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
(沈阳市沈北新区交通运输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121)
在财政体制改革大背景下,预算制度建设依然处于改革深水区。行政事业单位实践证明,为了顺应当前管理需求并解决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进行管理制度改革。在公路管理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工作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和科学的财政财务管理机制,有助于提升公路管理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能力。
然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仍存在绩效评价体系运用不合理、预算执行透明度及刚性约束力不够、预算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落后、预算编制工作及执行情况相脱离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公路管理事业单位提升预算管理能力。因此,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策略,有助于提升公路管理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为其发展提供参考。
在新时期,国家改革了财政政策,使得财政收入有所增加,预算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公路事业单位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工作流程不兼容,预算管理工作难度加大。例如,公路管理事业单位预算调整需要填报预算调整申请表并经过审批,然后由技术工作人员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进行调整。这一流程增加了工作量和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还增加了审核工作量,整个调整过程无法追根溯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预算一体化系统的嵌入成了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以信息系统的升级迭代为指向,实现了各层级、部门、系统之间财务信息的链接,将各系统模块进行高效衔接,整合信息资源,满足了预算管理工作的需求,同时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公路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预算一体化系统将财务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使得各个系统之间的财务信息连接紧密,信息传递高效,可以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和数据的一致性。然而,当前预算管理一体化在公路管理事业单位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功能的充分发挥。
当前,预算制度建设改革处于深水区,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客观实际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未与预算管理工作相融合。财政部门在对公路管理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进行评估时,主要采用自评方式,由于普遍缺乏对自身工作整体的认知度,其评价结果受主客观意识影响,导致差别较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已建立,但效果较为形式化,需要构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制度+技术”管理模式,高效落实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另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受客观性因素影响较大,致使公路管理事业单位无法对常规公路养护里程、质量和时效等方面的相应指标进行探究。因此,应进一步考量和控制主观意识因素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影响,并探索客观性因素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结合。
实践证明,行政事业单位若想进一步加强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需要各级政府高效衔接,维系制衡关系,使财政资金得以统筹管理。实际工作中,预算编制工作以财务部门为主,预算编制人员对工程项目的实施目的等方面不够了解,仅依靠财务部门,无法对公路养护业务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系统监督。
在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公路管理事业单位的预算、运转和特定目标三类项目,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及系统性与人为的因素有较大关系。在公路管理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工作期间,影响因素较多,通常情况下,各单位会将单位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重点考虑内容,直接导致了预算编制的主观性加大,缺乏客观基础,抑制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影响预算执行效果的提升。
公路管理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工作应严格执行预算制度,以此强化预算约束力。分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实施情况,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预算执行透明度、刚性约束力不足,预算管理工作完全由财务人员主导完成,缺乏对单位全年工作计划及长远目标的掌握,对预算编制工作完整性的掌控力不足。
二是预算制度缺乏统一标准,在编制预算时存在冒编、虚列问题,难以发挥资金价值,引发预决算相脱离。
三是未能做好各预算项目事中监控及事后跟踪工作,资源浪费。
四是预算执行结果考评机制不系统、科学,绩效考核标准过于笼统,各部门及人员预算意识不足,预算执行力度低下,应通过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预算执行透明度和刚性约束力、加强事中监控和事后跟踪工作、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预算意识教育等途径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做可以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精度和准确度,减少浪费和冒用等问题,提高公路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财务透明度。
当前,公路管理事业单位的预算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受基本支出的影响,导致项目支出定额标准工作未获得良好的效果,与预算管理制度要求呈现出不相适应的情况。
现阶段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公用经费标准完善性不强,虽已细化,但与当地的物价水平及用人需求不相适应,现阶段,市场竞争压力加大,而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完全依靠上级财政定期定额拨付,公用经费标准制定机制没有完善和更新,导致现有机制对公路管理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由公路管理事业单位实际的预算管理工作可知,工作中,以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开展日常业务,在拨付资金时以下达的各项指标为依据,符合财政预算管理的要求。现阶段,存在个别基层单位没有达到这种工作要求的情况,此外,预算管理工作的存在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预算执行缺乏系统的管理监督机制,对预算执行进行全过程监管,即:预算执行过程中流程、手续以及资料的完整性;在执行中还存在预算指标精细度不足、经济分类明细不精细的问题。预算执行的严谨度不够,专项预算资金出现超支、挪用的情况,预算支出互相挤压现象较为常见。
公路管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根据自身行业预算管理系统发展需求与实际情况,需运用绩效评价指标进行衡量,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产出指标均不能满足此要求,绩效评价体系的不健全,不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影响公路养护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体系中应包含对本次预算方案实施的效果分析和人员预算指标完成数据,掌握其运行情况,合理评估预算管理方案的实际效果,据此优化下一年度预算方案,规避财务风险。
另外,可将预算评价结果作为考核依据,借助预算管理一体化,能更好地对公路管理事业单位内部资金进行流动监控,促使业务活动平稳开展。因此,公路管理事业单位应重视和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满足多层次的要求,使预算管理及绩效评价的工作成果能够促进公路管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执行预算管理期间,公路管理事业单位需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基于项目库管理模式,评估入库项目的可行性,以此对入库项目绩效指标进行管理完善。第二,应保证预算批复工作的及时性,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主要是对资金使用进行推进与执行,因此,及时拨付项目预算额度,公开绩效目标,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以便能够公开执行预算。第三,合理应用绩效评价结果,评价项目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及实施工作的成效,在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时,共分优秀、良好、合格及不合格四级判定标准,该评价结果将作为下年度预算编制参考依据,使预算编制更加精准,从而提升预算执行效果,由此促进公路管理事业单位的高质量发展。
深化财务体制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预算管理体制随之变化,公路事业高质量的发展为我国的基础经济发展提供必要保障,因此,必须重视公路事业管理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顺应当下财政制度要求,转变预算项目支出管理思路,坚决做到财政资金“紧跟项目走”的目的,制定与公路管理行业自身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工作管理模式。
对当前相关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对于重点项目应做好计划安排,对于一般项目应从缓进行安排,保障重点项目落实落地。展现行政事业单位的优势,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期间,依据公路项目的计划目标开展工作,提升管理效果,为公路行业更好更快发展做到推动作用。整合、精简预算管理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做好事前评审、事中监控、事后跟踪等工作,以此提升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此外,还应加大对信息化系统的利用,提前谋划,做好评审、论证及申报工作,为项目前期评估及储备提供更可靠依据。另外,还需做好入库项目的预算工作,进行项目库建设,以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方式,来保证项目的实施及开展,促使项目预算编制质量的显著提升。
根据行业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公路管理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需要结合公路管理行业的职能,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以财政部门的预算编报要求为依据,以零为起点建立预算编制管理小组,由单位负责人主管预算编制工作组中的各项任务,细化预算编制工作,使预算编制方法更具科学性,各项制度更具规范化,促进预算编制执行效果的提升。
另外,在开展预算编制及管理期间,应以《预算法》为依据,预算编制工作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并严格遵循财政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及部门职能要求进行编制,以科学客观的零基方法进行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地对财政资源优化配置,以便能够为公路管理事业单位的蓬勃发展起到保障作用。同时,还需建立预算管理监督机制,监督机制需符合公路管理行业实际情况,以便对预算执行全过程进行监管。
利用信息技术健全完善一体化预算管理机制,重点关注预算指标的使用及执行情况,审核预算计划执行过程中流程及资料的完整性,确保预算执行的规范性。重视内、外部监督机制执行,使一体化预算管理能够顺利开展,加强专项预算项目的监管,重点关注专项预算资金的使用、执行进度、执行效果等情况,严防出现超支、挪用资金的发生,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系统评价。
公路管理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管理时,为使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及开展情况更加透明化,应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财务信息一体化管理。公路管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应积极做好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准备工作,部署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增强全员预算意识,提高对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支持程度,全面树立“先有项目再有资金”的理念。
通过使用财政一体化平台,促使预算管理工作更为全面化。财政一体化平台的使用,保证预算编制工作更具系统性,有助于科学合理完成预算编制工作,使预算管理效果显著提升。另外,在开展预算编制时,公路管理事业单位对单位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和定位,更好地掌握自身属性,注重自身职能运行,周详考虑实际养护工作、资产配备及人员构成情况,需要以各项指标和计划为依据,对日常收入及支付业务进行操作。
在公路管理事业单位中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应用,需接触海量庞大数据信息,财务人员通过财政一体化平台能够对项目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极大地降低管理成本,促使内部资源合理配置,助力行政事业单位平稳可持续运行。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升级的必要要求,同时也是政府财政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了将财政资金合理运用于公路行业发展最需要的领域,提高公路管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质量,打破传统工作壁垒及现状,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模式,公路管理行业在实践中探索建立并不断优化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方案,坚持量入为出,处理好各项目对应关系,提出针对性改进和完善措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管理方式与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相辅相成,实现公路管理事业单位一体化建设的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和有效性,并大幅度强化预算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经费使用控制效果。通过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将推动公路管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