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钟兰
摘要: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要结合思想道德层面对学生进行引导,逐步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融入德育元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教学实践探索中可以发现,语文是渗透德育思想的优良载体,只要教师能够找准其中的融合点,就可以借助科学方式实现德智双培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德育 融合策略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更要在提高知识储备的同时实施德育引导,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基于学生的学习现状探究语文学科与德育的融合渗透路径。
一、发挥榜样作用,逐渐渗透德育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发展指导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展开有效培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想切实发挥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就要深入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道德修养,真正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感染学生,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初中语文教学承载着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德的重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使用准确得体的教学语言来透彻分析语文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提升,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与此同时,教师要学会情绪管理。学生在课堂上难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对此,教师要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了解学生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根据学生的反馈来优化教学方式,以自己积极、稳定的情绪来帮助学生自主调节不良情绪,这样就可以在教师的榜样作用以及积极引导下发挥出德育教育的效用,提高德育教育的渗透效果。[1]
二、结合课堂教学,实现德育融合
(一)深入挖掘教材,传递爱国思想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囊括了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和各种题材的课文。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一些爱国主义题材的课文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和爱国思想,在爱国行为当中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语文教师展开德育渗透的过程中,可以結合爱国题材的文本,有效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的家国情怀并感悟爱国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来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比如,在《邓稼先》这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文本对邓稼先积极投身我国核武研究的过程进行了细节性描写,他的言行举止都表现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能够反映出革命先辈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为了有效强化对学生的爱国思想渗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挖掘教材内涵,对邓稼先的重要事迹和后人对其的评价进行分析和总结,使学生在探究分析过程中更深一层次地理解邓稼先浓浓的爱国情感,由此使爱国主义情怀能够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2]
(二)结合写作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通过客观事物表达自己看法的思维,这也是写作教学需要重点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要引导学生结合素材明确写作立意,选择合适的标题和文章结构。除此以外,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身的想法,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情感体验。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贴合实际场景描述真实情况,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再次升华,从而提升德育教育的渗透效果。例如,教师在《我的母亲》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母亲在生活当中的辛勤劳动,结合自己感触最深的方面进行描写,有的学生会结合母亲的辛劳进行描写,也有的学生结合自己母亲在自己生病时的悉心照顾进行写作。通过结合实际生活展开的创作,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还可以深化学生对感恩情感的理解。借助写作训练使学生在深入反思和调整的过程中获得自我完善,进而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3]
三、结合实际生活,树立正确三观
德育教育与学生的人生发展以及日常生活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德育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有的关乎当下的热点事件,并且这些事件也与现实生活非常贴近,能够有效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融入一些社会热点,进而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效渗透德育思想。例如,《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要帮助学生产生对人生价值的追问和思考,同时了解罗素推崇的人生观,进而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对这一课文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将本篇课文的内容结合现实生活热点进行联系讲解。在讲解人生的意义时,教师可以列举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使学生结合生命的意义这一角度理解这些历史人物对待生命的做法,如孟子的社会愿景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通过将文本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可以使学生思考这一问题,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4]
四、开展课外活动,实现德育渗透
通过在语文教学中展开德育渗透,教师可以将德育有效渗透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当中,开展课外活动能够获得多元德育资源并丰富德育教育的渠道,是落实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借助课外活动能够使学生深入感受生活中隐藏的德育因素,帮助学生实现思想与情感的有机统一。依据语文教学目标而进行的课外活动,如升旗仪式、普通话竞赛、演讲比赛等,不仅能够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还可以帮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领悟德育的深层内涵。以班级语文角的布置为例,教师应该针对性地准备和德育相关的课外读本,使学生在进行阅读的基础上体会其中的思想品德,组织多种语文课外活动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进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有助于审美素养与高尚情操的提升,在朗诵比赛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品德高尚的历史人物的故事作为内容,使学生在朗诵过程中得到启发和教育。良性环境能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教师应通过对语文资料的合理利用来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在班级黑板报或学习园地中,张贴一些与德育相关的报纸或杂志,或者布置学生办好德育教育手抄报等。在语文课堂中开展相关的活动时,通过补充课堂内的活动实现德育教育的延伸,巩固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成果。[5]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有助于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还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抓住教育契机,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为提高初中生的道德素养作出不断努力。文章提出的教学策略探讨了德育在语文课堂中的融合,希望能够通过语文教育与德育的结合,促进初中生成长为拥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爱国情怀的有志青年。
参考文献:
[1]王考强,邵晓曦.文以载道立德树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课外语文,2022(03):50-51.
[2]党卓柔.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2(01):7-9.
[3]王晓云.着眼立德树人,深耕语文本质——初中语文教学与德育的融合[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01):30-32.
[4]李维军.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新课程,2022(02):235.
[5]黄志艳.浅析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J].吉林教育,2022(0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