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 272000)
货币资金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是分析判断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医院正常开支运营的重要保证。公立医院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医院,除少量财政拨款外,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范围相当有限。货币资金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医院要在保障人员权益的基础上,支付药品、耗材、维保等各种日常开支。在日常工作中,医院需要严控资金的安全,考核资金使用效益,提升资金管理水平,通过不断完善资金管理保障医院得到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资金管理能够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公立医院资金管理制度做支撑。通过医院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各种内控手段使用,防范会出现挪用、舞弊等行为的风险点,以保证医院资金安全。医院正常运营中,需要支付多笔开支,除去合理的人员开支外,还需要支付药品款、卫生材料款、固定资产款、维护费等各项开支,流程众多,需要多部门配合。加强对资金管理的流程风险管控,能够有效降低风险点,减少医院经济损失。
医院的管理层做决策,需要依据可靠的财务信息,这就要求财务部门提供的财务管理信息真实完整、准确可靠。随着新医改的逐步推行,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在西药、中成药方面已经没有利润点,收入的渠道集中在医疗服务收入和财政拨款收入,而财政拨款收入对于一般三甲医院的资金需求而言杯水车薪。
面对资金日渐短缺的现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通过提高运营管理水平,以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是每一个公立医院都要思考的问题。只有做好资金管理,才能确保医院的软硬件实力,既要保证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开展工作,提升病员满意度,同时人才的培养、学科的建设也需要充足的资金做保障。
首先,大多数公立医院的管理层以及相关财务人员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对医院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认识不足。过分关注医院的高收入,忽略了成本核算,没有通过业财融合进行成本控制,对结余资金关注不够,从而导致医疗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形成过度浪费,造成医院利益流失。
其次,随着新医改的实施,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财务风险管控意识,形成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通过对医院财务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评估,加大监督力度,完善评估和预警机制,降低存在或潜在存在的风险因素。全方位全流程地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管控能力。
再次,制度建设是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方面,却没有引起很多公立医院的关注。按照三级医院国考的相关指标,公立医院的工作更加关注医疗水平、服务质量,同时注重加大科研方面的投入,相比较而言,制度管理方面的相关指标很少,尤其是资金管理方面。公立医院要做好资金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细化财务人员的职责权责,以免造成权责界定不清晰的现象发生。
最后,很多财务人员对资金管理的认识还仅仅聚焦在对收支情况进行记录和核算的层面,没有对相关指标研究探讨,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内控建设情况关注不够。由此形成的公立医院的经营状况分析不能给领导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如果没有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做保障,就会增加制度上的盲点、风险点,从而容易滋生违规违纪,增加资金管理风险。
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就诊体验,医院不断更新现有的收付款模式,开通微信、支付宝、银联硬POS刷卡、软POS刷卡、社保卡刷卡、移动支付平台等多种渠道收费。多元化的结算模式,在方便患者缴费的同时,也增加了单边账风险。同时,医院退费制度的不完善也会使医院成为POS机套现的高发地带,对资金安全带来危险。
传统的医疗收入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新的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非银行网络信息工程上线初期,存在很多漏洞问题,收入项目来源分类不明确,收入漏计或是虚增收入的情况时常发生,HIS报表调整、修改原始数据,既不符合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也不能保证医疗收入数据统计的真实性。
公立医院医保垫付资金在医院资金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如何回笼医保资金是公立医院需要面对的一大资金问题。
一方面,在医保制度逐步完善的现状下,自费病人占比越来越小,医院病号主要集中在职工医疗或居民医疗上。按照医保报销政策的规定,患者在出院结算时只需要支付报销比例下的自负和自费部分,报销金额由医院先行垫付,医疗保险机构后期再行拨付,随着参保人数的逐年增加,医保占用资金越来越多,占用医院资金越来越大。
由于医院垫付资金被无形占用,医疗保险机构付款滞后,从时间价值考虑,使得这一方面的资金净现值越来越小,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同时,医院还需要支付人员、药品、耗材等费用开支,维持医院正常运营,运营需要足量资金支持,结算滞后性会导致医院流动资金不足,增加医院资金压力。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医疗保险机构同医院垫付情况的对账平台,导致结算时无法及时核对,医保拒付资金增加,直接造成医院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DRG、DIP付费、总额控制、病种付费等多种支付结算模式相继落地的情况下,增加了医院的运营风险,对医院的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很多地区开展了先看病后付费的就医模式,病人办理住院时可以不预交费用,待出院时进行统一结算,这无形之中减少了医院的现金流,同时增大了住院病人欠费的可能性。患者欠费逃费现象频发,给医院直接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为了催促欠款欠费,医院还需要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增加了医院的人力成本。
相关部门先后出台相关的健康措施,要求医院对患者予以补助的同时,却并没有及时将资金拨付给医院。有些地区的相关部门更是让医院承担减免相应费用,医院现金流减少,造成医院损失。
全面预算管理和内控管理作为当今医院管理的两个重要抓手,在很多公立医院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地,没有开展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缺乏事前、事中、事后的预算监督管理考评机制。目前,很多公立医院开展全面预算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人员全面覆盖以及业务全面覆盖。对资金预算的管理缺乏相应的分析考评工作,没有将执行结果跟年终考核挂钩,与职工绩效挂钩,预算体系的缺失会导致预算监督机制的缺位。
管理工作的实施主体是人,做好资金管理需要医院全体职工的参与。目前许多公立医院的财务人员存在学历低、年龄大等现象,对财务知识的更新接受不足,对信息化管理的操作欠缺。同时,由于缺乏持续有效的员工培训,影响了职工整体素质的提升。而人员素质的良莠不齐必然会影响工作的开展,影响资金管理的效果。
新《政府会计制度》强调双会计与双报告模式,为确保会计报告信息的完整性,真实反映医院的经营情况,降低财务决策偏差,有效规避财务管理风险,要求公立医院同时进行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重核算。
一方面,医院管理层要从全院层面加强对财务风险控制的认识,多效并举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员工财务管理风险意识。要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需要建立预警机制作保障。通过合理科学的对风险预判,准确评估,分析存在及潜在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强化事前管理意识,逐步提高员工抗风险能力。
另一方面,公立医院应从应收账款和现金管理方面入手,逐步完善资产管理制度。通过对应收款各环节进行梳理,区分权责,分析风险点,强化全流程的监督管理。同时加强退费制度管理,严格禁止乱收费、乱开票的现象;确保日清月结、账账相符。
为解决医疗收入稽核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需要建设智能对账平台。通过获取各个收费渠道的数据信息,与HIS系统数据进行直接关联、匹配,保障医院收入数据的完整性。医院成立资金管理稽查小组,通过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切实保护医院资金财产安全与完整。设置专人专岗进行管理,设立专职人员负责财务往来对账工作,分析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促进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首先,为及时回笼医保垫付资金,公立医院应通过培训等方式加大对内部职工医保政策的宣传力度,为新医改背景下医保政策落地,医院能够贯彻实施医保政策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医疗保险部门与医院的核对工作。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医院近年来的人次变化、垫付金额变化及时汇报,及时申请调整医院结算额度,保障医院利益。
其次,增强HIS系统功能模块,控费模块,医药比分析模块,对医保飞行检查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管控,提高认识,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切实提高医院管理质量,减少医保拒付比例。
最后,公立医院要积极争取其所在地区各种报销定点资质,如二类保健、罕见病特药报销等,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业务,以方面病人就医为宗旨,提升公立医院的影响力,同时扩大医院的资金来源渠道。良好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会赢得患者口碑,从而获取各级医保基金管理部门的政策倾斜,资金支持。
一是医院实行“先看病,后付费”原则,但“先看病,后付费”不是等于患者全部治疗痊愈后再进行缴费,而是先行看病入院,设定欠费金额提醒,当患者入院后首次医疗费用达到五千元以后,就要根据入院患者身份,确定医保报销比例后,进行医保报销费用后的催费。医院财务部应与医务部、护理部、医疗安全部、经济管理部、住院处联合起来,共同制定措施,尽量避免医疗欠费现象的发生。
二是实行问责考核制度。制定欠款责任的追究机制以及催收奖励机制,每月月初财务部将上月所有出院未结欠费名单通知患者所在病区及管床医生,督促病区催缴欠费,每月中下旬将上月出院仍然欠费患者上报至医务处进行公示,将与其绩效奖金挂钩,进行相关惩罚。
为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引作用,需要制定严谨的预算分析考评制度,增强分析能力,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总结,充分沟通查明差异原因,并探讨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保障预算分析的质量,为医院发展提供助力,同时,加强指标管理。
公立医院要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开展绩效评价,建立多维度多方位的指标体系。公立医院成员需要加强对现有资金考核指标构成情况的分析,合理分析指标构成,做到指标可考量,数据可追溯,分析有依据。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公立医院的工作特点,从预算执行率和资金到位率等角度出发,创新调整指标体系,高水平的设计公立医院资金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公立医院要加强管理水平,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通过开展定期的培训工作,邀请专家授课教学,强化资金管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有计划针对性地解决现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通过出台具有吸引力的待遇来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切实提升公立医院资金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公立医院要得到长远的发展,履行好公共服务的各项职能,资金是重要保障。公立医院如果缺乏足够的资金管理意识,没有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增加医院成本,减少结余。新医改背景下,原有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公立医院的发展需求,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下,迫切要求着公立医院资金管理朝着精细化模式进行转变。为提升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水平,为资金收支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和制度依据,公立医院应在全院层面树立科学的资金管理理念,强化意识,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优化资金运行机制,助力医院长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