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学岩
微课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集中在一起并以较短的时间呈现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师讲生听”,这种教学模式内容更简单,更具有针对性,可以带给学生更丰富的体验和更全面的收获,能够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打好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然而,因目前微课教学尚处在探寻阶段,依旧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笔者围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展开一系列研究,得到了一些教学思路,希望能够为其他教师带来一些教学参考和建议。
一、以微课之灵活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借助微课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微课其实就是多媒体的迷你版,类似于网络上的学习视频,但是相比学习视频,它的内容更精简、连贯和具有针对性。微课教学具有很高的灵活性,教师应在设计微课时参考学生的实际所需和认知能力,使微课更符合学情,让学生能够以更好的状态学习知识,使其在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的同时,收获全面且深刻的学习成果。在微课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对微课的灵活性展开研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持久学习的激情。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时,为保证学生能够听得懂,教师可以基于本班学情及学生喜好设计微课内容,如色彩化条形统计图、故事化条形统计图,添加具有吸引力的内容,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知识引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专注力,使微课的教学价值更加突出,最终实现促进学生优质学习和发展的教学目标。
(二)依托微课的丰富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微课展示的时间虽短,但是其教学价值却不容小觑。有时候,一个简短的画面就可能带给学生极大的震撼,让学生对这个知识及画面产生深刻的印象。微课教学即使无法容纳许多内容,但是教师也要带着批判和重视去为学生精心纳入资源,让微课内容丰富多彩,让学生主动进入微课营造的学习氛围中,使短暂的视频取得更大的收获,借助一石激起千层浪,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其真正徜徉在数学知识海洋里,汲取数学养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时,微课内容需要尽量宽广,最好将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都有所提及,争取以最简洁的篇幅展现最广阔的知识世界,有序连贯学生的学习思维,降低本课知识的学习难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进而更加自主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除了丰富内容之外,教师还需注重微课内容的展现形式,如教师可以自己出镜微课讲解教材知识点,或者在微课中引入一些专家对这些知识更深层次的解释,或者添加图像、音频、问题等内容,通过丰富的展现形式调动学生的感官视听,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有效集中注意力,获得更切实的学习感受,以夯实他们的数学学习根基,促进数学综合素养的切实提升。
二、发挥微课课前课后的价值,助力学生提高学习成果
(一)鼓励学生利用微课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微课相比教材而言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既往教师也会设计让学生预习的作业,但常常是对教材的提前学习。但是,小学生对枯燥乏味的教材学习比较抵触,预习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难以对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但微课不一样,当教师将教材内容以一种学生喜欢的形式展现后,学生的注意力会被有效集中,微课的知识也能最大程度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预习充实而高效。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时,为使学生能被微课内容吸引,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头要有吸引力。只有开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才能产生继续观看的意识和行为;二是要将教材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只有繁复的知识简单化、难懂的知识容易化,学生才能自然而然地顺着微课的引导走,才能领略到其中的真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三是添加一些教学辅助并结合微课展开,比如应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看完看懂微课内容,为学生额外布置一些习题,巩固学生的预习效果。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微课预习,比直接让学生预习教材内容更有效果,且学生也能学得舒心,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也能在此基础上变得更加顺畅和高效。
(二)利用微课复习,有效巩固所学知识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个人若只学习而不复习,那么学习的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同理,若复习的方式不对,会降低学生复习的质量,复习意识也会逐渐减弱,从而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及复习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可以将微课内容与复习关联在一起,使微课内容整体换新,让学生在良好的复习氛围中再次理解所学知识,既提升自身认知,又获得新的感受,使微课产生新的意义。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负数”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综合整节课的教学情况,将那些学生学得不精、理解尚有难度的内容再度精细化和丰富化后设置微课,让学生参与复习,助力其对学习疑难点的精准把握,有效解决复习难的问题,保证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实现高质量的数学学习。其次,教师应明白,复习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习惯,只有当这种行为成为习惯后,学生才能在学习后产生自主复习的意识,才能更好地发挥微课的复习作用。换言之,教师要在学生参与微课复习时助力其养成复习习惯,改变学生对复习的“被迫性”认知,端正学生的复习态度,使学生的每次复习都能收获良好的效果。
三、深入探究微课的教学意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一)重视微课内容的饱满性,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要想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有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知,那么这个知识点的呈现就必须具体而完整。微课作为一种有时间限制的教学模式,用其展开对一个知识点的设计是一个不错的途径。教师可以针对小学数学中的某个知识点,设计一个仅属于这个知识点的微课内容,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关于这个知识点的延伸内容,厘清关于此知识点的所有逻辑关系,使该知识点从一个陌生的理论发散成详细的小分支,提高學生思维的逻辑性,促进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和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教学时,为促进学生思维发散,教师可以先综合分析本课内容主要讲述了哪些知识,待学生有了清晰的认知后,再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其糅合成一个整体,借助先简后难、先易后繁的模式,将本课内容通过微课整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比如,在开始播放微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一些简单的物体,使学生初步建立“观察物体”的认知,再逐步提高难度,拓展物体观察的深度与广度,使微课内容像一个逐渐变大的气球,像一片从荒芜到绿意融融的土地,使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认知从无到有,促进学生的感官体验、思维逻辑及空间观念得到培养,让学生真切地将观察物体这个知识点熟稔于心,发展成为自己实实在在的一项能力。利用微课将一个知识点有逻辑地串联起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起到避免知识断层的作用,它就像一个穿着数学外衣的连贯故事,能够吸引学生听的欲望,并在听的过程中将整个故事的脉络线索串联起来,将其内里的东西碾碎了形成自己意识和认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根据微课内容的探索性,强化学生的推理能力
数学推理能力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辅助。微课的设计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针对学生的某项能力设计微课即为教学开展的一个突破口。在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方面,教师可以在微课中添加一些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和完善问题,强化学生的推理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真正内化数学知识,逐步迈入高效率的数学学习之路。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添加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题型,让学生借助微课的引导思考、解决问题,走近学生、鼓励学生,并在学生提出问题时及时给出反馈,使探索环节更有价值。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能够自我解决问题时独立完成探索,在无法独立解决时寻求教师与同学的帮助。教师也要待学生掌握了知识点后,再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微课学习,直到学生切实掌握探索型微课的特点,能够自行学习和思考,使微课成为学生的第二名老师,成为学生更好投入学习的一项助力。
四、将学生作为微课设计参考,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一)以重难点为微课设计基础,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数学是一门集晦涩和抽象为一体的科目,这对本身喜欢简单事物,关注具象表现的小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微课相比传统教学,具有集中性、针对性等特点,在面对重难点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其以一种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集中在微课中,然后传递给学生,将数学重难点内容化晦涩为简单、化抽象为具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时,为降低分数意义、性质等内容的晦涩性和枯燥性,教师可以将这节课的内容设计为微课,并提前做好教学规划,以简单、具象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每名学生都能够融入此次的教学氛围中。另外,由于意义和性质是一个比较考量学生逻辑思维的内容,所以教师还应在微课中添加较为形象的案例,使学生对分数是什么、分数有什么作用、分数于数学的意义和对学生而言有什么价值等更加明确。比如,在举例1/3、3/7、12/19、12/3等分数时,教师除了要为学生简单化理论知识,也要在理论知识传递后,将这些分数以故事、生活的方式呈现出来,使抽象的意义与性质变得更加形象,使知识更加清晰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对于不易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来说,若在引导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难度,教师则应在设计微课之初添加具有吸引力的问题,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之后再深入为学生形象解释原理,举出例证,让理论知识推动其具体实践行为的落实和成功,使学生可以将分数是什么、分数有哪些种类、分数哪些特点、如何应用分数知识等深刻于心,并成为自己的终身技能,推动自己更好地走进数学的世界,迈向全面发展的进程。
(二)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确保学生学有所获
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很多,如化困难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有效凝练知识内涵、吸引学生注意力等,这些作用在助力学生高效学习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是教师在微课备课时需要着重考虑的方面。但是教师也应明白,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通力合作,无论是教师单方面灌输式讲授还是学生单方面没有目标的学习,最终教与学的效果都难以达到预期。所以,即便微课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带动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但教师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每一次微课教学中学着放权,让学生在教师与微课两名教师的引导下更快速地接受新知识、理解新知识,提炼思维,凝聚思想,实现微课为学生所用、为教学所设的价值。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学时,教师应为学生预留一些自学的时间,让学生自行跟随微课的引导去学习、理解和解决问题。教师则需做好辅助,在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时暂停微课、在学生微课学习过程中密切关注其学习状态、在學生微课学习结束后及时检验其学习成果等,以此有效提高微课的课堂辅助教学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教师也需注意,虽然微课自主学习在某种层面上承担了教师教学的角色,可微课毕竟时间有限,即使能很好地解决目前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但其只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切忌“喧宾夺主”。所以教师需要积极弥补微课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发挥其辅助教学作用,为学生能够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供保证,确保学生学有所获。
五、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对小学生来说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微课相对传统教学形式而言,形式灵活、内容丰富、效果多重、影响宽广,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推行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争做教学的有心人,发现并解决传统教学的问题,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积极响应新时代教学需求。在微课设计上,我们要尽心竭力,对于成型的策略也要不断革新,要使自己成为微课教学的专业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落实微课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