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023-11-22 03:41叶清梅
关键词:独立思考意识精神

叶清梅

摘要:所谓“创新”,对中学生而言,主要是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否定,并善于凭借平时积累的知识进行新思考,提出新的见解、新的思路、新的方法等。在创新教育理念与实践已成为主流的今天,语文教育应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实现语文学科价值的核心问题。那么,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张扬个性,强化创新意识;鼓励求异,发展创新思维;重视实践,倡导创新行为。

关键字:创新  张扬个性  鼓励求异  重视实践

所谓创新,对中学生而言,主要是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否定,并善于凭借平时积累的知识进行新思考,提出新的见解、新的思路、新的方法等。创新的过程往往展现着学生的理想和抱负、勇气和毅力,这是一种每个学生都可以也应该具备的非智力因素的心理素质。在创新教育理念与实践已成为主流的今天,中学语文教育应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实现语文学科价值的核心问题。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张扬个性,强化创新意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只有不守成规、乐于和勇于展现个性,独树一帜,另辟蹊径的人,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优选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的质疑释难、问题探究、创作表演等教法学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兴趣,改变“灌而不启”的做法,改变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授而不发”的现象,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树立起崇尚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去发现、去认识语文学科中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去寻找帮助思索、判断、形成新結论的突破口,触发学生求知探秘的欲望。“寻找”的过程就是闪现创新火花,展示潜能,实现个性的过程,就是“通过发散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对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新的思维组合,产生新的思考、新的见解、新的设计”,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求异性、发散性、新颖性和独创性特征的创新思维过程。

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设法引导他们从立意、选材、构思到语言表达方面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拓展求异发散思维,让他们意识到写作是“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是体现自己独有的真情实感,是自我个性的直接外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告诉学生不能满足于一般的感受和现成的结论,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敢于说“我认为”,要相信“我能行”,大胆质疑,寻找最能展示自己个性的答案。例如教学《皇帝的新装》这课时,有的学生提出对两个骗子应重新认识的问题:骗子固然可恨,但他们骗的对象是昏君,昏君更可恨,骗子也许是“绿林好汉”,把“骗”来的东西分发给穷人。又如上《愚公移山》这课,有的学生提出赞成河曲智叟的观点。有的学生提出搬家总比移山好得多,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又何必一味死板地钻牛角尖呢?有的学生提出疑问:移山只是愚公本人的意愿和行为,而他的子孙可能会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比如说发奋读书而金榜题名、经商致富之类,不愿意去做搬山这样的事……这些观点也许与作者本意相悖,但也不无道理,教师应在强调作者写作意图和点拨愚公精神内涵的同时,适当肯定他们这种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奇思妙想。

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点拨学生思维,并从中点燃他们自主探究质疑的思维火花,引导他们大胆质疑问难,自主探究,这既能启发诱导学生独立分析、思考、比较、质疑,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中获取新知识并有新发现;既能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又能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创造条件。这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创造性思维能力、形成独特个性和创新成果的过程。

二、鼓励求异,发展创新思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人人是创造之才,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既有创造之“天时地利”,又要培养创造之才,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启发诱导,在最大限度上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细胞,诱发他们乐于“求异”的心理,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不受定式思维的束缚,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敢于质疑求异,敢于独立思考,摒弃“从来如此”的固定看法,把自己对课文中涉及到的人、事、景、物等的独到感受和创意见解,大胆地表达出来,并逐步养成乐创、敢创的心理习惯。

例如教授一些常见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时,要敢于“反其义而思之”,破旧立新。“东施效颦”的东施,丑而不自弃亦为美;“狐假虎威”的狐狸,“善假于物”是为智;“班门弄斧”的弄斧者敢于挑战权威,更是令人钦佩;“人言可畏”的“人言”不可畏,只要勇对“人言”,不断完善自己就有可能获得成功。学生的“求异”在认识上可能是肤浅、片面甚至是错误的,也许他们的结论看似违反常理,或是标新立异,但他们的观点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是独到、新颖的,就应及时肯定,热情鼓励并因势利导;对于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旺盛的求知欲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应充分肯定,给予鼓励并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悉心呵护。当然,教师也要告诉学生不能为求异而求异,为发散而发散,要合乎情理,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力求创新解读。又如学生对《诗经·蒹葭》中“伊人”这个意象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伊人”象征“我”心目中的理想,有人认为“伊人”是作者心中所追求的“在水一方”的佳人……对于这个含蓄朦胧的意象,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教师就不必强求千篇一律,否则就会消解意象的艺术魅力,让原本含蓄蕴藉、极具开放性的文本变得枯燥死板。

教师对于学生见仁见智的观点和看法,应给予他们更多层面的启发和思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展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式的探究性学习,鼓励他们运其才智、运其所学,广开领悟之源,借文中之石,攻文外之玉,营造多元解读的氛围,形成创新思维碰撞的合力。悟性往往在此升华,创见往往由此产生,学生的批判质疑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重视实践,倡导创新行为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当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自己推论,给他们讲得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得尽量多些。”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实践活动是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的实践活动。要把语文学习置于时代变革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以引发、激励学生創造欲望为前提,应是衔接课内课外知识的系统训练。实践活动不仅拓宽了学习空间,扩大了知识面,而且提高了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增强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如发掘教材中富于想象的语言材料,抓住作品中值得思索品味的、符合学生“奇思异想”方面的心理特点,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视角去感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会,激发他们去创新。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模仿和想象,如模仿《皇帝的新装》中皇帝光着身子照镜子的丑态;抓“空白”处想象,如《最后一课》结尾“散学了,——你们走吧”中破折号蕴含的深意;抓含蓄处推测想象,如《孔乙己》中一些寓意深刻的语句;抓假设处想象,如给《伊索寓言》中的《蚊子和狮子》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诸如此类的引导、鼓励,都能使学生在欣赏或表达实践过程中实现自主构建,从而达到“标新立异”的创新境界。

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的运动状态,让他们充分展现“自我”,体会创新的乐趣。在阅读教学方面,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心理,有意创设发展学生动态思维的情境,或诱发创新思维能力的迁移情境。其次要扩大阅读的视角,文学作品、电视网络、天文地理……让学生在阅读的天地漫游。在写作教学方面,或一题多做,一事多写;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或反弹琵琶,逆向思维;或写诗、写童话、写小说……以行之有效的教法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开启他们的心智,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无话可说”为“有话要说”,从最大限度上去激活学生的感观经验和思路,挖掘不同个性学生身上所隐含的创新的种子,促进他们创新的欲望和行动,鼓励他们亮出自己的创新作品,从而拥有了能时时支撑自己的创造精神。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应具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展现个性、注重实践、发展思维的现代创新意识。这向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是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注重课文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注重语言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独特体验。因此,语文老师更应提倡研究性学习、开放性学习,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变客体为主体,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人才,使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意识精神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拿出精神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谈独立思考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