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幼儿音乐素养的策略探究

2023-11-24 13:25章颖
家长·中 2023年9期
关键词:萤火虫节奏绘本

章颖

幼儿园开展音乐教学,既可以使幼儿心情愉快,还可以使幼儿智力、动作、语言、社会性和身心健康得到发展。教师可以将音乐教育活动和幼儿园一日活动联系起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艺术环境中得到音乐素养培养。基于此,本文探讨如何将音乐元素有机地融入幼儿日常活动中,旨在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一、节奏训练,表现情绪

节奏能助力幼儿的情绪表现。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体验各种音乐的节奏特征,感受其中的情绪变化,并通过动作和节奏表现自己的情绪。教师可以将奥尔夫音乐与节奏相融合,使幼儿能体会乐曲的节律,并用由简单到复杂的动作表达节律。这些练习不但可以增强幼儿的节奏意识,还可以帮助他们通过节拍表现自身的情绪。下文以《谁在说话》教学为例进行阐述。

首先,教师可以向幼儿展示木鱼、哑铃等,让他们跟着音乐的节律敲击,在歌曲中添加自己的姓名,并有韵律地念诵,同时让其想一想,怎样才能让两个字和三个字的名字能够在节拍中呈现。当幼儿对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把握之后,再让他们聆听带有动物声音的音乐,讲一讲这首歌所表达的情绪,到底是快乐的,还是忧伤的。

其次,让幼儿学着它们的叫声,并把叫声与音乐的节拍相融合。随着持续的练习,幼儿的韵律也变得更加敏锐,而且也认识到,快乐且有节拍的音乐多代表了快乐的情绪。

最后,教师也可以让幼儿听些舒缓的乐曲,辨别它们所表达的是平静的情绪还是忧伤的情绪,进而理解节奏所表现出的情绪特征。在幼儿学会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时,教师可以让他们用一些简单的词汇表达之前听过的音乐,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听觉训练,尝试听辨

音乐旋律有强有弱、有高有低、有快有慢,这些都是在音乐教学中要学会的。但是,由于幼儿的逻辑思维水平较低,所以提高他们对抽象理论的认识比较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练习培养其听音辨音的能力。将听觉练习与儿童喜爱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又能让幼儿在聆听音乐中记住音乐、理解音乐情感。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各种音乐,使他们能够辨别它们的特征。例如,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七色光》,让幼儿感受到快乐,再播放《摇篮曲》,给幼儿带来一种宁静的感觉。

为了提高幼儿对音乐强弱、高低、快慢的敏感性,教师可以设计趣味性听辨游戏,如火车加速跑。具体而言,先用正常的速度演奏一些音符,让幼儿跟着唱歌,然后加速,让幼儿像小火车一样“连”在一起,并在奔跑的过程中,模拟速度快慢的声音。乐声速度越快,跑的速度越快;乐声速度越慢,跑的速度就越慢。随着乐声的增强,向上跳起;当乐声减弱的时候,向下蹲。

趣味游戏可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敏感度,并使他们基于听过的音乐做出相应回应,从而增强他们辨别音乐的能力。教师可以用各种活动方式演奏同一组的音符,并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让幼儿辨别。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幼儿练习听到的小段乐曲,并尽量将其表达出来,从而增强幼儿的听音辨音能力。

三、应用图谱,理解抽象内容

(一)可视化,理解乐曲内涵

各项学习活动在各种媒介的影响下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符号丰富和增强他们的音乐经验。在音乐教育中,图谱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辅助工具,能够把音乐的抽象性表达成图形和符号,不仅有助于幼儿理解音乐的旋律、节奏、曲式特点,还具有可视化的效果,能让幼儿更好地了解音乐的含义。下文以学唱《萤火虫》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图谱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的音乐。

首先,让幼儿猜谜:“不要金,不要银,只要你的屁股亮晶晶。”当幼儿猜测出“萤火虫”正确答案时,教师向幼儿演示两种不同颜色的萤火虫造型:一种为金,一种为银。

其次,以“萤火虫”的颜色为例,展示两种不同颜色代表的音高,通过钢琴的帮助,让幼儿更直接地感受到音高不同的变化。

最后,在幼儿理解了“萤火虫”颜色与音高的关系之后,教师把幼儿分为不同的声部,然后把不同颜色的萤火虫图片发给他们,让幼儿根据不同的音高进行演唱。在幼儿合唱的过程中,教师用一些萤火虫图片辅助教学。比如,在高音部唱歌时,把金色的萤火虫图片举起来。在低音部唱歌时,把银色的萤火虫图片举起来。当两个声部一起唱歌时,教师可以把两张萤火虫图片同时举起。同理,幼儿在唱歌的同时,也要把他们手里的萤火虫图片高高举起来,以突出不同的音高,使幼儿能够感觉到不同声部的差别。

(二)启迪化,理解乐曲情感

在展示图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用更具感染性或符号性的图形或色彩,作为启发和引导幼儿赏析情感的媒介,并融入音乐中,在合作歌唱中抒发自己的情感。

例如,在学唱《烛光里的妈妈》时,教师可以在音乐图谱中绘制代表妈妈的头像,并让幼儿想一想这个时候“妈妈”的面部表情,如愤怒、担忧、大笑、微笑等。幼儿在听完这首音乐之后,表示可以用“微笑”這个表情。该歌曲比较温和,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爱,让人感到母亲的温暖,而微笑则是最能表达这种情感的表情。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进行创作,通过绘画头像的方式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按照声部分别粘贴在图谱的各个部位。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对歌曲的情感有没有领会,同时也可以观察他们是否感受到了自己演唱时的音高情况。经过一系列的练习,幼儿了解到歌曲分为高、低两个声部,在歌唱时要充满感情,表达对母亲的爱。当再次进行歌唱时,会更加专注,表现得更加出色。

四、融合表演,学习具体方法

“活教育”理论提倡儿童在“学中玩,玩中学”。教师需努力运用各种歌唱形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鼓励幼儿参加各种形式的表演类活动,让他们活跃起来,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各种表演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下文以学唱《八只小狗抬花轿》教学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首先,教师要求几个小朋友结成一组,摆出抬花轿的姿势,由一位小朋友站在中央,充当坐花轿的人。教师需让幼儿想一想,如何摆出抬花轿的姿势和坐花轿的姿势。幼儿提出用晃动的姿势展示坐花轿的建议。此时教师应引导幼儿考虑是否可以配合音乐节拍晃动自己的身躯,配合抬花轿的动作进行歌唱。通过这种方式,把幼儿带到一个充满了“游戏”的环境中,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教师还应引导幼儿根据所唱声部的节拍对自己的步伐进行相应调整,并在其中添加舞蹈动作,如扭秧歌基本动作。在活动中,幼儿意识到可以借助自身的韵律更好地感知和体验乐曲的韵律,从而学会了歌唱的具体方法。

最后,教师鼓励小朋友分组进行表演,并在活动中添加自己的创造性的动作。教师则观察哪组的动作更丰富、更有节拍感,然后给他们一些奖励,以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五、音乐赏析,培养创作能力

(一)音乐与绘画结合,培养创作能力

音乐赏析活动是一种对曲调结构简单和时间较短的音乐作品的欣赏和评析。通过赏析这些短小的乐曲,幼儿能够发现交响乐队中各种乐器的特点和声调,从而了解交响乐队的原理。

创作能力培养指在经过基本的音乐教学和学习后,根据自身的认识创造一些简单的旋律,或是通过一些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认识。在儿童早期,对音乐创造能力没有太高需求,但是,开展音乐赏析活动是为了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音乐赏析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使其在聆听完音乐之后产生共鸣,产生自主创作的意愿。教师的工作则是通过适当的方法,帮助幼儿用音乐表达情感。

然而,在实际活动中,部分幼儿的音乐感知力较弱,不同儿童对同一音乐的接受程度不同,有些孩子对歌曲的接受比较快,动作反应也比较迅速,而有些孩子则表现得无动于衷。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很多,有些是由于当天心情不好,有些是由于对教师演奏的歌曲不太感兴趣,有些是由于幼儿对歌曲的感知水平比较低,无法完全领会歌曲的内涵。不论哪种情况,教师都需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耐心地引导和启发幼儿学习音乐。

在幼儿园教学中,音乐和绘画是互补的。因此在欣赏音乐时,教师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音乐所蕴含的情境,从而提高幼儿的感知水平。

例如,在学唱《春天》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些与春天相关的画面,如花卉和植物,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教师也可以让幼儿把自己对春天的感悟画在画本上,从而更好地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使其一边作画,一边听歌曲,激发幼儿对音乐的联想,并将自己想象中的场景画在画本上。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动作表演,让幼儿随着节奏变换不同的动作达到对音乐节奏的理解。

将绘画和音乐相融合,为幼儿创造出一种审美情境,既可以提升幼儿的画技,又可以提升幼儿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是提高幼儿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借助节奏拍打练习,培养创作能力

音乐创作能力指幼儿的节奏创作。在培养幼儿的创作能力时,教师可以引导其进行节奏拍打练习,使其在自身带领下进行模仿。

在具体开展时,幼儿需等教师结束动作之后再进行模仿,不随便跟着教师节奏进行拍打,而是先静心倾听,再按照自己的感觉进行拍打记忆。当幼儿对拍打节律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节奏练习,让幼儿先拍打自己刚才示范的节奏,再鼓励幼儿发散思维,进行大胆创新,按照自身理解自由地拍打自己所创作的节拍。教师应对幼儿设计的节拍予以表扬。

幼儿的年龄还很小,对四二拍、小节等概念还不了解。创作的节奏可能多种多样,但教师要认识到,这种创作是为了发展幼儿创造力,而不是让他们学习特定的韵律。也就是说,在课堂上,幼儿只要主动地与教师合作,把节奏创造出来,就是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

另外,幼儿的音乐素养不能单纯地依赖于幼儿园教学进行培养,还要及时有效地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明白幼儿无意中哼出的曲调或者击掌的节拍都是极具创意的行为。尽管孩子的这些不经意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即兴性,但这是孩子对音乐感兴趣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如果幼儿有相似的情况,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听一些古典或短小的音乐作品,以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六、结合绘本阅读,展开想象

在音乐教学时,若教师过多干预,帮助幼儿进行表演内容的设计,介入幼儿设计的表演节目,则难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导致幼儿的想象能力和自主行动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运用幼儿园一日活动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并促使他们进行自主联想。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绘本故事,使幼儿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并能体会其中包含的内容和情节,把绘本提及的内容与表演结合起来。比如,在引导幼儿歌唱《大熊猫》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回想他们在動物园里见到的大熊猫,并考虑怎样把熊猫的形象与表演融合在一起。

然而,教师注意到,许多幼儿对熊猫的记忆非常模糊,对其特征的认识也不深,对其生活习性的描述也不准确。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阅读“熊猫”主题的绘本,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归纳熊猫的特点。

另外,教师也可以带领幼儿对绘本故事进行概括和归纳,并考虑在表演中是否将这些元素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幼儿的独立联想能力。在讨论中,每个孩子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表达了自己的构思,对演唱活动充满期待。讨论过后,孩子们在每句歌词中设计了相应的动作,并加上了队形配合,使熊猫的形象更加立体。

幼儿在阅读绘本时获得许多启发,通过对绘本故事的联想,将舞蹈动作剧情融合进去,迸发了新颖的创意,发现了音乐与文学的联系,自身的音乐素养自然得以培养。

七、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教学活动是一种以引导幼儿表达内心想法为主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幼儿的智力、社会性和身心得到良好发展。在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时,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主动挖掘适合幼儿能力的音乐题材、教育形式,积极地进行教学反思,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幼儿一起成长。

猜你喜欢
萤火虫节奏绘本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绘本
绘本
绘本
萤火虫
YOUNG·节奏
萤火虫
抱抱就不哭了
夏天的萤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