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15日,日军开始轰炸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位于南京的中央大学已经准备西迁至四川的重庆,而同城的金陵大学是否也要西迁到成都,成为一个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金陵大学背后有美国因素的存在,作为美国的在华资产,它有“法外治权”,即令不迁移,日军对金陵大学也无可奈何。接着的情况是,从首次轰炸到年底这段时间,日机对南京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无差别”轰炸,金陵大学全体师生员工不得不在1937年11月25日出发,开始西迁成都的旅程。
当年金陵大学设立了中国文化研究所,徐养秋教授为主任委员,研究所设立图书委员会,专任研究员李小缘教授等人为委员,专门办理图书選购等具体事宜。1937年8月开始,学校将贵重仪器统统打包,藏在地下室中,随时准备外运。中国文化研究所则将非常贵重的书籍装成95箱运到了安徽屯溪的阳湖(现在黄山市屯溪区阳湖镇)。屯溪处于安徽、浙江、江西三省交界的地方,也是新安江与率水、横水交汇之处,水路交通方便。
当通过水路运到屯溪时,这95箱书已经被打湿了,需要打开箱子,取出晾晒。李小缘找到正在屯溪避难的金陵大学经济系学生程浦云,请求他协助找人帮忙处理这件事情。程浦云找到他儿时的同学吴炼云,给予他校工的待遇,每月支付他14元的薪水,请他翻晒书籍。后来因为交通紧张,这些书籍一时难以运出屯溪,李小缘便请求吴炼云,在必要的时候将这批书运到离屯溪一百公里左右的吴炼云的老家——江西省婺源县的一个偏僻的山区存放。当时李小缘先行付给吴炼云200元运费,并且付给他每月20元的保管费。
1937年11月,金陵大学从南京西迁到成都华西坝,1938年2月正式恢复教学,但是由于战时交通中断,那批贵重书籍没能运到成都。
多年来,吴炼云信守诺言,遵照李小缘的要求,每年在晴朗的日子里将这95箱书籍翻晒两次,真正达到李小缘“不要发霉,不能被虫蛀鼠噬”的要求。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金陵大学准备从成都东归,1946年9月金陵大学东归完成,并且在南京原址正式开学。1947年春天,金陵大学校方联系到吴炼云,写信请求他将全部书籍押送到南京。吴炼云迅速做好各种准备,将全部书籍完好无损地运回了金陵大学,圆满地完成了他的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已经于1939年接任中国文化研究所主任委员的李小缘将全部运费和将近十年的保管费用交给了吴炼云,感谢他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的不懈坚守和辛勤付出。(摘自《中华读书报》 孙守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