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能俊
社会上有一种矛盾的现象:成年人在工作中反感上司的专横、跋扈、以势压人,可是回到家里面对孩子时又极其热衷于扮演“强人”角色,以说教、警告、威胁、羞辱的方式来管教孩子。很多父母认为,自己有权为孩子的行为划定界限,但似乎很少会思考:在给孩子画红线时难道只有利用权威这一种方式吗?
父母在给孩子施加权威时,最常见的说法是,这是为孩子好,对孩子负责。显然,父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判断“好”与“不好”,且在家庭中拥有最终决定权。事实上,父母做出的决定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并不是一个有说服力的理由。
前段时间,我带女儿去医院做检查,需要抽血化验。女儿非常害怕抽血,之前就紧张了好几天。但在我看来,这都是可以克服的。我把女儿带到护士站,给她半个小时做心理建设,然后准备抽血。正要开始时,她说先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抽血的;然后,她又说要观察一下针头有多粗;后来,她又反复问护士,针头扎进去后会不会污染血液;再后来,她说自己很紧张,心脏跳得太快,要休息一会儿……四五十分钟过去了,抽血还没开始。
我决定“硬来”。女儿当然不干,哭闹着跑开,我在大厅里追了好几圈才抓住她。我抱着她的上半身,一个护士固定腿,另一个护士固定胳膊。她激烈挣扎,又是踢又是咬……最终还是没做成检查。走出医院时,女儿说:“爸爸,我好累,我走不动了。”我一看,她全身湿透了,头发都在“流水”。我背她回家,她说不想吃饭,只想睡觉。从来不睡午觉的她,第一次倒在沙发上睡着了。那天除了后悔之外,我感触最深的是:对孩子滥用权威就是“犯罪”。后来,学校的美术老师告诉我,女儿画过一幅画,内容是一个女生逃离医院。
在成年人看来,教育孩子时使用一些强硬手段没有问题,孩子忘性大,过一两天就好了。但事实不是这样。大脑在压力反应过度的状态下,会把注意力的焦点完全投向负面信息。事件即便只发生在一瞬间,也会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深刻的记忆。因此,我们对孩子采取的强制管教行为,不是事情过去就结束了,孩子的身体从不会忘记。孩子的大脑如果常常处于这种状态下,就会出现我们不愿看到的情况:孩子要么争吵、顶撞、抗拒、故意作对、歇斯底里,要么撒谎、逃避、讨好、顺服、阳奉阴违、欺软怕硬,等等。依靠权威,培养不出品质优秀的孩子。
有人可能会说,我只针对孩子的行为,不针对孩子,这样就不会产生消极影响。比如,孩子喜欢边吃饭边看书,我们一方面把书收起来,一方面告诉他,爸爸妈妈不能容忍的是坏习惯,但不等于不爱你。这样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在现实生活中,孩子都是具体行为中的孩子,从来不存在脱离行为的抽象的孩子。不管我们采用哪种强制方式,孩子都能洞察到其中的情感成分。我曾经试过好多次,每次运用权威后与女儿做“掏心窝子”的交流,表明爸爸是爱她的,但她回应最多的是“我不相信”。一个女儿对爸爸的不信任意味着什么?因此我们要从自身找问题,掐断权威型管控的想法。
我们如何从做权威型父母转向做影响力型的父母呢?
倾听的本质是接纳,但让我们接纳自己认为不好的事物很难,因为我们的注意力总是特别容易被消极信息吸引。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要时刻对危险保持警惕,以便威胁到来时能快速做出反应,生存下来。久而久之,大脑对负面信息变得越来越敏感,最终进化出一种固有的消极偏见。为了帮助个体生存下去,大脑时刻准备着启动消极偏见,从而使得在今天的环境下,我们依然对负面事件保持高度敏感。
了解这一点之后,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有限的注意力应该放到哪里?有一位妈妈告诉我,她以前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很差,什么都做不好,要求越严格孩子表现越糟糕。在她和孩子都快要绝望的时候,她决定改变自己,每天试着发现孩子的一个优点,然后写下来。坚持了好多年,她发现孩子真的越来越优秀了。
爱之深责之切,很多时候我们忘了该如何与孩子正常沟通。批评、吼叫、发怒都是很辛苦的事,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已经让对方感受到了威胁,那么说什么内容他都听不进去,因为此时理智脑已经让位于情绪脑。所以,想让对方听进自己的意见,首先要让对方的大脑觉得他处在安全的状态下,然后双方在情感上有互动、有回应,这种回应的频率越高交流越成功。亲子沟通,“情感”比“道理”更有力量,以什么方式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当我们看到孩子做得不好时,首先要判断一下:谁是问题的拥有者?如果孩子有问题,那就不要急着说教,提醒或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就好了,让“自然后果”教会他如何做。比如孩子早上起床磨蹭,不必一催再催,如果上学迟到了,那就让他自己向老师解释,接受批评,之后再与他讨论:早上起不来的原因是什么?怎么做才能避免重蹈覆辙?最后列出步骤去落实。这样一来,我们就由监督者变成了协作者。如果我们和孩子共同拥有问题,也不要单方面做决定,而是邀请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直接告诉孩子“我们需要商讨一下这件事情该怎么办”,然后和孩子一起界定问题、预设方案、确定计划,最后是行动与复盘。总而言之,我们要让麻烦的制造者变成麻烦的解决者。
在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提高声量,似乎这样能提升话语的“分量”。其实,话语中真正有分量的,不是情绪,而是价值观。作为父母,如果我们能升级自己的认知系统,增强价值影响力,那么对孩子的教育远胜过千言万语、苦口婆心。有一天放学,我接女儿回家,街边有一个大学生模样的男生在唱歌,我们就停下来观看。这时,有一个小男孩往男生摆出的帽子里放了10 元纸币,过了一会儿,他爸爸又拿来一瓶水放在男生的谱架前,然后带着孩子走了。一瓶2 元钱的纯净水不贵,但其中流露出来的那份尊重却是少见的。这样的爸爸在孩子面前说话怎么会没有分量呢?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多一些从价值观出发的、不做作的以身示范,那么孩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