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

2023-11-24 07:10:53
教师博览 2023年10期
关键词:美术传统幼儿

叶 蕊

(江西省八一保育院,江西南昌 330008)

传统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在幼儿美术实践活动中,将传统文化与幼儿美术课程相结合,坚持“以生活为基础,立足于传统,促进幼儿发展”的教学理念,挖掘民俗活动、饮食文化、传统节日等领域的美育元素,探索以传统文化为主线的幼儿美术教育路径,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审美趣味、激发幼儿的创作激情、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大大加深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

幼儿美术活动是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重要方式,需要幼儿手、眼、脑并用,通过美术媒介,反映自己对生活世界的体验和认知。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认为,儿童美术教育是指儿童所从事的各种造型艺术活动,它既可以提高幼儿对于周围世界的情感认知,又可以升华幼儿的思想,使幼儿更好地增强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一、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美术活动的价值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育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健康成长。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教育观念,更是一种教育途径。把传统文化与幼儿园的美术活动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园的艺术课程实践,同时还可以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适宜的学习环境。

(一)美术活动是幼儿表达感受的重要方式

艺术是人类历史活动的最早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受力和想象力越来越丰富,他们常常喜欢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出来。在开展美术活动时,园所要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开设传统美术鉴赏课程、举办美术创作活动启发和感染幼儿。比如让幼儿通过欣赏中国剪纸艺术,感受剪纸图案的对称特点以及花样镂空的美感。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幼儿动手操作,探究对称折纸的方法,然后鼓励幼儿自己设计纹样进行裁剪,并引导他们相互交流,讲述自己的设计想法,最后再进行班级展示。举办美术活动,让幼儿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形式来表现生活,获得审美体验,可以使幼儿深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提供多元的课程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是各个历史阶段社会风貌的综合体现,能拓宽幼儿人文视野,涵养幼儿文化底蕴。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为幼儿园的课程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以美术活动作为幼儿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结合点,用艺术形式呈现传统与现代在语言、社会、健康、科学等领域的相互联系,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美术活动,能激发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幼儿的传统文化素养,实现幼儿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全面发展。此外,它还能在实践中对课程文化、儿童文化、教师文化、家园文化、社区文化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三)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传统的文化教育就是对民族文明的寻根溯源,有助于传承中国文脉。通过美术活动引领幼儿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殿堂,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让他们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发展,逐步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使之产生并强化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有助于涵养幼儿的文化品格。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美术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不完善

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了世界的中心,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利用全球化的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在不断遭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这种情况下,在幼儿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势在必行。现实是很多幼儿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够重视,幼儿美术课程也趋向单一化,课程体系不完善。尽管有部分园所已开始重视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但是在活动内容、活动材料以及教学策略方面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往往是形式化地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简单地让幼儿看一看、画一画、玩一玩就算是完成了美术教学任务,导致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能学习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少之又少,遑论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说,当前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比较零散,没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成长发展需求来制定一套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美术课程体系。

(二)教师素养有欠缺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艺术瑰宝。目前许多幼儿园教师已经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幼儿启蒙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积极作用。但现实情况是,幼儿园教师队伍要么美术专业素养不够,要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欠缺,遑论将传统文化和美术教育结合起来,在美术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选择适合幼儿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将其与美术活动结合起来,或是即便做了结合也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这样的美术教学,不能引导幼儿多感官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亦无法培养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

(三)活动作品没有与班级环境进行呼应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幼儿的作品展示和分享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幼儿在分享环节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从而丰富共同经验,实现共同进步。当前已经实施的融合传统文化的幼儿美术活动的重心在创设情境和组织教学方面,课堂内容设计仍比较单一,缺少传统文化氛围。如教室活动墙面和楼道走廊的立面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传统文化环境营造太过表面化,往往不考虑幼儿的主体地位。事实上,开展美术活动应该把幼儿当作活动的主人,将幼儿的中国传统文化美术作品作为布置班级环境的主要材料,给幼儿提供作品展示的空间,营造更有童趣表达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三、幼儿美术活动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策略

幼儿美术活动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必须营造适宜的文化环境、制定合理的活动目标、引进丰富的教育资源、采用多样的活动形式,优化教学效果,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园所环境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幼儿园的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学习环境,可以对幼儿施加传统文化的影响,促进其精神成长。幼儿园环境营造的素材直接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获取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园所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营造富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美育环境,如将原来繁杂、多样的传统文化进行简化,以便幼儿对传统文化形成更为直观的认识。也就是说,园所在进行环境营造时,应选择适宜的展示主题。例如,“红红的中国年”主题,就可以专门设计一面主题墙,充分利用廊道立面、美术区和大型主题活动“逛庙会”,将幼儿的剪纸、糖画、泥塑等美术作品融入幼儿园的日常环境营造之中,烘托“中国年”的传统文化氛围。这样,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的美术活动,能够使幼儿受到很好的艺术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二)课程目标的设定应基于幼儿的兴趣

课程设置应以丰富幼儿的经验为核心,用心筛选素材,整合适用于幼儿美术活动的传统文化资源,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幼儿美术活动课程中的应用范围、表现方式等,策划幼儿感兴趣的美术活动,如剪纸、陶艺、泥塑、糖画、国画、扎染、刺绣和绘脸谱等。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幼儿学习与儿童其他年龄段学习的不同,美术活动的教学目标不能仅限于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工艺技术的大致掌握,还应注意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培养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地参加美术活动,培养他们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例如,将幼儿设计的民族服饰作品收集起来,师生一起利用这些作品策划一个“民族服装秀”的衍生活动,幼儿可以通过时装走秀、现场演讲、歌舞表演等形式表现民族服饰之美,推广传统服饰文化。

(三)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贴近幼儿的生活

幼儿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它们可以激发幼儿的审美愉悦,并促使其借助有限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去感知作品的内涵。例如,在“彩绘纸伞”活动中,幼儿可以将这种熟悉而平凡的日常用品装扮得光彩夺目。

园所应该按照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将传统文化教育分解为不同的结构层次和表现形式,如实物、精神或行为,以使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比如制作“香袋”活动,小班活动内容就是让幼儿把香囊装满,然后用绳子扎紧;中班则要求用彩色画笔装饰袋子,并能把绳结打美观;大班进行制作时就应让幼儿试着把香囊缝起来,并了解香囊文化,了解屈原的传说和端午节风俗。

(四)实践活动要注重幼儿的体验和探索

根据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开展幼儿美术活动应该采用让幼儿直接感知、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教学方法。美术教育不能仅限于“看老师”,要坚持以幼儿为本的审美教育理念,强调幼儿的主体性体验与创造,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鉴赏传统文化之美,引导他们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作,提升他们的美术表现力、创造力。例如,让幼儿感受苗族文化,欣赏苗族银饰的样式、花纹,了解不同样式、花纹所代表的寓意,并指导幼儿用锡纸来制作创意苗族银饰;又如,让幼儿感受瓷文化,指导幼儿用青花瓷纹样来绘制纸盘、纸杯、纸扇等;再如,指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染料来扎染白布,再制作成简易手袋、背包等。

把当地社区的文化历史与社会生活作为教育资源,能让幼儿从人们的生活中体验到本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感受到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从而使幼儿产生对社区文化、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因此,园所要利用好家长资源,收集丰富的美术材料,请家长带幼儿参观博物馆的非遗文化展厅或寻访各类传统文化体验馆,开展“我是非遗推介人”“我最爱的中国传统文化”等活动,家园合力,共同促进幼儿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幼儿园作为启蒙教育的主阵地,弘扬传统文化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开展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幼儿美术活动,尊重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是教师进行指导的关键所在。总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美术活动相结合,使幼儿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对培养国民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幼儿美术活动,让幼儿在传统文化氛围中进行艺术创作,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增强幼儿的综合素质,促进幼儿的成长发展。

猜你喜欢
美术传统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