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本身蕴含着与立德树人高度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主要有: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人文主义传统、理性思维,这是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围绕这三个关键元素,外国文学课应以学科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利用世界文学人文主义传统、理性思维挖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向而行的要素进行立德树人,站稳看待外国文学的中国立场。
[关键词]外国文学;课程思政;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人文主义;理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3) 10-0057-03
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外语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了解外国文学、文化的窗口,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人文通识课。由于涉“外”,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路径令一些教师深感困惑。很多一线教师总是不知道应该添加点什么才能实现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教学,于是总有一些课程思政的实施显得很生硬、突兀。目前学界关于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研究有了一些成果,主要集中在教学的意义论证和理论探索方面。但总的来说,外国文学的课程思政研究还有较多的空间,特别是教学实践方面的探索。笔者认为准确把握外国文学的课程思政关键元素才是关键。本文归纳了外国文学课的三个重要的课程思政元素: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人文主义传统、理性思维。围绕这三个关键元素,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期待主要有:养成马克思主义文艺观,适应新时代文学发展的需要;利用世界文学的人文主义传统提升德育水平,吸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向而行的品质,提高人文修养;利用世界文学的理性主义精神培养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站稳看待外国文学的中国立场。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当前是文学发展最好的时代,网络和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文学的生长有了更多的空间,文学也有了更多的受眾,传播的速度更快;但这也是一个文学发展最不利的时代,并不是所有的作者都有正确的文艺观,文学创作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也少见文学介入现实的担当等。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参与时代品格的塑造,因此养成正确的文艺观是非常必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不少世界经典文学作家作品都进行过精辟的论述,这是学习和传播马克思文艺观的重要契机。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建议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有着丰富的内涵,笔者认为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应是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阐述,正确认识文学的性质和价值。理由有三个。第一,在新媒体时代,文学的生产和消费不可避免地受到资本的影响而表现出图像化、碎片化、浅表化的特点。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变得尴尬,受到资本影响的文学不可能明晰地反映现实,这样的文学也不可能正面作用于现实。因此,跟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新认识文学的性质和价值是非常必要的。外国文学课的马工程教材,精心地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优秀外国文学作家作品的评论镶嵌其中,成为一条清晰的线索,如马克思对莎士比亚的点评、恩格斯对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评论、列宁对托尔斯泰的评价等。第二,对文学性质、价值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自觉意识。据笔者了解,文学专业的部分学生缺乏对文学的兴趣、爱好,缺乏对文学性质和价值的理解,也缺乏对自身专业的认识。第三,对外国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的正确认识,需基于认识文学的意识形态特性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学,尤其是20世纪以来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很驳杂的西方文学。
意识形态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对文学本质和属性最根本的认识,文学属于上层建筑,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在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评价过的外国文学作家作品时,可以适当延伸、拓展、深入相关话题。如教材介绍但丁生平时引用了恩格斯的评价,“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教学时可以提问学生恩格斯评价的依据,以此思考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但丁生活的年代,正是欧洲封建的生产关系开始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萌芽的时期,他的代表作《神曲》无论艺术形式还是思想内容都有着明显的新旧时代交替的痕迹。与此相似的还有很多,比如莎士比亚的悲剧虽然描写的是久远年代或异国故事,但其实都深刻地反映了作家所处的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实。又如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体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1848年这时期对贵族社会一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围绕这幅中心图画,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诸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当时所有的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1]。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形式新颖、荒诞,内容和传统文学相比也极具反叛性,但这些都是基于20世纪西方世界荒诞的本质的基础上的。由此可见,每一个时代的优秀外国文学作品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都以特殊的方式提出或回应时代之问。2014年习近平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文艺的殷切期盼。
就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而言,外国文学课还应向学生强调我们如何学习世界文学作家的时代担当精神,继承文学对现实的敏锐性,深刻认识文学的本质属性,强化专业自觉意识。现实是常新的,当今乃至世界都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征程呼唤新文学创造”,“文学主题与历史主题、时代主题紧密相连”[2]。要讲好新时代的中国好故事,需要关注当下的新的现实,这也是时代的迫切要求。中国作家协会于2022年3月17日发布“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征稿启事,目的是发掘讲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好故事,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要求。当前很多年轻人的文学阅读都与网络文学有关,虽然相关部门也有意引导网络文学的发展方向,如举办了多次网络文学现实主义题材征文大赛,但是目前尚未能改变网络文学逐利的特点,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引导。
二、人文主义传统
世界文学中的优秀作品有着悠久的人文主义传统,文学就是“人学”。《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文学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有助于引导、感化、塑造和发展人自身,有利于提升德育水平,提高人文素养。世界文学的卓越作家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关注、反思、批判人自身,他们的作品提出了不少“成人”的探索,总希望人能够不断完善自我、全面发展。世界文学优秀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千百年来正是由于丰富的个性魅力和人性内涵吸引着千千万万的读者。伟大的作家同时还是人道主义者,总是探索理想社会。
外国文学课应抓住人文主义思想这个重要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通过优秀世界文学作品认识人性的丰富性,向往美好的人性,批判人性的丑陋和残缺,思辨理想的人在不同的时代应该是什么样。如荷马史诗《伊里亚特》时阿喀琉斯对荣誉的关注,这是人的意识的觉醒,但作为英雄,强壮、健美、魁梧、善战还不足以成为理想的人,特别是当他的善战又演变成残忍、暴虐,如果仅仅有这些品性阿喀琉斯也是要受人唾弃的。正是阿喀琉斯的同情心、怜悯心,才让他的人格具有丰富性。我们可以此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人是理想的人。还有很多世界优秀文学作品深刻地思辨人可以是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的。如《堂吉诃德》《浮士德》都思考了怎样能够自我实现,而又不损伤自己的尊严、人格;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以强烈的怀疑精神,展现了种种人性的“恶”,反映当时私欲泛滥、利己主义大行其道的社会现实;卡夫卡的《变形记》、贝克特《等待戈多》等以荒诞的形式让人极受冲击地思考了现代人的“异化”和生存的荒诞等问题。这些都是可以引导学生思辨人该如何、人该何为的契机。优秀世界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形象,他们是读者学习的榜样,在立德树人方面有超越民族与地域的意义。
世界文学中的人文主义传统还集中表现在伟大作家的人道主义精神上。作家们以人道主义精神关心人,发现人类自身的困境,探寻各种拯救的方式,寻求人的心灵自由的途径。如狄更斯以人道主义精神和悲悯情怀写出了在黑暗、野蛮时代的小人物的遭遇。托尔斯泰的《复活》的人道主义思想不单体现在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对堕落的救赎上,更体现在作家对农民、农村问题的探索上,体现在作家决心彻底暴露旧世界的批判激情上。这些伟大作家的人道主义精神值得人钦佩,他们向善、博爱以及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值得大家学习。我们国家的全域性、深层次的扶贫工作,不就是这种人道主义精神的升华吗?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这些作家们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大多是人道主义与宗教的结合,这终究不是理想方案。于是制度自信的教育便可自然而然呼之欲出了。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清楚辨析世界文学中的人文主义内涵,要始终铭记“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一方面,优秀世界文学遗产,有很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向而行的品质,如向善、同情、悲悯、自强、进取、反思,等等,这些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是不同民族文化认同的情感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新人的内涵有其特定的内容,学习时要善于“拿来”。如学习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时要思辨“个性解放”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内涵;学习浪漫主义文学,要辨析其“自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的不同内涵,如此等等。
三、理性思维
优秀世界文学作品还蕴含着清晰的理性精神,以及伴随着的批判意识。理性思维制约着人的价值判断。大学生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建构需要理性思维的运作与参与。世界文学的作家们,总是在理性的引导下,认清现实,不屈不挠地探索人生的可能的超越性。如西方文学就是以理性为指导,深入地对西方文明、西方社会、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揭示和批判。这种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当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需在深层次的思想理论问题运用理性思维去辨析和引导,需要旗帜鲜明地批判错误立场。外国文学作品既展示了其他不同文化的细节,也同时展示了对文化本身的批判。学习外国文学的目的归根结底还是“洋为中用”,始终不能丧失中国立场。中国立场的维护,需要认识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联系与区别,需要理性辨析。因此强调外国文学中蕴含的理性思维的学习,既有思想内容的价值,也有方法论上的价值。
要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文学传统中绵延的清晰的理性精神。古希腊神话体现了较强的人本意识和原欲精神,但荷马史诗和希腊悲剧的英雄们又在探寻理性坚守的意义。《神曲》中的“但丁”在象征“理性”的维吉尔的指引下,游历地狱和炼狱,肯定了知识理性的价值。正是在理性的指导下,但丁才能看清意大利黑暗的社会现实,没有理性就无法发现谬误。到了文艺复兴早期,人文主义文学大肆张扬人的感性生命和自然欲望,迎来人的大解放,但后来人文主义作家们纷纷意识到私欲膨胀带来的恶果,像蒙田、莎士比亚的凭借怀疑主义精神所蕴含的理性思维对人文主义进行了深刻反思。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更是将理性作为旗帜。而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中体现了理性精神。理性的意义和价值显而易见,既与认识论相关,也关乎价值判断。当然,西方文學中的理性在特定时代有其特定的内涵,而且理性被工具化后服务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逻辑的例子层出不穷。因此,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向的人文理性。
此外,理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还可以通过外国文学课中一些有思辨意义的教学内容来训练和习得。优秀的世界文学作品本身就是对存在、对人生意义的积极探索,需要用理性思维去辨析。例如学习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理解小说的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形象是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他的人生轨迹被时代的浪潮冲击显得支离破碎,几度辗转于红军和白军之间。这个人物既有一种崇尚自由、勇敢彪悍的野性美,也有一种善良的人性美。他每一次政治转向都是基于对现状的不满、内心向善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我们同情时代带给这个人物的创伤。但他的人生悲剧有没有他个人的原因呢?葛利高里虽从理性上较早对共产党产生好感,但最终因为个别共产党员不正确的行为而产生了动摇,这难道不是葛利高里没有认清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没有走上正确的道路而导致的悲剧吗?这样的思辨,一方面可以加深对小说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另一方面思维方法的学习也得到促进。再者,葛利高里的道路选择于我们的制度自信教育也很有启示意义。
外国文学课程思政三大关键元素的提法更方便广大教师们从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中理出头绪,以便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目的。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思政本来就是每一门课程的应有之义。很多老师总以为外国文学的课程思政是外国文学再添点什么才成课程思政,那点“什么”成为很多老师的苦恼。当然还有更多的老师,其实已经根据教学内容实施了课程思政,只是不自知而已。在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导下,外国文学课程思政三大关键元素作为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应以学科教学的方式自然地渗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4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3-684.
[2]李云雷.向新时代文学高峰迈进[N].人民日报,2022-7-29(20).
(责任编辑:张宏玉)
基金项目: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项目:“课程思政建设与新时代文科类师范专业认证人才高质量培养的改革实践”。
作者简介:罗锡英(1977—),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比较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