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 内生价值与实现路径*

2023-11-22 22:23张立峰叶红艳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3年11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红色文化

张立峰 叶红艳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孕育形成的精神财富和优秀品质。对于大学生行为养成来说,红色文化就是思想指南,就是精神滋养,就是价值追求。高校须从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完善融入机制、创新融入形式、强化队伍建设着手,为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传承红色文化成为行动自觉,实现入脑、入心、入行。

[关键词]红色文化;行为养成教育;内生价值;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3) 11-0038-04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孕育形成的精神财富和优秀品质。[1]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传承,“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要“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对于大学生行为养成来说,红色文化是重要方向,也是重要滋养。

一、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内在价值

(一)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2]行为养成教育作为高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学生行为表现已成为判断立德树人成效好坏的重要体现,当前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提供高质量的养成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红色文化作为重要的红色资源,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務过程中,对青年学生思想锻造、素质培养和行为养成具有教育引导的关键作用,有助于学生明确思想导向、价值追求和行为标准,把握道德准线、坚守道德底线,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当前,高校积极挖掘红色文化元素,找准红色文化与行为养成教育的契合点和融入点,将红色文化嵌入和融入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全过程,破解红色文化与行为养成教育融入空泛、融入“一刀切”、融入错位等难题,使红色文化成为影响学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提升的重要元素,以此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对深化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具有时代意义

红色文化涵括红色物质文化和红色非物质文化,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是将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与行为养成教育相融合,具有阶段性、过程性和全局性等特点,这将为学生行为养成提供新的文化元素、文化载体和文化空间,对深化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1.有助于加快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的速度

红色文化融入不仅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文化需求,也为行为养成教育内容升级提供了新的选择,学生在享受两者融合的福利的进程中,将极大支持红色文化融入行为养成教育,这将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提速,也为行为养成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更为学生价值观形成提供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持。

2.有助于拓宽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的广度

高校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特别是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养成教育课堂,带领学生走进地方红色文化教育场所,开展行走上的红色文化教育,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学入行。

3.有助于提升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的质量

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的目标就是让社会大众熟悉领会红色文化精神,让人们在宣传教育中接受精神洗礼,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养成教育,不仅为红色文化增添宣传支撑,也为红色文化筑造新的阵地,在文化灌输时代进程中,浇灌出新的精神文化,让红色文化血脉延续,谱写新的精神家园。

(三)对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红色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具有关键作用,它激励着青年学生奋勇前进,力争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有助于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

红色文化蕴含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奋斗历程,革命者的丰功伟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演进,红色文化融入行为养成教育,这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促使红色文化在青年学生行为养成中烙下深深的红色文化印记。

2.有助于丰富行为养成教育的内容形式

新时代青年学生亟需红色文化的熏陶,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进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红色文化融入养成教育,既丰富了养成教育的内容,也拓展了养成教育的形式,这为高校行为养成教育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也为学生的素质提升和能力拓展护航。

3.有助于拓宽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知识视野

红色文化的融入,促进行为养成教育内容形式的转变、教育方式方法的改变,学生既能够通过课堂教学,深入了解党的历史、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也能够通过实践教学了解革命事迹、红色故事、英雄历史等,让红色资源、红色基因、红色精神熏陶青年学生成长,成为人生成长中的坐标方向和行动指南。

二、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融入内容缺乏精准性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内容极为丰富,涵括物质红色文化和非物质红色文化,因此,高校在推进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中要科学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切勿“一刀切”式融入,避免产生红色文化融入与学生行为养成需求之间的矛盾。不过,在红色文化融入行为养成教育过程中,存在融入内容过多、精准性不够等问题,很难直接满足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需求,也很难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接受红色文化熏陶,特别是接受地方红色文化的熏陶。当前,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行为养成教育的内容多为非物质红色文化,有革命精神、革命故事和红色文献等,物质红色文化内容的融入比较少,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红色筑梦之旅,但是到红色文化实践基地接受实践教育的学生相对偏少,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帮助性不大。因此,红色文化融入行为养成教育过程中,需提前对红色文化融入内容进行选择性提取,既要符合青年学生行为养成的规律性,也要符合行为教育的可操作性,这样才能提升红色文化融入内容的精准性和针对性。

(二)融入机制缺乏系统性

红色文化融入行为养成教育,需要一个系统机制保障运行,涵括制度体系、管理机制、考核评价以及督导体系,这样才能确保红色文化融入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不过,当前多数高校在推进红色文化融入行为养成教育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这需要我们对红色文化融入行为养成教育的机制进行探索。目前,红色文化融入行为养成教育的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可归结为:一是制度体系不够健全。当前,高校重视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其中融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等比较频繁,不过相应制度体系缺乏,导致红色文化融入过于随意,对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影响不大。二是运行机制不够科学。在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校缺少相应主管部门,很难实现集中统一管理,目前教师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比较多,其中思政课教师应用比较多,专业课教师应用比较少。另外,在校园文化活动组织过程中,有关红色文化的活动相对较少,且学生多通过活动间接接受熏陶,对自我行为养成影响甚微。三是监督考核缺乏实效。当前,高校缺少对红色文化融入的监督考核,评价体系也不够健全,特别是在考量红色文化如何影响学生行为养成上,从微观上很难评定,只能通过宏观指标进行评价,这直接影响了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由此,高校今后亟需优化融入机制的考核评价体系,鼓励将红色文化融入行为养成教育,并将其作为评价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融入过程缺乏创新性

红色文化融入行为养成教育是一个阶段过程,它需要充足的时间、资源以及人力、物力的支持,这样才能确保融入的深度和广度。不过,当前红色文化融入缺乏新意,过于传统,仍然坚持过去的融入理念、融入形式和融入方法,致使融入内容过于呆板,对红色文化的精髓把握程度不够,缺少对青年学生行为养成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很难起到思想的激励作用。目前,融入过程缺乏创新性表现为:一是融入理念墨守成规。部分高校在推进红色文化融入行为养成教育过程中,仍坚持“拿来式”的引入,创新理念比较少,导致现有教学课程、校园活动仍旧延续过去的红色故事、革命事迹,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新的红色文化资源,无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二是融入形式过于传统。红色文化融入有助于丰富养成教育的内容形式,对宣传推广红色文化和青年学生价值观塑造具有重要意义。不过,当前部分高校仍然坚持传统融入方式,硬性地将红色文化内容融入课堂教学,缺少对红色文化的形式转化,很难产生红色文化转化成果,难以实现红色文化与行为养成教育融合的最大功效。三是融入方法操作性不强。高校要充分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做好红色教育,增强红色文化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样才能挖掘出红色文化融入行为养成教育的内生价值。不过,在融入过程中,一些高校所采用的融入方法缺乏创新,过于简单化,导致红色文化融入只是直接灌输,没有多元化融入,缺少主题式融入、需求式融入等,所产生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四)队伍建设缺乏专业性

红色文化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潮,产生了一批红色故事、红色小说、红色电影、红色歌谣等,各地革命旧址、遗物展现的震撼心魄的场景,满足了人们心灵的价值需求,成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的重要形式。[4]当前,高校在推进红色文化宣传教育过程中,建立了一支宣传教育队伍,涵括党政干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以及学生骨干团队等,不过这支队伍相比社会宣传队伍,在宣传意识、宣传手段、宣传技巧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亟需提升自身宣传的专业化水平。新时代对这支队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支队伍仍需不断拓宽自身的工作视野、丰富自身的工作经验,特别要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弘扬红色文化,帮助青年学生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前进的动力。此外,高校要充分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管理机制、保障体系,为这支队伍搭建良性发展平台,为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提供优质条件和良好环境。

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实践路径

(一)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行为养成教育内容

红色文化是我们砥砺前行、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将是我们永不变更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我们只有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才能深植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为青年学生成长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前,高校要结合学生行为养成教育需求,有目标性、针对性地精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建立紅色文化资源库,为行为养成教育提供全方位的内容补充。一是挖掘非物质红色文化。宏观上,我们要挖掘国内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红色文化,主要有革命精神、革命故事、英雄事迹、红色歌谣等;微观上,我们也要通过查阅地方史志、历史著作的方式,挖掘地方革命事迹和英雄故事等,编印红色文化读本,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将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行为养成教育全过程。[5]二是挖掘物质红色文化。它主要有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革命遗物、红色文献资料等,特别是地方红色旧址,将其建设成为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学生走进实践基地,为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提供场所,发挥“行走的思政课”育人功能,助力青年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红色文化是对我们心中的光与热爱的凝聚,新时代只有不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创新宣传应用形式,将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化资源,才能更好地引领青年学生在红色的印记中深刻铭记党的百年奋斗光辉历程,才能对青年学生行为养成具有教育意义。

(二)完善红色文化融入机制,规范行为养成教育运行

当前,高校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红色文化引入传播、运行管理、转化提升为主线的融入机制,推进红色文化融入的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服务,实现融入过程有制度、有管理、有监督、有评价、有保障。一是建立健全融入制度。高校须出台关于红色文化和行为养成教育的有关制度,明确红色文化融入的必要性以及融入的形式、渠道和措施,也要明确行为养成教育如何融入红色文化,发挥红色文化教育的最大效能。同时,制定配套制度过程中,也须将红色文化融入作为衡量思想政治工作好坏的一项指标,这样才能确保红色文化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二是强化融入过程管理。红色文化融入具有持久性,高校需要作为一项工程来管理,既要明确红色文化融入的执行者、管理者和服务者,也要明确管理流程、管理进度和管理成效,确保管理有目标、有成效。三是加强融入全过程监督。高校要有专门岗位负责红色文化的融入以及行为养成教育的推进,要将这项工程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这样才能挖掘出红色文化融入行为养成教育的内在价值。四是推进融入过程评价。红色文化融入评价需要做好管理者评价、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同时也要掌握学生对红色文化融入行为养成教育的满意程度以及学生对不同红色文化资源的喜爱程度,这样才能保障红色文化融入的持久性和针对性。五是做好融入过程保障。高校既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建设红色文化宣教场所,为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提供实践基地,同时,要加强红色文化人力资本和技术保障,为组织开展红色文化宣教活动提供保障。

(三)創新红色文化融入形式,拓宽行为养成教育手段

当前,高校要创新红色文化融入形式,坚持宣传引领与价值培育相结合,通过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等,切实发挥红色文化价值引领,厚植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一是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高校要建立红色文化课堂,让红色文化素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形式和喜闻乐见的授课方式,促使红色文化通过课堂教学,深入学生脑中、心中和行动之中。同时,要积极建立校外地方红色文化实践基础,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深入革命旧址等红色场所,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堂”,[6]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二是红色文化融入德育工作。红色文化与德育相结合,这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融入德育工作全过程,通过建立红色文化长廊、红色文化教育中心、红色文化网站、宣传栏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7]引领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三是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高校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等资源,通过开展主题教育、理论宣讲、实践教育等,打造校园红色文化品牌活动,拓宽红色文化融入视野,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思想认识,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素养。

(四)强化红色文化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专业素养

新时代高校应强化红色文化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好两支宣传队伍,即社会宣传队伍和高校宣传队伍,传承红色基因,全面推进红色文化融入行为养成教育。一是充分发挥社会宣传队伍教育功能。社会宣传队伍包括红色文化讲述人、红色基因传承者、革命英雄以及红色文化宣讲队伍、红色文化宣传工作人员、红色文化宣传志愿者等。一方面,高校应邀请社会宣传队伍成员到高校进行红色文化宣讲,用最真实、最生动的红色文化题材,讲好地方红色故事,让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红色文化熏陶,使红色文化基因深入人心,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另一方面,高校应组织学生走出去,到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进行参观考察、交流学习,让社会宣传队伍为青年学生上好校外思政大课,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程度。二是充分发挥高校宣传队伍育人功能。高校宣传队伍是红色文化融入的主要力量,包括党政干部、思政课教师、学生工作人员和学生骨干团队等。首先,通过邀请、选聘等方式,让一批有担当、有责任的人员充实到这支队伍中来,成立高校文化宣传师资库。其次,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培训机制,鼓励宣传队伍成员走进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进行红色文化理论学习,打造专业化的红色文化队伍。三是发挥学生骨干团队力量,通过青马工程、讲座、培训等形式,选树一批红色文化宣传学生骨干团队。通过组织红色文化校园活动、红色文化校园宣传、社会实践红色筑梦之旅等,让学生骨干参与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发挥学生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在自我行为养成中推动身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8]

四、结论

新时代,党和国家倡导高校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当前,高校推进红色文化融入行为养成教育,既能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也能有效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丰富德育手段,切实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高校重点从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完善融入机制、创新融入形式、强化队伍建设着手,破解红色文化融入行为养成教育难题,探索融入内容、形式和路径,这对深入推进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今后,青年学生要将传承红色文化转变为行动自觉,真正实现入脑、入心、入行,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唐踔,刘昊.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之途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12).

[2][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4]王明志,王丹.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

[5]吴慧,许屹山.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建设的历程与经验启示[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

[6]华正学.基于认知体验的高校思政课“行走课堂”教学范式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

[7]吕治国.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作用发挥[J].思想教育研究,2022(2).

[8]郑磊.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J].红旗文稿,2021(22).

(责任编辑:刘洁)

基金项目:山东华宇工学院2021年度校级科研计划项目“红色文化在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中的内生价值与实现”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21RW09)

作者简介:张立峰(1987—),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叶红艳(199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红色文化
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现实背景、基本概念和实现路径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临泽镇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整理开发和利用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红色文化书籍的历史及装帧的特色审美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