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 斌
福尔特尔说过:“劳动使人免除三种坏处——厌烦、邪恶及贫穷。”可见,让学生适当参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及服务性劳动,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精神品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重智育、轻劳育的传统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育人要求,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因此,小学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设计育人方案,开发育人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做好准备。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部分强调了“育人”的重要性,提出小学教育要“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贯穿课程实施全过程”[1]。同时,《课程标准》对劳动课程核心素养做出详细解释,说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的具体含义,并给出了培养学生劳动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建议。在进行劳动教育时,教师应综合《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等内容,针对各学段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指向意义的实践目标。
(1)针对第一学段(1~2 年级)学生,要以树立学生的正确劳动观念为主,使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珍视劳动成果,形成独立、自主的劳动意识,并主动学习使用相关劳动工具。
(2)针对第二学段(3~4 年级)学生,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与劳动习惯为主,使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并能够主动地参与校园、家庭劳动,形成主动劳动的习惯。
(3)针对第三学段(5~6 年级)学生,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与劳动品质为主,使学生体会劳动的作用与意义,主动参与到生产劳动、公益劳动、服务劳动当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精益求精、乐于奉献的劳动品质。
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对于创造人、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意义[2]。然而,由于小学低学段学生年龄较小,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不一定让他们承担相应的劳动义务,造成部分小学生的劳动意识薄弱。对此,教师可以在教育教学中创设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使学生产生劳动的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
例如,在“会整理自己的书包”这节劳动课中,为了让学生形成自主整理、自主收纳的劳动意识,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播放动画,创设情境:“小东是一年级学生,他的书包里有数学书、语文书、文具盒、笔记本、玩具公仔、小汽车等物品。一天,美术教师让每名学生从家里拿两个易拉罐和一袋小石子制作砂筒这一打击乐器,可是小东怎么做也不能把易拉罐、小石子装到书包里,这可难坏了小东……”动画片播放到这里,教师结合动画片内容提出问题:“为什么小东不能把易拉罐放到书包里呢?”围绕这一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给出自己的想法,如“书包里的东西太多了”“书包的容量不够”等。教师继续追问:“如果你是小东,你会怎样做呢?”在追问下,学生给出了不同答案,如“可以找妈妈”“可以把书包里的东西拿出来”等。这时,教师给出前提:“如果家长很忙不能照顾小东,小东该怎么办?”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纷纷意识到了小东要靠自己解决收纳问题,并给小东提出意见:可以把书包里的玩具拿出来,可以对照课程表把不需要的课本拿出来。这时,教师继续播放动画短片,呈现小东依靠自己的劳动解决难题的结局,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劳动的积极作用。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问引导的方式使学生正确认识到劳动的价值。由此,学生在情境的熏陶下学会从劳动的角度思考生活难题,劳动意识得到了充分培养。
1.开发清洁卫生课程,提升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清洁卫生是最基本的劳动,难度较低且容易“上手”。对于中低学段的小学生而言,其劳动技能并未完全形成,很难从事一些较为复杂的劳动。教师可以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传授学生整理、清洗、收纳个人物品等卫生保洁知识,并组织相应的课堂练习活动或布置相关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学、练、用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3]。
例如,在“洗袜子”这节劳动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初步掌握洗袜子的步骤,即“浸泡—撞皂—搓揉—漂洗—晾晒”。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练习洗袜子。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势必会遇到操作难题,如袜子该浸泡多长时间,应该用多少肥皂,怎样搓揉,遇到了难以洗掉的污渍该怎么办。这时,教师应耐心讲解相关方法:将换下的袜子放在清水中浸泡十分钟左右;将肥皂擦在袜子上;在搓揉时适当加入热水,这样污渍容易脱落;在洗白袜子时,可以在水中加入柠檬汁,使袜子更加洁白。教师在学生练习的同时讲解更多的操作知识,能使学生的理论水平、实际操作水平同时得到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清洗袜子的能力。
劳动能力的形成是逐级递进的。在劳动教育中,教师应先传授简单的清洁卫生的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形成基本认知后再逐步丰富清洁卫生的教育内容,使学生逐渐掌握洗袜子、洗衣服、洗床单的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自理能力。
2.开发生产劳动课程,提升学生劳动创造能力
生产劳动指的是能够创造价值的劳动。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开发生产劳动课程,可以让学生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体会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形成劳动的基本能力[4]。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开发简单的种植课程和养殖课程,教授学生使用相关劳动工具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例如,在“饲养小动物”这节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某地区早市的图片,为学生介绍牛奶、鸡蛋、鸭蛋、鹅蛋、鲤鱼等农产品,让学生了解每日食品的来源,使学生认识到动物饲养的意义。接着,教师可围绕学生喜欢吃的食物与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制订相应的动物饲养方案。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吃鸡蛋,教师可围绕“饲养小母鸡”这一主题组织学生设计饲养方案:先从市场买半大的小鸡回来,根据小鸡的生活习性准备玉米、麦麸等饲料;为小鸡搭建鸡舍并准备干草铺设鸡舍;每日坚持喂养。为了使饲养方案落到实处,教师还可布置“小母鸡饲养记录”观察作业,让学生将每日饲养小母鸡的情况记录下来,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师通过传授学生饲养小动物的方法,使学生参与农业生产实践,让学生直接体会产品生产、价值创造的意义,使学生爱上劳动,并主动参与劳动,从而逐步提升劳动创造能力。
3.开发垃圾处理课程,提升学生劳动服务能力
《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中提出“参加校园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绿化美化等劳动”这一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与公益劳动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根据相关要求开发相应的垃圾处理课程,在课程中教授学生垃圾分类、垃圾处理、维护公共卫生等技能,提升学生的劳动服务能力。
例如,在“垃圾分类”主题劳动教育中,教师可开发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垃圾处理等劳动课程,讲解劳动知识并演示劳动方法。首先,教师可以使用教学课件为学生介绍垃圾的来源以及合理处理垃圾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其次,教师可为学生讲解垃圾的种类,如金属物、布料、玻璃、废纸等可回收垃圾,砖瓦、陶瓷、渣土、食品袋等干垃圾,果壳、过期的食用油、剩菜剩饭等厨余垃圾,水银温度计、油漆桶、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这能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知识,为学生处理垃圾奠定理论基础。最后,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学生处理班级中的垃圾,在处理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能力。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组织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垃圾处理的理论与方法,使学生具备独立处理垃圾的关键能力,从而达到劳动育人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把握劳动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结合校园生活需要、家庭生活特征组织相应的劳动活动,布置相应的劳动任务,通过活动、任务驱动学生在校园内、在家庭中主动承担劳动义务,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5]。
1.组织校园日常劳动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劳动习惯
小学校园存在较多的劳动资源,应用劳动资源组织劳动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关键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开发、利用校内的劳动资源,并结合劳动教育课程的具体需求组织相应的劳动活动,通过活动唤醒学生自主劳动、合作劳动的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形成协作劳动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打扫校园”主题劳动教育中,教师可以组织“大扫除”劳动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为学生布置校园劳动任务,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协作劳动的趣味。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小组数量设计相应的活动任务,如扫地拖地、摆放桌椅板凳、擦窗台与擦窗户、擦黑板、擦桌子、打扫校园分担区、清扫走廊、倒垃圾等,并将活动任务布置给各个小组。接着,教师可指导各组长为组员分派劳动任务,使各小组成员都能够在劳动活动中体现劳动的价值,从而赋予学生劳动的成就感与喜悦感,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劳动、细心完成劳动的习惯。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结合校园生活需求组织相应的劳动活动,并为各小组分派劳动任务,组织各小组成员通力协作完成劳动任务。由此,学生主动参与劳动的意愿增强,且团结协作的劳动能力也有所提升。
2.布置家庭日常劳动任务,培养学生自觉劳动习惯
为了使学生摒弃“不劳而获”的错误观念,教师不仅要在校内进行劳动教育,还要通过紧密的家校合作贯彻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家长劳动的不易,形成主动承担家庭劳动的意识与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劳动课程的教育内容布置家庭劳动任务,以任务的形式驱动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由此培养学生的自觉劳动习惯。
例如,在“学做家常菜”这节课后,大部分学生在课上学习了择菜、洗菜、切菜、做菜,掌握了常见炊具(锅、碗、瓢、盆、锅铲等)的用法。这时,教师可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确定不同学生家庭的日常食谱,为学生布置家庭劳动任务:为父母做一道他们最喜欢吃的菜,并由家长拍照上传到微信家长群。家长可参与劳动监督,避免学生在家庭劳动时“光说不做”。在学生独立完成做菜任务后,家长可品尝并给予评价,并将评价私信给教师,由教师汇总。这样,在下一节劳动课时,教师可给出改良建议,让学生根据建议重做菜肴,使学生在尝试、改良的过程中形成精益求精的劳动习惯。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结合劳动课程教学内容布置家庭劳动任务,借助任务驱动学生在课后应用所学的劳动技能,由此培养了学生的自觉劳动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劳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劳动学科核心素养为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以及劳动精神。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准确理解劳动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同时结合各学段小学生的劳动基础、劳动潜能开发出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劳动课程,组织合适的劳动活动,通过“教做结合”的育人手段培养学生的劳动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