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
(深圳市飞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106)
财务分析是运用一系列科学的财务分析技术与方法,对财务报表及其他类型报表资料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评价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与经营结果。财务分析的本质是要便于企业管理者更清晰、更直观地了解企业在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成长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决策者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提高企业运营效益的途径。
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一般包括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结构分析、因素分析等,通常,企业可以根据财务分析报告的不同使用场景来选择适宜的财务分析方法。概括来说,这些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横向与纵向、内部与外部、比率与趋势变化、重要因素分解等不同层面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解读,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识别出企业的优势与劣势,从而制定相应的措施帮助企业改善经营决策。
1.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信息,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财务通过记录一段经营周期内的企业运营活动,生产财务数据,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编制形成完整的财务报表,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各种财务比率、财务指标,并通过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结构分析及因素分析等多种财务分析方法,多角度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及时帮助企业管理者全面快速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与运营能力水平。根据财务分析结果,还可以进一步找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冲突,帮助企业决策者结合自身经营状况制定合理化策略,指导企业下一步经营改善的方向。
2.有助于评价企业的业绩水平
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最直接的管理工具,通过财务分析,企业决策者能快速掌握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与结果水平,有助于深入了解企业经营决策的应用效果,准确评价企业的综合经营能力。
财务分析的结果不仅能用于考核企业管理层的业绩完成情况,评定管理层的经营绩效,还可以通过对比企业历史数据,掌握企业经营发展的趋势与变化规律,进而识别出阻碍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规避或调整,同时还可以进行同行业数据横向比较分析或标杆分析,客观、真实、公允地评价本企业在同行业中所处的竞争地位,找出本企业与同行业优秀标杆企业之间的差距在于何处,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管理方案与措施,切实帮助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水平。
3.有助于揭示企业经营风险,帮助企业控制风险水平
由于市场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企业需要合理预防、识别与控制经营风险。科学有效的财务分析能为企业风险管控提供分析预测支持,并根据预测的结果给予风险应对建议。在企业的风险预警监测体系中,企业资产负债率、应收款项周转率、库存周转率、销售利润率、经营性净现金流等都是较常见的财务指标,通过对以上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就可以了解企业的偿债水平、周转能力、盈利与现金能力等,动态地关注该类财务指标,可以快速对照企业设定的风险预警值,对超出设定标准的给予风险提示,帮助企业管理者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落实风险应对措施,有效控制风险。
企业财务报表及其他财务数据是财务分析的基础数据来源,财务报表数据的局限性存在于以下几方面。
首先,财务报表披露的信息会受到诸如企业资产折旧方法与年限的选择、存货发出与计价方法、企业信用与资产减值测试等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主观假设限制,导致无法反映企业的客观实际。
其次,由于财务分析人员与企业管理层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财务反映的会计信息存在会计估计误差,财务分析人员无法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准确分析与判断,从而降低了财务分析数据的准确性。
再次,财务数据信息收集容易受到技术手段的制约,部分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导致财务数据的及时性、全面性与准确性可能下降。
最后,财务报表数据还可能会受到企业部门利益短视行为影响,存在对部分数据的虚报、漏报等情况,而财务人员未能充分识别,可能造成财务报表缺乏一定的可靠性。
财务分析不是财务指标数据的简单罗列,一份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输出是非常考验财务分析人员专业水平的。财务分析人员不仅要充分了解企业的业务模式,还要参透财务数据背后代表的企业经济事项与意义,更甚者还要对企业所处行业能有一定的了解与研究。
在财务分析过程中,若发现某项指标结果异常时,财务分析人员要有能快速分析异常原因、联合业务部门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能力,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与参考。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年限、经验积累与专业水平直接影响财务分析的质量结果。
目前,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仍参差不齐,部分财务人员工作年限较短,对财务数据不够敏感,无法胜任财务分析工作。还有部分企业财务分析人员虽具备财务分析专业知识与数字应用技术,但由于不清楚企业的经营业务模式与各部门的工作内容,缺乏部门间的良性横向沟通机制,导致财务分析时出现“以数论数”解读财务指标的现象,无法挖掘财务指标背后的真实原因,因此也无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仍主要聚焦常规固定的财务指标展开,停留在狭义的财务分析管理层面,倾向于分析企业已形成的财务状况与经营结果,如资产规模与效率、收入、成本、费用及利润情况等,缺乏一些与企业经营发展紧密相关的非财务指标分析。
比如,企业制定市场战略离不开对行业市场前景、客群分布、产品定价水平、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等关键信息的判断,它们是影响公司经营决策的重要信息;而对企业内部管理而言,公司的产能负荷、单位产出人效、生产设备稼动率、产品良率、核心骨干人才占比等亦是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缺乏这类非财务指标支撑的财务分析体系是不完整的,很可能导致财务分析忽视掉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潜在风险,降低了财务分析的作用与价值。
在少数优秀的大企业中,财务分析应用相对较为全面,常面对不同使用者出具不同类型的财务分析报告,以满足不同使用方的使用需求。但是,仍有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分析,在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程度不够深入。
首先,在以业务或技术出身的企业高管群体中,他们倾向于从业务、生产、技术等部门获得第一手的非财务经营信息,而只将财务分析作为解读企业经营结果的依据,从中提取资产、负债、收入、利润等重点信息作绩效考核参考,未将财务分析作为经营决策的管理工具使用,这类企业的业财融合度通常较低。
其次,财务分析报告会受到财务分析人员专业能力限制与其对业务了解程度的影响,财务分析报告质量参差不齐,管理层收到的财务分析报告要么主体层次不分、缺乏逻辑关联,要么分析表达专业术语太多,文字表达晦涩难懂,导致企业管理层无法充分理解财务分析数据背后的真实含义,财务分析应用效果被大打折扣。
加强财务分析信息基础建设是提高财务分析质量的牢固根基,只有依托全面、准确、可靠的基础核算数据,财务分析才能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针对财务数据存在的局限性问题,企业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尝试应对。
首先,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与自身经营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一旦选定折旧、存货计价、减值等会计政策后不得随意变更,以便于同行业口径统一可比、企业前后年限趋势统一可比。
其次,强化财务分析人员向上管理能力,增强与企业管理者的互动,充分了解管理者意图,减少财务分析工作中的会计估计误差。
再次,不断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建设“数字财务+业务财务”的财务共享中心,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企业财务管理,依托数字化与信息化等软件系统,形成企业综合数据信息库,切实提高企业经营过程中各项数据的准确性,进而为财务精细化分析打好基础。
最后,应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落实财务监督管理要求,通过优化部门考核与激励制度、内部监督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等方式有效规避部门短视行为,保障财务分析数据的来源可靠。
财务分析工作需要高素质的专业财务人员,对企业而言,一方面应选聘具备资深财务专业分析能力的人员胜任该工作,另一方面要完善企业培训管理体系,丰富培训内容,面向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增设必要的财务管理、精益运营类高阶培训课程,同时还要让财务人员有机会参与到企业相关的经营会议、生产沟通工作会等会议当中去,便于财务人员加深对业务的了解程度。
对财务人员而言,首先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更新财务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树立主体意识与全局意识;其次要主动靠前联系业务,增强与业务部门的良性沟通与互动,参与企业经营业务的全过程管理;最后是要跟上信息化、数字化等信息技术发展步伐,掌握当前主流的数字化管理软件与系统的使用方法,学会熟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共享平台等智能应用软件数据进行精细化分析,不断提升财务人员自身的数字化应用水平。
只有从财务专业技能、业务渗透、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各维度全面提升财务个人专业素质能力,才能为企业经营决策与良性发展持续做好专业的财务分析服务。
现行财务分析多是根据财务报表数据进行计算得出一些财务指标,对非财务指标包含甚少。企业应摆脱传统财务分析的局限,不断拓宽财务分析范畴,将财务分析的触角延伸至企业各个业务与生产单元的价值活动中去,收集到更多财务报表数据以外的、与企业经营密不可分的关键的非财务经营信息,运用更加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建立以财务报表数据为主,研、产、销、设、供应链与质量管理等非财数据信息配套的综合性财务分析框架体系。
同时,学会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等科学管理工具,比如引进BI管理驾驶舱等商业智能工具,实现指标数据的可视化管理,财务分析人员可以运用此类工具高效地开展财务分析工作,动态地关注企业发展状况,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适时调整与优化财务分析的指标与内容,真正做到财务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所需,不断增强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管理中的价值地位。
首先,企业的财务管理团队应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让企业高层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财务分析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到高层管理者对财务工作的支持。同时,在财政部大力推进管理会计能力建设利好下,在企业内部培养一批既懂财务又懂业务的管理会计人才,加快布局企业业财融合一体化改革工作,推动财务分析向经营分析转型。
其次,财务人员应全面了解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深入参与企业经营业务管理过程,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便于在财务分析时做出准确的判断与评价,找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供决策者参考。
最后,加强与管理者、业务部门等的交流互动,学会将财务的专业术语转换成企业内部都能理解的通俗语言,在企业内部建立统一的商业语言,帮助企业高层管理者更好地解读财务分析数据,利用财务分析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升财务分析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本文阐述了财务分析概念与主要方法,说明了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中的必要性,剖析了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中存在的财务数据来源存在局限性、分析人员专业素质能力欠缺、财务分析体系不够健全及财务分析的应用程度不深等问题,提出了加强财务分析信息基础建设、提高财务分析人员专业素质、完善财务分析体系与推动财务分析向经营分析转型,提高财务分析应用水平等改善对策。市场竞争环境日渐激烈,期望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发挥出更积极的作用,助力企业良性运营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