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玲
游戏活动是对幼儿进行高效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幼教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区域游戏的科学设计变得愈发重要。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成长规律,开展区域游戏,让幼儿实现健康成长。教师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念融入区域游戏中,可以显著地提高教育效果。为促进幼儿园区域游戏的有效开展,我们对陶行知创造教育理念的渗透进行了研究,并从陶行知创造教育理念内涵、渗透原则以及渗透措施三方面展开了探讨。
陶行知创造教育理念概述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能够关注幼儿创造力的提升。在创造教育理念下,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一是解放眼睛。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幼儿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可以用眼睛去观察世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以及社会的美好。二是解放头脑。指的是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幼儿思考,让其能够针对相关事物进行想法的表达,不断提升他们的创造意识。三是解放双手。指的是教师应该注重幼儿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让他们能够用双手去创造,体会实践的快乐。四是解放嘴巴。指的是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区域游戏时,可以围绕幼儿进行,以他们为中心,引导他们表达。而不是让幼儿盲目地顺从教师,被动地进行游戏。五是解放空间。指的是教师不应该将游戏活动局限在教室之中。教师应该带领幼儿来到室外,感受大自然、探究社会。六是解放时间。指的是教师不应该过分地强调幼儿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要让他们拥有一定的自由时间,能够进行自主探索和创造。
在陶行知创造教育理念下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教育效果较为明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幼儿的创造意识,符合新时期幼教改革的理念和幼儿的认知,能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组织区域游戏活动时,应该注重该理念的融入。
陶行知创造教育理念的渗透原则
创造教育理念的应用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主体性原则。教师应该认识到区域游戏活动的主体是幼儿,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游戏,可以显著地提高幼儿的创新创造能力。二是规则性原则。教师需要对创造教育理念有正确的认知,能够认识到解放不是放任。教师需要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促使幼儿在游戏中可以遵守规则,让区域游戏能够有序进行。三是引导性原则。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中心。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和行为。与此同时也应该重视引导幼儿。幼儿园的区域游戏活动是多样化的,幼儿由于认知、经验等方面存在不足,会使得幼儿在游戏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幼儿的游戏体验。此时就需要教师恰当的引导,在不影响幼儿思绪的同时,引导其解决问题。
陶行知创造教育理念的渗透方法
解放大脑,促进幼儿自主创造。对于幼儿而言,他们喜欢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模仿,这是幼儿进行学习的一个途径。但是教师必须能够认识到,一味地模仿会影响幼儿创造意识的提升。所以,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区域游戏时,需要重视幼儿大脑的解放,促使他们进行自主创造。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减少游戏要求,让幼儿能够在游戏活动中自主发挥,进行相应作品的创造。
例如,在组织幼儿进行泥塑游戏时,教师可以给幼儿规定一个大主题,不提详细的要求,让幼儿在大主题下制作自己喜欢的泥塑。如教师可以给出“动画任务”这一主题,让幼儿结合自己喜爱的动画人物进行创造。在这样的氛围下,幼儿们会捏制小猪佩奇、汪汪队队员等形象。在游戏中幼儿能够进行深入思考,自主创造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解放双手,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游戏材料是区域游戏有序开展的关键,能够增强幼儿的创造欲望。在陶行知的創造教育理念下,教师应该注重游戏材料的多样性,促使幼儿的动手需要得到满足。同时,教师应该让幼儿深入了解相关材料的特点,让幼儿能够结合材料特点进行创造,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
解放嘴巴,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语言能力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教师想要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应该在他们的交流和表达时加强引导。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区域游戏时,应该引导他们勇于表达内心的想法。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为幼儿设计交流情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自由发挥,在情境中和伙伴进行交流。创造教育理念强调要解放幼儿的嘴巴,让他们能够充分交流,在游戏中实现语言的训练。教师可以将绘本故事和区域游戏进行结合,利用绘本为幼儿构建交流情境。
解放眼睛,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创造教育理念下,要求教师能够重视幼儿眼睛的解放,不断提升幼儿的观察力,让其能够感受到自然之美。不同幼儿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的孩子在颜色上较为敏感,有的孩子在形状上较为敏感。教师应该深入了解班级中不同幼儿的特点,进行综合思考,引导他们多对世界进行观察,不断提高他们的观察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幼儿完成观察时,教师应该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观察的事物的特征。教师可以适当地对他们进行指导,让幼儿明确观察角度,这样能够提升观察效果。
比如,教师在完成“昆虫”绘画教学时,幼儿对各种昆虫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他们见到的是图片上的昆虫,并不真实。因此教师可以将幼儿带到室外的土丘处,让幼儿寻找昆虫,并进行观察。同时,教师应该让幼儿们说出昆虫的特点,如颜色、形状以及爬行速度等,以此来强化幼儿对昆虫的认知。
解放空间,增强幼儿游戏体验。目前,很多幼儿园的区域游戏空间是固定的,无论是在容量上,还是形式上都较为固定。在这样的区域空间中进行游戏,时间久了,会让幼儿失去兴趣,这样的空间与创造教育理念不相符,不利于幼儿创造性的提升。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区域游戏空间的拓展,让幼儿从教室中走出来,在大自然广袤的空间中进行游戏,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幼儿的游戏体验。同时也可以对室内区域进行环境创设,借此给幼儿带来不同的游戏体验。
解放时间,合理安排幼儿游戏时间。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区域游戏活动时,需要重视时间的合理设计,保证幼儿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游戏,避免出现不尽兴的情况。对幼儿而言,他们的时间意识较为薄弱,难以有效地控制游戏时间。此时,教师可以根据时间的流逝,进行提醒。例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搭积木游戏的过程中,在游戏快要结束时,就应该提醒幼儿加快速度。如果依然有幼儿没有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积木的搭建,教师可以另行安排时间,让幼儿继续游戏。
创造教育理念对幼儿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时,应该注重该理念的渗透,促使幼儿的手、脑、眼等得到解放,不断提高他们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