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中心的红土地地铁站,有一位男士,每天都会在这里卖书,书上写有“翻译家签售新书”的展牌。8月11日下午,一名高中生经过地铁通道,被吸引,拍了两张照片,上传到短视频平台,没想到引发20多万人点赞、1万多人留言。许多网友被这位“地铁口的翻译家”打动了。有人指出,他是重庆师范大学校外兼职导师王川舟。
“这是一种个人的文化追求”
王川舟今年63岁,大学毕业后去了一家材料研究所做科研,结果没多久,单位开始“工廠化”,科研经费减少,他的科研梦破碎。那时,全民经商的热潮掀起,王川舟去了广东汕头一家外企工作,到了却发现只是坐办公室。他觉得自己的特长是外语,便去重庆一所大学学了一年日语,转行做了翻译。20世纪90年代末,他创办了一家翻译事务所。2020年,他退休,每月拿四五千元的退休金。
对他来说,出书纯属偶然。他曾主编《重庆翻译家》杂志,为《国际观察》《翻译往事》两个栏目撰稿,写他对国际问题的看法及过往的翻译经历。后来,他把作品结集成书《翻译往事》,找到一家出版社,花费1.7万多元印了1000本。但他没想到,出版社有一天把书送到了家里,说不帮着卖书,只能作者自销。
王川舟说,听说他要卖书,家里人都反对,认为“在书刊没落的年代摆摊没什么效果”“卖书丢人”。他自己也经历了“很大的思想斗争”。但他的第一本书不到一年就卖完了,还收到不少好评。
他也遭遇过一些“冷言冷语”。王川舟不在乎这些声音,“他们不理解这是一种个人的文化追求”。
“人得有自己的精神世界”
卖书时间越久,他越觉得卖书“不是卖几个钱的问题”,而是一个“生活的窗口”。“退休之后我特别有感触,如果不来卖书,基本跟社会隔离,整天碰不到几个人。”他卖书前很少用手机。卖书后,不少人要求微信支付,王川舟开始用手机,学会了电子支付、网上订票,感觉很方便。
他出版的第二本书《血浴》,是卖书时认识了原作者陶鹏,觉得书里的故事不错,决定翻译的。陶鹏是重庆的一位老艺术家,也是第一个把川江号子搬上舞台的作者。王川舟说,那时陶鹏已经80多岁。2017年春天,书翻译完了。看到书稿后,陶鹏很高兴,但还没等到书出版他就去世了。
《纽约诗歌》是他翻译的第二本书,这本书是他的朋友2016年从国外带回来的,书里收录了美国近百位诗人的诗。朋友说这本书非常好,国内还没有出版,建议他翻译成中文。王川舟并没有想过翻译,“现在的人读诗歌的少”。
2020年4月,王川舟的母亲去世,紧接着,送给他这本诗歌的好朋友也去世了,他经受了“很大的感情冲击”。“必须静下来做点事。”因为手边只有这一本外文书籍,王川舟开始翻译《纽约诗歌》,翻译了整整一年。译诗后,他的情绪变得稳定,感觉自己“进入了另一种精神状态”。
疫情结束后,他又恢复卖书。10月5日,他的最后一本书卖出。他在书上写,“恭喜最后一本的读者”。他计划以后再出版一本叫《市井》的书,记录他卖书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
(摘自《中国青年报》 尹海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