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晓丽
摘要:思维导图是非常有效的发散性思维工具,能将知识点关联起来,不仅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能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新课标提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这一新的课程理念,也就是说,除了对学生进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教育之外,“思维性”也应该作为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内容。顺应课程标准的要求,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也可以应用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学习工具。它的主要特点是充分运用图形、数字、颜色等各种有助于记忆及想象的视觉元素,直观地展现思考的脉络、结构和主要内容。常见的思维导图有八种:发散性思维的圆圈图、描述性思维的气泡图、对比思维的双重气泡图、分类思维的树状图、顺序思维的流程图、因果关系的复流图、争分思维的括号图和类比思维的桥型图。日常绘制时,学生最常用的是树状图、气泡图和括号图。[1]
树状图就像一棵茁壮的大树,分为树根、主干和枝杈三部分。树根即一个明确的阅读主题,主干是有关这个阅读主题的一些细节分类,而枝杈则是主干延伸的细节分类里的具体阅读内容。树状图很适合学生的阅读学习和内容理解,能帮助学生迅速了解阅读材料的总体框架、人物关系以及重点内容支线,有助于把握阅读内容。因此,在教学叙事类和游览类文体时,教师常用树状图提炼重点支线,辅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气泡图由许多泡泡组成,中间有一个主题泡泡,用来描述阅读文本的关键词,关键词一般是文章的题目。周围的一些小泡泡则用来描述关于这个阅读主题的属性,而且每个泡泡都通过一条线与阅读主题泡泡相连,象征与阅读主题泡泡密不可分。这种图经常用来定义一个事物的基本属性,学生在阅读时运用气泡图有助于更直观地了解文本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事物的属性。以课文《翠鸟》为例,课文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外形、捕鱼过程和它的住处,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所以四个属性气泡就是家、外形、捕鱼、感情,属性气泡还可以进一步展开次要分支,并添加关键词进行说明,形式并不唯一,因为每个学生对课文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所以属性气泡和各种关键词以及分支的方式都因人而异。
括号图是一种学生比较常用的思维导图。它外形简单、一目了然,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当下的阅读主题和阅读材料间的联系。在总结归纳一篇课文的框架时,学生常用括号图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内容提炼主旨。因此,在学习说明类文体时,学生常用括号图加以提炼和归纳。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生阅读中的运用
(一)思维导图有助于推进阅读任务
人类的大脑喜欢色彩、图画和曲线,小学生的大脑活跃程度远胜于成人,他们的大脑面对色彩、图画和曲线时会更加兴奋。在兴奋的状态下,大脑会提高效率,加深理解,深刻印象。另外,在呈现方式上,思维导图让所有信息集中呈现在一个平面上,在学生视力所及的范围内,大脑会加速运转,及时识记思维导图中出现的内容,处理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阅读效率,推进学生完成阅读任务。
(二)思维导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好的思维工具,以它为支架,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梳理文章脉络,构建知识框架,也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发展思维能力。
1.思维导图的建立有利于学生对作品进行全方位和系统的描述与分析,有助于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刻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从而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2.思维导图的制作是非常灵活的,没有太多限制,其关键点在于能够体现学生自己的思考特征和制作目标,并发展其思考能力和提高其思考水平,通过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孩子丰富的联想力,它可以把许多思考方式毫无障碍地表现出,包括思考的连续性、思考的批判性、发散性思考、联想思考、类比思考、形象思考、灵感思考、辩证思考等,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考水平,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力。
4.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思维导图除了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概念,还可以帮助他们深入阅读,帮助他们建立“分类”“总—分”和次序等关系,对整本书的阅读有非常好的帮助。
5.对于小学高年级及以上的学生,还可以用它来进行双线阅读,通过类比阅读培养学生的辩证性思维。可以说,一旦掌握了这种工具,学生终身都可以在它的帮助下,提升思考和学习能力。
(三)思维导图有助于彰显阅读个性
思维导图能够充分体现孩子的思考特点,因而具有非常强的个性化特征。具体地讲,就是说相对于同一个主题的思维导图来说,由于制作者的知识结构、思考习惯、生活经验的不同,其所制作的思维导图也非常不同,因此,思維导图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张扬和充分体现其个性思考的多样性。[2]
例如:绘制括号图的学生个性相对内向。因为括号图形态单一,不易出错,选择这类思维导图的学生可能有些缺乏自信,或是性格保守,不善于创新,因此,单一且稳定的括号图会是他们的不二之选。
选择树状图、泡泡图和流程图的学生内心兼具创新和保守两种特点。他们渴望创新却稍显胆怯,既想要创新,内心又偏保守,两股力量导致他们绘制的思维导图虽有创新之处,但整体上依然缺乏新意。
选择圆圈图的学生思维更灵活,提取信息时会有所比较,有更高阶、更独立的思考能力。同理,应用较少的桥型图也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选择自己不擅长、不常用的思维导图模式也证明了这样的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我要求,对自己的能力很有自信。
三、依托思维导图的阅读教学取得的成效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学习指导策略深受学生喜爱。班级学生从一开始的不愿意动笔、不敢下笔、生怕出错或只是简单绘制应付了事,到现在的敢于动笔、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班级的整体阅读氛围更加浓厚。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和调动起来,以往略显乏味的阅读课也变得丰富多彩、饶有趣味。而现在,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对阅读内容有了自己的感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更深刻,绘制思维导图的兴趣明显提升,极大地增强了阅读兴趣。[3]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这一年来,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渐渐学会了把握文章脉络,构建知识结构、探讨阅读问题,捕捉阅读灵感。实践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如在学习古诗时,学生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画,好奇心也会促使他们将文字内容用图画辅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
(三)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据调查,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所用的时间明显缩减,下学期与上学期相比,思维导图的绘制效率提高了很多,绘制质量却没有降低。多数学生都能高效完成一篇文章的思维导图绘制工作,整体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实践与教育意义。灵活运用恰当的思维导图,能使学生更好地梳理课文脉络,把握主要内容,促进个体思维发展,全面提升语文素养。[4]
参考文献:
[1]周晶.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9(8).
[2]苑征.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互联网+教育,2019.
[3]张国寿.试论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A].学科实践,2020(5).
[4]朱桂梅.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语文·大语文论坛,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