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争艳
系统思维是指将认识对象当作一个系统的整体,通过深入分析系统与要素、环境以及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认识对象进行综合把握的一种高级思维形态。基于系统思维下的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则是在系统思维的指导下,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纲领、教材文本为基础,通过优化整合各项课内课外教育资源进行教学主题设置,并进行连续性课时教学的一种单元教学活动。其突出特点是主题特定、探究性学习和连续性课时教学。
一、明确单元主题,做好系统结构设计
系统结构设计的中心环节是单元主题设计,这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单元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整体性框架梳理能力的关键性部分。[1]因此教师在进行系统性的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深入梳理课标及教材,并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整理课文选文,明确单元主题,并按照难易相承、主次分明、逻辑清晰的组织构架原则,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主题单元教学。
例如: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单元教学设计,该单元共有5篇内容,其中《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和另外两篇为人物通讯,主要写袁隆平等人的个人事迹,《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则是新闻评论,主要是讴歌工匠精神,因此单元教学主题为“劳动光荣”,其核心素养目标是培养劳动意识,弘扬劳动精神,养成正确劳动观念。教师在设计该单元主题教学时,就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一系列教学结构设计,如让学生理解选文内容,感受人物精神等。通过这一系列主题明确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对整个教学都有一个系统性把握,知道为什么学、从哪里学,对锻炼学生的整体思维有重要意义。
二、整合教学内容,做好内部要素关联设计
高中语文教材内的课文内容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任何一篇诗词、小说、戏剧、新闻稿等内容都具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2]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单元教学时,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单元教学内容与其他相關教育资源之间存在的微妙联系,如同一个时代背景下不同作者的文章,或者不同时代的作者对同一情感倾向的不同表达等,并将这些内容与课文内容进行结合,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的群文阅读。
例如: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沁园春·长沙》这一课时教学时,首先系统性地梳理了内容框架,让学生明确选文主题是表达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同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培养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选取了作者不同时期的两篇作品《清平乐·会昌》《清平乐·六盘山》,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仔细品鉴“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等优秀词句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锻炼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其红色精神有着重要意义。
三、深入解读教材,进行系统选文教学
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认识事物中的系统思维,而系统思维的形成则依赖于整体性、系统性的课文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系统思维下的主题单元教学时除了要做好主题设计和迁移训练之外,还要以教材为基础,深入理解教材,把握教材选文中的主题精神和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对学生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单元主题教学。
例如:教师在进行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教学时,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明确了本单元的教学主题:良知与悲悯。并对单元内的三篇课文进行了深入分析,如《窦娥冤》是中国传统戏剧代表,《雷雨》乃现代中国话剧佳作;《哈姆莱特》则为西方戏剧代表作品等,在分析的同时也进行了相关背景阐释,以帮助学生对这三种不同的戏剧表达形式有一个整体性了解。同时教师还带领学生深入分析了三部戏剧中的矛盾冲突、人物形象刻画和主题深化技巧等,带领学生深入感受三篇课文的思想立意、情感意蕴和艺术氛围,对启发学生思想,锻炼其系统性戏剧分析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艺术审美情趣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基于系统思维角度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需要做好关注课文内容与相关教育资源之间的内部管理,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实现语文思维锻炼与养成的有效过渡,帮助学生养成全面看待问题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刘建礼.系统思维视角下的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04):17-19.
[2]潘振起.系统思维视角下的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0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