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高仿权威机构”无所遁形

2023-11-22 22:23:05
文萃报·周二版 2023年46期
关键词:部委基层单位演技

近期,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科技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国家部委的有关部门,以及国铁集团、中国稀土集团、中核集团等多家央企,接连在官方平台发布“防诈声明”。此前,不法分子利用有关部委和央企权威形象,通过“高仿”权威机构和红头文件、钻热点政策空当等方式,对基层政府、企业或投资者实施诈骗。

“高仿”诈骗套路多样。无论是宣扬帮助申报专项补贴资金,还是吹嘘有政府背景,无论是以帮助融资为名行诈,还是自定义部委机构紧跟热点杜撰政策,“做戏做全套”,演技细节都过关。这些行为看上去“货真价实”,实则一步步挖坑,干扰政策落实和市场秩序,也侵害了相关主体利益。至于一些想走捷径的人,最终掉进坑里,由此带来的教训也很深刻。

“高仿”詐骗存在的土壤,一定程度上源于基层和上级部门、相关政策之间的“信息差”。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来搭讪的可能是“李鬼”。信息时代,信息很值钱,一些不法分子由此动起了钻空子的心思。“高仿”诈骗者,有的是掐准了一些人的软肋,看到了一些领域存在的弱点;有的是精通角色扮演,玩演技,让部分基层单位、企业或个人对其深信不疑。这些骗术之所以能够得逞,既与有关方面在面对改革发展难题时,苦恼于难以找到有效办法的心理有关,也与相关信息在传导、接受上存在差距有关。

填补这种信息差,需要基层单位、企业、个人留心,在所谓的“机会”“好事”到来时,少一点头脑发热,少一点轻率冲动。我们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相关领域的运转,有其规范的架构。情况不明时,多问几个问题,多打几个电话,多求证一下,这是应有的负责态度。

填补这种信息差,也需要上下联通,让信息的流通更顺畅、更及时,增加让“高仿”诈骗原形毕露的时效性。治理“高仿”诈骗,需要及时“打补丁”,也需要从长远出发填好“加固剂”。除了辟谣,应从维护公共部门公信力的高度,对此类犯罪活动进行专项整治、联合行动,加大对相关违法违规案例的通报曝光,加强对不法分子的震慑力度,增强地方政府和相关经营主体的反诈意识。

(摘自《湖北日报》11.10)

猜你喜欢
部委基层单位演技
淮委领导看望慰问治淮一线和基层单位职工
治淮(2022年2期)2022-04-01 05:30:18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单位政工人事工作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50
当皇帝也得有演技
淮委领导看望慰问治淮一线和基层单位职工
治淮(2019年2期)2019-03-15 01:07:36
中央部委为2018年工作“划重点”==PDF为图片
基层单位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
兰台内外(2017年5期)2017-06-06 02:24:14
民告官,这些部委缘何败诉
人生如戏, 全靠演技
演技大爆发,只为糖果来
十四部委启动全国节能宣传周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52