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新媒体辅助幼儿园活动的探究

2023-11-24 13:25张磊
家长·中 2023年9期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园幼儿

张磊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在教育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新媒体技术与幼儿园活动有机结合,能够逐渐转变传统的学前教育模式,根据幼儿的成长特点和认知规律,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丰富幼儿的实践内容,让幼儿可以在一个充满趣味性的活动环境中积极探索和发现,从而显著提高幼儿园活动质量,促进幼儿全方位的发展,为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互联网+”环境下运用新媒体技术辅助幼儿园活动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幼儿的合作学习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活动开展方式比较单一,加之部分教师没有坚持幼儿为主体的活动原则,使幼儿呈被动和机械式的活动参与状态,活动效果欠佳。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辅助一日活动,不仅能够将原本枯燥、文字化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立体化的图文和音视频资源,变抽象、死板、难理解的知识为具体、灵活、易接受的内容,大幅提高幼儿活动质量,有效提高师幼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而且,教师也能更好地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科学地提出问题,并且结合幼儿的性格、学习状况等差异化特点合理划分小组,鼓励和引导幼儿和小伙伴一起讨论,共同完成活动内容,增强活动的互动性,从而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增强幼儿活动的趣味性

依托于新媒体技术,教师能够用图文和视频的形式展示活动内容,增添活动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知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其良好的专注力,同时也有利于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的幼儿活动。

以音乐活动为例,教师可以使用新媒体技术,在显示屏上播放有关我国优秀传统民族舞蹈的视频,邀请幼儿到讲台上进行表演,鼓励其跟随着歌曲和鼓点自由发挥,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对民族舞的理解和热爱。在这种生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效活跃音乐活动气氛,让幼儿更好地发挥、释放自己的天性,为活动的不断深入与高效推进增加新的情节。同时,教师需重点关注幼儿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等方面的发展,逐步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与自我表达能力。

(三)不断丰富幼儿活动内容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强,运用新媒体技术能够让活动过程充满多姿多彩的画面和音乐效果,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尽可能地减轻幼儿对学习知识的抵触情绪,进而不断探索和深度挖掘幼儿潜在的兴趣和能力,为后续的能力培养奠定良好的前期基础。

二、“互联网+”环境下新媒体辅助幼儿园活动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环境下,新媒体技术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将其与幼儿园活动有机结合,能够有效转变以往单一的活动模式,创新学前教育方法,促进教育活动质量和效果的显著提高。虽然一些幼儿园已经意识到运用新媒体技术调整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且也已经开展了信息化活动,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幼儿园教师不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对新媒体技术辅助幼儿活动的具体内容了解不深,相关知识、技能还存在缺口,没有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技术在辅助幼儿活动方面的优势,难以在实际活动中熟练应用前端的新媒体技术。因此,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园活动,对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由于新媒体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信息集成性特点,在实践活动中,经常采用图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吸引幼儿在活动中的注意力,并且PPT的设计、制作以及应用等方面也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动态化特点,而现阶段教师之间的年龄段分布较为广泛,在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幼儿活动的时候,部分教师的课件创新设计和制作能力不强,无法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交互性活动优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不够,导致教育活动难以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最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新媒体技术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备也存在地區差异。比如,一线城市能够较快接受新媒体辅助幼儿园活动这一新型教育模式,并且普及程度较高,反之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幼儿园活动仍然更多地采用传统教育模式。因此,相关部门需针对这一地区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做出调整,让所有幼儿园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趋势,科学运用新媒体技术。

三、“互联网+”环境下新媒体辅助幼儿园活动的具体措施

(一)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

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及时转变教育观念,选择性接受对教育活动有积极作用的新鲜事物,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技术辅助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与时俱进地学习和熟练掌握计算机运用能力。

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新媒体技能培训课程、召开新媒体教学研讨会等,以此为教师提供学习新媒体技术以及互相交流新媒体教学经验、技巧的渠道,从而逐渐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切忌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保留传统幼儿活动方法优点的基础上,科学灵活地与新媒体技术结合,不能过度依赖新媒体技术组织幼儿活动,否则会失去活动的意义。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创新教学内容,只是单纯地借助各种新媒体技术组织活动,长此以往,幼儿也会对新技术活动模式感到厌倦。所以,教师在利用新媒体辅助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既要合理使用新媒体技术,鼓励和引导幼儿如何做游戏、如何唱歌跳舞,又要开动脑筋,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教导幼儿做人做事的正确道理。

同时,由于3—6岁的幼儿正处在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的阶段,教师应注重自身行为举止,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为幼儿树立榜样形象,关注幼儿的活动状态,及时调整和解决相关问题。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当前网络上的各类信息层出不穷,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不仅需要保持良好的接收和传播信息的能力,还需不断提高辨别信息的能力。在设计和制作教学课件的时候,教师需要对网络素材和教学资源的质量严格把关,结合幼儿成长和学习的实际情况,构建更适宜的活动开展模式,也应该有效约束幼儿使用新媒体设备的时间,为幼儿视力和心理健康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和创造

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需要贯彻落实好幼儿的教育主体地位。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不同的知识、技能,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资源,为其创造一个更加便利的学习条件,充分调动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自学态度。例如,教师可以提前在网络上收集并筛选适合幼儿自主学习的线上教学资源,如动画片、电子书籍以及幼儿趣味讲解等。但是,教师需要特别注重线上活动资源的数量,以免过长时间的网络线上活动对幼儿的视力造成不良的影响,应科学合理地控制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为其健康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活动内容,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选择一些颜色鲜艳明快的动画片,让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动画视频上,同时鼓励幼儿大胆张嘴说,用语言表达自己观看动画片之后的想法和灵感,从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小船回来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只截取故事中的一小部分内容进行活动课件的设计和制作,用多媒体设备在大屏幕上向幼儿展示故事中的小男孩形象,通过生动有趣的卡通人物形象,使其好奇心和探索欲被调动起来。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大家觉得这个小男孩可爱吗?我们可不可以开动小脑筋,帮助这个小男孩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呢?”随后,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幼儿举手发言,勇敢地说出自己取的名字。

教师通过不设定小男孩名字的方式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欲,引导其自主探索,结合自身的喜好和日常经验,为小男孩取名,以此实现良好的语言活动效果,推动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

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协作。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并整理一些动画片、绘本等教学资源,并将其按照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进行分类整理,定期将这些线上的活动资源分享给家长,帮助家长在家庭中助力幼儿的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以此进一步丰富幼儿非园时间的知识和技能,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美好品德。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故事大会等活动,让小朋友们都能够畅所欲言,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了解到的小知识和小技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表扬和夸奖幼儿的行动,增强其分享的自信心,使其能够充满自信和活力地继续探索各种知识,从而形成良性、正向的幼儿教育循环。

(三)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模式下,大部分教师多采用较为单一的活动形式,难以充分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难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加之3—6岁幼儿的注意力本正处在发展阶段,尚不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努力为幼儿活动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场景,将活动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出來,以此切实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使其在新媒体技术的辅助下自主地融入活动中,为其创造更多亲身感受和实践的机会。

教师不仅可以在设计和组织游戏活动的时候,将幼儿的年龄、认知情况等相关内容纳入综合考量的范围之内,也可以立足于实践,深入幼儿的内心世界,尽可能地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收集活动材料,以此为幼儿打造生活化的活动场景。

以“两只小鸟”音乐活动为例,教师在布置舞台场景的时候,既可以使用新媒体中的放大镜以及舞台聚光灯功能,也可以将幼儿在游戏活动区中经常使用的玩偶收集起来,用于音乐舞台场景的搭建,之后用电脑播放“两只小鸟”音乐和视频,让幼儿能够沉浸式体验歌词中描绘的场景,打造一种动态的动漫效果。教师还可以鼓励和引导幼儿和小伙伴共同演绎歌曲内容,以此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

再以“小蝌蚪找妈妈”活动为例,作为一项经久不衰的传统幼儿活动,教师需要努力探索其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发展的可能性,让幼儿扮演不同的游戏角色,使其在具象化的游戏情境中体会相应角色的真实内心活动,提升幼儿的共情能力。教师还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推进游戏情节的发展,在游戏活动中适时地插入旁白和故事视频画面,充分激活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其在游戏中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四)开展多样化的趣味活动,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的时候,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多样化的趣味活动,正确引导和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丰富活动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设计并制作线上有奖竞猜游戏,融入幼儿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构建一种合作互助式的学习方法,推动幼儿主动、自觉地参与小游戏中。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运用智能化小程序,将各种动物、水果的图片融入游戏中,当幼儿翻到一张图片的时候,系统会自动翻转智能白板。此时幼儿可以说出动物或水果的名称,然后发散自己的思维,说出与其相关的内容,之后包含相应动物和水果的名称、特点以及造句的音频便会自动播放出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

智能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将枯燥、抽象的文字内容转变为生动、有趣的游戏,从而切实提高幼儿的反应速度、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这些小游戏分享给幼儿的家长,让家长在家庭中也能带动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知识,进一步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营造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寓教于乐,以此为幼儿的茁壮、健康成长创建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幼儿园教学的不断深入推进,幼儿园需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提高对新媒体技术的重视程度,不仅需要逐步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也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及时更新育儿理念,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和制定活动方案,将新媒体技术科学贯穿于幼儿活动的始终,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为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助力。

猜你喜欢
互联网+幼儿园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