赛等,也可以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或者校企合作项目的企业实习等机会,在实践中强化与人沟通、人际交往等“软技能”能力。其次,学生要对自身的“软技能”有较为清晰的认知,熟悉自身的特质、性格、个性、兴趣等,选择与之相促进的职业岗位,促进“软技能”在积极氛围中得到更好培育。再次,要全面了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标准,多与同龄人或企业中的“师傅”、老员工等交流,积极融入职业院校、企业营造的“软技能”培育项目和环境中,认识到“软技能”的重要性,主动配合。最后,要树立积极的职业成就观,将职业素养、职业态度、工匠精神传承等“软技能”的养成和固化与“硬技能”方面的成就结合起来,将个人成长与职业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